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賈政難題”與深圳公務員分類改革

青眼相吊 · 2010-03-2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賈政難題”與深圳公務員分類改革  

青眼相吊 整理匯編 2010-03-28  

新聞綜述  

深圳近日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將公務員劃分為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技術三類,后兩類建立獨立的晉升渠道,待遇與行政級別脫鉤,不再走“官道”。  

公務員制度發展之初,政府職能比較簡單,公務員多為通才。隨著政府職能擴張,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強調公務員的專業水平。分類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公務員的專業化建設,提升工作效率。  

美國上世紀50年代就將公務員分為“一般行政類”和“技藝保管類”,僅前者就分為23個職組,524個職系,18個職等。英國、新加坡等地也分得很細。對此,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坦誠,目前的劃分比較粗放,接下來會在三大類中作進一步細分。“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大一統’的行政文化有個過程,必須考慮平穩過渡,難以一步到位。”  

“基層大量公務員壓在副科、正科這兩級,長期得不到升遷,覺得和機關比很吃虧,非常影響士氣。由于體制的壓制,要讓他們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不現實。”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處的歐陽堅說,這就是所謂的“天花板現象”,而分類管理則在官位之外增多了一種激勵機制。  

歷史上,針對國家干部的分類管理取得了成功。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干部隊伍達 2900萬人,機關、企業、事業干部都在里頭。此時,國企改革已經開始,需要落實用人自主權,國家干部缺乏分類管理的弊病開始顯現。為此,當時的人事部將國家行政機關的干部單列出來,專門搞一套管理體系,企事業干部另搞一套,這為企事業單位的發展釋放了巨大自由。  

深圳的改革消息一經傳出,深圳人社局的電話就響個不停,吉林、成都、山東東營等地紛紛索取改革方案,以供借鑒。不久,佛山也表示將于今年探索實施公務員分類管理。“綜觀《公務員法》,最大的亮點就是分類管理和聘任制,至今五年,到出成果的時候了。”歐陽堅說。  

賈政難題  

南京大學已故孫伯鍨教授  

要解決“賈政難題”,必須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官,什么是吏。  

《紅樓夢》里,榮國府的二老爺賈政,老實辦差,勤奮做官,被安排了一個江西糧道的“肥差”。賈政家里有錢、又有世襲的勛職,立志當一個大清官,不但不搜刮民財,還從家里拿錢倒貼。可是,這個一心當清官、好官的賈政,有背景、有文化、有資歷的大領導,卻栽在了一幫小吏手里。  

不是賈政無能,而是小吏太難對付。  

“賈政難題”的起源  

要解決“賈政難題”,必須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官,什么是吏。  

官吏二字,往往混用,其實不同。通俗地講,官,是管人的人,管比他更小的官、管下面的吏,官不直接管事,不直接管老百姓。吏,是衙門里、機關里、企業里的中間階層,他們直接管事、做事。老百姓、客戶、消費者平時見不著官,與他們打交道的往往是吏。現官不如現管,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漢朝的時候,官和吏沒有明顯區別。當時每個部門的老大是官,其他的全是吏。漢朝的大官,常常由吏而來。甚至宰相從吏員升上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到了唐朝,吏和官,已經有了清濁、高下的區分了。  

造成重官輕吏的罪魁禍首,是元朝的蒙古人。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以為騎兵就是一切,不學中國字,根本無法治國。而漢族的讀書人,又被堵住了科舉做官的路,正好適合蒙古人的需要,進政府當書記、文案,也就是吏。吏成了一條無可奈何的出路。從此官吏分流,遺禍千年。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又定了一條更壞的政策:吏不能當御史、不能考進士。這樣一來,吏在官場上再也沒有前途。結果,優秀的讀書人都不去做吏,只有落第秀才們去充當。朝廷里充斥著讀四書的書呆子,紹興師爺則把握朝廷六部、地方州縣的行政。明代有人去紹興當官,朋友鼓勵他說,天下治亂在于六部,六部的吏完全是紹興人,所以,治好紹興就治好了天下,可見當時吏的權力之大。到了清朝年間,吏的權力更大了。天下不管什么事情,到了吏的手里,銓選(考察提拔干部)可疾可遲,處分可輕可重,財賦可侵可化,典禮可舉可廢,人命可出可入,訟獄可大可小,工程可增可減。他們既被人看不起,又沒有官場的前途,也沒有正式的俸祿,索性自認流品卑污,自暴自棄,撈錢使壞。  

