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開關廠三次改制:國資做價如何彈性 |
|
本報記者 汪生科 常熟報道 壞的國企改制是個問題,好的國企改制也是個問題。 常熟開關廠就是這樣一家企業:憑借著電氣上的行業優勢,國字頭的企業(常熟開關廠是常熟市屬企業)照樣在民企林立的常熟鶴立雞群,每年的利稅大概在一二億元人民幣?! ?/p> 現在,在席卷蘇南的國企(鄉鎮企業)改制中,常熟開關廠也隨波逐流了。然而伴隨著改制中公有資產如何分配的問題,它的改制在整個蘇南都引起了爭議?! ?/p> 三次改制 簡而言之,常熟開關廠經歷過三次改制?! ?/p> 第一次是在1998年。這一年國有常熟開關廠改制為常熟開關廠,企業性質為股份合作制,注冊資本2130萬元,其中國有股426萬元,占注冊資本20%,職工股1704萬元,占注冊資本80%?! ?/p> 這一輪改制,國有股留下了20%。職工股分配如下:普通職工一人一股,一股出資1.08萬元,管理人員則根據職位,可以認購數量不等的風險股5股、10股不等,如廠長唐春潮個人持有10股。 第二次改制在2000年6月。這次改制中,20%的原國有股426萬元全部退出,轉讓溢價為910.33萬元,全部轉讓給主要經營者及骨干。其中經營者持大股,董事長(原廠長)唐春潮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9.09%,為500萬元;經營管理層(副廠長共7人)占總股本的11.63%,為640萬元;中層干部及技術、銷售骨干多持股,占總股本的33.54%,共計1845萬元;職工持股占總股本的46.82%,為2575萬元?! ?/p> 由于國有股退出時,經營層認購股份自有資金不足,據常熟市改制工作“回頭看”領導小組的資料,常熟開關廠2000年以自己的名義向銀行借款900萬元,以另一家改制企業做保證人。常熟開關廠再將這筆錢借給管理層和骨干,用于購買退出的公有股份。記者拿到的一位中層人士提供的借款協議也支持了這一說法?! ?/p> 四年后,以常熟開關廠巨額的分紅,管理層和技術骨干所借款項全部還清。經受讓公有股及增資擴股,注冊資本增加到5500萬元(經過紅利轉股及歷年資本積累的配股,每股2萬元)?! ?/p> 第三次改制是在2004年,這一輪改制為股份集中制改制。同一年,整個蘇州市的國企改制喊出了“徹底改、改徹底”的口號?! ?/p> 一份《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放開搞活我省國有、城鎮集體小企業的意見(試行)》規定: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1年后,股權可在企業內部進行流動。鼓勵經營者和高級管理人員持大股或控股經營?!薄 ?/p> 據此,2004年6月份,公司進行股份清算,工會持股會解散。將一般工人的股份全部收回,公司股份全部由經營層認購,股東人數圈定在30人以內,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人數的30%。 需要述及的是,此前的2003年6月,常熟開關廠實行公司制改制,改名為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至1.1億元。至2004年5月底,每股價值13.498495萬元?! ?/p> 至此,工人領到了13萬多的改制紅利,但被削奪了股權?! ?/p> 國有資產做價的彈性空間 職工沒有了股權,成了利益最大受損者,因為改制的這幾年,職工一股可分紅利每年從幾千到數萬元不等。“即使是在今年7月份職工情緒導致的生產不平穩,利潤仍達到了7千萬元?!贝碎g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p> 如果常熟開關廠改制到此為止,職工情緒或可控制。但是,企業高管人員往前跨出了一步:準備將股權出讓給外國同行。至于是和外方合資還是股權全部轉讓,由于常熟開關廠企業高層對此一再緘默,結果也就無法印證?! ?/p> 但是,這往前跨出的一步,卻點燃了職工更大規模的抵制情緒。 職工方認為,公司高層此次股權轉讓,能兌現一大筆改制的“財富”。職工的邏輯如下:此次常熟開關廠股權轉讓,有說法為轉讓價為2.4億美元,存在一個巨大的溢價?! ?/p> 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溢價呢? 職工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評估環節。2004年第三次改制,也即股權向管理層和技術骨干集中時,評估時總資產是6.4億元。“在這次清算中,沒有向市場公開相關信息,只用了4天時間就清算完成了?!甭毠ご韨冋f。 更有職工提出,包括開關廠土地、富士電機跟日本的合資企業 、常熟大酒店、開關廠邊的150畝地塊和幾年以來的公益金等五大塊資產沒有算進去。 而公司聘請的一家名為北京永拓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的審計報告似乎也佐證了職工的說法?! ?/p> “審計報告上說,‘經審計調整后總資產為6.4億元,負債總額2.5億元,凈資產總額為3.78億元’,為什么一個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連加減都會搞錯?”一位職工代表提出疑問?! ?/p> 職工們認為,公司高層通過這次股權轉讓,轉手之間就變現出巨額收益,而且當初只是通過銀行貸款,是真正的所謂“空手套白狼”?! ?/p> 對于職工們的檢舉,常熟市改制工作“回頭看”領導小組也進行了回應。他們解釋如下: 常熟開關廠轉制時,企業員工全部接收,根據《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放開搞活我省國有、城鎮集體小企業的意見(試行)》相關規定的“對企業資產只出售給本企業職工的,其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一般不做價”的精神,對無形資產沒有進行評估做價?! ?/p> 顯然,工業產權、無形資產不評估是江蘇省為鼓勵管理層收購企業國有產權的一個權宜措施,針對效益不好的國企轉制也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常熟開關廠不是這樣的國企,而是各方都搶的“香餑餑”。 2004年6月股權相對集中時也遵循了一貫性原則,也不考慮無形資產的評估做價。 政府利益如何體現? 既然常熟開關廠是常熟市屬企業,在這次轉制中,常熟市政府的利益體現在哪里?有了三次改制,為什么還要有第四次改制,民營企業董事長唐春潮是如何想的? 在開關行業領域,常熟開關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外國人消滅不了,溫州人弄不死”?!?004年5月10日公司召開學習唐春潮講話精神,重申公司不賣給外國人,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但5月22日公司突然宣布根據有關部門‘企業進行徹底改、改徹底”的精神,匆匆忙忙準備改制?!贝碎g的一位人士說?! ?/p> 而有許多證據似乎也表明,第四次改制也許不是企業管理層的本意。常熟市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向記者講起了常熟大酒店轉制時的一件事。 常熟大酒店轉制時,市里面動員常熟開關廠買下來,常熟開關廠買下來后碰上房地產市場興旺,開關廠就將它高價賣給了溫州人?!坝嘘P方面又把它從常熟開關廠收回來了,自己拿到市場上去拍賣,前段時間拍賣還流拍了。”上述人士說?! ?/p> 由此,上述人士分析,常熟開關廠第四次轉制,不排除“故伎重演”——畢竟,常熟開關廠向夢寐以求的外方出讓股權,能獲得一大筆收入。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