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免費醫療”是給政府抹黑嗎?
原題為:“神木免費醫療”是給政府抹黑,那怎樣才算是描紅?
作者注: 作者(大漠魚)原籍神木,現工作地山西忻州。80年代高中曾就讀于神木中學
80年代末,隨著優質煤炭的發掘,使全世界知道在中國西北一隅,有一方窮土僻壤,它的名字叫“神木”,屬陜西省的一個小縣。自此,“黑色金子”帶著濃重的黃土高原氣息,源源不斷地流向世界各地。但是真正叫世人熟知神木,并為之亢奮、爭議的恐怕要算這出開中國醫療先河的“免費醫療”政策。
從2009年3月1日起,神木縣在全縣范圍內推行“全民免費醫療”,做了中國衛生戰線上勇吃螃蟹的第一人。然而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異于一枚重型炸/彈,在各領域掀起一場轟動。瞬間來自四面八方的叫好聲、質疑聲像風一樣刮向這片方寸狹地。那么,到底這一政策是實實在在的為民工程,還是爆發戶腦袋發熱后的“冒進”沖動?在“全縣免費醫療”施行一周年之際,這一政策的幕后推手,時任神木縣縣委書記郭寶成給出了公開答復。
隨著煤炭資源的開發,以及由此而帶動的后續產業鏈逐步形成,(比如,林業、化工產業、鐵路等)神木縣逐步從國家貧困縣的花名單中走了出來,并一躍躋身到全國百強縣中。但是,財政收入的大幅提高并沒有惠及到每一個百姓,暴富與貧困并存,并日益加劇。特別是生活在山區的百姓依然徘徊在有學上不起,有病不敢看的懸崖邊。這一現狀像把利刃深深地刺在現任父母官郭寶成的心上。于是,他開始不停地到基層群眾中考察、調研。在掌握一系列數據之后,郭書記會同縣委領導班子,籌謀策劃,于2008年在全縣范圍內推出了“12年義務教育”的政策,并決定給每個學生按月發放一定數額的伙食補助金。至此,全縣上下一片歡欣,輟學已久的山里娃又重新回到了教室。
作為一個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領導,郭寶成深深知道來自民間的疾苦,所以解除這種疾苦就成了他終身追求的目標和執政理念。十大民生工程的義務教育,已經全面展開,并落實到了實處,但他并沒有為眼前的這點政績感到滿足。在他的心中“執政為民”是不可推卸的義務。2009年初,一項更大的計劃在他的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在全縣范圍內實行免費醫療。這個設想,不可謂不大。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這個決策中途夭折,他不但要承擔極大的政治風險,還將會成為千古罪人。但“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念最終堅定了他的決心。用他的話說“如果出了問題,我一個人承擔,摘我的烏紗帽”。于是經過縣委一班人共同研討、論證和周密細致的規劃,2009年3月1日全民免費醫療制度終于在全縣范圍內有序推出。在這有必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這項制度從籌劃到決策到推出,是在嚴格保密的態勢下運作的。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個動作如果申報到市委或省委,估計很難通過。”
可以想象到,繼“12年義務教育”之后,免費醫療政策的出臺,又帶給百姓一大福祉。當年,郭寶成當選“2009感動中國十大風云人物”。可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這個承載著無限榮譽的惠民工程,并沒有給這位地方官帶來福音。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醫界同行聞風而至,或報道、或取經,眾說紛紜。一夜之間,郭寶成紅極各大網絡論壇。能有幸走紅網絡,可能是當今世人孜孜以求的目的,但對于一個政界人物來說,風險也同時蘊藏其中。媒體將這一事件解讀為一場 “公關危機”。就在免費醫療運行2個月之際,榆林市委召開緊急常委會議,對郭寶成提出嚴厲的批評,認為這個政策捅了簍子,是給市委乃至省政府臉上抹黑。
這個“抹黑“之說,是如何認定的,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是政策在運作中出現了不可挽回的錯誤?顯然不是。今年4月14日,《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一周年之際,郭寶成接受了人民網的視頻采訪。郭在采訪中細致地總結了《實施辦法》推出一年來所取得的社會效益。談話中郭欣慰地表示,所有患者得到及時救治,不但減輕了百姓的負擔,而且使百姓在輕松的心境下,把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大大地創造出高效益的同時也穩固了社會的整體和諧。當談到免費醫療給政府財政形成多大的支出時,郭細細地算了一筆賬,按照全縣近40萬人口計算,人均300多元,全年共支出不足1.5億元,僅占縣年財政收入的1/20。如果按整體社會效益算,此政策不但沒有給政府增添負擔,反而狠狠賺了一大筆。為此,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給出了肯定的評價。楊立雄指出,神木免費醫療政策的出臺,其意義是深遠的。它不但給當地百姓帶來福音,而且神木縣政府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執政為民”的理念和成功經驗給中國醫保事業的發展帶來的借鑒和啟發才是彌久不朽的。
那么,這項百姓交口稱贊、學者肯定的工程,為什么在上級領導的眼里反其道而行,成了“抹黑”工程?這里面是誰在說謊?…上個月中旬,我正好去了一趟神木縣醫院看望姨媽(注:我小姨媽在此醫院工作,我二姨媽正好生病住院)。空閑中,我與同病房的 患者有過一些交流。這是一個有4張床的病房,室內窗明幾凈,設施完備,洗手間大屏幕彩電等一應俱全,條件之佳不次于北京好多大型醫院。病房內住著兩位來自鄉下的農民,從他們悠然的神態中,我能感受到他們除了身體不爽之外的愜意。是啊,這樣的待遇是多少患者一輩子都不敢奢望的。從他們的交談中,完全看不到一個山區老農往昔的自卑,他們的臉上時刻都綻放著滿足的微笑,由衷的感激和淡淡的自豪。說真的,在這樣和睦的氣氛中,我從心底不由地冒出了許多的羨慕,甚至是嫉妒。
神木全民免費醫療讓百姓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成就了郭寶成及其政府“縮小貧富差距,共創和諧社會”的意愿,但對他自己而言或許倒成了災難。《榆林日報》9月13日發布消息稱,經榆林市委研究,并經山西省委,省組織部同意,免去郭寶成同志神木縣委書記職務,調任榆林市人大副主任。對此,郭寶成坦誠,很突然。早在今年6月份調任已經通過。讓他最不甘心的是,正在調研準備實施的制造、加工、物流體系等工作將就此擱淺。
毋庸諱言,大家都清楚,在中國所謂的“人大”、“政協”,實際就是個養老的所在,凡步入此地者,即意味著政治仕途的止步。今年剛剛55歲的郭寶成,年富力強,正是施展宏圖大業的黃金時段,卻被“抹黑”的籍口劃上了政治休止符。筆者不禁要問,如果這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程說成是給政府抹黑,那么類似強拆、修建世紀廣場、山吃海喝、吹牛嫖娼、貪污受賄才是給政府描紅嗎?我想,任何一個腦細胞沒有萎縮的人都能準確地判斷出其中的究竟。中國官場的潛規則早已把王八蛤蚧、牛頭馬面勾勒的清清楚楚。一切不作為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任何企圖造福于民的舉止必然會打破既得利益集團規劃好的藍圖,這樣的土壤決不能讓它踏實著地。
2010.9.20于山西忻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