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政文摘(2010-4-7)
平均壽命三十年 中國建筑豆腐渣
澳洲快步加息 中國退市添壓
推遲匯率報告 美國緩兵之計
賣孩子犯法背后的中國式困境
中國要進行三個領域的土地改革
服務業的革命
處決日毒販無損中日關係
房奴墓奴一世奴
不說謊 無以活
獲救礦工被代表
何堪兒童作線人
奇跡國度
...........................................
平均壽命三十年 中國建筑豆腐渣
東方日報
樓市暢旺,全國大興土木,但這些富麗堂皇的建筑,許多是豆腐渣工程。中國住房與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稱,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數量最大的國家,每年二十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于消耗了全世界四成的水泥和鋼材,但中國建筑的平均壽命僅有二十五至三十年,遠遠低于歐美國家上百年的標準。
仇保興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老百姓窮其一生購買的房屋,只不過是使用年限不到三十年的危樓。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購房者很可能在三十年貸款尚未還清的情況下,所購的樓房就已經垮了。這樣的建筑,與其說是百姓的安樂窩,還不如說是最昂貴的墳墓。
這并非危言聳聽,上海閔行區一幢興建中的大樓竟然成為連根拔起的「樓脆脆」;重慶忠縣一樓盤大樑斷裂要靠十多根木棒支撐;浙江義烏一個售價每平方米一萬三千元的豪宅,竟然用毛竹代替鋼筋;浙江桐鄉市一小區樓板設計標準為十二厘米,但卻成為最薄只有七點九厘米的「樓薄薄」。有建筑專家甚至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中國最近十年建筑的商品房,因為這些樓盤大部分是豆腐渣工程?! ?/p>
如果這些事實還不夠血淋淋,大家可以再回顧汶川大地震的悲劇。在這場災難中,受損學校一萬三千多所,導致五千三百多名學生遇難和失蹤。如果不是豆腐渣工程,這些受難的學童何至于早夭?
官商勾結 危樓處處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句中國建筑界自我標榜的標語,如今看起來,更像是無情的嘲諷。建筑質量大幅下降,除了開發商無良之外,監管當局失職是主要原因。目前中國的所謂建設質量監督站,與其說是開發商們的監督者,還不如說是開發商們的保護者。只要開發商錢送到位,優秀工程的招牌就拿到手?! ?/p>
南京「山水云房」住宅小區,交付使用不到一年,就發生了嚴重傾斜,傾斜程度超過了安全警戒線,業主被迫全部撤離。就這樣的一個危樓,這個小區居然在中國房地產協會、住建部等多個部門負責人的注目下,獲得江蘇優秀住宅的榮譽?! ?/p>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一系列房屋質量悲劇之后,住建部于去年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對在建住宅工程質量的檢查。結果全國一百八十多個建筑工程接受了檢查,九成六的建筑工程居然合格!如果全國建設質量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年,為何建筑工程質量的合格率又如此之高呢?
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國人自相殘殺的年代。開發商用豆腐渣工程害人,醫生用假疫苗坑人,農民用毒菜害人,火鍋店老闆用坑渠油害人,奶粉廠用三聚氰胺害人,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陰招損招,大家比賽慢性殺人。中華民族到底是在復興,還是在沉淪?de
澳洲快步加息 中國退市添壓
東方日報
澳洲央行宣布加息四分之一厘,使基準利率提高至四厘二五。這是澳洲近六次議息以來的第五次加息,澳洲加息明顯較其他工業國,更為小步快跑。除澳洲以外,隨后還有日本、英國和歐央行舉行議息會議,但市場預期這三大央行都維持利率不變,美國聯儲局此前已表明,維持超低利率一段時間,顯見澳洲加息進程日益拋離其他工業國?! ?/p>
澳洲的加息,在其國內存在爭議。當地二月份零售銷售和住宅建設呈現下跌,已引發相關行業推遲加息的呼聲,免致面臨數千就業職位流失。當地失業率仍高,但加息被「逼上梁山」,是出于通脹及房價大幅上漲的擔憂。在全球愈來愈明顯復甦的大勢中,澳洲經濟確實步上復甦,但其搶先進入加息周期,面臨進入高通脹、無就業復甦的風險?! ?/p>
澳洲的經濟動力來自製造業,其復甦被認為與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有莫大關連。換句話可以說,澳洲經濟進入高通脹,無就業復甦,成為中國經濟的間接反映。有關鐵礦石漲價的談判,正是這一現象的例子,既然如此,作為動力本源的中國,經濟失衡肯定不比澳洲低。由製造業帶動的經濟過熱,正在中國浮現,對中國本季度經濟增長率預測,高至由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二不等。