明清的官員,別看是才子名臣,甚至像張居正、曾國藩、張之洞,其實都是管人的官,不是管事的官,基本沒有地方基層的行政經驗。所有的事務,都把持在吏的手里。一般人十年寒窗,進翰林院,天天讀圣賢書,到了三十來歲出來做官,對于實際的事務,幾乎一無所知,只能任由吏們擺布。書辦的官稱為“書吏”,大小衙門基層的公務,只有書辦才熟悉,這一點就是他們的“本錢”,其中的真實情況,以及關鍵、訣竅,為不傳之秘,所以書辦雖無“世襲”的明文,但無形中父子相傳,有世襲的慣例。戶房書辦簡你“戶書”,他之所以闊氣,是因為額征錢糧地丁,戶部只問總數,不問細節,當地誰有多少田、多少地,坐落何方,等則如何,只有“戶書”才一清二楚。他們所憑借的就是祖傳的一本秘冊,稱為“魚鱗冊”。沒有這本冊子,天大的本事,也征不起錢糧。有了這本冊子,不但公事可以順利,戶書本人也可以大發其財。  

中國企業現在又在走這條死路,走向“賈政難題”。企業里也開始官吏分流,管人的官不懂事務、管事的吏不顧大局。不解決吏這個“賈政難題”,其他的戰略、戰術、思想、理念、機制都是白費,就像張居正說的“浪費紙張和口水”。  

治官容易治吏難  

賈政自幼飽讀詩書,也有多年的京城部委工作經驗,家世更是顯赫,四大家族同氣連枝。  

然而,到了地方上當官,由于不懂“吏”情,結果被“吏”們收拾得服服帖帖,吃了大虧。  

賈政是有心做個清官的,一是家里有錢,鐘鳴鼎食,從來不用為錢操心;二是有這個可以世代傳下去的爵位,不想為了眼前小利壞了大局,另外,賈政的個人修養,也是榮寧二府中最高的。可是,他想做清官,底下的吏們不干,他們聯合起來收拾這位清官老爺,搞得這位賈大老爺事事不爽,樣樣不利。賈政想出趟門,沒人打鼓、沒人抬轎、沒人吹吹打打,寸步難行。賈政沒辦法,只好向這幫吏的頭子李十兒打聽,李十兒告訴他:“那些書吏衙役都是花了錢買著糧道的衙門,那個不想發財?俱要養家活口。”說來說去,賈政要想把這個官當得舒服,只能默許這幫吏貪污受賄。賈政只能撂下一句“我是要保性命的,你們鬧出來不與我相干。”這些吏逼迫賈政默許之后,開始無法無天,終于弄到不可收拾的爛局。  

李十兒這些惡吏,無非只是想撈點錢。《水滸傳》中的宋江,就不是要錢這么簡單。他區區一個鄆城小吏,不但家財萬貫,出手豪闊,還名滿天下,居然有覬覦天下之心。宋江只是區區一個鄆城小吏,縣政府的小科長,家里雖然有點田地,但與柴進比,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然而,正是這位宋江,將“及時雨”的品牌發揮到了極致。作為天潢貴胄的柴進,能量居然不如一個縣城小吏,這就是“賈政難題”造成的后果。  

俗世間的惡吏們愛財,佛祖手下的尊者也難以免俗。《西游記》第98回記載,唐僧師徒四人走了14年,終于到了西天,見了佛祖后,去阿儺、伽葉兩位尊者那里領經書,結果如來同意他們領經書的批示也不管用,二位尊者問唐僧索要見面禮。唐僧他們不識趣,不信邪,結果只能領到無字的白本。直到他把紫金盂獻上,才算取經成功。  

