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市場換技術”只是一廂情愿

章玉貴 · 2008-08-2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求解“市場換技術”制造業困局

證券時報 2008年08月22日 作者: 章玉貴


 
隨著國內部分制造企業因成本上升外遷至印度、越南等價值洼地,可能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的全球第四次制造業大轉移正由中國啟動。與此同時,日本的部分制造企業正在或準備回歸本土建廠,中國原有的配套企業專用性投資將遭受沉沒損失。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可能在制造業尚未實現整體升級的情況下就會迎來“產業空洞化”的尷尬局面。中國制造業今日的困難局面既有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因素,也是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及全球原材料價格飆升的直接結果,某種意義上還是“以市場換技術”策略下的催生物。

市場難換技術仍處分工低端
“以市場換技術”是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戰略舉措。改革開放初期,“以市場換技術”基本表現為政府主導的“政策執行”,如197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86年國務院公布的《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規定》中,都明確要求并鼓勵外商投資帶進先進技術。上世紀90年代后,“以市場換技術”被政府作為利用外資的一個基本戰略明確提出。
盡管有研究表明,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可對東道國的企業產生正的技術溢出效應,中國也不乏三峽工程這樣“以市場換技術”的成功個案,但出讓市場只是提供了獲得某項技術的可能,而且即使獲得某項技術也不等于能獲得該項技術的開發能力,因為技術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掌握某項技術不等于擁有技術開發能力。此外從技術的剩余索取權來看,跨國公司擁有的技術和本土企業擁有的技術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福利影響很大。若不考慮剩余索取權的問題,從靜態的角度看待以市場換技術,跨國公司的進入無疑帶來了新技術。但若考慮技術創新的問題,就會發現從存量技術到技術創新之間存在邏輯斷層,畢竟設計技術是無法轉讓的。因此,指望通過出讓市場換來本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根本性提高,本身就不現實。
目前中國制造業的現狀,再次印證“以市場換技術”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廂情愿。30年來發達國家的企業確實向中國轉移了一些二、三流技術,但隨著中國競爭對手技術的進步,近年來跨國公司紛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以控制當今和未來的技術市場,使得中國制造業始終無法擺脫對跨國公司的技術依賴。目前,中國制造業對外技術依存度已超過60%,而美、日的對外技術依存度只有5%。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靠進口,如中國紡織機械的70%、高端機床的75%,高速膠印機的75%、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的85%、光纖制造裝備幾乎100%都依賴進口。尤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裝備制造業,如航空設備、精密儀器、醫療設備、工程機械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中國大多依賴進口,如作為制造業“發動機”部分的裝備制造業,國內固定資產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其中光纖制造設備和60萬千瓦發電機的控制設備幾乎百分之百靠進口。
因此,盡管有報告說中國即將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首席工廠”,但該“世界工廠”實質上只是接受坐在“世界辦公室”里的發達國家CEO指揮與控制的“世界加工廠”。中國制造業仍以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導,仍處于國際垂直分工體系中的中低端。集成電路產業就是最貼切的寫照,以該產業最發達的上海來說,目前張江園區已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的地區,落戶浦東的中芯國際、宏力、華虹NEC等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已占據全國70%以上的生產能力和實際銷售額,但在集成電路的全球生產鏈中,美國控制著設計和生產設備的制造,臺灣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代工,即根據上游廠家的設計加工集成電路。而集成電路生產鏈中使用勞動力較多的封裝、測試兩道工序主要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完成,中國仍然充當著跨國公司的生產車間。

深耕自主創新突破技術瓶頸
經濟發展史表明,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在產業轉移過程中是不會將先進技術轉移給模仿和自主創新弱的東道國的。美國之所以流向日本的技術非常先進,流向中國的技術相對落后,就是因為日本的模仿和自主創新能力要比中國強很多。這些年來,發達國家的企業正是看到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不高,知識產權積累有限的現實,利用其技術壟斷地位索取高額技術轉讓費,進一步加強對我國相關制造企業的技術控制,迫使中國企業接受跨國公司主導的國際產業分工,中國越來越多地受到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等措施的限制。
因此,所謂的“以市場換技術”充其量只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掌控市場能力的手段之一。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當今制造業的國際分工格局中,作為制造業全球價值鏈的組建者和領導者的發達國家企業,為保持自身競爭優勢的需要,是不可能向中國轉移最新最先進技術的。中國制造業在升級過程中,必定遭到領導企業在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技術方面的封鎖,產業升級容易被鎖定,使得依靠技術轉移,嵌入全球價值鏈進而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目的幾乎很難實現。
因此,在中國的制造業越來越深地被納入國際分工體系之中的今天,如果中國的制造業不強化研發創新,不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和品牌,不能占據價值鏈中的高端環節,那么中國的本土制造業只能淪落到低質高耗、低附加值的產業鏈條中,就意味著有可能永遠受制于人和處于被動和跟隨的地位,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深耕自主創新才是中國制造業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中國在積極承接制造業技術轉移的同時,必須通過扎實的自主創新工作來實現制造業升級。一方面,要圍繞加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政策制度環境,鼓勵創新和勇于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并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的基礎服務平臺建設。逐步改變對終端高技術產品生產的依賴,搭建并提升高新技術中間產品的生產平臺。同時加大對產學研聯合、消化吸收和集群創新的支撐。而在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上,要關注世界范圍的高技術人才的流動趨勢,吸引那些已掌握最新前沿技術的國外人才回國創業。要把上海等技術較發達的地區打造成世界制造業基地及全國乃至世界的制造業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在有望實現技術突破的重點領域(如裝備制造、精品鋼材、船舶、新能源等)加大原始創新力度,催生更多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并形成產業化。實現制造業升級的局部突破,進而帶動中國制造業的整體升級。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4.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5.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6.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7.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8.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9.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10.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午夜一本在线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