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引資受阻折射改革開放困境
何必
昨日舉行的東航類別股東大會現場投票結果顯示,“東新合作”在H股七成反對、A股九成反對的懸殊比例下被否決。東航董事長李豐華表示,這一結果在意料之中,會延緩東航與新航的后續合作計劃,但他認為新航仍然是東航最好的投資伙伴。出席會議的股東代表總股份為44.76億股,其中,出席會議的A股股份29.3247億股,3.96億股擁有表決權;出席會議的H股股份15.43億股,擁有表決權的H股股份為5.66億股。投票統計結果顯示,東航向新加坡、淡馬錫定向增發H股議案的通過率僅為22.38%,其中A股通過率為5.95%,H股通過率為25.3%,東航戰略引資新航的方案被否決。東航修改公司章程以及選舉新航、淡馬錫相關人士為董事的議案也隨之被否。在股東大會結束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李豐華表示,這次投票未通過一方面有同行業競爭者在投票前采取不規則手段暗倉操作的因素,同時也是股東短期獲利與企業長期發展博弈的結果。競爭對手直接向市場而不是向合作方東航拋出新方案,擾亂了東航與新航的合作計劃。目前東航領導團隊一致認為,新航作為戰略投資者是東航的最佳選擇,下一步公司將做好法律、市場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并與相關政府部門作進一步的溝通?!皷|新合作”方案被否,市場對新航是否會成“逃兵”充滿疑慮。李豐華表示,雙方并沒有做不再合作的思考,東航憑借自身努力已經不能改變財務狀況,通過資本市場繼續引資是必然的。而東航、新航經過兩年漫長的談判,雙方都有雙贏的心態,在法規允許之下,雙方還將繼續推動合作的進行,但方案被否將使后續計劃延緩實施。對于市場關心的東航與國航是否有戰略合作的可能,李豐華表示,中航從來未向合作方東航提交任何方案,即便中航日后提出方案,東航也不愿意將國航作為戰略投資者引進,因為引資不僅要考慮價錢,更重要的是與強者為伍。中國民航整體運作水平低,國航遠遠無法與新航相比,與國航合作無法實現“1+1>2”的效果。對于昨日的投票結果,中航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中航方面尊重市場的表決結果,中航有限投反對票是其作為東航的股東應該行使的權利,也是出于對國家利益和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考慮的結果。對于下一步的計劃,上述人士強調,將以1月6日中航有限發布的聲明為準。而國航方面,中國國航(601111行情,股吧)的董秘黃斌昨晚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航的態度跟7日發表的公告內容一致,一旦中航有限提出具體的收購方案,國航會認真考慮。(2008年1月9日《證券時報》)
嘻嘻。
昨天,是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一天。其原因,就是因為1月8日是東航被表決的一天。
結果呢?應該用那句經典的話來概括:“果然不出所料”。
其實,東航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歷程,本身就很是一波三折。不妨把友人發給我的相關材料羅列出來,也可以作為東航、乃至最近中國民航業變化的一個資料。
由于材料較多,在其間與結尾只是用加長省略號表示。
投資航空業需防看走眼
2006年10月19日11:23大 | 中 | 小
中國的航空市場前景誘人,中國各航空公司的前景又怎樣呢?對于那些正在考慮是否投資中國航空業以及具體投資哪些航空公司的人而言,注意各家航空公司間的細微差別可算得上一個投資竅門。
中國的航空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從中國這一世界最大且發展最快的航空市場之一獲利的機會。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10%,而政府認為經營良好的航空公司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各航空公司的航空客運總量去年達到1.38億人次,這一指標自2000年以來一直在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長。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今年9月的客運量都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以上。
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 Airlines)、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的控股股東都是中國政府,隨著中國航空市場的對外開放,政府當然不希望它們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這三家航空公司的股票都在香港和美國上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還有股票在倫敦上市,因此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是投資中國航空業的最便捷選擇。
中國多數商業航空公司都一直做不到持續盈利。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正在大量虧損。一些分析師預計,由于它們正在舉借更多債務來推進其雄心勃勃的機隊擴張計劃,從而使本已不佳的資產負債狀況進一步惡化,因此這兩家公司的虧損將會持續下去。
而另一方面,中國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則在大量盈利。該公司最近與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 )結成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則使它得以從這家亞洲經營最好的航空公司身上學習服務和管理經驗。中國國際航空被認為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最安全的投資選擇。
但許多分析師認為,該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可能已沒有多少上升空間,而那些想當然地對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敬而遠之的投資者則有可能忽視了現實情況的復雜性。
