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人民日報關注戶籍改革:讓戶口"含金量"更均等

記者 · 2013-11-12 · 來源:人民日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讓戶口“含金量”更均等

  真正實現人口的“自由遷徙”,需對癥施策,推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農村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生活保障

  現實中,城鄉之間、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還有許多或隱或顯的溝壑。而讓人無法輕易越過這些障礙的諸多因素中,就包括戶籍制度。

  在我們身邊總能看到,一顆顆渴望融入城市的心與現實戶籍約束之間存在種種矛盾。由此帶來的權益、保障和待遇的不同,更是時刻提醒著每個城市外來人員身份的差別。

  戶籍制度是改革的“硬骨頭”。盡管如此,近年來在這方面的動作并不少。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各地也在積極想辦法,出新招,破解戶籍限制。北京、上海、南京等不少城市從居住證制度入手,對居住證進行“積分制”管理,逐步推行居住證和戶籍的對接。

  然而,到目前為止,改革進展似乎并不能滿足人們的期許,有些改革舉措推出時期望值很高,但實際推行卻面臨種種問題。以一度頗受關注的居住證制度為例,外來人口對此的熱情正漸漸淡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證制度涉及的人口太少,與不斷涌入的城市外來人口相比,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比如某大城市,自2002年實行居住證以來,獲得居住證的人近30萬人,但是真正轉為當地戶口的不到5000人,與城市上千萬的非戶籍人口相比,只是寥寥少數,而且申請的門檻并不低。由此可見,戶籍制度改革已經打開了一扇窗,但是還是難以跟上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的強烈愿望。

  人們希望獲得一張城市戶口或者大城市戶口,主要是因為戶籍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背后是醫療、教育、社保、養老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和福利。身處大城市,如果沒有一張戶口,就會遭遇各種不便,看病沒法報銷,連掛號費都比本地人高出數十元;子女上學要交“贊助費”;買房購車受限制……一張戶口紙上承載太多附加值,讓人們趨之若鶩。

  戶籍制度的背后是與之掛鉤的公共服務、社會資源等,而目前我國城鄉、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相差較大。正因為此,如果僅僅是簡單的放開,就可能出現大量人口短期內向優勢資源城市聚集,最終造成已滿負荷運轉的少數大城市無法承載。戶籍制度的矛盾,從根本上說還是公共服務資源不均衡的矛盾。因此,要真正實現人口的“自由遷徙”,也需對癥施策,推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農村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生活保障。戶口的“含金量”相對均等后,戶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絕非一時之功。還有很多難題要解,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調整。一張戶口背后涉及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改革,涉及醫保參保補貼制度的調整,也涉及義務教育資金投入的變化……每一項都不可能輕易解決。但是,不能因為難就怕改、不改。無論是從廣大百姓的愿望出發,還是從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角度考慮,相關改革都需要加速推進。通過改革打破戶籍藩籬,讓基本公共服務更廣泛更均等地覆蓋,讓人才更自由順暢地流動,是經濟社會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標尺。

  戶籍制度改革進程

  戶籍制度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造成城鄉之間、流動人口與本地人口之間在教育、醫療、住房、社保等諸多方面的不平等,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近年來,不少地方開始嘗試戶籍制度改革,尤其是2008年以來,各地改革加速推進。2012年底,上海對居住證進行“積分制”管理,居住證A證和C證持有者在社會保險、公共衛生、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完全相同,享受和上海本地戶籍居民的同等待遇。今年4月,北京市提出年內將啟動實施居住證制度。此外,南京即將建立居住證與戶籍準入對接制度。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今年以來,戶籍制度改革進程加速推進。2月,三部委出臺《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 “實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制度”、“全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制度”、“全民醫保體系”、“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等,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將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制度。

  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一環在于戶籍制度改革。今年6月26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作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中稱,我國將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更多實質性的改革值得期待。

  沒戶口,生活真不便

  在把四環、五環一順溜地看了個遍后,鄒強終于在遠離北京城區的河北燕郊有了自己的房子。他說:“因為戶籍在河北老家,早先房價不高時要繳稅滿5年才能買房。好不容易滿5年了,這房價又漲上去了。只能在遠點的地方買。”

  鄒強來自河北省衡水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大學畢業后來北京工作已有8個年頭,并成了家。2010年初兒子出生后,他把媽媽接來照顧家里。眼看兒子一天比一天大,鄒強覺得不能再等了,咬咬牙在燕郊買下一套88平方米的二手房,總價90萬元。付了首付之后,每個月得還房貸3500元。“沒北京戶口不僅買房受限制,而且價格上也會很吃虧。北京本地人可以買兩限房,外地人只能買商品房,價格要貴出一倍。”

