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政文摘( 2010-9-8 )
食品安全屢失控 皆因專款被挪用
建公園豪擲億萬 助民生一毛不拔
吟大地:深圳出路惟「民主反腐」
迴避許宗衡亦是死路
全球華人都會怒吼
北京菜價趕超香港 老百姓叫苦不迭
...................................
食品安全屢失控 皆因專款被挪用
東方日報
內地食品安全問題成堆,已成為當今國恥。為整治問題食品,中央政府下撥大量專款,要求地方專款專用進行食品安全檢測,但沒想到有的地方政府竟將食品安全專款當作唐僧肉,瓜分挪用。
河南省審計廳最近一項審計調查顯示,近幾年該省投資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資金多次被擠佔挪用,有些地方以專款購買車輛,有些地方用專款發放補助,有些專款甚至用來蓋樓房。作為主管單位的省農業廳也挪用項目資金四百多萬元用于建設新辦公樓。
難怪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暢通無阻,原來食品安全監管當局不在忙監管,而在忙蓋樓,不把專項資金用在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上,而是用在購買轎車、發放補助上。靠這樣的官府衙門監管食品安全,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不橫行才怪!
化公為私 蓋樓買車
民以食為天,食以淨為本。吃上乾淨、衞生、無毒、無害的食品,本來是每個公民最起碼的生活保證,但這些年來,中國問題食品氾濫成災,大米注毒、蔬菜注毒、水果注毒;家中養的、水里喂的、山上長的、天上飛的統統不安全,幾乎沒有甚麼可以讓國人放心吃的食品。
在百姓的炮轟聲中,質監當局覺得很無辜,認為政府投入太少,監管經費不足,無法對食品進行高頻率、大范圍的檢查。然而等到中央撥款后,質監當局卻又忙著瓜分檢測專款,化公為私,熱衷經營小集團利益。從小處說,這是官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挪用國家專項資金;從大處說,則是當局漠視公眾生命健康,把食品「安檢費」變成部門「零用錢」,這與謀財害命有甚麼分別?
食品安全問題始終得不到保障,與監管當局的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包庇縱容密切相關。無論是前年河北三聚氰胺毒奶粉,還是近期湖南致癌茶油,莫不是如此。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監管當局抱怨檢測能力跟不上,現在要建設檢測項目,卻不盡力而為,如何讓人相信監管者?
所以,當局對今次挪用食品安全專款丑聞的處理,不應該只追回挪用資金,還要追問挪用者對老百姓的責任感到底哪里去了,并且實施嚴厲的問責制度,將所有挪用專款者繩之以法、公諸于眾。同時,建立和完善對監管部門的監管制度,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中國食品安全事故氾濫,積重難返,表面上是不法之徒胡作非為,實際上是官場腐敗糜爛的延伸,也證明政府執政能力之低劣。就像山西礦難、東莞黃業屢禁不絕的背后都是因為官員的縱容與包庇,因此,欲治問題食品,先要清理官場,而要清理官場,首先要建立一套透明、公開、有壓力的政治體制。
建公園豪擲億萬 助民生一毛不拔
太陽報
本文重點
* 政績沖動 權貴盛宴
內地地方政府對于政績工程大手大腳,不惜一擲千金,對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計卻縮手縮腳,甚至一毛不拔。當局厚此薄彼,與其說執政為民,不如說執政為己。
據內地媒體報道,四川成都市為提升城市形象,舉辦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三年前擲重金二十億元興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公園,近日當局卻以不適合永久舉辦活動為由,又宣布公園大搬家,再豪花逾四十億元新建非遺公園,改名國際非遺博覽園,佔地一千七百八十畝,規模遠超舊園等級。而被棄用的舊園一片凋零,大部分彷古建筑已被閒置,屋內仍堆放非遺節曾用過的裝飾物,只有部分餐館、茶坊和商店繼續營業。
高達二十億元的百姓血汗錢僅僅三年便打了水漂,如今又要再花四十億元建設非遺公園,成都當局可謂財大氣粗,如果將這些錢花在百姓身上,可以辦多少實事啊?假如政府將這些錢用來蓋保障性住房,又有多少基層市民可以入住新居,不再為蝸居而苦惱呢?