中國三大航空公司的飛機都需由政府集中采購,在這一過程中對國際政治的考量往往要超過對商業合理性的關注。
此外,中國政府擁有對國內航空燃油的定價權,它還禁止對國內航班用油進行套期保值,這就剝奪了三大航空公司對其最大一塊成本的控制權。
中國監管部門上個月授權各航空公司,從10月1日開始它們可以將燃油附加費的征收范圍從國內航班擴展到國際航班。但航空公司管理人士和分析師們說,燃油價格仍是一件需要關注的大事。航空燃油的價格近期雖有回落,但仍然有很大的波動性。投資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Karen Chan說,航空燃油的價格每桶上漲1美元,就會使中國三大航空公司每家的年利潤下降人民幣1.5億至2億元(相當于1,900萬至2,530萬美元)。
總部位于商業中心上海的中國東方航空宣布,公司2005年虧損了人民幣4.67億元,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額更是達到17.2億元,盡管該公司的收入在這一年半中都是增長的。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預測,東航今年將虧損人民幣11億元。該行建議投資者減持或賣出東航股票,它還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定為1.05港元(13 美分)。中國東方航空的股票周三收盤持平于1.37港元。
瑞士信貸的Karen Chan對東航股票的前景更不樂觀,她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定為0.78港元,并將該股的評級定為“弱于大盤”。
她認為東航難以扭虧為盈,并指出該公司的凈債務與股本之比為8:1,而它在整合去年收購的兩家小航空公司方面也遇到了困難。
但投資銀行瑞士銀行(UBS)的達明?豪斯(Damien Horth)卻認為,盡管有上述不利因素,東航仍不失為一個投資機會,他將該股的評級定為“買進”。豪斯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期中的進一步走強將使東航巨大的美元債務負擔大為緩解。
豪斯還預計,中國東方航空與亞洲航空業巨擘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圍繞一項股權合作計劃進行的長期談判可能即將完成。根據雙方可能達成的協議,新加坡航空將在資金和管理知識方面對東航提供幫助。
東方航空的一位管理人士說,該公司希望引入戰略投資者,而新加坡航空可能是它的首選。新加坡航空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正在探討中國“可能存在的機會”,但他拒絕詳談此事。
總部位于廣州的中國南方航空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該公司90%的業務是國內航班,這一比例比國航和東航都要高。由于監管機構禁止國內的航空公司對國內航班用油進行套期保值,因此南航最易受到油價上漲的打擊。而國內航線上的價格戰也使南航深受其害,一些航線的折扣票價甚至會比原票價低70%。
中國南方航空2005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虧損了人民幣18.8億元和8.25億元。但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該公司仍在積極擴大機隊規模,它周二宣布又新訂購了12架波音飛機,總價值高達18.4億美元。南航發言人蘇亮說,雖然這筆購機交易會進一步提高該公司的負債水平,但“如果只擔心債務權益比過高,你又如何發展呢?”
分析師們對南航的基本面看法不一。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對中國南方航空低下的乘客收益率和不斷增長的債務表示關注,因此將該股的評級定為“賣出”,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定為1.78港元。法國巴黎銀行則預測南航全年將小幅盈利人民幣1,000萬元,它將該公司的股票評級定為“買進”,并將該股的目標價定為2.60港元。
而花旗集團(Citigroup)則聲稱,僅僅是人民幣的升值前景就足以推動南航的股票上揚;它也將南航的股票評級定為“買進”,并將該股的目標價定為2.40港元。
中國南方航空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三下跌0.01港元,收于2.38港元。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達到人民幣24.1億元和4.58億元。該公司一位管理人士說,公司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財政季度業績“非常良好”,但在10月底之前該公司不會公布這一季度的收益報告。
國航與國泰航空結成的合作伙伴關系──兩公司都持有對方的大量股份──增強了國航的競爭地位。國航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受油價上漲影響最小的一家,因為該公司擁有眾多國際航線,因此它可以對自己在海外購買的燃油進行套期保值?;ㄆ旒瘓F在最近一份致投資者的報告中說,國航已對其今年上半年39%的用油需求進行了套期保值,并從中獲得了人民幣3.38億元的套期保值收益。
花旗建議投資者購買國航的股票,它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定為3.52港元。法國巴黎銀行也將國航的股票評級定為買進,并將該股的目標價定為3.42港元。國航的股票周三收盤小幅下跌至3.49港元。瑞士銀行的豪斯對國航保持住其現有乘客收益率的能力提出了質疑,因為開行通往北京航班的國內外航空公司日益增多。豪斯還對國航的長期戰略感到迷惑,理由是該公司計劃加入星空聯盟(Star airline alliance),而國泰航空卻加盟了星空聯盟的競爭對手寰宇一家航空聯盟(oneworld)。
豪斯將國航股票的評級定為“減持”或賣出,并將該股的12個月目標價定為2.70港元。
Bruce Stanley
……………………
新加坡航空或將參股東方航空
2007年05月23日11:13大 | 中 | 小
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確認,目前正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展開進一步的談判以達到參股后者的目的,此舉若成功,新加坡航空公司將如愿進入中國這個最具發展潛力的航空業市場。
一位知情人士周二透露,雙方即將達成一項協議,不過兩家公司還將就持股比例和投資規模進行商討。