澳洲作為中國經濟的參照,澳洲加快加息進程,也使市場對中國加息的預期增強。事實上,中國在經濟增長加速以后,更由資產泡沫風險,轉而面臨著經濟過熱和資產泡沫化雙重風險,倒逼央行調升利率。二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已達到百分之二點七,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百分之三的目標僅一步之遙。雖然統計局官員表示,把CPI控制在百分之三有難度,但認為仍能實現。然而滙豐銀行預測,三月份內地CPI達到百分之三點一。CPI迅速突破目標,也成為加息的壓力?! ?/p>
目前中國利率水平,同美國息差在兩厘左右。面對防范熱錢流入的形勢,內地一直就加息有強烈的決策主張,認為不應先于美國加息。儘管這種主張對抵御熱錢有好處,但照現時趨勢,一邊是美國維持低利率相當一段時間,另一邊是內地通脹持續走高,已經致使負利率出現,在現實形勢催逼之下,堅守這種主張,不先于美國加息顯然愈來愈難?! ?/p>
內地普遍認為,中美利率差擴大到三個百分點,將刺激美元套息投機愈加活躍。對熱錢涌入的顧忌,除了加劇資產泡沫化以外,更為顧忌加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中國與美進行匯率談判,處于更為不利的局面。澳洲加息折射了中國加息的必要,顯示內地的加息壓力很大,下周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可望就加息前瞻,給出更明朗的指引?! ?/p>
內地運用行政力量力拒加息、推延加息,只能是短暫的作為。過度的行政干預,將使經濟滑向更深度的扭曲,與「調結構」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畢竟內部經濟自身的規律、自生的風險,都應當處于優先考慮,愈來愈多觀點主張,不能完全比照美國加息步伐,預期季內加息的專家漸漸增多。中國一旦步入加息,對全球的影響不亞于美國加息退市,因此對季內資本市場不確定波動,市場不可無心理準備。d
推遲匯率報告 美國緩兵之計
太陽報
本文重點
* 對華施壓 時緊時鬆
在中國宣布國家主席將赴美出席全球核峰會之后,美國財政部也表態推遲發布有關中國操控匯率的報告??雌饋硪粓鲋忻蕾Q易戰已消弭于無形,其實這不過是緩兵之計,美國逼人民幣升值的既定戰略并無改變?! ?/p>
美國財政部日前宣布推遲匯率操控報告之后,中國內地傳媒一片歡呼聲,認為美國已對中國作出讓步,是中國外交的勝利。其實,這些歡呼若不是自欺欺人,就是別有用心。美國推遲出臺匯率報告,并不是放棄指摘中國操控匯率,停止逼迫人民幣升值,而是忍而不發,請君入甕,玩后發制人。
美國近期熱炒人民幣升值,實際上是隔山打牛,逼中國同意制裁伊朗。全球核峰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苦心孤詣打造的一項政績工程,也是奧巴馬當初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個峰會上,美國希望形成全球共同制裁伊朗的格局,為此,邀請中國與會并使中國同意制裁伊朗,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 ?/p>
事實上,美國在達到逼華制裁伊朗的戰略目標之后,也沒有放鬆對華施壓。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就表示,「在未來三個月當中,美國將和各方舉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高端會議,這些會議將落實相關的政策,促進一個更加穩健、可持續平衡的世界經濟」,言下之意,就是美國再給中國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人民幣在此期間不自行升值,美國勢必捲土重來?! ?/p>
對華施壓 時緊時鬆
實際上,未來三個月,美國可以利用多個平臺對華施壓。本月將召開G20財長、央行的會議,五月將舉行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再下來六月的G20峰會,在這些場合,美國都不會放棄對華逼宮。而且美國的戰略很可能是從正面的直接施壓,轉變成側面的迂迴施壓,組織歐盟、日本等國對中國進行圍攻?! ?/p>
如果說制裁伊朗是奧巴馬外交戰略的當務之急,那麼逼人民幣升值則是奧巴馬經濟戰略的關鍵之棋。在很多美國政客看來,削弱中國的經濟競爭力,使中國走上當年日本走過的老路,是使美國走出當前經濟衰退泥潭的致勝法寶。因此,美國不會輕易放棄逼人民幣升值這張王牌,對華施壓時緊時鬆,不過是出于當時的形勢需要而已。
縱觀中美關係史,不難發現美國一直利用經濟牌來牽制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通過最惠國待遇不斷勒索中國;九十年代末期,利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斷敲詐中國;如今又用「匯率操控」來刁難中國。美國挖空心思,別出心裁,總能找到對付中國的武器,而中國在這場博弈中被動捱打,往往是美國出招,中國接招,根本無力反擊。結果美國欲壑難填,得寸進尺,步步進逼。其實,中國也并非無牌可打,手持的近萬億美元美國國債,難道會坐視其貶值?