其實,類似勞民傷財的做法在內地屢見不鮮。江蘇南京當年為舉辦全國運動會,興建了一座亞洲規模最大的賽馬場,如今也是一片荒野,淪為停車場。陝西西安投資一百二十億元的大明宮遺址國家公園,臨近開園之際,突然大舉拆除園內已落成的建筑,包括多尊用進口不銹鋼板建造的城門標志、幾層樓高的宮殿和大理石凋像,連鋪好石塊、草皮的廣場等都要挖開重建,據估算,被拆除的建筑至少值數千萬元。
政績沖動 權貴盛宴
成都當局勞民傷財的做法,無非是給官員臉上貼金,打造政績工程,方便今后升遷。自從北京申辦奧運,上海申辦世博,廣州申辦亞運,深圳申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后,內地各大城市涌現爭辦盛會的熱潮,不惜血本打造中國一流、亞洲第一的各類標志性建筑、公園,以吸引外界注意力。然而,這類政績沖動的背后,大多數是長官意志,缺乏科學決策與規劃,官員頭腦一熱便拍板,即使出問題,也可匆匆易地重建,根本毋須有人承擔責任。
另外,地方政府隔幾年就搞一些耗資幾十億的大工程,也與背后的腐敗密切相關。事實上,大凡重要工程建設,從設計圖紙、招投標到施工用料,每個環節都因為利益糾葛而充斥著貪瀆腐敗,成為官商勾結的盛宴,以及官員權力套現的平臺。正是因為有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腐敗因素,各地的書記市長們才會對大工程樂此不疲。
建公園豪擲億萬,助民生一毛不拔。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的第二次分配中,可以利用建公園、辦盛會,巧妙地將財政蛋糕切給權貴們,而弱勢群體得到的不過是殘羹剩飯,甚至一無所有。
深圳出路惟「民主反腐」
本文重點
* 廣東深圳 難有政改
* 官商腐敗 冰山一角
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前,北京一位主要領導到深圳視察,說了一番政治體制改革的話,一度令海外有些興奮。其實他說的都是空話,并無具體改革方向,更無可操作性的措施。這次最高領導人大會講話前,也有不少人翹首相望,希望說出前一位領導人不能僭越而說的具突破性的話,結果不但海外人士失望,連官方媒體也露出無奈的眼神,因為報道沒有亮點,無以交差。
深圳特區要繼續辦,要「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先行先試」,這是領導人說得很「高屋建瓴」的話。深圳下一步改革到底有甚麼?真正的「前所未有的舉措」則要大家去猜。上一位領導人到深圳時說「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他的話,其實是非常強調「政治體制改革」要跟上;最高領導人的則是另一種提法,他說要「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強調的是四個體制改革齊頭并進。
廣東深圳 難有政改
如所周知,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甚麼都想搞就是甚麼都不搞。也許,前一位領導還有心推進政改,而后一位領導則是將「四個改革」并提,淹沒了政治改革。這種中國式的微妙差別,或許只有熟悉中共官場文化之人才可體會。不過,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組織官員學習前一位領導講話時,隻字不提政改,其實就表明未來深圳沒有政改這回事,廣東也沒有政改這回事,相信在中共第四代未來剩下兩年任期內也沒有政改這回事。
據筆者觀察,在三權分立、開放社會自由辦報、市民直接選舉市長這些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深圳雖然有「先行先試」的圣旨,也不敢在這些方面越雷池半步,但是,筆者相信深圳可以在「民主反腐」方面為全國再「殺出一條血路」。
官商腐敗 冰山一角
大家都知道,深圳特區和全國一樣腐敗猖獗。在深圳由處長爬到市長高位的許宗衡下臺,是深圳腐敗的典型,但他并不是個桉,他的前任于幼軍也曾揭出經濟問題,因而斷了升任文化部長之路。與許宗衡拍檔的市委書記劉玉浦,原內定升任廣東省政協主席,但許宗衡下臺后也黯然退休,坊間傳其實也不乾淨。事實說明,許宗衡不過是深圳官場和商場腐敗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深圳的腐敗也是結構性問題、制度性問題,如果不改革的話,今天抓了許宗衡,明天還會出王宗衡。
因此,深圳為全國改革擔負「先行先試」的任務,在現實層面首先可為的就是「民主反腐」。深圳有條件效法香港整套反貪的制度。筆者強調的不是形式上也搞個廉署,而是放開一切民主監督渠道。若深圳稱得上「乾淨」特區,那便是立新功了。
古呂
迴避許宗衡亦是死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鄧小平南巡深圳,警告說,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在深圳慶祝特區成立三十周年之際,三禪要說,迴避許宗衡也是死路一條。
不過,似乎上上下下都在迴避許宗衡,沒有人提許宗衡,好像這個深圳市長腐敗入獄,與深圳無關。其實,除了許宗衡,涉經濟問題的深圳市長還有于幼軍。問題更嚴重的是,深圳大小官員都知道深圳何止兩個市長有問題,這不過是深圳腐敗的冰山一角。
迴避許宗衡,不提許宗衡,然而,許宗衡是深圳的頭是否定不了的。可以講,迴避許宗衡,就是迴避深圳的負面問題,迴避不過是鴕鳥政策。
許宗衡原是湖南的官員,是鄧小平南巡深圳,說出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之后一年到深圳。他從深圳市委組織部干部培訓處處長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做過深圳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在二○○三年,即他到深圳十年之后,爬上了常務副市長的高位。他再用兩年工夫,即在二○○五年登上市長寶座,直到去年六月被雙規審查,并免去領導職務。
無疑,許宗衡在深圳官場溷了十七年,是深諳「買官」之道。傳記作家師東兵披露過許宗衡如何利用他在北京「通路子」。以權謀錢,再以錢買更大的官,有更大的權再貪更多的錢,這就是許宗衡在深圳官場的軌跡。其實,這也是深圳官場的潛規則。
深圳往后怎麼走?不正視腐敗,還侈談甚麼繼續改革?深圳「先行先試」,最應該試的是「民主反腐」。
柳三禪
全球華人都會怒吼
不久前日本媒體報道,有智囊組織向日本政府建議增強西南群島的防衞力量,提出在釣魚島駐軍,以應對中國海軍活動云云。而執政黨日本民主黨前干事長、有意問鼎首相的小澤一郎更在近日宣稱,釣魚島從未屬于過中國,揚言在涉及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上,必須對中國說「不」!