兩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均在周二早些時候停牌。新加坡航空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公司,就某項投資進行的談判已進入后期階段。過后該公司才確認談判對象為東方航空。
雖然具體的參股比例尚無從知曉,但中國有關法律規定一家外國投資者在中國航空公司里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25%,此外新加坡航空也在其公告中暗示此次參股的比例將低于25%。依據高盛(Goldman Sachs)基于東方航空周一3.73港元(約合48美分)的股價計算,若以發行新股的方式購得后者25%股權,那么購買者需支付約10億美元。
中國經濟增長迅猛、社會日顯繁榮,旅游業前景光明,這些都吸引了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目光,紛紛想在中國市場上搶得一席之地。再加上遇到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契機,這就使得中國市場在航空公司眼中變得更具魅力了。
其實從去年年初開始,東方航空就一直在就參股事宜與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進行協商。新加坡航空希望在參與東方航空國內航線的同時,也能吸引中國乘客搭乘其國際航班。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在中國大陸的業務規模與之相當。國泰航空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交叉持股,持有后者約17.5%的股權。
悉尼咨詢機構亞太航空業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彼得?哈賓森(Peter Harbison)認為,五年內中國將成為該地區航空業的霸主。他還指出,在初期階段進入中國將確保企業今后能在這個全球發展最快的航空市場上取得有利地位。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 Space Co.)旗下空中客車公司(Airbus)預計,從現在起到2025年,中國國內民航市場將以年均11.3%的速度增長。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中產階級選擇去海外度假和進行商務旅行,國際航線業務也將保持上升之勢。
對境況不佳的東方航空來說,若能贏得新加坡航空的投資,那對它而言將是一次雪中送炭。作為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實力最弱的一家,東方航空債務纏身,一直在竭力控制成本。該公司2005和2006年的凈虧損額分別達到人民幣4.67億元(約合6,090萬美元)和33.1億元(約合4.319億美元)。除此之外,該公司在上??偛棵媾R的競爭也正逐步升級。
由于缺乏國家明確的財政支持承諾,一年多以來東方航空已經向數家戰略投資者表達了合作意向,其中公司高層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新加坡航空是他們中意的合作對象。
東方航空一名管理人士周二指出,新加坡航空是航空業的一流品牌。
然而牽手新加坡航空不一定就意味著東方航空能夠扭虧為盈。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駐香港分析師Michael Wu談到,除燃油價格居高不下外,某些航線運力過剩也將損害東方航空的利潤率。他表示即使新加坡航空入股東方航空能對其利潤帶來積極影響,這種作用也并非實質性影響。他還說自己不太看好新加坡航空此次戰略投資對東方航空利潤的提振作用。
新加坡航空表示其在新加坡市場上市的股票將于今天復牌。記者無法聯系到東方航空管理人士就其股票在滬港兩市的復牌時間置評。
新加坡航空指出,此次潛在交易的規模尚未達到新加坡交易所要求披露的水平。該交易所規定若一項交易超過公司市值的5%,則交易方需予以披露。新加坡航空目前市值約為230億新元(約合150億美元),其5%大概為11.5億新元。
Bruce Stanley
……………………
國航競爭優勢凸現
2007年06月29日14:34英 | 大 | 中 | 小
有時候一項好的投資可能就在你的眼皮底下,考慮一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吧,這家已經比國內同行勝出一籌的航空公司如今面前又有了更上層樓的新機遇,那就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了10%,而一國航空業的增長速度通常是這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的1.5倍。北京2008奧運會有望給中國本已蓬勃發展的航空業帶來10%到20%的運量增長。以北京為基地、占據北京航空市場近半壁江山的國航已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獨家航空合作伙伴,這一資格所帶來的利益遠非贊助商和供應商資格可比。
中國國航相關報導
? 中國國航06年凈利潤增長12%
? 中國國航調低IPO規模
花旗集團(Citigroup)預計中國的航空運量今明兩年將分別有15%和20%的增長,并據此給予了國航股票“買入/低風險”的評級,同時將其12個月目標價位定為8港元(1.02美元)。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國航股票周四收漲0.05港元,報6.02港元。
花旗集團對中國航空業的總體前景頗為樂觀,但是具體到該行業的各家公司,相對于同為大型國有企業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而言,它還是更看好國航?;ㄆ旖衲?月給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兩家公司股票的評級分別是“買入/高風險”和“買入/中度風險”,12個月目標價位分別是3.35港元和5.50港元。周四收盤時,南方航空報5.23港元,而東方航空股票自5月底以來一直停牌,該公司稱正在就出售股權一事與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進行談判。該股停牌前價格是3.73港元。
北京的機場也會讓國航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優勢。一座新航站樓大約將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新航站樓將分為A、B兩座,分別供國內航空公司和國際航空公司使用。在中國的三大航空公司中,只有國航能夠使用新航站樓。而除中國國航外還有三家較小的航空公司也可以使用,包括國航旗下的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Airlines Co.)。即將交付使用的候機大樓面積相當于現有兩座候機大樓面積總和的兩倍。
