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口結構危機
歷史永遠在曲折中發展。在新中國發展到新時期,我國面臨若干重大問題,目前我國嚴重的人口結構危機,就是若干重大問題之一。面對該問題,無數憂祖國愛民族的志士仁人,都在聲嘶力竭地四處奔走呼號,希望當局能認識到現行計劃生育的嚴重危害,從而果斷停止計劃生育,扭轉人口結構危機,使人口長期均衡可持續發展,從而使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中國人口歷史的回望。據可考的資料,中國從夏至明,朝代人口總量徘徊在1000萬—6000萬左右,由于朝代土地幅員的大小不同,其統計覆蓋的人口就不同,故人口數量高峰有波動。而在中國土地幅員相似的幾個朝代,如西漢、東漢、隋朝、明朝,它們的人口高峰大致在6000萬左右擺動。進入清中期,人口開始突破一億,而此時恰好是中國漸漸進入現代工業化時期(工業化過程是整個世界人口猛增的過程,工業化的完成,隨即會導致人口老年化少子化并存,從而人口負增長)。隨后,中國與世界同步,人口數量迅速增長。在可對比的資料可知,從西漢到清朝中末期(1840年前),中國人口大約占世界人口比為三分之一,而在2000多年中,中國的大朝代經濟總量也約占世界總量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自夏至清前期,中國文化科技一直領先世界。特別是清朝人口迅速增長期,也是清朝開疆擴土高歌凱奏期,清朝在前中期,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世界強國之一。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斷下降,降到新中國建國時,中國人口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左右。從1949年到1980年,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一直穩定在五分之一左右,一舉扭轉了自1840年至1949年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斷下降的趨勢。而這一扭轉,恰好是中國重新走向世界大國的時期,人口的重要作用,于此可見一斑。
二、“華人愛生孩子”,是個流傳甚廣的黑色謊言。一些中國知名人士,囿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不對婦女生育率調查和對比,信口雌黃地說:中國人愛生孩子(或說華人愛生孩子)。其中就有學者名人——如何新、李銀河——也不作調查對比就說“中國沒有計劃生育,農民的生育就不得了。”這是我國學者的悲哀:對一個領域毫不了解,也不作對比和調查,就憑中國60—70年代的婦女生育率狀況,來類比現在婦女的生育率,從而為計劃生育當愚盲的鼓吹手。華人(含中國人)真的喜歡生孩子嗎?非也?,F在,臺灣的婦女生育率是1.1,香港的婦女生育率是0.9,上海婦女生育率0.9,大陸2000年為1.33,大陸2005年1.22。同屬于中華文化圈的新加坡婦女生育率1.22,韓國婦女生育率1.1,日本婦女生育率1.37。而同時期的美國、英國和法國婦女生育率分別為2.05、1.74、1.9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從1950年1.50億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3.07億,增加了1倍多,現在美國仍然怕人口負增長,因此仍在鼓勵生育;中國從1950年5.7億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13億左右,也就增加了1倍多,而我國卻被誤導實行計劃生育。事實勝于雄辯?!叭A人愛生孩子”,與事實不符,是個流傳甚廣的黑色謊言!再不能上對該領域無知學者的當了。
三、控制人口理論,是發達國家圍剿發展中國家的戰略武器。1970年代中期美國制訂了秘密的全球人口控制計劃,即目前已經解密的美國《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題目是“世界人口增長對美國國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響”(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該備忘錄的理論出發點是:大多數高質量的礦藏都位于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數量過多的“劣種人”妨礙美國獲得充裕的、廉價的原材料,必須除掉這些高速增長的人口才能保護美國利益?!禢SSM-200》第81頁指出:“為了有助于避免(其他國家)指責美國支持人口控制背后的帝國主義動機,美國應反復重申這一支持是源于以下關注: (1)夫妻有權自由地、負責任地決定他們生幾個孩子和生孩子的時間間隔,并且有權獲得信息、受教育及其手段; (2)對于貧困國家的基本社會和經濟發展來說,人口的迅速增長既是普遍貧困的誘因又是其結果。進一步,美國應該采取行動將這一信息傳遞出去,即控制世界人口增長代表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比祟惿鼑H(Human Life International)Brian Clower博士所著的《Kissinger Report 2004》估算,1965年到2004年美國共投入了173億美元的經費用來控制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主要投入到美國國際開發署;其次是投入到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最“偉大的貢獻”是幫助了中國等國實行計劃生育。《NSSM-200》還特別指出,為了掩蓋美國的控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行動,避免被指責為帝國主義,美國將利用聯合國和多種各非政府組織(如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來實施這項計劃,并鼓勵個人和組織進行捐助(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后來的比爾蓋茨基金)??梢?,實行近30年(1980年公開信)的強制計劃生育真是使“親者痛,仇者快”。現在計生委仍大量依賴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