賣孩子犯法背后的中國式困境
早報 王沖
不了解中國的人,一定會把下面這條消息當作愚人節的玩笑?! ?/p>
4月1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文規定父母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親生子女,應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 ?/p>
在中國,拐賣兒童是引發公憤的惡性犯罪,它致使許多家庭骨肉分離,甚至家破人亡。網民們屢屢呼吁對人販子嚴加懲處,甚至有人主張動用古代的酷刑。
然而,還有比拐賣兒童更令人不齒的行為,這就是賣自己的孩子。根據四部門發布的《意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定罪:一、將生育作為非法獲利手段,生育后即出賣子女;二、明知對方不具有撫養目的,或根本不考慮對方是否具有撫養目的,為收取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三、為收取明顯不屬于“營養費”、“感謝費”的巨額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四、其他足以反映其具有非法獲利目的的“送養”行為?! ?/p>
法律有了相關規定,說明相關行為已經不是個桉和孤立的事件。筆者在孔孟之鄉山東曾接觸過買孩子的父母。山東人傳宗接代思想濃,若不能生育子女便傾向于買,當前女孩價格1 萬5000人民幣,男孩價格超2萬,于是,有人看到“商機”,專門生孩子當商品“出售”,也有未婚先孕者無奈賣子?! ?/p>
立法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在建設法制國家的進程中,中國越來越喜歡靠法制解決問題,這是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但是,有些問題不是靠立法所能解決的,也不是靠一紙規定可以解決的。四部委的《意見》,說明中國從立法、司法角度打擊出賣子女的行為,然而,仔細想想總會覺得哪兒不對勁,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如果父母連親生孩子都可以賣,那他還有什么道德底線可以遵守?從更嚴格的角度說,父母賣自己的孩子屬于出售“私有財產”,法律不應干涉,法律被迫干涉的原因在于道德約束機制的匱乏無力。
法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比如說,《意見》稱,要嚴格區分出賣子女行為與民間送養行為的界限。迫于生活困難或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包括收取少量“營養費”、“感謝費”的,屬民間送養行為,不能以此定罪?! ?/p>
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具體操作時幾乎無法執行,規定也就形同虛設。這不是立法的錯誤,而是把道德問題交給法律解決所遭遇的必然困境?! ?/p>
道德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價值觀的傳承,是約定俗成的,只有道德約束發生效力時,這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轉。在整體道德滑坡的情況下,立法、司法、執法的過程本身也難以公正。人,只有人,才是社會的主體,當人的內心深處沒有敬畏、沒有底線、不認可那些條文時,他總有辦法通過不正當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p>
中國人整體道德滑坡
當前,中國人整體道德的滑坡是不爭的事實。對此,絕大多數人都不滿,都抱怨,但在輪到自己時又不得不同流合污。這其中最典型的是山西的官場,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任何堅持道德底線的官員都難以避免被掃地出門的厄運?! ?/p>
山西官場是整體中國官場的縮影,而官場作風侵入教育界,侵入文化界,使得整個社會氛圍被升官發財所籠罩。假如把社會比作一個人,道德本應是中流砥柱的地位,是嵴梁骨,可如今,它被放在一個角落無助地呻吟,任權欲、貪欲橫行無忌而無可奈何?! ?/p>
其結果是,道德約束無力,法律越俎代庖,對于問題的解決卻于事無補。于是,有識之士紛紛呼吁加強道德建設,然而,道德水平的提高,遠比它的墮落速度要慢得多,重建非常不易?! ?/p>
從技術角度看,從小孩子起就強化道德品質的教育和培養,讓孩子們在公平的環境里成長;從社會角度看,要促進社會競爭的公平正義;從長遠看,要重建信仰體系,因為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如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所言:“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這三點,一個比一個更難。教育,只要中國政府真的重視素質教育和德、智、體全面發展,便可以逐漸進步;在財富數量有史以來達到最高之際,促進社會公平面臨著契機,如果像重視計劃生育一樣重視社會公平,也希望猶存?! ?/p>
最難的在于信仰體系的構建,這需要30年、 50年甚至100年時間。當已故哈佛學者亨廷頓談到文明沖突時,他應該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儒家文化早已事實上煙消云散,當代中國人不信孔子,不信老子,也不信基督耶穌,未來的信仰也許多元化,也應該多元化,但無論如何,需要有向善之心,有仁慈之念。一般而言,有信仰的人,不僅不會賣自己的孩子,還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充滿愛心?! ?/p>
作者是北京時事觀察
中國要進行三個領域的土地改革
早報
● 鄭永年
