這是誰干的?養老基金空賬1.3萬億,實際購買力每年降10%!
社科院稱我國養老金空賬約1.3萬億。專家稱學習拉美不成功,中國以認購券的方式未能解決問題,形成如此龐大“空賬”,國家須兜這個底。然而國家用什么去兜底呢?還不是那句老話,“羊毛出在羊身上”?
專家們稱“完全積累模式未必最佳”,因為“積累”跑不過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速;因為“積累”收益跑不過社會CPI的增速。專家們還透露,近十幾年來社會平均工資(城鎮)的增速高達15%(好像草民沒覺得這么高,“又被增長了”!)。
問題在哪?哈哈,“現在很劃算,未來很危險”,這就是典型的“溫水煮青蛙”!大家都會說,美國佬大量印美元,剝削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的國家。那么國內人民幣(狹義貨幣)發行增速是25%(30年平均),形成人民幣實際快速貶值。
所以,不僅僅是養老基金空賬1.3萬億,而且現有養老金實際購買力每年降10%!(這些數據都是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筆者覺得還是有低估成份的。)
智利央行行長強調貨幣政策的作用是控制通貨膨脹,他認為如果利用貨幣政策來解決這些結構問題,勢必造成經濟不穩定,然后需要調整,從長遠看,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年我國時不時地提出“轉型”問題,用貨幣政策來解決結構性問題。
事實上,養老金保值有:一是票面保值;二是購買力保持。那么養老金保值,是政府的責任。市場化與唯GDP化,都將這些責任拋到九霄云外了。
問題不僅如此,問題還在于,造成“養老基金空賬1.3萬億,實際購買力每年降10%!”是發生在“人口紅利時代”,那么緊接著就是“老齡化社會”的巨大壓力。那就是說解決“養老基金空賬1.3萬億”似乎看不到信心了,趨勢卻是缺口將越來越大……
黑旋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