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球嗎?那看和誰比了,如果和那些能從中掙票子的如健翔,大眼以及張路相比,我是個球盲;如果和那些就知道看帥哥的女士們相比,我也可算“專家”了。我是球迷么?不是,雖然也看了不少球賽,但我絕不會因為任何一場重要的比賽半夜兩點多去看球,這是我雷打不動的睡眠時間。現在世界杯挺熱鬧的,我也湊個趣,在這里談談世界杯。因為我水平不行,無法談球場上的排兵布陣,那你可以去看張路怎么說。我就只能從一個非專業的,社會的角度來侃侃世界杯,也許這個角度談的人還不太多。因為是閑侃,您對我的觀點也別太當回事兒,您要是太義憤填膺了,損害了健康,那我可對不住你了。
朝鮮是一只水平較差的球隊,在世界杯上的表現我認為對得起觀眾。第一場比賽專注于守,體現了朝鮮隊頑強的一面,以至于巴西也有點束手無策。第二場比賽立足于爭勝,結果被葡萄牙打成了篩子,大門七次被洞穿。這個結果我們的球評家們很快樂,他告訴我們朝鮮是如何的自不量力了,還敢和葡萄牙對攻;精神作用如何的不濟了等等。看到這些“精彩”、“專業”的評論,我倒是想說說一個現象,中國足球很糟糕,我們的球評家們在評論世界杯時,都不忘時不時的回頭踹幾腳中國足球。中國足球臭,體制不行,球員不行,教練不行,俱樂部不行,全民基礎不行,社會環境不行,總之是都不行,都被罵。但是中國足球有一樣不但行,而且萬眾敬仰,那就是評球的這幫子人。他們指點足球,激揚文字,罵這罵那,振臂一呼,粉絲云集。好像中國足球要是都聽這些評球的,不要說進軍世界杯了,恐怕現在也是三星,四星了。真的是這樣嗎?這些評球的走紅,是因為真的水平高,還是其他原因?我看是其他原因。我們可以從整個中國社會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中國的狀況和中國足球一樣,大家也覺得是方方面面的爛,但就是那些搞評論的特高明,在這里那些球評家已經化身為時評家或者公共知識分子了,這些人的形象都是光芒萬丈,大義凜然,粉絲遍及天下,牛啊!而且基本上都是他們批評別人,自己卻老虎屁股摸不得,我也曾大著膽子批評一下,結果公共知識分子的粉絲們就用大帽子、污言穢語以及唾沫星子把我給滅了。我就奇怪,為什么那些干事的都是些笨蛋,而聰明人不干事,都跑去干評論了,而且相當多的評論就是罵人,經過他們的口,我們就知道中國除了黑暗就是黑暗,除了爛就是爛,下面的句式通用:現在的中國就是“當今世界”(或“幾千年來”)最“……”。省略號中可用任何貶義詞或者罵娘的話代替。這是一種理性的,解決問題的評論嗎?中國的將來是干出來的,還是罵出來的?對社會的罵現在只是一種姿態,一種秀,也只有這種姿態才是當下絕對的政治正確,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人。但當這些評論是錯誤的時候,他的危害就大了。我們今天的很多大“公共”們,連起碼的邏輯能力都不具備,他不是害了粉絲和國家了嗎?好了,回到世界杯上的朝鮮,那些球評家們說朝鮮自不量力時,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和自己打架了,當年中國的一次世界杯預選賽中,中國的最后一場只有打勝才有可能出線,結果中國的教練提出“保平爭勝”,結果球評家們不干了,還保什么平,應該全力爭勝。今天,朝鮮來到世界杯,固然實力不濟,但是他們想不想出線,想不想拼一下,不言而喻,對巴西已經輸了,對葡萄牙再輸的話,出線就很渺茫了,因此朝鮮攻出去是人之常情,我就是不懂球我也能理解,我覺得這種狀況下,輸七個球比龜縮在自己的半場輸一個球更光彩。我們的球評家們怎么忽然就不能理解了,就得意的開始嘲笑了,你們的嘲笑讓我覺得中國足球爛是全方位的,也包括評球的。
法國的世界杯之旅已經成了世界的笑柄了,這是法國人自己說的。我看即使當年中國隊的世界杯之旅夠臭,但是也好過這一次的法國隊。在法國隊最后一場比賽中,我們的解說員感慨世界杯之后即將接任教練的布蘭科要面對一個爛攤子,語氣中有替布蘭科擔憂的意思。錯了,布蘭科絕對是個幸運兒。接手一個爛攤子好還是接手雅凱留下的冠軍球隊好呢?大家稍微一想就知道,絕對是一個爛攤子好。法國已經夠爛了,還能爛到哪去?低谷的球隊最多在低谷徘徊,這時稍微有點好的條件就反彈了,到時候布蘭科就可能成為一個拯救者,一個新的英雄。而接手雅凱的球隊,你干的再好也好不過雅凱,而且你的勝利大家也會歸功于雅凱。想想中國球隊,每次大的失敗后換了教練,都會觸底反彈,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恭喜你,布蘭科。另外說一下,法國走人很明顯是輸在精神上,那些為嘲笑朝鮮隊而嘲笑精神作用的評論者們,是不是也應該看到這一點。