鑑于日本侵佔我國領土釣魚島的態勢愈來愈嚴峻,實在不能等閒視之!
釣魚島列島自古是中國領土一部分。地理上是處在東海大陸架,與日本琉球列島隔著二千五百米深的黑水溝;從行政管轄上,即使日佔五十年間都是隸屬臺灣省宜蘭縣;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日私相授受,美國也只承認移交的是釣魚島「管理權」而非「主權」。所以,釣魚島屬于中國領土是毫無疑問的!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為著中日和平友好大局,在釣魚島問題上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日本始終拒絕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善意,變本加厲將對釣魚島的侵佔合法化、永久化;甚至以釣魚島屬于日本為前提劃甚麼「東海中界線」,將東海大片經濟專屬區歸到日本一邊,后果嚴重!因此,誰任由日本駐軍釣魚島得逞,誰就是當代李鴻章!
釣魚島領土得失事關重大,全球華人社會都是保釣團體,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是保釣分子!若日本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釣魚島駐軍,全球華人都會發出怒吼!所有中國人都會敦促政府強硬對付日本!
劉夢熊
北京菜價趕超香港 老百姓叫苦不迭
中評社
據記者了解,蔬菜公示牌上寫的價格是多日前填寫的,并不準確。菜攤主告訴記者,菜價浮動很大,有幾種這兩天已經每斤漲了幾毛錢,也有一些比前幾天便宜些的。
2010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大城市排行榜日前出爐,北京和上海緊隨香港,沖進前30名。從房價到物價,中國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近年來“卯起勁”直追世界一線城市,讓那些收入增加有限的“大國蟻民們”甚感無奈。
“菜價又貴了!”這是北京老百姓近兩、三年來的直觀感受,也成為街頭巷議的焦點話題。
長期居住在香港的中評社記者,近日走進北京的菜市場和超市,深有體會:京港菜價數年前還差距巨大,如今兩地不少果蔬價格已經相差無幾。記者甚至發現北京一些食品的價格遠比香港貴出許多(見圖)。不可忽視的是,現今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與香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日,美世咨詢公司(國際和外派員工薪酬管理咨詢服務和市場數據提供商)對外發布了一項調查顯示,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前10大城市中首次包括了 3個亞洲城市,分別為:東京(2)、大坂(6)和香港(8),進入2010年排行榜前50名的中國其他四個城市依次為北京(16)、上海(25)、廣州(38)、深圳(42)。調查結果反映了中國一線城市的生活開銷,已經接近或超越國際大城市的標準。
民以食為天,米肉蔬果漲價,大大拉高了生活成本。商務部8月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已連續十周的上漲。據報道,自今年6月中旬開始,幾乎所有菜價都開始上行,除了被炒高的大蒜、姜、綠豆等,連圓白菜的上漲幅度都超過60%!
從生產環節到流通環節,蔬菜的各方面成本都面臨漲價,最終都落到了消費者頭上。有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菜價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洪澇災害等天災頻發,以及種植和運輸成本上漲所造成的。至于六月中旬以來的這輪漲勢,輿論卻將矛頭指向了游資炒作。
為穩定菜價,國務院9月初下發通知,提出了7項措施促進蔬菜生產,要求保障蔬菜市場供應、價格基本穩定,做好區域調劑、及時動用儲備,并嚴厲打擊囤積居奇等行為。
現在,大家都在盼著政府的措施能夠立竿見影,讓菜籃子別再沉重地壓在老百姓的肩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