四、目前中國婦女人權的悲慘境況。據報道,中國每年因違反所謂的計劃生育政策,被人工流產的婦女達1000多萬例,很多是大月份流產。一般的人工流產,都會對婦女造成較大的身心傷害,因此國際上,沒有國家鼓勵通過人工流產來避孕。而大月份流產,則必然給懷孕婦女造成巨大的身體傷害和心理陰影?;赝麣v史,除了30年來的計劃生育時期,中國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或政權推行了如此不顧婦女身心健康的政策;放眼世界,除了現在的中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推行如此不顧婦女身心健康的政策。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日本侵華時,在大屠殺期間,才會剖出懷孕婦女的胎兒掛在刺刀上。婦女生兒育女,是她們身體自由權利的延伸,一個婦女擁有生育或不生育的絕對權利,國家的暴力怎么能強制干涉?一個婦女懷孕了,卻要受到國家強制的身心創傷,婦女的人權何在?尊嚴何在?一個懷孕的動物,人類還不忍去傷害,何況是一個同類懷孕,卻要受此摧殘?人何以堪!一個因違反所謂的計劃生育而被迫去人工流產的母親說:“來到坐滿了等待人工流產的婦幼保健院,仿佛聞到了滿屋子的血雨腥風。此時,我的祖國,想說愛你真不容易!”為什么在所有生物界、在所有中國歷史朝代、在所有世界其他國家都如此珍愛生命的孕育,而在現在的中國孕育自己的寶寶,卻被指為封建落后,卻要承受如此的艱難和摧殘?!目前中國婦女人權已經因計劃生育的實施而觸到了歷史最低點、世界最低點?! ?/p>
五、人口問題的核心是:人口結構。放眼世界,現在的人口問題最嚴重的是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問題。從1960年代推行非強制性計劃生育的日本、韓國,由于現在婦女生育率大大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所需(發達國家為2.1,發展中國家為2.3,現日本婦女生育率1.37、韓國1.1左右,中國1.22左右),其老年化少子化并存,他們的政府與國人心急如焚,對以前短視的計劃生育后悔不迭,現在是出大力氣鼓勵生育,來化解緩和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人口結構危機。俄羅斯更是出猛招,來化解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人口危機,規定:生較多小孩的婦女,被授予“英雄母親”稱號。歐洲大多數國家,面臨的也是這個人口問題。舉凡中國周邊國家,無論是中華文化圈的新加坡、日本、韓國、朝鮮,還是歐洲文化圈的俄羅斯,無邊在出重招鼓勵生育,而中國政府怎么對此視而不見?事實勝于雄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人類整體都面臨老年化少子化危機之時,中國要果斷停止計劃生育,并鼓勵生育,從而化解中國的老年化少子化人口結構危機。其實,人口數量問題從來就不是真正的人口危機問題。如美國3億多人口,加拿大3000多萬人口,美國人口是加拿大人口的近十倍,美國并沒有以加拿大為坐標認為人口數量太多了,從而引發了嚴重的人口問題危機。歷史和現實都昭示:人口問題的核心的人口結構,而非人口數量!
六、目前中國嚴重的人口危機。自從1980年《中共中央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以來,中國婦女生育率急劇下降,經人口抽樣,2000年是1.33、2005年是1.22,遠遠低于發展中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3,中國少子化程度遠遠超過了美國、西歐諸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而中國老年化來勢洶猛:200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3%;2010年,老齡化不斷加速,每10年依次可能將提高3.5、4.2和5.9個百分點;2010年,上海老年化程度更是達到了22.5%,居世界第一,如果不是每年數千萬的中西部勞動力流入上海,上海經濟將蕭條崩潰。發達國家向老年型社會轉變,法國用了115年,瑞士85年,美國60年,德國45年,而中國只用28年就轉老齡型社會,真是“未富先老”“希望渺?!?。無論是老年化,還是少子化,我國現在的人口危機都將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計劃生育宣傳的減少了3—4億人口,恰恰是打斷了中國蓬蓬勃勃的發展勢頭。如果這些人口不是因計劃生育強制減少,那中國的人口將真正屬于長期均衡發展型,可現在呢?由于短視的計劃生育,雖然當時控制住了人口增長,但把人口真正的危機——人口結構危機——給中國早早的呼喚來了?!疤熳髂?,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笆甲髻刚?,其無后乎。”
中國公民:子木
2010-10-3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