對于晚清的“老大”慈禧來說,李鴻章、恭親王、慶親王、翁同龢、左宗棠這些人,就是她的“吏”。北洋海軍被看作李鴻章的私人勢力范圍,他的政敵為了防止其勢力膨脹,阻撓北洋海軍購買新的槍炮艦艇,把很多錢用在修頤和園上面,導致在軍備上落后于日本海軍,而在明知北洋海軍外強中干的情況下,逼其倉促出戰,間接造成了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可是,李鴻章的政敵們,也有他們的充分“正義”道理。當時光緒想要親政,他的擁護者們為了讓慈禧體面舒服地退居二線,修座園子給她安享晚年,也是無奈之舉。讓慈禧身邊的寵臣們大發一筆“修園財”,以便交換到實際的政權,進行光緒的改革,似乎也理直氣壯。然而,最終的結果是,這兩派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都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卻導致了非常糟糕的結果。  

吏,可以將善政變成惡政。北宋王安石的變法措施在寧波推行試點時,大獲成功。為什么同樣的政策,推廣到全國就失敗了?歷史學家眾說紛紜,但“賈政難題”是其主因。當時寧波的范圍畢竟小,王安石天縱英才,親力親為,把吏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然而,全國變法開始后,王安石縱有三頭六臂也無暇顧及,只能由吏去推行全國。一支由宋江、李十兒、阿儺伽葉們組成的吏員隊伍,可以把任何善政變成惡政。  

解決“賈政難題”的五大藥方  

吏手中真正的權力來自于兩個地方。一是信息,比如當年“戶書”半世襲地掌握的“當地誰有多少田、多少地,坐落何方,肥瘦如何”這些信息,沒有這些信息,地方官和朝廷部委寸步難行;第二是處理信息的經驗,就是作為“不傳之秘”的公務訣竅、關鍵、要害。  

在現在的企業管理上,很多人在研究“關鍵員工的管理”,其實也是這個吏帶來的“賈政難題”。關鍵員工帶來的難題很多,比如高管投奔競爭對手之后的競爭、掌握核心技術的員工跟老板要挾、有能力的干部帶親信集體反水、創業元勛功高蓋主、有野心的高管鳩占鵲巢反客為主。針對這些問題,其實藥方不少,到書店一看,管理咨詢的老師們會告訴你很多理論,比如學劉備摔孩子“情感留人”、針對績效發獎金、按年資加薪、升職、期權、精神激勵、把這個人興趣愛好成為共同的東西、企業文化、保密協議,可是,這些藥方基本上沒有多大用處,治標不治本,最多頂個兩三年的藥效,到時候企業的費用成本上去了,病癥又恢復了,甚至還更嚴重。  

第一藥方:省吏主義,化吏為民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既然問題出在吏上,索性將其省去,這是遇到“賈政難題”時的直覺本能反應,也是第一藥方。  

唐朝晚期的“牛李黨爭”中,“李黨”首領李德裕力圖整頓朝政,有句話叫“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這是一劑猛藥,一般人不敢輕用,李德裕以一人之力,挑戰整個官吏系統,最終仍難以力挽狂瀾。  

在企業管理史上,最激進的“省吏主義者”是亨利·福特。福特創造的流水線,絕不僅僅是采用通用零件、標準化裝配而已。流水線和標準件更大的意義在于,它們把企業中的一個龐大階層——吏——變得無足輕重了。一切都是標準的,吏的自由裁量權被壓到最小程度,討價還價、上下其手的機會大大減少。吏的活動空間一小,內部的交易費用自然大減,成本下降,效率大大提高。所謂扁平化問題,其實也是省吏主義,化吏為民的一種體現。  

福特在他的自傳中,津津樂道于對付企業里的吏。“在雇傭人們工作的過程中,最令人頭痛的是,繁雜的組織及由此滋長的拖沓低效的辦事程序。那種號稱‘組織天才’的人,才是生產力發展的最大阻礙。我的工廠和企業均無組織,也沒給任何職務附加特殊的職責,沒有權力的繼承和特權階層,沒有官銜和會議。我們只有精干的辦事人員,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繁文縟節。由于沒有頭銜及權力限制,任何一名員工可以找任何一個人。”  

福特把企業的中間階層視為天敵,而他管理工人的工具,除了標準化的流水線,就是他的親信班奈特領導的隊伍——由退伍軍人、出獄囚犯、打手們組成。他們的談判工具就是拳頭、棍棒和高壓水龍頭。當然,福特日薪5美元的高薪,使他們愿意忍受這一切。  

