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啟用首日的熱鬧
何必
5月10日早上6點半,記者來到300路內環六里橋車站,由于公交車要停靠到站臺指定位置,乘客再上下車,所以公交車必須排隊進站,這樣就導致車站后面不到一百米處的主路入口嚴重擁堵,社會車輛與公交車擠作一團,一輛大巴車還與旁邊的越野車發生了剮蹭事故。隨后,記者乘坐323路公交車,從六里橋站到公主墳站,僅僅兩站地,差不多一公里的距離,路上卻花費了40分鐘左右的時間。三環主輔路上車輛行駛非常緩慢,主輔路最外側兩條車道全是公共汽車,就像一個大型的露天停車場。乘客:“我從西局上車到這兒就用了一個小時時間,然后進站每站每站都那么慢,這叫什么事呀,這以后怎么上班,還不天天遲到呀。”“真的很耽誤時間,上班也遲到了,一個小時路上,平時5分鐘現在一個小時。”“我今天做好準備了,10點鐘上班7點半就到這兒了,等一個多小時了。”8點鐘,記者在公主墳主路車站看到,站臺上已經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乘客,有的乘客甚至被擠到了馬路上,一旦有公交車進站,不管是月票有效車輛,還是巴士,乘客都蜂擁而上,中門上、前后門下的規矩全都拋在了腦后,就連站臺協管人員也幫忙往上推。(記者提問:現在哪個門都能上嗎)售票員:“中門,他們不聽,是應該是中門上。”站臺協管員:“今天老堵車,人太多了,上不了,就哪個門都能上了,現在來不及了從中門上。”上車時擠作一團,在車上的滋味更不好受。記者今天在早高峰時的300路上充分體會到,在這樣擁擠的車廂內想完成“中門上車、前后門下車”這個聽似簡單的動作真是難上加難。這位乘客為了從中門擠到11米以外的前門一手扛著背包另一支手還要在人群中找到縫隙鉆到刷卡機旁刷卡下車。下車難,上車就更難了,幾十口子一起擠上中門不說,記者看到,一小時內售票員竟出現了5次刷卡失誤,像這位乘客就是認定刷卡機多刷了她三次。乘客:“我一個月每天要坐8次車,我一個月最起碼200多次,我肯定要數著次數來坐車,現在我坐車都已經坐出半天的了,那我后面怎么坐車?你扣我多少次了?”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從今天起如果乘客坐錯車,超過20秒就要計費了。像這位乘客就把左安東路的300路看成了始發車刷卡上了車,沒想到汽車進入的是終點站,但由于和前一次刷卡時間超過了20秒,他必須要刷掉一次單乘的錢。乘客:“我上車刷了一次,但是一上去車沒走,我問她還刷不刷,她說還得刷。”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很多乘客建議:像300路等這樣本來就很擁擠的公交車是否可以采用三個門同時上下車的方法,避免由于擁擠而發生不良后果。(2006年5月11日北京電視臺《首都經濟報道》)
電視節目中,擁擠、憤怒、無奈、恐慌、郁悶、激昂等等情緒不一而足。如果不是在一個電視新聞節目中出現,恐怕誰都以為這是個動員了太多群眾演員和大批機動車進行的什么大片拍攝的場景呢。
這兩天,有關陳凱歌拍攝無極對自然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的指責充斥了媒體,那個與馮小剛一樣拿媒體根本不當回事來不來就當眾對記者污言穢語的著名導演,因為用自己那些破爛藝術為名,公然向大自然發起挑戰并肆意蹂躪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而遭到各方的非議,其中應該不乏那些滿懷明星夢并付出慘痛代價卻未能如愿者的發泄。如果陳凱歌不去弄什么如今被米國人寧肯違約也要退回來而不予在北美上演的垃圾作品,轉而拍攝北京的公交車,素材俯拾即是,根本就不會花什么本錢,也不會讓電視搶了風頭。
也就是說,這種北京公眾與公交車死磕的場景,足以獲得當今世界上最為觸目驚心的傳播效果。
可別忘了,這是21世紀與時俱進的中國的首都,這在經歷了2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后的現在,是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仨代表和諧社會創新型國家等等如此這般美妙說辭的同時,是在改革開放近30年后的當下,是在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喧囂之中,是坊間所謂權力社會轉向權利社會、居民社會轉向公民社會、專制社會轉向憲政社會等等令人眼花繚亂頭暈腦脹的蠱惑與宣言之際。
當然,當天節目也沒忘了做些應景之作,按照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安排,安排記者陪同在IC卡啟用首日親自上車體恤民情的北京市政府領導并進行裝模作樣采訪,節目制作完畢后交給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審稿(這種體制本身就簡直是全世界聞所未聞,由新聞媒體之外的政府機構審查并修改新聞稿件,這也算是新聞的客觀公正),結果,北京市副市長吉林在公交車上的所有采訪都被刪除,那些還帶有點人情味的說辭也被干掉,真不知道那些政府衙門到底是拍馬屁還是故意給領導人添堵。