此外,中國國航以高端市場為業務重點的發展策略或許正好迎合了奧運期間的客運特點。在該公司國內市場中,公務艙機票收入的貢獻占到了總利潤的70%。
花旗集團分析師Ally Ma自去年10月以來就看好中國航空運輸業的發展。Ma說,奧運會給中國國航帶來很多機會,或許2008年之后才是對它真正的考驗。
中國國航的前身是中國民航總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下屬國際航運部,雖然它在1988時更名為中國國航并開始自主運營,但所有權仍歸國家。該公司于2004年在香港和倫敦上市,2006年在上海上市,目前總市值約為1,200億港元。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國航已擁有飛機207架,每周開設的航班數超過5,000架次。此外,該公司第一季度載客率由去年同期的71.8%升至74.7%;第一季度乘客人數也較上年同期增加15%,達到786萬人次。
中國國航2006年凈利潤較上年增長12%,至人民幣26.8億元(3.518億美元),收入較2005年增加17%,達到人民幣449億元。今年頭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人民幣4.03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由于油價高企而出現虧損。過去三年中,中國國航累積凈利達到人民幣59.4億元,相比之下,東航與南航則分別虧損人民幣6.1億元和人民幣17.4億元。
中國國航是國內唯一一家與全球一流航空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的航空公司。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持有中國國航17.3%的股權,同時后者也持有前者17.5%的股權。雙方的合作關系涉及多個領域。中國國航負責國泰航空在大陸地區的票務工作,國泰航空則負責國航在港澳臺地區的售票工作。
在國航去年的業務收入中,國際航線收入占到了其中的46%。這其中與國泰航空的合作自然功不可沒,因為香港作為中轉地的作用不可小視。國航投資者關系經理王凱談到,香港在疏導往來內地各城市的國際航線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花旗估測,按照國航對國泰航空的持股比例,它將在2007年分得后者人民幣6億元的利潤。它還預測國航今年上半年將實現凈利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一倍有余。
然而一些分析師卻沒有那么樂觀。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就僅給予國航“中性”評級,稱雖然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但這已在股價中得到體現。瑞士信貸分析師陳翠珊(Karen Chan)將國航12個月目標價設為5.30港元--較其周四收盤價低12%。
在陳翠珊看來,鑒于其強大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國航與國內其他航空公司相比的確是上佳之選,但她也表達了對奧運效應的擔憂。她擔心奧運在創造機會的同時也會引入更多的國際競爭,尤其是新候機大樓的建成將給外國航空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帶來更多便利。她還談到,與國泰航空的合作更大意義上只是一種宣傳姿態,而非實質性合作。
總體而言,中國各家航空公司有著與全球同行一樣的心頭之患--高昂的燃料成本。而國航在這方面的憂慮更是甚于國內其他航空公司,如今為了規避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它已購買了期貨合約。
然而,在中國國內市場很難對沖掉這種油價風險,因為中國航空油料集團(China Aviation Oil Group)是市場唯一的供應商。所以盡管對于購自國際市場的燃料國航能夠對沖掉大部分風險,但對于購自國內市場的部分它仍將面臨價格波動的考驗,而這部分燃料則占到了它所需燃料的51%。通常情況下,國內燃料價格每隔數月就要重新設定一次。
花旗表示,如果今明兩年原油均價依然維持在2006年的水平(每桶66美元),那么它將把國航目標價下調至6.60港元。
雖然油價可能成為阻礙國航發展的“對頭”,但匯率則向國航以及其他擁有美元債務的中國航空公司伸出了援手。自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累計升值6.5%,這有效緩解了上述航空公司的債務負擔。得益于人民幣的穩步升值,國航去年因此獲得的匯兌收益為人民幣9.8億元,2005年時這一數字為9.18億元。
Juying Qin
(更新完成)
……………………
新航或將很快和東方航空達成入股協議
2007年07月30日18:40大 | 中 | 小
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接近同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預計交易將在未來五周內宣布。
其中的一位知情人士向道瓊斯(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雙方的談判已經拖延了一段時間,但談判并未破裂,雙方應會在未來5周內達成協議。
相關報導
? 新加坡航空振翅高飛
? 新加坡航空或將參股東方航空
該人士稱,上述交易必須首先得到中國四家監管部門的批準,最后才是提交給國務院(State Council)審批。他表示,目前來看雙方的談判沒有障礙,雙方接近達成最后的交易。
新加坡航空公司正在就收購東方航空不超過25%的股權進行談判。雙方的談判于5月份正式啟動,自5月22日起,東方航空A股和H股一直處于停牌狀態。
新加坡航空公司發言人福肖(Stephen Forshaw)表示,雖然談判正在進行,但公司目前并沒有承諾會及時投資于東方航空。
另一位知情人士稱,新加坡航空的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可能也將入股東方航空。他表示,從目前來看,入股的比例可能是新加坡航空入股15%至20%,淡馬錫控股入股5%至10%。
他還表示,一旦通過國務院的審批,三方將就具體入股比例進行磋商。
淡馬錫控股拒絕對是否入股東方航空進行評論。東方航空的一名管理人士稱,談判的時間表和所討論的入股規模還不清楚。
