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意識形態工作高校守土有責
前不久召開的第二十三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就高校黨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對高校現實問題和工作規律的科學把握,明確了高校黨的建設的重點任務。
當下與未來,從全球范圍看,無論是硬實力的比拼,還是軟實力的較量、國際話語權的爭奪,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才的競爭。高等教育越來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標志性力量。應對綜合國力競爭新趨勢,高校在把握方向、立德樹人方面的使命更加艱巨。特別是在某些勢力熱衷以我國高校為目標,持續進行分化、西化,與我爭奪青年、爭奪下一代的情況下,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文化安全以及教育安全所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當下,高校大學生(也包括一些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差異性特征也日益明顯。所以,能否引導高校大學生和教師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結合在一起,是高校黨委面臨的重大課題。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就必須緊緊聚焦“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和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校黨建工作和大學生德育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新成績和新經驗,但也有些地方不是那么令人滿意。其中在某些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課,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內容理論與實際脫節,教學內容陳舊”的現象。一些教師面對開放的社會和多元價值的現實,無法對社會問題進行言之有理、言之有據、令人信服的解釋,難以回答大學生價值觀等方面的沖突問題。比如不能教給大學生正確處理市場經濟情況下的各種復雜的人際利益關系;在如何培養大學生處理現實生活中各種矛盾的思路、智慧和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著“短板”或“軟肋”。這樣的“理論與現實未能緊密結合”的思政教育課,很難讓大學生真正“入耳、入腦、入心”,并付諸成長與成才的實踐中。所以,也就不太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此外,高校教師的師德現狀和大學生的文明修養現狀,也同樣存在著種種需要加以解決的問題。前些日子,《遼寧日報》致信全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師,其中所揭露出的一些高校教師在課堂上隨意而任性地“抹黑中國”這種現象,恐怕并非一二孤例,足以值得相關各方重視與警醒,并及時地推出有效對策。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思想交流交融交鋒已成常態。西方發達國家某些價值觀及其所推行的政策主張形成了相當大的市場效應,并通過各種渠道產生影響,在我們的認知判斷和價值取向上也留下了某種印記。這樣的情況在我國文科類、外語類大學中更為顯見。引導大學生努力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立場,在接觸外來文化時學會分析,善于揚棄,并能較為準確地對待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始終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審慎,進而鍛煉和培養批判能力、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這在當下與未來,需要有關各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加以積極和有效的引導。
高校黨委應該更加重視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倡導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等美德,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的禮儀以及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適應中國的國情。同時,在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下,也不妨適當地采取“拿來主義”,有選擇地借鑒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如增強競爭意識、遵守社會公德、提升禮儀水準,等等。要在確立核心價值觀主導地位和精神引領的同時,對西方文化、西方思想以及各種社會思潮有更深刻的認知、更令人信服的交鋒。促使大學生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上,聚集起廣泛的價值共識。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大學生適應將來紛繁復雜的世界,也更加有利于大學生融入世界,在未來的國際國內大環境中勝任所擔當的角色。
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這是檢驗高校黨委是否抓好黨建、抓好方向的重要標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特征,高校加強思想引領的任務十分繁重而緊迫。在堅持什么、鞏固什么、發展什么、反對什么、警惕什么等原則問題上,必須舉旗幟、指方向、亮底牌、點要害。要切實鞏固意識形態陣地,無論是教學和教材編寫,還是學術研究和學術論壇,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要充分發揮高校學科齊全、人才聚集的優勢,在理論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使“三個自信”不僅體現在日常教育中,也體現在學科建設中。要抓好社團、課堂、講座、研討會、報告會等的管理,堅決守好校園網絡的陣地,決不給錯誤思潮和主張提供傳播渠道,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宣傳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