雖然宣傳主管部門在IC卡啟用當天沒忘了發布指令,對新聞媒體的報道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但既然沒有規定必須采用宣傳主管部門發布的通稿,那么如何報道就有了很大的彈性。如此報道,當然不能算是炒作和故意給政府交通部門難堪了。
還不說這種景象是否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有的景象,只是看,為什么這公交IC卡在正式實施前,媒體已經通過各式各樣的途徑提醒到了一旦刷卡將會出現什么樣的情形,可卻被政府相關部門置若罔聞,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今這公交車是什么?是垃圾車!老潘每天與這公交車親密接觸,被同事們稱之為保持貧困以警醒自己的責任感,我不敢由如此使命之感,只是天天在公交車上目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惡化,深有自己就是個垃圾的身份確認。
公共交通服務的提供當然是政府的責任,可這么多年來,政府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差,造成公共交通為越來越多的在北京的人所唾棄與疏遠,逐漸淪為徹頭徹尾的貧困人群的用品,骯臟擁擠危險混亂,是北京公共交通以及太多公共產品與服務的真實寫照。
即使如此,政府有關部門還是沒忘記繼續從這方面搜刮民脂民膏,推卸政府責任而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市場化的名義推給社會,并且由于公交車已經形成了的貧困化特征,完成了通過取消紙板月票改用IC卡,完成了對貧困人群的又一次洗劫。(與此同時的北京市出租車價格上漲,共同形成了政府交通部門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強取豪奪。)并且,如今在這么干時也越來越撕下了溫情脈脈的假面具,明火執仗喪心病狂地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社會對立,與公共利益對抗。
令老潘與周邊人困惑的更在于,政府有關部門到底知道不知道IC卡使用之處會造成全社會極大的混亂?不止是公交車,而且也因為公交車進站方式的變化而加劇北京早就不堪重負的交通壓力、造成社會車輛全面動彈不得?哪怕出于形象工程和面子上丁點考慮,也要求在實施當初不那么一板一眼不會給陳凱歌之流殺回馬槍拍攝北京亂世交通留什么機會?在實施之前,老潘建議安排了多路記者在當天記錄實際情況,而真到了那天老潘還有些許擔心作如果政府部門稍微采取些簡單的應對措施使記者白忙活,可先后回來的記者看到我的反映都是“真讓你說對了”,這政府部門都干什么吃的?
說什么似乎都多余,如今這種行政方式已經實在讓人說膩味了。
朋友發來的網上流傳的文字,大概真是能夠描述當下是非混淆世道混沌的局面。
這年頭
這年頭,警察脾氣特橫,說打就打,說罵就罵,越看越像流氓;流氓啥事都管,組織紀律性不斷提高,越看越像警察。你能分得清,誰是警察,誰是流氓嗎?
這年頭,官員小手常伸,得拿就拿,得摟就摟,越看越像小偷;小偷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教養十足,越看越像官員。你能分得清,誰是官員,誰是小偷嗎?
這年頭,明星時常犯賤,今天賣給他,明天賣給你,越看越像妓女;妓女時尚新潮,風情萬種楚楚動人,越看越像明星。你能分得清,誰是明星,誰是妓女嗎?
這年頭,導演生性風流,玩了這個,再玩那個,越看越像色狼;色狼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越看越像導演。你能分得清,誰是導演,誰是色狼嗎?
這年頭,學者專門溜須,上面說什么,他就闡述什么,越看越像屁精;屁精意氣風發,苦心鉆研拍馬之道,越看越像學者。你能分得清,誰是學者,誰是屁精嗎?
這年頭,教授一心向錢,手里有什么,他就賣什么,越看越像商人;商人附庸風雅,臉上眼鏡身后書架,越看越像教授。你能分得清,誰是教授,誰是商人嗎?
這年頭,醫生心黑手辣,只管賺錢,不顧人命,越看越像殺手;殺手精益求精,宛若庖丁解牛嫻熟自如,越看越像醫生。你能分得清,誰是醫生,誰是殺手嗎?
這年頭,流言飛遍天下,基本屬實,極少摻假,越看越像新聞;新聞一屁倆謊,隱瞞真相胡吹亂侃,越看越像流言。你能分得清,哪是流言,哪是新聞嗎?
這年頭,電影枯燥乏味,從頭到尾都是宣傳說教,越看越像政治廣告;廣告越拍越精,畫面優美引人入勝,越看越像藝術電影。你能分得清,哪是電影,哪是廣告嗎?
這年頭,老板特別摳門,對員工錙銖必較刻薄吝嗇,越看越像乞丐;乞丐出手闊綽,山珍海味廣廈美軒,甚至還有小蜜,越看越像老板。你能分得清,誰是老板,誰是乞丐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