  回想以前,由于沒有戶口,兒子的出生把小夫妻倆折騰得夠嗆。“孩子生下來之前我和媳婦都得跑回老家開準生證,還得到單位開初胎證明。兒子出生21天后,再拿著這些材料去醫院開出生證明。”鄒強說,兒子雖然在北京出生,但上的是河北戶口,妻子住院期間的費用沒法報銷,產檢及順產前前后后花了3000多元。“如果有北京市城鎮戶口,可以享受生育險報銷費用;即便是北京市農村戶口,也可以走農村合作醫療。我們外地人只能自費多掏錢。”

  兒子上學也是鄒強的一塊心病。“公立幼兒園上不了,只能選擇離家近的私人幼兒園,但每個月學費就得交1200元,不過這已經是相對便宜的了。”鄒強介紹,自己每個月底薪加提成,稅前才8000多元,扣完五險一金,能拿到手的6500元左右,扣掉房貸、兒子的學費、交通費、通訊費等必要開支后所剩無幾。

  鄒強心里還有一個結—五險一金是按北京的標準繳納,但是領取養老金卻只能按老家的標準。“家里養老金標準比北京低,一個月相差六七百,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盡管生活壓力大,鄒強還是堅持留在北京。“北京是一線城市,比二、三線城市的機會多得多,辦事效率也更高。另外,畢竟來北京這么多年了,待久了總會有感情。”

  鄒強期待,戶籍改革能切切實實地推動,“戶口捆綁了太多的東西,外地人在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了。只有把附加在戶口上的東西一項項減去,才能實現人的正常流動。”而對于戶口給生活上帶來的種種不便,鄒強雖然無奈,但也表示有信心。“改革的趨勢是明顯的,這種不公平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

  記者點評:盡管生活壓力巨大,但在大城市打拼的異鄉年輕人融入城市的熱情依然不減,因為這里有良好的發展空間,能夠承載他們更多的希望。只是,一紙戶口的不同,卻讓他們在各種公共服務上無法得到平等對待。通過改革讓戶籍制度更公平,刻不容緩。

  期待不再是“過客”

  清涼的自來水嘩嘩地從水龍頭流出,楊光林和其他工友一樣,排著隊上前,用雙手捧一抔水就往臉上抹。只是,清水洗得掉滿臉的污垢,卻洗不掉滿臉的倦容。

  7年前,他和妻子帶著1歲大的兒子從四川達州的農村來到成都打工,水泥工、砼工、鋼筋工……照他自己的說法,建筑工地上的工種他都“輪過崗”。

  “明年就不干了,回達州老家。” 楊光林告訴記者,建筑工是苦差事,所以收入在農民工當中算比較高的,加上妻子在一家老鄉開的路邊小餐館幫廚,現在一年下來,兩口子省吃儉用能攢下一兩萬元。但是,這么些年,老楊一家還是在成都找不到歸屬感,他覺得自己只是這座大城市的“過客”。

  由于建筑行業的流動性強,買社保一直都讓楊光林非常頭疼。“我沒有本地戶口,只能通過用工單位購買綜合社保。但是像我這樣在工地打短工,今天在這家做水泥工,過3個月又去那家做鋼筋工,不可能長期固定,社保也從沒有辦妥過。”老楊告訴記者,他以前干過活的工地,對外來農民工都是能省則省,社保、醫保這些基本沒有。

  “我愛人也是這樣的情況。”楊光林說,由于沒有各種保險,他一家三口生活在成都,覺得心里總是沒底。平時小病小痛忍著,比較嚴重的,就去小診所隨便開點藥,甚至到“黑診所”求醫。

  最讓楊光林頭疼的,莫過于孩子的上學問題。老楊的兒子剛滿8歲,已經轉過兩次學。“兩家學校都太差了,好學校又不能去。”楊光林無奈地說,雖然成都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有專門規定,只需到暫住地街道辦開相關證明就行,但是好不容易開來的證明,到了學校那兒都沒啥用。

  “學校說我們是外地戶籍,入學要交贊助費,一開口就是好幾千一年,我們咋交得起?”楊光林告訴記者,他輾轉一大圈才找到兩家農民工子弟學校,但是這兩所小學都沒有辦學資質,只怕孩子將來升學都是問題。

  “嘴上老說著明年就不干了回老家,但是每年都這么說,每年都沒能下定決心回去,說到底,還是舍不得這大城市。要是能像本地人一樣,啥保險都能買,啥政策都能享受,該多好!”楊光林長嘆了一口氣。

  記者點評:推進新型城鎮化需要戶籍制度改革的配合。這其中不僅僅是戶口本身,還包括與此相關的就業、居住、養老及其它的基本福利保障。只有擁有真正的市民身份,享受同城化待遇,農村人口走入城市才能消除后顧之憂,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所在城市的“主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久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制服丝袜亚洲经典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