可是,“賈政難題”并沒有被消除,只是被延遲。由于對吏階層的過度擠壓,福特從目空一切的老大地位上滑落,直到被看似官僚當道、吏員充斥的通用超越。福特二世只能引進“藍血十杰”,改弦更張。沒多久,福特又成了吏的安樂窩,重新遭遇“賈政難題”,讓后來的艾科卡等創新者受困不已。  

當年通用電氣的杰克·韋爾奇,之所以得到“中子彈杰克”的“美名”,正是指其推行省吏主義,大量消滅企業中的冗吏。可惜,大部分企業都只會用原子彈,不會用中子彈。一旦推行省吏主義,往往連吏帶企業一起炸垮了,省吏主義應該慎行。  

第二藥方:重吏主義,化吏為官  

如果吏實在難以省掉,不如試著使他們變成官,讓他們擺脫使壞的動機。吏為什么總是使壞?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官”,不是政權、企業的所有者。顧炎武也說過,“國家興亡,肉食者謀之”。既然官看不起他們,他們就索性放手追求眼前的利益。  

化吏為官,讓他們進入政權的統治階層,變成企業的所有者,分享企業大局所能帶來的好處,這就是現代企業激勵機制的本質。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最充分地分享了這一成果,比如GOOGLE的員工,GOOGLE股票上市以后,公司周圍的豪宅價格大漲。為什么互聯網公司喜歡用這招?因為互聯網創業時的“本錢”太少,未來太不確定,對人才又太依賴。  

美國的投資銀行業,在過年幾百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都實行合伙制。為什么?投資銀行業拼的就是人的關系、能力、信譽。再比如管理咨詢業,麥肯錫的馬文·鮑爾當年強行將自己的持股稀釋,擴大麥肯錫的合伙人的“沾光”范圍,這是麥肯錫后來輝煌的重要原因。蒙牛的牛根生,創業之初就吸取了伊利的教訓,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人如鄧九強、侯江斌、孫玉斌、邱連軍、楊文俊、孫先紅、盧俊、龐開泰、謝秋旭,他們都有股份。他們之所以肯放棄當時伊利的“高官厚祿”,來到前途未卜的蒙牛,除了關系、感情和“企業政治”這些軟因素,股權的“硬因素”功不可沒。  

不過,激勵機制有個悖論。它的覆蓋范圍越廣,攤到每個人頭上的份額越少,激勵的效果就越弱。激勵機制的極致,就是當年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人人都有份,結果成了“大鍋飯、大家拿”。  

賈政當年就曾經為這個問題苦惱,榮國府、寧國府中的吏,全都沾著兩府的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的待遇其實并不低。可是,這個看起來不錯的激勵機制,無法解決“賈政難題”。連王熙鳳、賈赦、賈璉、賈珍這些有大量股份的“高管”,都想著從公家拿到私囊,更不用說賴大、司棋、柳家嫂子這些吏了。  

第三藥方:吏吏相克  

省吏主義的化吏為民,重吏主義的化吏為官,都只能在表面上給吏換件外套,無法改變它的內在。以毒攻毒,以吏克吏,或許是個辦法。  

通用汽車的斯隆,面對“賈政難題”,祭出了“委員會”這把尚方寶劍。他的辦法是,在部門上面設置委員會,在委員會上再設置委員會……可是,今天委員會這個詞,已經快成為官僚主義的代名詞,于是,又有了卡洛斯·戈恩的CFT(跨功能小組),其實,不管戈恩承認與否,CFT和斯隆的委員會是一回事,都是為了解決“賈政難題”,逼著吏把信息、資源拿出來共享的權宜之計。  

近幾年最耀眼的企業明星卡洛斯·戈恩,因其拯救日產起死回生而揚名。他的拿手好戲就是CFT。所謂CFT(Cross Function Team),就是跨功能小組。戈恩回憶說:“組建CFT的想法在我的頭腦中醞釀了很久,我曾和無數人反復討論、協商過成立CFT的可行性和實際操作性。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漸漸明白,單憑部門內部有些問題是解決不了的,部門與部門之間,職務與職務之間隱藏著一種未知的力量,它總是會使問題擱淺或隱藏起來。”  

