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句俗話說,國民黨的稅多、共產黨的會多。現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共產黨的各種會議有增無減;共產黨的稅呢?誰也說不準現在有多少,反正是比國民黨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是越來越多!
據金羊網-羊城晚報7月14日報道稱,中國的稅種名目繁多,多到什么程度呢?連財政部和國稅總局都說不清楚。 這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在稅收立法權、稅種開征權等稅收權限高度集中于國家層面的稅制下,“我國現今究竟有多少個稅種”這一問題,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廣州有一位高二學生,對政治課本《經濟生活》中談到的一個問題發生了興趣:課本提到目前我國稅收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行為稅五大類共二十多種。那么,究竟是多少種、具體有哪些稅?經過一番網上搜索后,孩子及其家長發現,說法五花八門,甚至連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上的說法也不一樣!
財政部網站的“中國財政基本情況”欄目是這樣表述的:“目前,我國共有19個稅種,其中16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關稅和船舶噸稅由海關征收,進口貨物的增值稅、消費稅由海關部門代征。”還一一列舉了這19個稅種的名稱并作了簡要介紹。
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在“稅收宣傳-中國稅收簡介”欄目里是這樣介紹的:“目前,中國共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20個稅種,其中,17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由國務院決定從2000年起暫停征收。”
這也就是說,我國共有多少個稅種,財政部說是19個,而稅務總局說是20個。
記者把兩個部門列舉出來的稅種進行對比后發現,有一個稅種稅務總局提到了而財政部沒有提到,這個稅種就是“城市房地產稅”。
記者還發現,2010年5月5日,北京市地稅局網站“稅務百科--中國稅制”欄目介紹我國“稅種設置”時說:“目前,中國的稅收制度共設有25種稅,按照其性質和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八類……”其說法不僅與高中教科書不同,而且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說法也不同;另外,該網站竟然把尚未立法開征的遺產稅和已經取消的農業稅也囊括在內。
對于上述情況,業內人士也解釋不清。
負責稅收征管的稅務部門工作人員,是如何回答“我國現今究竟有多少個稅種”這個問題的?這些工作人員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說有30多種,有的說20多種;有的表示只知道國稅征收的稅種,其他的要問地稅部門;有的拿出有關資料想一一列舉,但邊說邊發現內容已經過期……
記者又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說法不一”提出疑問——“2008年12月國務院第546號令已宣布《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廢止。既然如此,城市房地產稅現在是否還算法定稅種?如果不算,稅務總局為何還將其列入20個稅種中,并且在其網站‘稅收法規庫-城市房地產稅’一欄里至今還不斷放入最新的稅收法規;如果算,財政部為何又不列出它?”對此疑問,仍是無人能說出個所以然。
有稅收部門人士這樣評說:“近年來,有關部門確實很重視怎么收稅、怎么推進信息化建設、怎么加強隊伍建設等工作,但對稅收宣傳工作的統一規范化問題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法定的稅種何來法定的稅收?像有多少個稅種這樣重大的問題,上面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下面在理解上難保不亂,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我國稅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最終會影響稅收的執法和守法問題。”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稅收機關連有多少稅種都說不清,他們平時是怎么收稅的?莫非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亂征亂收嗎?再者,說不清稅種,是不是也說不清稅款征收了多少呢?第三,這些“取之于民”的稅款,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是不是都“用之于民”了呢?大概就更無人說得清楚了!
【太行山水 編輯 2010/07/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