英格蘭又一次提前走了,當他們自己和粉絲不停地談論蘭帕德的那個已進的未進球時,我提議你們應該感謝那個裁判。也就是那個錯誤的判決把你們已經掉到地上的臉面又撿了起來。整場比賽德國贏球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英格蘭后衛像夢游一樣,被德國的中前場不停地戲耍,前鋒魯尼就像千辛萬苦趕到奧運賽場的劉長春一樣,比賽還沒開始就已經耗盡了力氣,跑不動也拿不住球,射門基本像個業余的。這樣的英格蘭不輸才怪呢。而德國的年輕隊員卻朝氣蓬勃,攻防有序,他們進四個球算少了。天助英格蘭,那個裁判及時的挽救了他們,讓他們輸球不輸陣。也許有人說,那個球要算進了,局面就可能改變了,做夢去吧,連英格蘭球迷都說自己球隊確實踢得不如對方,還是面對現實吧。
世界杯上裁判的誤判使英格蘭和墨西哥成了受害者,各位評論家們都說要引進電子技術幫助裁判判斷進球是否有效。這一次輿論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布拉特也松口了。千萬別,我不懂球,但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不能引進電子設備,它會讓足球失去它的一部分魅力。試問,英格蘭奪冠的那場比賽,為什么至今人們仍津津樂道,就是因為那個不知進了沒有的進球。如果當時電子設備消滅了這個爭議,現在誰還會記得那場球。當年英阿大戰時,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和后面天才表演才后讓我們感受到一個豐滿立體的馬拉多納,如果“上帝之手”沒了,馬拉多納的形象就單一了,足壇也就少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沒有話題的運動是缺乏吸引力的運動。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這種錯判對受害者而言也是有好處的,如果輸了,那我可以用委屈來撫平我的傷痛;如果贏了,那就會使我的勝利更加的輝煌。引進電子設備固然會使誤判減少,但是它也會減少足球的魅力,減少足壇的佳話。比如,我想一個非常努力,卻被吹掉了一個進球的蘭帕德,比進了一個球的蘭帕德更讓我們同情、關注和談論。這一次的英德比賽,因為這個誤判會使人們以后經常談論這場比賽,如果沒有這次誤判,這場比賽算個屁。引進設備幫助裁判,比賽更公正了,但足球運動會受傷害。因此,我但愿國際足聯能頂得住這次媒體沖擊。
C羅,這是一個古怪的名字,它應該算是漢語,但是又包含了英文字母,而且這不是正規的使用漢語的人名翻譯,這是不是說漢語的包容性也非常大。想想我們漢語中,已經有了全英文的東西,比如DVD,它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漢語中,以至于我想用漢字來代替它,卻找不到合適的漢字。這和NBA、CCTV不同,我完全可以用漢字來代替他們。漢字的未來我不知道,有人罵它,要漢語字母化,據說中國的思維不行是因為我們是象形字;有人夸它,甚至讓我們重新使用繁體字。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總是好走極端。不過,漢語里以后像DVD,C羅之類的也許多起來?
中國足球挨了不少的罵,不罵不足以激起民憤,而且大部分的罵都是建立在中國足球不能參加世界杯的基礎上。我的疑惑是,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參加世界杯?那些中國的評論員們不是說體育比賽不要太注重成績嗎?奧運會上我們金牌第一,評論員們不是很強調這一點嗎?還不停地告訴我們洋人就不注重金牌的數量,重要的是參與和娛樂,這乃先進思想,我們太在乎輸贏,太想拿金牌,輸了就受不了,這是落后思想。那為什么到足球上評論家們的口風就變了,就非要我們參加世界杯,就非罵個不停,我們自己搞搞聯賽玩玩不就行了?評論家們,你們到底有沒有個正性兒?老這樣誰還敢相信你們的話?
現在八強已經產生了,因為有貝利那樣的專業人士的專業預測,我這個業余的也斗膽預測一下四強:阿根廷可以戰勝德國,因為德國的防線也有問題,就是英格蘭那些低迷的攻擊線也可以刺穿德國隊,阿根廷不缺利劍,而且后防也好于英格蘭,還有“德米凱利斯定律”保駕護航,復仇也讓阿根廷更提勁,德國隊算是走到頭了;荷蘭隊戰勝巴西隊,巴西是一個奇怪的球隊,它總是莫名其妙的倒下,九零年他們莫名其妙的敗在阿根廷腳下,上一屆莫名其妙的倒在法國隊腳下,這一次荷蘭完全有可能戰勝它,其實從我的心里我一直不喜歡巴西隊,因為它是足壇一霸,我希望荷蘭能夠進一步,因為它是唯一一個拿不了世界杯冠軍的強隊,我很同情它;西班牙勝巴拉圭,沒什么可說的;烏拉圭勝加納,和亞洲球隊一樣,非洲球隊的好日子總是回到頭的。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