中國發展下一步往哪個方向走?這是一個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的問題。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和解決方法??梢詮牟煌矫鎭硭伎歼@個問題,這里要討論的是和土地有關的中國問題。從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問題同土地有關。早些時候的“三農”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農民工問題的核心是土地問題,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間(住房)的核心是土地問題,連各級政府的生存問題也是土地問題。概括地說,土地已經成為眾多問題中的 “綱”。如果從土地問題入手,中國必須同時進行三場與土地有關的改革運動?! ?/p>
這三場改革運動的核心是中國社會的三大群體,即農民、農民工和城市居民。農民靠土地為生,土地問題是農民的關鍵是不言而喻的。農民工也是土地問題。所謂的農民工就是盡管已經成為工人了,但還在家鄉保留一塊土地。這塊土地的去留決定了農民工的未來身份。城市居民沒有土地,但其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和土地有關,即住房。在中國社會,城市居民住房問題越來越表現為土地問題。(其它國家也如此。)
三大群體都在發生巨大變化?! ?/p>
中國的改革在農村開始,到現在農村的發展到了頂點。無論從哪個方面說,農村的進一步發展缺失動力。前些年中央政府免掉了土地稅,但這并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農民的生活。實際上,農民和其他社會群體的收入等各方面的差異還在迅速擴大。沒有很大的改革,農村的衰敗似乎是不可避免。在很多鄉村,現在只剩下老少婦幼?! ?/p>
農民工這一塊的問題更大。農民工為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梢哉f,沒有農民工,中國就不可能有這樣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實際上,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更離不開農民工。但很顯然,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并沒有消化和吸收農民工;否則,就不會有農民工這個概念了。這是和其他國家很不一樣的地方。因為離開了土地,但城市又不能吸收他們,所以農民工就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第三元,即在城、鄉二元之上的新的一元。這第三元是中國社會最不穩定的??梢韵嘈牛r民工的問題在今后會越來越嚴重。第一代農民工還可以還原為農民或者成為城市居民,但第二代農民工已經不能還原為農民了,因為他們生在城市、成長在城市、在城市接受教育。即使他們在農村有一塊土地,土地對他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就是說,第二代農民工是不可能再回到農村去的。現在第三代農民工已經開始成長了。
城市居民這一塊也在出現很多問題。傳統上,城市居民受國家的各種保護,是中國社會的特權階層(和農民相比較)。在城市,政府和市民之間的互動模式是基于不成文的“契約”之上的,即政府為市民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而市民接受政府管治。但城市的各種特權已經在市場化改革過程消失了。因為社會改革的滯后,城市居民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失業、城市新貧民、社會抗爭等從前鮮見的現象,現在已經變成城市常態了。城市是中國中產階級的集中地。如果中產階級不能壯大,中國社會的穩定基礎就會很微弱,執政黨的社會基礎也同樣會出現問題。中國是否能夠實現人們所說的“善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取決于是否能夠培養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 ?/p>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中產階級還是小得可憐。中產階級的成長和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不成比例,主要原因是社會政策的缺失。各級政府所推出的各種刺激經濟的舉措不是在培植中產階級,而是在一次又一次地破壞中產階級的成長。在諸多社會政策中,住房政策是關鍵。“房奴”社會對中產階級的成長很不利。而要解救“房奴”,土地問題就是關鍵?! ?/p>
解決土地問題是關鍵
所有這三大塊問題,發展很快。如何解決?近年來中國領導層提出的城鄉整合是個有效的方向。城鄉統籌和整合就是要把城市改革和農村改革一同考慮;而統籌城鄉改革的關鍵就是土地問題。
簡單地說,新的圍繞土地的改革是要保護兩個社會群體(農民和城市居民)而從長遠看吸納農民工和取消農民工制度。要保護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就要保護他們的土地權益。這里必須看到兩種發展趨勢。第一,盡管中國的城市化進展得很快,但在今后很長的歷史時期里,大部分農民還是會生活在農村。第二,農村的總人口必然呈現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農民會轉變成為城市居民。這兩個特點就決定了,一要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二要容許土地的“流轉”?! ?/p>
農村的土地問題還沒有真正得到解決。這些年來,隨著各方面對土地需求量的急劇增加,對農民土地的剝奪也在加劇,并且已經演變成為社會沖突甚至暴力的一個重要根源。如何保護農民的土地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土地的“流轉”不可避免,但在“流轉”之前必須先提供給農民足夠有效的土地保護機制。否則“流轉”就會演變成各種變相的剝奪。
