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河南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條例》,其中明確:禁止網上擅傳公共場所監控視頻,違者最高要被罰3萬元。
隔天,網上就爆出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多名法官集體招嫖的視頻。爆料人以丟失物件為由,向賓館調取監控錄像,視頻中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庭長、副庭長以及紀檢副組長等4名法官出現在娛樂場所,并與小姐勾肩搭背。目前4名法官中3人已被開除黨籍。
兩條新聞同時爆出,河南規定躺著中槍。有網友對河南《條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傳播或者未經公安機關通知查看、復制機房系統采集保持的信息”的內容進行了質疑,甚至有網友憤怒表達:這個叫保護貪官!要都這么安排了,上海的視頻大家不就看不了嗎?那蒙在鼓里,反腐和公眾監督怎么來保障?
面對網絡爭議,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一處處長秦勝軍表示,禁止網上傳播公共場所監控視頻是為了保護公民的隱私,這與網絡反腐和公眾監督并不抵觸。
河南禁止網上擅傳公共場所視頻后上海爆出法官招嫖案,河南官員表示:保護公民隱私與反腐不抵觸。
秦勝軍:可能涉及到公民隱私,這個前提不可能隨便侵犯,你在公共場所有一些不太好的行為,比如說兩個男女之間過分親密的行為,即使在公共場所,也不能隨意在網上傳播,除非這個要牽扯到法律的問題。
秦勝軍說,監控設施拍攝的視頻對違法犯罪確實有威懾,但如果拍攝的視頻不足以認定是違法犯罪,僅僅是違反社會公德,甚至就是公民的隱私,有人私自放到網上傳播,公民的隱私權就會受到侵犯。但秦勝軍也坦言,究竟該如何界定公共場所中的隱私行為,有一定的爭論。
秦勝軍:我們在立法中也有爭論,包括在國際上也有爭論,比如這一次斯諾登的案件,他就是不希望生活在言行都被記錄的社會,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普通民眾也有爭論,肯定有爭論。
秦勝軍表示盡管法律還沒有做出規定,但是應該支持特殊職業,采取秘密手段獲得證據的行為。
秦勝軍:假如作為一個記者,你想監察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政府的某個官員,你可以暗訪,秘密攝像或者暗訪,在法律的許可內,我個人覺得這個行為可能還是應該允許,在國外采用秘密手段來獲取證據是不是合法的問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我們國家在刑事法上對證據的這一塊好像規范得不是太明確。
據介紹,自去年開始,這一條例就已經納入到了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的立法程序,相關部門借鑒了四川、陜西在技術安全防范方面的有關規定,并對省內的企業、社區、派出所做了充分調研。
秦勝軍:現在出臺這個條例的目前有八個省,國家沒有出臺相關的上位法,所以庭外有借鑒的很大一塊,出臺這個法規之前政府也以政府令的形式出臺10來年了,實際上是咱們的政府規章的一個延續,上升到了一個法規了,不是完全沒有經驗。
上海法院招嫖 河南規定躺槍
秦勝軍的解釋,歸根結底兩點:一,去年就開始推動這個事了,出臺時間上和上海的新聞完全是巧合;二,目的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隱私,認為這與網絡反腐和公眾監督不抵觸。
從上海法院招嫖案中可見,報料人從六月份起就以自己丟了東西為由,要求察看事發地相關監控錄像,在察看的過程中他使用了自己的各種拍攝器材進行了翻拍。在度假村的相關工作人員雖然在現場,但是沒有發現他在翻拍。
從目前來看這一過程是否違法違規?據悉,對于普通市民調閱監控錄像的問題,上海目前暫無明文規定。而根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過一個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爆料人并沒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并且上海沒有相關的明確規定。因此爆料人的行為不違法也不違規,證據有效。
上海法官招嫖案中,爆料人借口丟失東西調取了酒店視頻。
共場所監控視頻“隨意”看 僅8省市有禁令
對于公共場所監控錄像的調取國家沒有出臺上位法,目前有8個省有地方性的法規。
北京在奧運會前,2007年4月1日起開始施行《北京市公共安全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規定,“設置公共安全圖像信息系統,不得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對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圖像信息,應當采取保密措施”。
一個月后,《廣州市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管理規定》開始施行,特別強制規定了攝像頭的合法安裝區域,此外明確: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將被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同樣是2007年,成都市政府出臺《成都市公共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辦法》,“不得侵犯公民個人隱私”、“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這樣的原則都被寫入了《管理辦法》。
此后,遼寧、甘肅、山西、重慶等多地,也陸續跟進。記者走訪后發現,各地執行標準的寬嚴不一,調取錄像還有許多人情空間存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