Costas Paris
……………………
航空公司對決中國長空
2007年08月28日12:01
經過數月等待,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終于決定向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和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出售部分股權,此舉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繼續領跑世界,爭奪中國國內、國際航空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知情人士周一透露,東方航空將于周日在上海簽署相關售股協議。今年5月,上述兩家航空公司正式啟動談判,但東方航空自去年年初以來就一直在與新加坡航空磋商這份潛在的參股計劃。當新加坡航空宣布它與東方航空就入股事宜進行的談判已進入高級階段后,東方航空在滬港兩地上市的股票從5月22日起就一直處于停牌狀態。
入股協議生效后,全球市值最大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將在中國這個世界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它不僅想利用東方航空的國內航線網絡,還想染指中國的出境旅客市場。
新加坡航空的這次參股舉動對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來說,可謂一次正面挑戰,因為在投資中國內地航空市場的外資航空公司中,目前唯一能和新加坡航空分庭抗禮的就只有國泰航空了,后者與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悉尼咨詢機構亞太航空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皮特?哈比森(Peter Harbison)指出,這無疑正是新加坡航空所期待的。
而對東方航空來說,與新加坡航空的合作不但可以幫它緩解資金問題上的燃眉之急,還可以從這位業界領袖身上學到不少營運經驗。在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東方航空的實力是最弱的,它債臺高筑,2005和2006年的凈虧損額分別達到人民幣4.67億元(約合6,170萬美元)和33.1億元。此外,它在自己的大本營上海也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據一位了解會談內容的知情者透露,新加坡航空的母公司淡馬錫控股將收購東方航空不足10%的股份,而新加坡航空則將收購東方航空15%或者更多的股份。這名知情者還說,周日簽署協議后,三方代表將討論具體的股權分配問題,談判將在幾天內全部完成。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具體的外資參股比例,但中國法律規定,外國單個投資者入股中國航空公司的比例不得超過25%。對此新加坡航空5月份時也曾暗示,它的股權收購比例將小于25%。
據高盛(Goldman Sachs)根據新加坡航空5月份宣布啟動談判前東方航空的股價計算,這樁交易的價值將達到約10億美元新加坡航空。東方航空將以發行新股的方式將公司25%的股權售予新加坡航空。中國新聞媒體也有報導稱,這筆交易的價值將會達到10億美元左右。
東方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管理人員均拒絕確認此交易,記者未能聯系到淡馬錫的管理人士對此發表評論。
一位熟悉上述收購計劃的消息人士透露,協議將于周日在上海虹橋機場簽署。
這樁買賣使得中國其他航空公司又多了一個實力強勁的對手,但有些分析人士認為,協議也許不會像新加坡航空期待的那樣一下子釋放出所有積極效應。中國法律規定外國投資者在中國航空公司中持有的股權比例不得高于49%。由于無法取得控股權,新加坡航空對東航管理層所能施加的影響可能無法達到它希望的程度。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香港的研究人員皮特?希爾頓(Peter Hilton)談到,能夠在別的航空公司中掌握少數股權,這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了。他說,新加坡航空的這一投資也許至少在五年內不會給它帶來“有意義的”利潤,但考慮到中國政府“不會真的”讓東方航空破產,因此新加坡航空所承受的經濟風險也就沒那么大。
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 Inc.)駐香港的分析師Michael Wu預測,要想讓雙方的這種合作關系給東方航空帶來任何實質性變化,至少要等到一年半之后。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他說。
2002年,中國政府在中國航空業發起了一項重組活動,期間東方航空收購了一批規模較小的地方航空公司,但事實證明這給它自身帶來了債務負擔。除此之外,東方航空的機隊是國內同行中最為多樣化的,其用于維護備用零件和培訓機械師的費用也是相對最高的。
再來看看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簡稱:南方航空)。對這家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唯一沒有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企業來說,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的合作或許也給它帶來了新的壓力??偛课挥趶V州的南方航空目前是航空聯盟組織──天合聯盟(SkyTeam)的成員,加盟者還包括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 Inc.)和法國航空公司(Air France-KLM)。根據協議,聯盟成員不僅可以通過共用候機室的方式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還可以幫助彼此代賣機票,以此來拓寬收入渠道。
其他兩家航空聯盟──寰宇一家(OneWorld)和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一直在競相力邀大陸其他航空公司入盟??扇缃瘢录悠潞娇张c東方航空的合作卻把一種不同尋常的狀況擺在了它們面前。
中國國航已經打算加入星空聯盟,后者目前已有新加坡航空加盟。東方航空雖未加入任何一家航空聯盟,但目前成員中缺乏大陸航空公司的卻只有寰宇一家。此外,寰宇一家已接納了國泰航空作為成員,后者是中國國航的股東之一。
