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特色社會主義”是以“黨的領導”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特征的。黨的領導在理論上沒有問題,但“混合所有制”不但在理論上自相矛盾,而且還是當前中國一切危機的總根源。
首先,在政治上。必須以私有資本的存在為前提的“混合所有制”經濟不可能是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是以沒有剝削和壓迫為基本前提的,而只要存在私有資本就存在剝削壓迫,就不是社會主義。
而沒有社會主義,也就沒有任何“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繼續存在的可能和理由。無論是人民民主專政、還是國有經濟,如果離開了社會主義這一根本的目標和要求,那就都啥也不是,就立馬失去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實際上就是在基本經濟制度上放棄社會主義道路和目標的行為。既然在經濟制度上都已經放棄了社會主義的目標和理想,那還要共產黨的領導有何意義呢?顯然,失去了社會主義的目標和方向是當前中國社會所面臨最嚴重、最重大危機,是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政權危機的總根源。
毫無疑問,化解這種危機的唯一出路也在于重新擎起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旗幟,完善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只有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出一種科學有效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從而讓廣大的人民群眾看到社會主義的光輝出路,人民群眾才會真正支持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從而才能從根本上化解目前中國所面臨的最大政治危機,才能確保中國社會的繼續穩定與發展。
其次,在經濟上。眾所周知,當前中國正面臨經濟下滑、生產過剩、地產泡沫要破裂、地產財政頻臨破產、社會貧富差距巨大、人民貧窮失業等問題,中國正面臨爆發嚴重大型經濟危機的危險。
同樣眾所周知的是,只要我們的社會是以資本主義雇傭生產方式為基礎的,那么經濟危機是一定要發生、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今日中國,基本處于一種“等死”的狀態。正因為如此,一些官僚買辦資本家勢力在國際大資本家的扶持下積極主張和推動中國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哪一套政治、經濟制度,強迫要求中國、中共自己去主動“找死”,去搞多黨民主選舉的哪一套資本主義制度,甚至不惜在香港發動、制造“占中”運動。
其實,中國之所以會出現今天這種被國內外大資本家階級要挾、強迫去“主動找死”的被動局面,完全在于私有資本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壯大,并已經占據主體地位,在基本經濟制度上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作中國改革與發展目標的結果。
因此,化解當前中國所面臨的經濟危機,其根本出路也在于盡快確立出科學、有效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以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方式去克服來自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弊端和威脅。
經濟的發展主要是生產要素的有效結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是資金和勞動力的結合。如果單純依靠國家和私人資本家的投資來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那么其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至少要受到勞動力成本、員工生產積極性、資本利潤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但如果換一種思路,生產的形成與發展不再依靠國家或資本家的投資,而是依靠勞動者自己的物質需要和相應的自主勞動,資金問題由國家或社會以信貸的方式幫助其解決,在一種集體所有制的生產方式下,由勞動者自己占有和管理自己生產的一切,那么生產的形成與發展將會徹底擺脫資本的束縛,而獲得巨大的解放。
在這種集體所有制的生產方式下,勞動者想勞動就可以勞動,而且自己占有所有的勞動成果。顯然,不自愿的失業現象將得以消除;貧窮與貧富差距現象也得以消除;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問題不存在了;生產發展的勞動力成本、資金利潤率等方面的限制問題也都不存在了;根源于貧富差距出的生產過剩性的經濟危機也不會發生了,資本主義經濟上的問題和弊端得到徹底解決。
顯然,這種不以資本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確實可行、有效科學的。推行和發展這種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從而逐漸滿足廣大勞動人民的生產與生活需要,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重新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進而化解因資本主義的部分復辟而帶來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是讓中國走出危機,實現真正的繁榮和崛起的唯一有效出路。
三,官僚腐敗問題。當前中國社會可謂矛盾重重,最直接、最明顯、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官僚腐敗問題。說現在的中國是無官不貪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腐敗問題的背后顯然依然是基本經濟制度問題。是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有問題,才導致一些人以升官的方式來發財。任何人的發財夢想和行為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國,通過升官或者官商勾結的方式來發財卻是最好的、也幾乎是唯一的發財之路。這顯然并非是人的問題、官員的問題,而是制度問題,基本經濟制度的問題。
傳統的國有計劃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結合,恰恰就構成權貴資本主義的混合所有制。權貴資本主義顯然就是官僚腐敗的至高形式和境界,而官僚資本主義的最高體現形式就是“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官僚們掌握權力與私人資本家們共同發財,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幾乎所有經濟成功的故事。而權力和資本勾結的最好表現形式就是“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經濟制度就是官僚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表現形式。
因此,中國若要想徹底根除腐敗問題,必須解決基本經濟制度上的問題。只有建立一種真正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把一切經濟的權利和資源公平、合理地分配到普通勞動者自己的手中,在所有制關系上實現一種真正的“經濟民主”,從而從根本上切斷官僚腐敗與官商勾結的利益鏈條,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
顯然,腐敗問題的解決遠不是殺幾個貪官那么簡單。腐敗的利益鏈條不斷絕,腐敗的溫床不根除,不合理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改革,那么腐敗就必然是前腐后繼、連綿不絕的。
四、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危機問題。當今中國社會,可謂已經陷入信任危機之中。區區一個城管的簡單市容管理活動,就可能會發展成大規模的群體性暴力事件。說明民眾對官員和政府已經陷入極度不信任的狀態之中。
而這與“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看看在中國基本已經見怪不怪的“征地拆遷”問題吧,往往都是官私合營,共同欺壓平民百姓,根本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待的結果。官員和警察往往站在資本家的一邊,我們的無產階級專政政權似乎已變成資產階級專政政權,專門幫助資本家階級去剝削壓榨老百姓,鎮壓了老百姓的反抗行為。
顯然,當前中國社會的一切官民對立、勞資糾紛、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民眾中普遍存在的嚴重不滿,甚至反黨反政府事件幾乎統統都是“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惹的禍。即便是賣國媒體,那些漢奸一樣的公知、教授、專家、學者們,也無不是官僚和資本家在背后支持、鼓勵、撐腰的結果。
因此,中國只有改革“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一種由勞動人民自己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基本經濟制度,從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與生活問題,杜絕由私人資本家掌握生殺大權,根據資本家個人的私利來決定中國一切的怪現象,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不滿情緒,中國才能繼續和諧、穩定地發展下去。
“混合所有制”完全是權貴資本主義的基本體現和要求,是當前中國一切危機的總根源。中國必須改革“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一種真正由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大力推廣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中國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危機與困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