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烏有之鄉召開建黨93周年座談會,紀念我們黨的生日,回顧我們黨偉大光榮的奮斗史,反思當前的嚴峻問題,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會議由烏有之鄉站長范景剛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張勤德,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文茂,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王立華大校,清華大學教授李定凱,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潤祥等同志到會并發言。一些青年打工者、公司職員和退休職工也應邀參加。
張勤德同志針對現實談了四個問題:
第一、堅持24字方針,實現我們黨的中興。純潔共產黨,走上共富路。
第二,就是為什么要繼續堅持一看二幫三促進。
第三,現階段我們要抓好的幾項斗爭任務:
1、要在當前的思想理論上重點批判歷史虛無主義,在這個基礎上,開展一個“改革標準”的大討論。
2、要更響亮地喊出一個口號:敢打最大的老虎,才是真正的反腐。
3、追究搞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的責任。
4、反對國企的進一步私有化。
張文茂同志談了關于社會主義的四個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
第一個,就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兩者的關系。
他認為這二者一定是統一的,決不是對立的。如果把這二者對立起來,不是左的錯誤,就是右的錯誤。
第二個,就是所有制結構問題,就是公有制占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
他認為它一定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一些個體、私營的所有制形式或者成分作補充,這樣才是一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對比較合理的所有制結構。
第三個,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這兩者的關系。
一定是計劃調節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第四個,對外關系問題。
中國現在完全全身心地深度地融入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一點,恰恰是過去斯大林、毛澤東非常忌諱的。
王立華同志談了與共產黨人關系密切的三個問題:
第一個,我們黨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么?實際上非常清楚,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二,我們前進的方向是什么?就是共產主義。
第三,我們現實的選擇是什么?
1、我們這些共產黨員、黨外愛黨護黨的群眾,就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基石和主體。既然我們能認識到這樣一個價值觀,是為我們自己服務的,為我們大多數人服務的,我們就要堅守它、宣傳它。
2、公有制為主體,至少要在質量上、規模上達到一定程度和比例。
3、堅定信心,向最好處努力,做最壞的準備。
李定凱同志作為入黨已49年的老黨員,談到很高興參加建黨93周年這樣一個座談會,但他表示對黨的現狀表示憂慮,認為這個黨已走了偏路,已經不是一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了。當然他不排除我們八千萬黨員當中有一批還是忠于馬列主義忠于社會主義理想的人,也承認有健康力量,說得對的做得對的,我們就表示支持,說得不對的,我們就批評。對現在的政策,一個要拉,一個要推。
他表示毛主席講過很多重要的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真正地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大旗,把馬列主義和修正主義、資本主義真正分開。同時,他表示現在還堅持他的入黨誓言,要努力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張宏良同志談到:
中國共產黨能夠執政到現在,根本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支持。如果沒有中國的紅色大潮,如果沒有中國人民對右派的批判,那么,中國共產黨不可能走到今天。
所有共產黨垮臺的國家,包括今天所有亂起來的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進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改革。
中國老百姓既沒選擇官僚集團也沒選擇資本集團,而保持了自己的政治選擇。今天,我們要支持黨的正確路線,反對黨的錯誤路線。
現在中國左翼力量的發聲是很重要的,這樣中國左翼就站在道義制高點上,最關鍵的還是拯救民族,保護人民的利益。
郭潤祥同志提出我們左派同志首先要學習一下列寧關于國家、階級與政黨的學說,稱希望寄托在人民身上,絕不能寄托在一兩個領導人的善意上。
范景剛同志對部分同志的發言分別作了點評,最后作了總結。
點評李定凱發言:
有很多這樣的黨員或者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非黨員在不屈不撓地努力斗爭著,在推動著我們這個黨發生積極的變化,在推動著我們這個國家政治路線、政治面貌發生積極的變化。事實上這幾年來,大家看到的,能夠加以肯定的新的變化,跟前些年包括李定凱教授在內的很多黨員群眾起來斗爭,是分不開的,所以,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繼續發揮每一個人能夠發揮的積極作用,匯成一個強大的潮流,來影響這個黨。雖然說這些年來,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但是通過黨內的健康力量的斗爭和人民群眾的黨外的斗爭,相互結合,去純潔共產黨,重新恢復共產黨的無產階級的性質,消滅兩極分化,重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實現共同富裕。
總結:
剛才大家從不同角度對我們黨的歷史、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思考、反思,談到政治上黨內的路線斗爭、新時期回歸社會主義的一個大方向,等等。我們將共同努力,堅持追求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