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揭批唐駿學歷事件是中西文化戰的序幕
相曉冬
一、將中國精英打成草根,推銷了西方的精英價值標準
張悟本剛剛因為假學歷而被打倒在地,唐駿緊接著爆出學歷造假風波,這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其客觀結果——打擊了假學歷,捍衛了真學歷;打擊了野雞大學,推銷了鳳凰大學,這不正是“講究名師和名校,追求權威與資格”的西方精英標準么?
但值得肯定的是,方舟子的舉動戳破了中國精英一貫將個人形象美化成“高大全”的品牌泡沫,這足以引起中國精英們的反思——在信息社會,“紙包不住火”已經成為必然現象,還要不要處處樹立自己“高人一等”的所謂地位和形象?
二 、兩種精英價值觀都在壓制草根的崛起
大部分中國精英也是一群名利的奴才,他們向上仰視更高的精英、向下鄙視不如他們的草根,這種陳腐思想鑄就了整個社會在精神上的等級觀念,使得精英高高在上、驕傲自大,而草根們卻畏畏縮縮戰戰兢兢。
如今,西方精英找到了中國精英的軟肋,于是,一場旨在將中國精英打回草根的文化戰爭正在硝煙四起,他們瞄準的是中國的一些名人名流,只要將他們打回原形,廣大民眾就將淪為更低人一等的草根,從而強化他們對西方價值觀的奴性。
三 、精英與草根的矛盾將是文化思想界的主要矛盾
整個人類社會正在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移過渡,大量的草根階層已經從繁瑣勞累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一些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人轉身投身腦力勞動主導的精神生產之中,他們沒有名師名校的顯赫背景,沒有碩士博士的高學歷,也沒有留洋鍍金的光環,但他們的頭腦同樣能閃爍起智慧的靈光。
由于信息社會孕育出廣泛的傳播渠道,這些草根們正在以獨立思考的精神通過信息的獲取和傳播增強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草根勢力的崛起必然對那些普遍自視甚高驕傲自大的精英群體形成挑戰,于是,精英壓制草根、草根反抗精英也必將成為文化領域的普遍現象,在精神生產方式停留在分散的個體的孤立的“個體戶”時期,這種文化沖突和思想斗爭將持續發生,直到腦力勞動的分工和協作被普遍接受。
四 、草根該如何崛起?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臭皮匠就是草根,諸葛亮就是精英。這個名叫諸葛亮的精英一旦看到臭皮匠聯合起來并對自己的精英地位形成威脅,便會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將其各個擊破,他們先瞄準一個臭皮匠,并找到其軟肋,再利用其他臭皮匠“嫉恨同行”的心理,將其打翻在地。張悟本便是第一個被打倒的臭皮匠,其軟肋就是學歷造假,唐駿似乎就是第二個,至少,在西方精英的眼中,唐駿也不過是一個崛起的草根。
因此,草根們要想崛起,就必須抱團,并且樹立起一種新的共識——每個人都可以發現真理,都可以因為獨立思考而閃爍起思想的光芒,但每個人也都會犯錯誤,即使是那些權威和大師,也是錯誤頻出,因此,在打造自身品牌時,不要用學歷、頭銜和地位那些身外之物來抬高自己,人的價值永遠在于人本身,閃光的只能是自己的名字,而非名字前后那些看似閃閃發光的裝飾品,而那些喜歡為自己掛頭銜、學歷的做法不正像那些“乍富起來的窮漢子們”用名車、名牌和豪宅這些身外之物抬高自己地位的做法一樣嗎?而這反而是用物的價值壓低了人的價值。
寫到這里,我們再反觀方舟子對唐駿學歷的揭露和批判,不正像一個自以為買了真名牌的歧視別人的假名牌么?不正像是一個帶著純金戒指的嘲笑別人帶了個鍍金戒指么?但方舟子卻不知道,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才實學,真學歷也是假的;一個倘若有真才實學,假學歷可以是真的。就像中學課文《項鏈》中的女主人公馬蒂爾德帶了個假項鏈,但她自己卻以為是真的從而恢復了自信以至于別人也不會以為是假的一樣。
草根們要崛起,還必須消除掉對名人名流的崇拜心理,要平視他們,他們只是獲得了大眾的關注并不斷強化和持續了這種關注而已,他們都有特點,但同樣也都有缺點,誰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要以寬容之心對待他們,將他們看成是大眾的孩子。
所以,不要像方舟子那樣,將一個學歷造假上升到誠信和道德問題的高度,我認為張悟本和唐駿即使學歷造假,也頂多可以扣10分,因為這種個人行為背后,是整個社會的學歷崇拜、唯文憑論、人微言輕等不良風氣在推波助瀾。我們崇尚真,但不應一棍子打倒所有的假,當然,制造假鈔、假藥和假冒偽劣應該被徹底打倒,而制造假牙、假肢的我們卻必須允許。
五、草根們要聯手創造有利于自身崛起的社會環境
草根要崛起,還應該一同聯合起來反對精英的精神壓制,并祛除自己對名人名流的奴性心理,草根之間要相互支持,而成功的草根也不要再產生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識,而是應該反過來幫助那些沒有成功的草根,看看我們的那些名人名流,都在利用大眾的關注度讓自己的兒子、弟弟出名,那些電影界的導演也都在成為影閥之后將“電影工廠”變成“夫妻店”,就是沒有哪個名人能夠反過來幫助自己的粉絲成名。
此外,草根們還要摒棄掉自己的“道德潔癖”,不要用一個污點而否定整體,要允許犯錯、寬容失敗,不要將名人當成道德楷模并求全責備。我們曾經大力提倡做什么“大寫的人”,尤其是在樹立榜樣時,并習慣了以“為尊者諱”的方式塑造“道德超人”,只夸大和渲染優點而不提錯誤和缺點,造成的結果是“超人頂著道德遠離了大眾”,卻反過來指責大眾的道德滑坡。
在新的時代,這種價值觀應該遭到反對了,道德本應該是卑之無上高論的東西,人們在舉手投足之間,就應該能夠踐行道德,并享受社會的贊許為其帶來的精神愉悅。所以,道德、誠信和責任等評價標準加之于個人身上時是有度的,誰也不能達到百分百,不要因為一個污點而否定其余,只要及格就是個好人了,而社會的贊許和寬容則是一種最佳的激勵,他可以讓更多不及格的人及格,并讓更多及格的人變得優秀。
最后,援引我在《智本論》中的一句話作為送給那些名人名流們的一句忠告——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而不顧一切越是不有好名聲,而越是為了維護正義和真理而不顧自己的名聲的人才會最終贏得真正的名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