戈恩所說的“未知的力量”,其實是吏的利益、心態,就是“賈政難題”。不過,戈恩創建的CFT,從長期來看并不樂觀。因為它本身也是一個官僚機構,也需要由無數的吏來操作,只是在戈恩的超人熱情、能力之下,它的許多問題被掩蓋、延遲了。但戈恩式的強人并不多見,可遇不可求,因此,CFT遲早也會淪為企業中被吏把玩的工具。到時候沒準又要設置CFT的CFT。  

第四藥方:電腦代替人腦,化吏于無形  

吏之所以麻煩,是因為他們的頭腦太復雜。有沒有一個辦法,讓他們變得頭腦簡單?很多企業進行思想教育,搞企業文化,狠斗私字一閃念,但是往往口水標語費了不少,見效不彰。只有一個技術手段,就是用電腦代替人腦。  

原來是用人腦,現在改成用電腦,是一種大大的倒退,電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人腦差得很遠。那為什么大家還要花那么多的錢、費那么大的力,實施ERP、CRM這些管理軟件?原因很簡單,電腦軟件雖然性能不如人腦,但是,電腦不會因為占有了信息而變成可惡的吏,軟件沒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追求,不知道脅事權以自重。棄人腦而轉電腦,是一種“必要的代價”,是一種“為了進步的倒退”。  

電腦的應用,實際上是把個人頭腦中的經驗、智慧、信息,變成“企業頭腦(電腦)”中的公共經驗、智慧、信息。比如戴爾,它的整個業務鏈很少受到吏的“人腦”干擾,阿梅里奧跑到聯想當CEO了,它沒有什么大的震動。哪怕走一個比阿梅里奧更大的官,也不會傷筋動骨。  

然而,“賈政問題”并沒有因此根治。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腦處理信息的能力畢竟有限,企業經營、經濟管理是混沌現象,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席卷大地的風暴;一個士兵感冒,會輸掉一場戰爭毀掉一個帝國。現在最強大的電腦,也無法應付這種混沌。  

正是由于這種混沌,使得這場針對“賈政難題”的革命很不徹底,留下了太多的后門。依然是電腦由吏操縱、程序由吏設計、信息由吏輸入、處理方式由吏選擇,吏的地位并沒有真正下降,甚至在某些企業還得到了加強。縱使賈政今日復生,面對用上電腦的李十兒們,估計還是無可奈何。  

應急之方:先做吏,再當官  

以上四條,都是從制度上想辦法,重新蓋房子,傷筋動骨。對于眼前的培養高級干部、培養年輕接班人來說,還有一個應急的法子,先做吏,再當官。要想當官,就得比吏還懂得吏。這個方面,可以參考一下古代的官制。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官制,是漢朝。我們不妨來看看漢朝的官,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漢朝的官比較能夠“治吏”。  

漢朝的國立大學叫“太學”,進了太學的,都是未來大漢集團公司的干部。這個干部儲備學校,學生畢業時分成兩等,甲等為郎,畢業后先在皇帝跟前當侍衛,等外面的官位有空缺時再派出去,按現在的說法,“留京”、進大單位;乙等的學生是吏,大學畢業后,分配回家鄉去做吏,等到在地方上表現好了,仍然有機會被推薦到中央,成為郎,再擇機派出去當官。這個人先讀太學、后來做吏,再到中央做郎,經過一番培訓考察再派出去當官,這時候已經地方、中央的行政經驗都極為豐富,一般的吏根本糊弄不了他了。漢朝的時候,有很多有名的吏,很多大官甚至宰相,都從吏升上去。這樣的官,自然制得住手下的吏。  

清朝的皇帝,公正地講,綜合素質比明朝高出太多。原因之一,是這些皇帝在年輕時,就被派出去“辦差”,到地方上去辦事,這比明朝“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朱家子孫強多了。  

每一個官,在做官之前,都必須做吏。在幾何學上,兩點之間,直線最近;但在管理學上,兩點之間,往往直線最遠。在企業里,想當官,必先做吏;想做好官,必須先做好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曰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看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