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外貿倍增報告
朱大碌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4月18日公布了《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這份“官方報告”提出,未來十年中國將推動貨物和服務貿易雙雙實現“倍增”,總貿易額將達到5.3萬億美元左右?! ?/p>
真是說的比唱的好聽。那么中國真的需要外貿倍增嗎?好像沒這個必要?! ?/p>
即使是日本、德國這樣的貿易強國,也從未有過什么外貿倍增計劃。拿日本來說,只有以內貿為主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并不需要外貿倍增。日元、馬克等長期升值,同時也是在抑制外貿增長(1986年后日本外貿不增反降)。2005年后,日本海外資本的收益已經超過外貿,外貿在GDP中只占15%左右?! ?/p>
就中國而言,所謂外貿更是與眾不同,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奇怪的外貿?! ?/p>
奇怪之處在于,其它的貿易大國,同時也都是貿易強國,唯有中國已經成為第一貿易大國,卻還是個貿易弱國,既沒有話語權也沒有主導權?! ?/p>
其它貿易大國都是高價出低價進,以少換多,換的多賺得多;唯有中國是低價出高價進,以多換少,換的多虧得多,東西越換越少?! ?/p>
其它貿易大國都是自主的外貿,唯有中國卻是外資主導的外貿,中國的外貿60%是外資,低價出口和高價假進口的外貿已經成為外資向國外輸送利益的主渠道?! ?/p>
其它貿易大國都是國民優先、國貨優先,唯有中國卻是外資優先、出口優先,好像中國人不需要消費,只需要中國生產,外國消費,不惜白送東西補貼外國人。
有人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出從1994年以來中國外貿損失高達32萬多億,每年損失上萬億美元?! ?/p>
每一位有良心的研究者,都不難對中國外貿得出這樣的結論:得不償失?! ?/p>
但商務部的老爺們,對中國外貿關系得失的戰略問題視而不見(根本不研究),卻高喊要外貿倍增,要做到5.3萬億美元,究竟想把中國引向何方?
當前有兩條道路擺在中國人民面前,一條是堅持走外向型,白送東西,為人做奴的老路,一條是改弦更張,自力更生,走內需為主低碳經濟的新路?! ?/p>
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果走老路,中國的外貿會增加,外匯白條會增加,GDP會增加,但中國的財富不會增加,反而會不斷減少,直到最后老本賠光(20年后中國的所有礦產資源全部枯竭),曲終人散,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p>
如果走新路,則需要國民收入倍增,低碳經濟倍增,而得不償失的外貿則要倍減。要像其它外貿強國那樣把外貿控制在GDP的20%左右,只出口高附加值產品,只進口國內短缺的資源、能源,量入為出。國民經濟轉向自力更生、內需為主的低碳循環經濟新路,中國才能真正民富國強,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的人民幣匯率之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兩條道路之爭(中美之爭是假,中國兩條道路之爭是真。美國為轉移國內矛盾口說要人民幣升值,心里卻希望人民幣不升值繼續送東西,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多年只是空喊)?! ?/p>
所謂人民幣升值將造成中國幾千萬人失業,經濟崩潰,就是為走老路編造的彌天大謊(日元升值300%,日本卻是世界上失業率最低的經濟強國)?! ?/p>
按這些人邏輯,西藏百萬農奴得解放,應當解讀為西藏百萬人失業。奴隸主跑到外國去了,農奴們就失業沒飯吃了,只有把奴隸主請回來,農奴們才能就業,哪有這樣荒唐的道理?
中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只要拿出中國自制的人民幣,把老百姓需要的事干起來,就能使每個中國人都有事干,哪里需要荒自家田種人家地就業?君不見美國金融危機后中國稍微擴大一下內需,國內立刻出現了“民工荒”。人民幣升值20%,不但未見大量失業,反而出現外國人打黑工問題(南方出現大量越南黑工)。這說明只要沿著擴大內需的道路走,中國就不會存在就業問題,更需要考慮的是控制外國黑工的問題?! ?/p>
中國可以利用外資,但不可以依賴外資。有人說外資可以起到鯰魚效應,但只有象日本那樣1%的外資是鯰魚效應,象中國這樣28個行業有21個被外資控制,就不是什么鯰魚效應,而是鯊魚效應,陷民族經濟于滅頂之災?! ?/p>
中國不需要盲目引進外資,中國需要引進的是日本外資法第一條:“本法的目的是,只準許有利于日本經濟的自立和健全發展以及可改善國際收支的外國資本進行投資”(把其中的日本改為中國)。對于日本要求參股中國東海油氣田,中國就可以這一條回敬,明確告之中國可以自主開發,無需日本摻和?! ?/p>
中國也不需要盲目發展外貿,資源換美元得不償失(存美元不如存資源)。對于美國等要求中國開放稀土等資源,中國可以幫助美國開發稀土資源來回應。美國擁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礦,為什么自己不開采要中國開放?中國不需要美元白條,如果美國愿意用稀土等資源與中國交換填補逆差,中國當然是歡迎的(可惜不可能)。
中國的外貿到底虧不虧?人民幣匯率有沒有低估?人民幣要不要升值?
中國的外貿60%是外資,對外依存度高達70%,是不是正?,F象?
中國出口了哪些東西?換來了哪些東西(能不能公布清單)?這樣的交換值不值)?
中國的外匯白條已經高達2.5萬億美元,中國還需不需要繼續出口換美元、買美國國債?
中國生產美國消費是不是正常現象?中國外貿的平衡究竟應該多進口還是應該少出口?
中國要不要國民優先、國貨優先?要不要學習引進日本的外資法第一條?
中國應走外向型賤賣資源的道路,還是走內需為主的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
研究外貿的商務部老爺們還是先把這些“戰略問題”搞搞清楚,不要閉著眼睛說瞎話,忙著為他人作嫁衣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