Costas Paris / Bruce Stanley
……………………
新航和淡馬錫將以9.3億美元收購東航股權
2007年08月29日07:30大 | 中 | 小
知情人士表示,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和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將斥資大約9.3億美元收購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共計24%的股份,此項交易將于周日對外宣布。
相關報導
? 航空公司對決中國長空
這位知情人士周二對道瓊斯(Dow Jones)表示,周日前上述交易可能略有變化,但目前所達成的共識為收購24%的股權;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將以約9.3億美元的價格分別收購東方航空大約16%和8%的股份。
他指出,全部收購比例可能提高至25%,但肯定不會超出這一水平,同時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各自的收購比例可能也會出現細微變化。
東方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均拒絕對收購交易的具體情況發表評論,記者也未能即刻聯系到淡馬錫控股管理人士對此置評。
廣告
東方航空執行董事羅祝平周二表示,公司將于周日在上海虹橋機場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其與新加坡航空擬議中的合作事宜進行說明。
新加坡航空一直在就收購東方航空不超過25%的股權一事進行談判。雙方的談判于今年5月份正式啟動,自5月22日以來,東方航空A股和H股一直處于停牌狀態。
中國媒體此前猜測,這項收購交易金額大約為10億美元。
這是國外航空公司首次收購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其中之一。分析師認為,此項交易將使東方航空獲得急需的現金,并享受到新加坡航空的全球網絡;而新加坡航空則可借助本次交易在不斷增長的中國航空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Costas Paris
……………………
國航將考慮與其他中國航空公司合并
2007年08月29日18:50大 | 中 | 小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總裁蔡劍江周三表示,由于來自國際航空公司的競爭加劇,該公司將考慮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簡稱:南方航空)等其他中國航空公司合并。
蔡劍江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自由航空服務協議數量增多,海外航空公司在進入中國城市方面被授予了更大的自由度,這改變了中國國內航空業的競爭格局。
在被問及中國國航是否計劃與南方航空合并時,蔡劍江表示,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國航不排除與南方航空等其他航空公司進行股權重組的可能性。
不過,蔡劍江表示,公司對此并沒有一個確定的計劃,也沒有時間表。任何合并事宜最終需要由中國政府決定。
大陸媒體曾報導稱,中國國航已經向有關當局遞交了合并建議。
蔡劍江表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重組國內民航業,以提高行業效率及競爭性,但他沒有作詳細說明。
廣告
蔡劍江表示,其他潛在合并對象還包括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簡稱:上海航空)和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 簡稱:海南航空)。
中國民航業上一次進行重大重組是在2002年。當時10家國內航空公司合并成三大集團,分別隸屬于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以及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中國東方航空)。
中國國航周二表示,受人民幣升值及投資回報增加推動,上半年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兩倍多。
這家總部位于北京的航空公司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58億元增至人民幣15.7億元。
中國國航今年上半年共運送旅客1,669萬人次,較上年同期的1,456萬人次增長15%。貨運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8%,至454,310.7噸,上年同期為383,866.1噸。
中國國航所持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的17.5%股權貢獻了豐厚回報。去年8月份,這兩家航空公司通過一項復雜的股權重組交易互相持股17.5%。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航從國泰航空和澳門航空(Air Macau Ltd.)等關聯公司處獲得的經營利潤從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078億元增至人民幣4.789億元。
Jeffrey Ng
……………………
新航入股,東航振翅
2007年09月03日13:05英 | 大 | 中 | 小
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終于作出人們期待已久的決定,正式對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Ltd.)進行戰略性投資;中國國內實力最弱的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命運就此與全球航空業超級明星聯系在了一起。
昨日在上海簽署的這份投資協議有望在中國航空界引起巨大震動,同時也應能為渴望從中國航空業飛速發展中謀得利益的投資者創造出新的機會。
相關報導
? 新加坡航空振翅高飛
? 新加坡航空或將參股東方航空
新加坡航空公司最終同意收購東方航空15.7%的股份,同時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購得東航另外8.3%的股份,合計投資額72億港元(合9.234億美元)。有關這筆交易的消息很早之前就已傳出,新航后于5月22日證實自己與東航的談判已經進入了高級階段,兩家公司的股票于當日開始停牌。