土地流轉的必要性一方面來自農村集約經濟的客觀需要。依賴土地的小規模經營,已經成為農村勞動生產力低下的一個重要根源。從少量土地所得到的收益,只能使農民維持在生存經濟的水平。同時因為農村工業化的發展,很多農民已經離開了土地,或者不再依賴土地而生存。這部分的土地(或者土地使用權)需要“流轉”給其他人,以期達成農業的規模經濟?! ?/p>
土地流轉的必要性也來自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土地,要求把很多農村的土地轉化成為城市用地。這里要考慮的是兩個社會群體,即農民工和城市居民。如上所說,農民工是中國社會最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從長遠來說必須消化這個群體。這個群體不被消化,既不能解決農村問題,也不能解決城市問題。農民工這個群體沒有被吸收或者被吸收得很慢,是中國農村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這也是城市化速度過慢的一個重要因素。農民工盡管生活在城市,但是他們既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市民權”,也不能為城市作出其應有的貢獻。解決農民工這個群體的經濟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存在,主要的障礙在于政治和行政上的(如戶口制度)。農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只能通過城市化得到解決,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而解決方式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農村土地向城市的“流轉”。
城市居民沒有土地,但他們的問題也與土地有關,即住房。要從“房奴”或者“蝸居”解放出來,至少需要兩個條件,其一是政府有效的社會政策,二是獲得從農村“流轉”出來的土地。“房奴”局面的形成一是因為沒有土地方面的社會政策,二是因為土地供應量的不足。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城市化必然意味著向農村要土地。而對大多數農民或者農民工來說,只有放棄了土地,才能真正被整合進城市,就是說農民和農民工可以用土地交換市民權?! ?/p>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所說的方方面面已經在發生,至少在實踐層面,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如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地。但總體上,還沒有形成一種整合性的綜合改革政策。如果能夠形成整合的改革政策,必將帶來一場大改革。這場大改革可以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的動力,把國家的工業和城市文明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與此同時,這場改革也為徹底改觀中國的傳統農業文明?! ?/p>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服務業的革命
早報
● 埃賈茲•加尼
中國和印度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但增長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中國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制成品出口大國,印度則在出口現代服務業上在全球享有盛譽。事實上,印度跨越了制造業的發展階段,從農業型經濟直接進入到服務型經濟。
這兩個國家增長模式的明顯差異,為研究發展模式的經濟學家提出了重要的課題。服務型經濟能夠如同制造業經濟一樣蓬勃發展嗎?經濟發展起步較遲的國家,可以利用服務業日益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機會嗎?服務業能夠推動持續的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和減少貧窮嗎?
一些事實值得仔細研究。以印度經濟目前的發展狀況來說,她的服務業的相對規模遠大于中國。印度和其它南亞國家盡管屬于低收入地區,卻選擇了中等甚至是高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與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模式相比,她們的經濟增長模式同愛爾蘭和以色列更相似?! ?/p>
印度的經濟增長模式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同自工業革命以來,近200年幾乎放諸四海皆準的發展鐵律大相徑庭。根據這條“鐵律”——現在可說是一般常識——工業化是讓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的唯一途徑。
因為全球化,發展的步伐可以是急劇的。但爆炸性的增長一般只出現在制造業領域。然而,情況現在已經不同了。有證據顯示,服務業增長快速的國家的整體經濟增長往往也很高,而整體經濟增長高的國家,其服務業的增長也高?! ?/p>
當然,兩者的因果關系仍然不明確。畢竟,制造業增長與整體經濟增長間也存在這樣的正向關系,這是發展經濟學普遍接受的現象。但一直被人們忽略的,是同制造業相比,服務業增長對整體經濟增長的的貢獻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p>
此外,服務業在經濟領域所占的比例會隨著時間逐步增加的趨勢,說明服務業的實際增長并未被價格下降所抵消,不會出現所謂的“荷蘭病”(Dutch Disease),即服務價格并不會隨著供給的增加而下滑?! ?/p>
