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刻認識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大意義
資料圖片
對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來說,意識形態都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的政治安全。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是每個政黨、每個社會維持生存、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高等學校無論是從“為誰服務”“服務什么”還是“怎么服務”角度講,都必須承擔意識形態功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體現了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在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體現了當前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等學校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為誰服務——捍衛和促進本國的核心價值觀,是大學教育的應有之義
大學教育存在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為其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服務,這是世界各國大學教育的通則。英國教育大臣摩根就提出,要把傳播正確“核心英國價值觀”這種政治教育,放在與數學、英語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例外”。在美國,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都設置有3~5門具有濃厚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色彩的通識課程。美國教育家托馬斯·里克納指出,“學術課程在價值觀培養方面的作用是一個沉睡中的巨人”“如果我們不能把這種課程利用為培養價值觀和倫理意識的手段,我們就正在浪費一個大好的時機”。韓國在1968年頒布的《國民教育憲章》中強調:“愛國家愛民族才是我們的求生之道和構建自由世界的基石。”韓國教育部的指導文件指出:“為形成國民意識而加強民族教育和政治教育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在韓國的大學里,一般規定“國民倫理”為必修課或者選修課。
中國的大學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其必然要堅持的方向,社會主義國家的利益是其必然要捍衛的利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必然要提倡和遵循的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建設,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認同和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用之才,是中國高校正確履行職能、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服好務的必然要求。
服務什么——在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前提下履行高校四大職能
意識形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政治系統。高等學校是知識、人才密集的地方,是意識形態工作中最受關注的地方,更是不同意識形態爭奪的焦點,我們不能在和平環境下忽視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中國的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大職能,這是中國高校當前的中心工作,也是中國高校為社會主義國家服務的具體內容。每項職能的實現,都要把始終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作為目標導向,都要把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穩定作為基本前提。
從人才培養方面來說,中國的高校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學生頭腦,讓學生成為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豐富知識和技能的“有德有才”的社會主義優秀人才。從科學研究方面來說,雖然科學無國界、學術研究無禁區,但科學研究中也存在價值滲透,也存在科學倫理問題,社會主義大學的科學研究,除了要為世界科學技術進步服務,更應該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穩定、有序發展服務,當前尤其要為順利推進和實現中國夢服務。從社會服務來說,毋庸置疑,高校不僅必須要在產學研結合方面堅守底線,更要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發揮“思想庫”功能,為營造健康有序和諧的思想文化氛圍服務。從文化傳承創新方面來說,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喚起和增強全校師生乃至全社會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實現文化自強。
怎么服務——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環境、對象、范圍、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核心任務沒有改變。大力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樹立高度的思想共識,凝聚起強大的發展力量,是高校解決好“怎么服務”問題,正確履行在國家改革發展中所擔負的責任與使命的前提和基礎。無論形勢如何變化,高等學校都要有“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動”的信念和堅守,增強政治定力、站穩政治立場、勇于挑起重擔,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極端重要位置,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敢于亮劍、善于出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要以思想建設為引領,增強廣大師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抓好中心組學習活動,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開展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課育人鑄魂功能有效實現。要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研討會、論壇管理,保證哲學社會科學健康發展。以校園媒體建設為抓手,營造健康輿論場,凝聚發展正能量。要提高校園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傳遞校園好聲音,講好學校好故事,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導向。要建立完善的輿情信息監測體系,做好輿情研判工作,營造和諧健康的網絡輿論氛圍。以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為魂,加強文化建設,構筑師生精神家園。要積極開展師德師風培育活動,不斷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培養好學生成長成才的“把關人”。要充分發揮實踐育人作用,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要積極培育學校精神,不斷推出校園文化成果,提升文化活動的品位,形成學校特色文化,有效發揮文化的熏陶和引領作用。(作者系東北大學黨委書記孫家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