伴隨雙方在協議細節問題上的反復磋商,香港上市的東航股票自5月22日以來一直處于停牌狀態。據該公司一位高層透露,公司股票應于今日恢復交易。該股停牌前股價是每股3.73港元。
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的股票分析師艾德里安?洛伊(Adrian Lowe)說,直覺告訴他股價會上漲。新加坡航空最終同意以每股3.80港元收購東方航空的部分股權。
洛伊談到,不管東航股價在周日宣布上述售股交易后的短期內會有何表現,它的長期前景“只會是看漲”。東方航空兩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背負的重重債務更使其運營現狀雪上加霜。他指出,該公司的凈資債比為1,000%,相比之下,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和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的凈資債比大約僅為30%。
悉尼咨詢機構亞太航空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皮特?哈比森(Peter Harbison)指出,雖然將總部設在中國經濟中心上海使東方航空獲得了更多拓展業務的機會,但它在當地的發展卻受到了規模不及自身的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的強力挑戰。與其他兩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不同的是,東方航空目前尚未參與任何一家國際航空聯盟。而如果它加入其中,則不僅可以在成員間實現機票代賣,從而增加收入,還能通過共用候機室等設施的方式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有了新加坡航空的財務支持和運營經驗,東方航空或許將走出低谷。后者上周宣布,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人民幣5,820萬元(約合771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凈虧損13.4億元?;ㄆ旒瘓F(Citigroup)分析師Ally Ma預計,東方航空今年全年也將實現盈利,這與東航總裁曹建雄周日在上海向記者發表評論中所表達出的觀點不謀而合。考慮到新加坡航空的戰略投資將會發揮出的積極效應,她給予東方航空“買入”評級,并表示將對其3.35港元的目標股價作出調整。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對此表示樂觀。香港時富證券(Celestial Securities)分析師蔡錦煌(Jackie Choi)認為,東方航空的股價目前被高估了,他對該股給出的評級是“賣出”。蔡錦煌預測該股將在一個月內跌至3港元甚至更低。
盡管如此,蔡錦煌還是承認東方航空將從這一新伙伴身上獲益良多。迄今為止,新加坡航空是第二家對大型中資航空企業進行投資的國際性航空公司;之所以有如此舉動,它某種程度上是想與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一爭高下,后者與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在經濟旺盛增長、政府放松旅游限制以及中產階級人數擴大等有利因素的帶動下,中國航空業有了長足發展。面對當中蘊含的商機,新加坡航空對中國市場可謂垂涎已久。波音公司(Boeing Co.)預測,未來二十年內中國航空客運市場將以平均每年8.1%的速度增長。如今,新加坡航空的加入使中國這一市場的競爭陡然激烈起來。
一直以來,中國國航的盈利能力都要強于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該公司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凈利潤增加了兩倍。與國泰航空的合作不僅幫助國航提高了空中服務及其他重要業務的水平,還讓它得以將自身的國內航線網絡與國泰航空遍及各地的國際航線進行整合。
時富證券的蔡錦煌表示,基本來說,中國國航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最好的一家。他對國航的評級為“持有”,認為其估值較為合理。國航H股上周五收于9.70港元。
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的洛伊給予國航“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為11.30港元;花旗集團的Ally Ma同樣給予其“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為10.20港元。
廣告
上周三,正當有傳言稱東方航空即將與新加坡航空達成協議時,國航總裁蔡劍江表示,國航將考慮與其他中資航空公司的合并事宜,其中包括南方航空,而后者當時表示沒有合并或是整合計劃。次日,國航又一改前日態度,強調指出它并不排除對中國航空業進行重組的可能性,對此前言論予以澄清。
如此轉變凸顯出市場上一種猜測正甚囂塵上,即中國政府可能想重組國內航空業,以幫助國內航空公司在面對日益激烈的海外競爭時能有招架之力。中國政府上一次重組航空業是在2002年,當時該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全國范圍的合并。
花旗集團的Ally Ma指出,中國必須在鼓勵整合方面有所動作,這樣才能出現一兩家有實力與外國同行一拼高低的大型航空公司。
目前,南方航空是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唯一沒有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雖然它擁有國內規模最為龐大的飛機編隊(超過300架飛機)、且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也由上年同期的虧損轉變為盈利,但眼下隨著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合作關系的確立,它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會有增無減。
“我覺得這將對南方航空的業務產生一些影響,”該公司一位管理人員坦言。他尤其擔心的是總部位于廣州的南方航空今后在吸引出入境旅客方面的能力,因為旅客們將面臨新加坡航空-東方航空的更多選擇。這名官員還補充說,“我想南方航空要引入一名國際航空投資者并非易事?!?
