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廊女茍麗悲?。鹤非笮腋5母F人們互相傷害
新華網浙江頻道10月22日電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方式。
這一個月來,蘭州的“賣淫女”茍麗的命運讓許多人同情嘆息。她也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的設計是什么呢?還清5000元債,和丈夫好好地生活,養個孩子,孝敬公婆。但是這些在很多人看來伸手可及的人生目標對她而言,是永遠不可能實現了。她在一次賣淫后,被痛恨賣淫女的一個進城務工農村青年殺害。
賣淫,是我國法律所不容的行為,也受到社會道德的譴責。茍麗這種追求幸福的方式,當然得不到社會輿論的肯定。但是我們了解一下茍麗追求幸福的路徑,大約能理解她不斷改變追求方式,雖然不是完全合法但是有著合乎生活邏輯的理由。被男朋友欺騙拋棄后,嫁給了一個忠厚老實的窮家小伙,這是她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在婆家努力持家孝敬公婆,這也是應該得到提倡的行為。這本應該是一個和諧的家庭,但貧窮是和諧家庭最大的敵人。心地善良的她不忍心年邁的公公去背石頭,和丈夫進城打工。這又是追求幸福生活邁出的另一步,許多農村青年都是這樣做的。但是微薄的工資、惡劣的環境讓她和丈夫覺得要還債、要掙一筆給公婆養老的錢是那樣艱難。于是她選擇了一種實現這一目標更為容易卻被法律及社會道德不容的方式:去發廊里賣淫。
大約許多“賣淫女”都是這樣一步步走上那條辛酸路的,沒有誰天生是賣淫的,但人天生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茍麗被害,在此之前深圳兩個發廊妹被人在臉上刺上侮辱性文字。這類從事色情行業的女性被侵害的案件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而且侵害這些女孩的,往往是和她們一樣,從農村進入大城市追求幸福的兄弟。
他們都是弱者,背井離鄉進城追求幸福的生活,用過去的階級分析法,他們是同一個階級,理應互相尊重和幫助,但是在現實中他們之間卻有著仇恨,甚至互相侵害。那個殺害茍麗的青年是因為曾經有一個賣淫女伙同別人搶走了他200元錢。深圳那兩個被刺字的發廊妹是因為施暴者敲詐她們未果。
弱者受到傷害根本原因可能是源于整個社會,但現實中最直接給他們傷害的往往是處于同一階層的人群。比如說饑餓年代為爭一個饅頭打得頭破血流的肯定是窮人;那些走出廣州火車站被騙或被搶的大多是窮人,騙他們搶他們的人原來也都是窮人。窮人被侵害遠比富人被綁架勒索的概率大得多。
弱者之間的不平等更容易被感受到并引起反彈,而更大范圍的不平等即使能感受到,但對多數人而言沒有去改變的能力和膽量。就如饑餓年代哪個災民多分一個饅頭會引起抗議、爭吵甚至騷亂,而只有在非常時刻他們才敢去搶大宅院中地主老財的糧倉。殺害茍麗的男青年和茍麗“同是天涯淪落人”,無數像這個男青年的打工仔,他們進城找一份工作多么不容易,而且勞動強度大,很有可能得不到工資。相比較而言,他們發現和他們處在同一階層的一些女青年則不一樣,性別的不同使她們有男青年不具備的“資源”,非常辛苦而所得不多的打工仔發現“賣淫女”得錢太容易了,不平感產生了。而且這些男青年遠離家鄉,要解決性欲不得不花自己的辛苦錢去向那些“賣淫女”購買,這會更加重自己對這類人的憎恨。如果像殺死茍麗的男青年一樣,自己的血汗錢還被這類人伙同別人敲詐或搶劫,這種仇恨完全可能燃燒起熊熊大火。我想一個富人不會因為200元錢被搶心底就產生那樣的仇恨。
茍麗被窮人殺死,從社會學角度來分析,窮人之間的矛盾是否劇烈和整個社會資源分配是有關系的,當窮人的總量過多而給他們的資源過少時,必然會引起相互之間的仇恨和傷害,何止是“二桃殺三士”,有可能是“二桃”殺“三十士”、“三百士”。歷史上窮人造反時,固然有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被摧毀,但在風暴中被傷害更多的依然是窮苦百姓,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B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