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啟動的改革至今已經三十年,天翻地覆的變化令人堂目。變化很多,只言片語難以盡述。
在這三十年的改革過程中,一些人快速致富,成為了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一些人淪為弱勢群體,陷入貧困的困境而倍受煎熬。
什么使得少數人快速致富,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又是什么使得眾多的工農大眾陷入貧困的困境而倍受煎熬呢?根本原因是權力。擁有權力者快速致富;無權力者淪為弱勢群體,陷入貧困的困境。
富者之所以富,是因為權力的富有;窮者之所以窮,是因為權力的貧窮。
三十年改革的結果表明,權力成為最有效的致富工具和手段。
有權力的快速致富,成為強勢群體;沒有權力的,陷入貧窮的困境,淪為弱勢群體。這是改革三十年來,最基本的社會現象。
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只要你控制了權力,都能及時的轉化為經濟收益,不管你是什么權力。權力大的,多得;權力小的,少得;沒有權力的,不得。
權力致富的高效和快速性,讓改革初期提出的“勤勞致富”的口號,最終淪為致富者的笑柄。
改革以來,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摒棄了政治掛帥的革命理論。這一政策一度得到廣泛的認可。然而,隨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理念的實踐,這一理論被異化為謀取個人經濟利益為中心。作為大權在手的官員,則是及時的把權力有效率轉化為個人的經濟收入,權力成為快速斂財最有效的工具。
從大政方針看,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理論、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優惠政策、先東部后中部再西部的發展步驟等等,無不體現著權力的巨大作用,誰先富、誰后富,誰不該富,誰先發展、誰后發展,都是被權力控制者安排的,同樣財富也是被權力控制者支配的。
據報道,中國的億萬富翁人數已經僅次于美國列世界第二;但另一分統計表明,中國的億萬富翁有九成以上是高干子弟。是這些高干子弟的能力很強,智力很高嗎?這是任何人都不會相信的。這是權力轉化為經濟收入的有力證據。
官權是整個改革過程中獲利最大的權力,也是改革利益分配過程中的最大贏家。不僅僅控制官權的官員能快速致富,就是他們的直系、旁系親屬及親朋好友,也在他們的權力照耀下,快速致富。億萬富翁九成屬高干子弟,就是官權給親屬帶來巨大金錢的實例。應該說,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在高級官員及其子弟中存在,事實上在大大小小各級官員中,這種雞犬升天的現象都十分普遍。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沒有辦法得到確切的統計數字,生活在中國的人們,心中都是十分清楚的。
但改革過程中,權力轉化為金錢不僅僅在于直接的官權上,其余如經濟控制權力、商業控制權力、學術控制權力、教育控制權力、醫療控制權力、土地控制權力、信息控制權力……等等大大小小的權力,只要你對某物某事有控制權力,都能及時有效地轉化為經濟利益,都能及時有效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錢。
所以,改革三十年,最大特征之一就是權力是快速斂財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改革初中期,由于物質相對缺乏,對商業物資的控制權力、采購權力成為某些人快速致富的主要手段。
在改革的中后期,由于物資相對豐富,商業權力不在是快速致富的主要手段了。
在消費升級、對學歷職稱待遇的唯一、硬性規定下,學術控制權力、教育控制權力、醫療控制權力、土地控制權力、土地開發權力、金融控制權力、信息控制權力……等等則也成為主要的快速致富權力。
學術控制權力成為知識精英快速斂財的主要手段,比如說學術觀點控制權、各種項目的審核權、論文審核發表權、職稱資格評定權、評定職稱資格開設的各種考試科目及考試資料的編寫、出版發行權等等……都是學術控制權力最有效的斂財手段。如“考試經濟”的提法,又如“核心期刊”被稱為“黑心期刊”,還有牙防組在對牙膏、認證過程中獲取高額報酬,都是學術控制權力快速斂財的直接結果。學術控制權力者的斂財行為,也讓一向被人尊敬的專家、學者、教授們名聲大跌,被很多網友形像的稱為“磚家、血者、教獸”等等。
中國論文數量列世界前幾位,而引用率只列一百多位以后,就是學術控制權力斂財的直接結果。
改革中后期,知識精英們也是由臭老九,一舉成為了僅次于官權控制者的強勢群體。其根本原因還是官權控制者,把一部分權力分給了他們的結果。
教育權力的控制,也是改革中后期重要的斂財手段,高額的初中、小學擇校費,較高的高中學費及高額的擇校費,昂貴的大學學費,以及進好學校的人情費,補課費等是教育權力斂財的主要表現。
由于教育成本的高昂,到學校學習又是學歷得到認可的唯一途徑,人們不得不走進學校,不得不繳納昂貴的學習費用。
教育市場化的提法,讓教育也成為教育權力控制者快速斂財的工具。教育權力控制者的瘋狂斂財,讓讀不起書成為改革以來普通民眾的新三座大山之一,也激起了普通民眾的極大不滿。也讓教師成為和官員、專家學者教授、醫生在網絡上一起被罵的最多的群體之一。
醫患矛盾的激化,是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急劇斂財,患者無法接受而造成的直接結果。高額的大藥方、虛開的診療費,生硬的態度,則讓人們更難接受。高昂的醫療費用讓看不起病也成為改革以來普通民眾的新三座大山之一。
改革中后期,在住房改革、所謂消費升級的刺激下,房價、地價節節攀升,這讓具有土地管理權力、開發權力者,成為了最快速的致富者。在這些權力控制者快速致富的同時,買不起房也成為了改革以來普通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之一。
改革以來,一切向錢看,錢成為了人們衡量一切的標準,這使得掌控錢財的金融機構成為最容易賺錢的行業。
改革三十年來的事實告訴我們,權力是最有效的致富工具。只要有了權力,不管是什么權力都能快速致富,從改革初期的萬元戶,到現在人數列世界第二的億萬富翁……,其致富過程無不與權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無權力的工農大眾,則紛紛淪為弱勢群體。
權力是最有效的斂財手段,是改革三十年來最大特征之一,這一特征貫穿于整個改革過程中,這種現象不但在被稱為“法制不健全”的改革初中期廣泛存在,就是在制定了無數法律的“法制健全”的改革中后期及現在,這一特征仍然是廣泛存在的,并且權力斂財的表現形式也沒有什么根本不同。
之所以說權力是改革以來斂財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因為權力斂財的高效性和普遍性。“無官不貪”的說法被普通民眾廣泛認可,就是最有力的感受。其中官權是最高效的斂財工具,其余如果有了商業權力、學術權力、教育權力、醫療權力、土地管理開發權力、金融權力、信息掌控權力、選舉權力……等等及一些權力部門的一般辦事人員都能從中得到經濟利益,都能快速致富。
總之,三十年改革的事實告訴我們,只要你有了權力,都能快速、有效的致富。權力是改革過程中最有效的致富工具和最有效的致富手段。富者之所以富,是因為權力的富有;窮者之所以窮,是因為權力的貧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