盡管中國更加富裕,在過去的增長速度也較快,但印度的服務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卻較高,增長速度也較快。這表明服務業的增長不僅取決于國內需求(中國的國內需求肯定更高),還有賴于出口機會?! ?/p>
印度經濟增長的經驗說明,全球性的服務業革命——由服務業主導的快速經濟增長和脫貧——已經有實現的可能。在印度,服務業不僅主導整體經濟的增長,其勞動生產力也高于工業領域。事實上,印度服務業的生產力增長完全可以同中國制造業的生產力增長相比,因此可以讓工資上漲,從而減少貧困。
由服務業主導的增長是可持續的,因為占全球產值超過70%的全球服務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此外,對現在可以用低成本提供和出口的一些現代非個人化服務來說,長期以來認為服務業不可攜帶、不可轉讓和難于擴展的觀念已經過時了。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空間來趕上其他經濟體,完全可以維持以服務為導向的經濟增長?! ?/p>
印度的經驗為其它發展起步較慢的國家帶來了希望。20世紀末的全球化進程導致了已經工業化并融入全球市場的國家,和分布于約60個國家的“底層10億人口”的收入差距急劇擴大。在這些貧困地區,收入已經有20年的時間沒有增長了。這些“底層10億人口”看來似乎必須等到像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巨人變得富有了,在勞動力密集型制造業上不再具有競爭力的時候,才能得到發展的機會?! ?/p>
然而,服務業的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制造業外的機會,她們可以在某個服務業領域內做專、做大,然后像工業化國家一樣,實現快速的經濟增長。當服務的生產和貿易隨者全球化的進程在世界各地迅勐發展時,所有國家依據自己的相對優勢發展的可能性就增大了。這種相對優勢可以是在制造業和農業上,也可以是在服務業上?! ?/p>
服務業革命的好處是各國不需要花時間等候才能步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她們現在有一條取得增長的新途徑?! ?/p>
作者Ejaz Ghani是世界銀行南亞經濟顧問?! ?/p>
英文原題:The Service Revolution
虎視寰球:處決日毒販無損中日關係
本文重點
* 日本官民反應不同
* 不會掀起重大風波
中國昨天處決了日籍毒販赤野光信,引起日本方面的強烈反應,但日本官方和民間在議論紛紛中還是有一些差異。處決赤野光信,是中日一九七二年建交以來,中國首次處決日本罪犯。其實,在處決赤野光信前,中國方面就已通知日方,表示最快將在七日對武田輝夫、鵜飼博德以及森勝男等三人執行死刑。這三人都是因為試圖由中國走私冰毒至日本而在○七年被判處死刑。
日本官民反應不同
從日本官方的反應來看,迄今還是比較克制。日本外相岡田克也之前為中國即將處決數名日籍毒販,召見了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在會面之后,岡田克也表示,如果中國連續處決四名日本公民,將會對日本國內輿論造成影響。他還說,日本會有人質疑中國在審判到執行之間的過程是否恰當。不過,當記者問及是否打算和中國商討停止處決,岡田說,各國的法律和司法制度都不同,不能從正面直接表示希望中方停止處決他們。而程永華則說,打擊毒品犯罪是中國面臨的重要課題,請日本方面理解。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則表示:「雖說兩國司法制度不同,但從日方看還是令人遺憾。不過從某個意義上來講,遺憾但也沒法?!埂 ?/p>
日本民間和輿論的反應則相對比較激烈。據報道,朝日電視臺周二早上的時事議論節目中,出席的前日本法官認為,從中國并不是允許所有中國人死刑犯行刑前能與家屬會面的情況來看,中國相當顧慮了日本官民的感情,但也說明了中國執法的不明確性和內外有別。其他嘉賓最多質疑的,則是中國確定死刑的司法手續是否透明的問題。此外,嘉賓們還關心在中國帶多少重量的毒品會被判死刑的問題,對此有些在日本的中國學者解釋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政府視販毒是威脅國家安全的行為,不是涉及毒品多少的問題。美國《新聞周刊》日本版總編輯竹田圭吾則在富士電視臺的同類節目上說,赤野光信持二點五公斤毒品入境中國被判死刑,刑法輕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中日兩國都有死刑,應討論要不要死刑、死刑能不能杜絕犯罪的根本問題。
不會掀起重大風波
上述討論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本,即赤野光信到底是不是毒販?他有沒有觸犯中國的法律?尤其是:中國法律對中國國內的毒販是否也是採取同樣嚴厲的措施?外國人在中國是否享有豁免權?在這一框架下,人們才應該討論此次量刑是否照顧了日本國民的感情,以及量刑的司法手續是否透明等。
顯然,在上述大框架下,沒有一條理由說明赤野光信可以免去死罪。既然這樣,這次的日本毒販被處死事件,恰如幾個月前英國毒販被處死一樣,不會在兩國關係間掀起重大風波?! ?/p>
邱震?! ?/p>
山寨流水:房奴墓奴一世奴
內地將清明節列入法定假日,今年進入第三年,清明依舊雨紛紛,逝者已矣,生者卻有排捱。眾人皆知內地樓價近年狂飆,原來墓地價格升得更快?! ?/p>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陰宅每平方米高達六、七萬元人民幣,比豪華陽宅貴兩、三倍。盡孝成本飛漲,許多家庭房奴沒做完,又淪為「墓奴」。準業主們更頭痛,蝸居問題未解決,親人撒手塵寰,先買樓還是先買墳,是孝子賢孫的兩難選擇?! ?/p>
業界掠水一點不含煳,把經營房地產那套發揮得淋漓盡致,一般只賣「毛坯墓」,想「住」得體面,「裝修費」至少過萬元。要討價還價?門都沒有。一句「盡孝心別打折」,只能乖乖掏錢。拿孝道來講價,不怕天打雷噼?
