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戰爭不是空穴來風
——從一則新聞里所想到的
12月13日 ,多家網站發表了題為《發改委詳解糧油漲價原因 吁市民勿囤糧》的新聞,新聞里發改委官員針對現在食用油價上漲而民眾開始囤油的苗頭,解釋了現階段糧油上漲的成因,呼吁老百姓不要囤油。
發改委的官員說,食用油價格上漲,是因為“我國的食用油主要依賴進口,而且與國際市場的關聯度相當高。今年世界上主要大豆出品國阿根廷和巴西減產,使得全世界都到北美去買大豆油,造成北美大豆價格直線上升,也造成我國食用油價格上漲?!辈⒈硎尽耙驗槟壳耙汛_定明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都增產,大家沒有必要囤油,食用油價格明年一定會降。”
或許,食用油價格明年確實如發改委官員所說一定會降下來,老百姓只是又虛驚了一把,收入不漲物價飛漲引起的生活困境,每一個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而我從這個新聞里,卻看到了一個讓人涼颼颼的事實,作為國人生活必需品之一的食用油的供給,已淪落到受制于人的地步,糧食戰爭降臨中國,并非沒有可能?! ?/p>
網絡上查找到的更多資料印證了這樣的一個判斷。最近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直指近期食用油漲價,并非如食用油企業和發改委官員所稱的是因進口大豆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而是四家跨國糧商人為操縱的結果。
目前,國內的食用油市場66%的大型油脂企業, 85%的產能,已被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等四家跨國糧商所控制,形成了四大糧商控股或參股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而ADM公司與新加坡豐益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益海嘉里集團,在國內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更是高達38家,還參股了魯花等國內著名的糧油加工企業。全球四大糧商不僅從加工環節加以控制,而且還深入到種植、貿易、流通等各個環節,國內整個大豆市場和大豆產業已面臨被外資控制的局面。
此次漲價幅度較高也是最早開始漲價的金龍魚等品種,正是四大糧商旗下或者控股的品牌?! ?/p>
資本是嗜利的,在國內食用油市場已被控制的現實下,人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即使沒有進口價格增加導致成本上漲的因素,也會創造其他理由?! ?/p>
是什么原因導致今日連生活必需品都受制于國際資本的困局?如何破解?值得我們深思?! ?/p>
延伸閱讀:
1、大豆戰爭http://finance.ifeng.com/topic/money/ddzz/
2、央視經濟半小時關于近期食用油價格上漲的報道“成本推動豆油漲價:一個真實的謊言”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0716605330331
3、四大跨國糧商瘋搶 國內食用油品牌多被外資控制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08/09/05/003669579.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