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行,就在我眼前發生-奧運圣火傳遞日本站前線報道
薩蘇 長野站前
雖然相信藏獨絕不是善類,但暴行就發生在我面前還是讓我目瞪口呆。
從若里公園的輕松氣氛出來,我得到消息,藏獨分子集中到了長野車站前,于是我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這里。
的確,這里與若里公園的安靜不同,雙方的對立在街上就可以看到。雙方被警察分隔,可以看到中國方面的人大約是藏獨的10倍左右,但反華一方用高音喇叭而中國方面完全靠自己來喊,因此一時竟然有旗鼓相當的感覺,然而畢竟實力不同,原來藏獨占據車站廣場前和長野電鐵出口兩個對角,在中國人的擠壓下,車站廣場前的陣地終于被擠占。藏獨分子退守一處。可以看到,在藏獨一方,有大量日本右翼的旗幟,如日章旗,以及對中國敵視的標語,真正的藏族人,一個也沒有看到,完全是日語的世界。
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情緒雖然熱烈,但是沒有任何越軌的行為,在火炬通過的兩側建立了長長的紅色通道,而我卻親眼目擊了藏獨的暴行。
在中國這一方,當藏獨的旗幟出現時,會受到擠壓,但大家都很禮貌。然而,當我帶著記者袖標到藏獨控制的地方去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藏獨的人群里,十分混雜,有支持昂山素記的,也有皇民黨的,可以看出這真正是一個反華分子的大聚會。
就在我看著這個大雜燴的時候,身邊騷亂忽起。一個小伙子,只是因為臉上畫了五星紅旗,從藏獨人群的后面通過,被幾個藏獨的人看到,一聲吶喊就撲上來,拳打腳踢,用膝蓋頂砸,十幾個人撲上去亂打。
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大喊“駄目”!(日語:不許!),趕上去制止,而警察也在最快的速度趕來,但藏獨分子依然對著小伙子狠踢!
我來得及拍下后來的騷亂和小伙子被打傷的臉,我聽到他在對周圍的朋友喊:“克制!我們文明!”
周圍的中國人紛紛涌上來圍護小伙子離開,警察們趕來,緊緊地圍住藏獨占據的一角,只怕他們明白,一旦失去警察的保護,這些人很難取得立足之地。
看著藏獨一方打出的五花八門的旗幟,我竟然看到了這樣的字樣 –
“膺逞暴支”
“兇產支那國”
“暴戾支那嚴懲”
。。。
和我在一起的老記者渡邊幾乎要激動地對我喊 – 這不是日本普通人的想法!
我沒有回答他,敞開自己的外套,露出“保衛奧運圣火”的T恤,從藏獨的面前昂然走過。
警察迅速地拉開了我,然而,我聽到了我們自己人的掌聲。
當我回到中國人的中間的時候,五星紅旗,竟是那樣的親切,讓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完]
奧運圣火傳遞日本站前線報道七
薩蘇于若里公園
9‘05分,火炬從長野最熱鬧的站前廣場通過,這里也是華人和反華對峙的焦點。
圖5
拍到了藍衣衛士,但是角度不太好,很高興,原因是從后面來的中國人涌過來,讓我不得不讓開。在最后時刻,中國人突然爆發,用紅旗打開了一條甬道,將藏獨的主力隔絕在了圣火隊員的視線之外,我身邊的女孩子呼喊到聲音嘶啞是“中國加油!”
那一刻,我的心中忽然感到,那些從小學到的人物,文天祥,岳飛,仿佛離我們并不遙遠。
那一種感情,應該叫做忠誠。
火炬車上的同胞在向我們招手,他們應該感到海外游子的熱血與忠誠了吧。
在悉尼,一位使館官員不顧嫌疑,在眾人面前灑淚高呼 – 謝謝父老鄉親!
這一刻,我們的心在同跳。
反華的,藏獨的所作,真不愧了大家對他們的評價,我甚至覺得他們比我們常稱之為“憤青”所描述的更為卑劣 – 今天,看,他們干了什么?
圖16
剛剛趕開施暴歹徒的警察
他們攔截了兩位火炬手。
一位是66歲的日本著名老演員欽ちゃん,幾個人一起向這位身孚眾望的老演員身上投擲瓶子,如果不是日本警方用盾牌擋開,老人險些被砸中頭部。
一位是磁娃娃福原愛,沖上去搶奪福原愛的火炬,在近距離內被警方撲倒。
真是好漢子啊,欺負的不是老人就是女孩子!
怎么不敢去招惹那些身強力壯的火炬手呢?
這樣的親身經歷,讓我深信自己確實站在了正義的一邊,而藏獨,將用他們的暴行剝掉人們對他們的最后一絲同情。
You Call it Peace?!
我已經回到終點所在地,但是,恐怕我沒法繼續報道了,要和大家一起為祖國揮舞那面旗了。記者無國界?記者也有心中的祖國!
新聞工作的原則是要保證中立的立場。那么,總要放棄一樣吧。
[完]
另外,號召大家全球展開搜索引擎,幫助尋找下面的這位中國人。
這個小伙子勇敢地涂著五星紅旗走進了藏獨的本陣,和平的他卻遭到了瘋狂的拳打腳踢,我親眼看到他閃避開第一個揪他衣領的暴徒,但腹部被第二個暴徒打中,接著,第三個暴徒用膝蓋猛撞他的臉部,一群人惡狠狠地喊打。小伙子沒有還手,只是靈活地擋開了打來的拳頭,十幾個藏獨沒能把他制服。警方來后,才將雙方隔開。
希望大家找到他或者提供線索,來讓我們聽他自己講述今天的故事。我愿意做個證人。
這位同學被打的畫面
圖11
圖12
圖13
[完]
最后,放一張本人的照片,紀念三十五歲以后的激動。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9c6i.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