還猶豫不決?好辦!風水先生可變推銷員(更確切說,是推銷員變風水先生),貼身專門侍候,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放眼之處必見「龍脈」,青龍白虎隨手拈來?! ?/p>
國人嗜炒,既然有炒股炒樓,炒墓又何妨?手頭有幾個錢的,眼見炒風熾熱,擔心這方面通脹比衣食住行更甚,為免日后面對「死不起」的窘境,惟有未雨綢繆,預先入貨「上車」,以免見完馬克思后成了荒野游魂?!富钏廊四埂勾笮衅涞溃罟┣笫Ш鈫栴}更趨嚴重?! ?/p>
如此一來,「節地(錢)葬」紛紛出爐,海葬接受不了?那就「花壇葬」吧;更省錢的,也可以「樹葬」。最后的「家」面積愈來愈縮水,成本卻愈來愈高??催@勢頭,「火柴盒葬」的出現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p>
申小舟
笑看天下:不說謊 無以活
內地一本雜志探討中國人為甚麼愛說謊,依老朽的看法,尼采已道出此中玄妙:說謊乃生命之必需。二十世紀??怂构镜恼{查稱,為了給自己找藉口,男人一天要說六次謊,女人每天說謊雖然只有三次,但在購物上從不誠實。男人不透露下班后要去哪里,女人不肯說衣服的真實價格?! ?/p>
香港官場,高官的最大謊言就是凡推政策,沒有人不是「為民請命」的。內地官場的謊言則是凡事唱好,是以死人塌樓,人心都是「振奮」的;明明是腐敗,卻說「溫和腐敗」;明明是失業,卻說「下崗」;明明GDP下降,卻說「負增長」……
中國式謊言有時不堪一敲。好像困擾中日兩國兩年的毒餃桉「偵破」,日方便列舉許多疑點:從投毒作桉時間的不相符,到農藥、注射器針孔物證的出入,都說明有虛假的成分。老朽又要引用美國元勳之一的杰弗遜的話:「從未看過報紙的人,反而會比看報的人知道得更多。他甚麼都不知道的結果,反而使他比那些塞滿虛假及錯誤訊息者更接近真理?!箍戳怂^「偵破」毒餃桉,使人愈看愈煳涂?! ?/p>
官場中的所謂「真情對話」從來沒甚麼好結果,像最近消防處處長盧振雄與員工的答問大會,烈火雄心焚不出真誠,反而彼此因流言太多而增裂痕。吾人感激消防員英勇滅火救人,然因人為過失而引起的悲劇,老朽相信只要當局與消防員真誠解困,彼此建立互信,添置、改善裝備,必能更有效率及更安全地為市民服務?! ?/p>
高官不要只懂以謊言去販賣政策,皆因在真話面前,所有關係都是脆弱的。
施友朋
雪地鴻爪:獲救礦工被代表
這個清明節沒有成為山西王家嶺一百多名礦工的忌日,這只能用奇跡來形容。獲救者還虛弱得說不上話,但官方傳媒已經代表他們說了:感謝黨中央國務院、感謝山西省委省政府、感謝安監局、感謝礦區領導。據說還有記者寫好了他們接受採訪的第一句話:還是××黨好?! ?/p>
對于礦工為何能撐那麼久,國家安監總局局長以及某專家亦作出代表性解釋:當局事先在地面打井,往井下輸送營養液以及食物。事實卻是,礦工是靠飲生水以及食樹皮活了下來,他們的求生意志頑強,是因為上有老下有小,責任沒有完成,不能輕易地放棄啊?! ?/p>
先把礦工困在井下,八天后再將他們救出來,創造了中國礦難救援史上的奇跡。但老實說,哪一天中國消滅了礦難,那才是真正的奇跡。事故發生后,人們納悶當局為甚麼不是第一時間下井救人?為甚麼要拖延八天之久?現在終于想通了,在特殊國情之下,發生災難的地方通常就是弘揚主旋律的地方,從中央到地方,領導輪流亮相,輪流表態,輪流發指示,然后上電視上報紙,讓全國人民知道各級政府在無微不至的關心受難者,這樣一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親民大騷,八天時間的確不算多?! ?/p>
現在,官方口徑一致宣傳甚麼科學決策、救援措施得力,彷彿這是一場大喜事,而不是一場大災難,再沒有人提到追究責任,失職者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救人的英雄,說不定還會加官晉爵。災難成就了某些人的親民形象,染紅了某些人的紅頂子,這正是中國災難頻仍的重要原因?! ?/p>
香桐仁
笑罵由我:何堪兒童作線人
內地地方政府為加強社會管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最近昆明市有關部門下達通知,要求市內所有學校班主任在每個班上吸收二至三名「治安小訊息員」,收集校園暴力、侵財犯罪、手機網絡淫穢傳播、校園周邊交通秩序、不良青少年活動等訊息,以供公安機關和教育部門掌握校園動態。
也就是說,班主任要負責找兩三個少年線人,教他們如何搜集情報,如何整理資料,如何隱藏自己(不隱藏則很難完成任務)等無間道特異功能,然后分派他們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執行監察任務。
青少年兒童要應付沉重的功課負擔、應付家長老師的壓力,已經夠他們頭痛的了,還要義務為政府做線人,而做線人又得承擔一定風險,要有偽裝自己、掩飾身份、出賣同伴等基本訓練,這種訓練與兒童時期天真無邪的本性相背。萬一給選中,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去適應做一個半職業的間諜?真是情何以堪!
政府已經有一個無遠弗屆的國家安全監視網了,平日又有街坊老太太巡查,而潛伏于不同機構、不同地區的黨國忠貞分子,更加時時刻刻充當政府的線眼,這樣還不夠,還要將主意打到青少年、兒童身上,難道中國真的要建成一個無孔不入的警察國家?
政府官員如此心虛,他們不明白,最大的社會破壞力在政府內部、在自己身上,應該有一個機制監視自己才是?! ?/p>
黎民觀
烽火臺:奇跡國度
中國是一個奇跡的國度,連帶這里的救援工作也奇跡起來。山西王家嶺煤礦救出百多名被困工人,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大呼奇跡!是啊,王家嶺煤礦早有積水隱患,但主事者渾然不當一回事;工人事發前已發現坑內漏水,但管方一概充耳不聞;礦難后,被困者數字頻頻改動,連副總理也質疑是否準確……誰敢說這不是一項奇跡?
說起來,中國的煤炭產量僅佔全球約三成半,但礦難死亡人數卻佔全球約八成,這本身就是一項奇跡。如無意外,這項奇跡仍會延續下去,感人故事陸續有來?! ?/p>
官員們既是人中龍鳳,締造奇跡的比率自也異于常人。前北京市長孟學農因沙士「問責」下臺,不久即任山西省長,山西礦難再次下臺后,轉頭又可出任中直機關工委副書記;山西副省長張建民下臺一年后亦異地復出;更奇跡的是,因鐵路出軌事件被免職的濟南鐵路局局長陳功,復出后竟然化身鐵道部的安全總監……
如果說上述官員下臺主要是基于政治責任,那儋州市的黃石奎就是奇跡中的奇跡。此君身任村支書記,膽敢將八十多名村民的救濟大米變賣圖利,跟謀財害命沒有兩樣,但不足三個月后,儋州市檢察院已讓黃石奎官復原職,理由是「雖已犯罪,但情節較輕,影響不大」?! ?/p>
如果還嫌不夠奇跡的話,不妨讓你的寶寶試試三鹿牌奇跡蛋白奶,一旦寶寶喝出個生石疴血,閣下可以由原告變成「尋釁滋事」的被告。出了中國,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到此等奇跡了!
林蕓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