中國政府現僅持有南方航空50.3%的股份,而中國法律規定外國投資者在中資航空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上述管理人員指出,南方航空現有股權結構似乎否定了外資擴大收購比例的可能性,除非公司再發行新股。
不過,人們對有關外資入股的猜測以及它所引發的投機興趣還是推動南方航空的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中大幅上漲了五倍。
洛伊表示,投資者對南方航空的交易含有某種投機成分,他們認為由于南航需要幫助,因此它將成為戰略投資者的下一個投資對象。
南方航空的股票8月21日收于6.81港元,當天花旗集團對它的評級為“買入”,12個月目標價為7.95港元。之后,該股一路飆升,上周五報收9.93港元。
Bruce Stanley
(更新完成)
……………………
國泰航空據傳有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
2007年09月24日08:52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也在尋求投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Ltd., 簡稱:東方航空),這使此前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收購東方航空部分股份這一意義深遠的交易以及該公司在中國生機勃勃的民航市場上的地位將面臨何種前景,突然之間變得不確定起來。
新加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達成協議,將收購總部位于上海的東方航空15.7%的股份。新加坡航空的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同時也將收購東方航空8.3%的股份。中國國務院以及東方航空的管理委員會已經批準了這兩家新加坡公司合計金額72億港元(合9.25億美元)的收購計劃。
但一位知情人士周日卻表示,國泰航空也在尋求收購東方航空的部分股份。如果再加上國泰航空的關聯企業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已持有的11%東方航空股份,國泰航空入股東方航空將使新加坡航空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泡湯,東方航空的一位管理人士周日已承認了這一點。
國泰航空和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分析師們早就說過,這兩家公司可能會共同努力,使新加坡航空入股東方航空一事成為泡影。國泰航空的股票上周五已在香港交易所暫停交易,以待該公司就一項“擬議中的交易”發布聲明。
據上述知情人士說,國泰航空計劃在香港股市周一收盤后宣布,它計劃收購東方航空的股份。這位人士拒絕作進一步的說明。英國的《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則報導說,國泰航空將斥資約40億美元收購東方航空的股份。
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東方航空管理人士周日表示,該公司尚未接到國泰航空的任何收購提議。
他說:“東方航空將努力勸說盡可能多的股東批準這一(與新加坡航空的)交易?!彼€說,相信與新加坡航空的交易將繼續推進下去,因為這一交易已獲得了中國大多數相關部委的批準。
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都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但據一位知情者說,這兩家公司將在事態進一步明朗后再采取行動。該人士說,由于它們收購東方航空股份的交易已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批準,所以它們相信該交易能夠繼續進行下去。
Costas Paris / John Jannarone / Jeffrey Ng / Bruce Stanley
……………………
國泰航空股票停牌,等待就擬議交易發出公告
2007年09月22日11:09大 | 中 | 小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股票周五下午停牌,等待公司就一項擬議交易發表公告,停牌前該股大幅上漲。
這家香港航空公司在遞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材料中未披露進一步的細節。國泰航空發言人梁月芳(Carolyn Leung)表示,公司很快就將發表一份公告,但拒絕就此置評。
在停牌前,國泰航空股價早盤一度飆升12.4%,至23.05港元的紀錄水平。股價在午盤休市時上漲了11%,至22.70港元,成交額總計6.407億港元,遠遠高于周四全天成交額3.918億港元。
分析人士表示,國泰航空股價周五上揚之前,中國大陸航空公司股價已連漲兩個交易日,因傳言將發生行業重組并導致并購。
廣告
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H股周五漲12.4%,至9.72港元,周四曾暴漲23%。國泰航空持股17.5%的中國國航(Air China Ltd.)H股則漲1.5%,至11.84港元,前一交易日漲幅為13%。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H股漲7.6%,至13.90港元。周四漲幅為7.7%。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在周四下午的報告中表示,東方航空向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出售股份交易于11月獲少數股東批準之前,中國國航可能會采取激進的的行動給交易設置障礙。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已同意聯合持有東方航空24%的股份。
中國國航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已累積持有東方航空11%的H股,4月份時持股比例還僅有5.1%。
花旗集團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可以聯合東方航空的其他少數股東發出高于該交易價格的反報價以使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交易流產。但是,熟知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公司交易內情的人士表示,花旗集團所描述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該消息人士表示,這筆交易是中國政府行為,中國政府已經同意的交易不太可能再出現變數。
中國國航一公司管理人士表示,公司尚無行業重組方面的具體計劃或時間表。
市場關注中國航空行業重組的可能性是因為中國國航總裁蔡劍江8月29日表示,由于來自外國航空公司的競爭,中國國航這家中國旗艦航空公司將考慮與其他國內航空公司合并。但蔡劍江表示,公司并無確切的計劃,并稱行業聯合最終將由中國政府來決定。
Jeffrey Ng
……………………
國泰航空放棄入股東航計劃
2007年09月25日10:53英 | 大 | 中 | 小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及其中國大陸合作伙伴的母公司在聯合入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Ltd., 簡稱:東方航空)一事上打起了退堂鼓,從而避免了與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為爭奪中國有利可圖的上海航空市場而彼此攤牌,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中國蓬勃發展的航空業自此將走上哪條道路?
國泰航空在周一晚間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不會繼續推進與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 簡稱:CNAHC)共同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CNAHC是東方航空的競爭對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的母公司。中國國航在一份單獨的聲明中表示,CNAHC通知該公司,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目前及未來三個月中將不會繼續推進。在這段時間結束后,國泰航空與CNAHC在入股東方航空一事上可能會有新的舉措。
國泰航空及中國國航均請求香港證交所允許各自的股票周二復牌交易。兩家公司的股票此前一直停牌。
廣告
據一位知情人士說,國泰航空和CNAHC在周一的某個時候作出決定,將不再繼續推進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該人士稱這一計劃是由CNAHC和中國國航積極推動的,而國泰航空在其中只是個配角。國泰航空與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國泰航空以及作為其母公司代言人的中國國航都未對停止推進入股東方航空一事作出解釋。這一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旨在壓倒新加坡航空與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早些時候所提收購東方航空股份的計劃。
新加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與總部位于上海的東方航空達成協議,將收購后者15.7%的股份,以便在中國巨大的航空市場上取得一個立足點。淡馬錫控股同時也達成了收購東方航空8.3%股份的計劃。兩公司合計的購股報價為72億港元(合9.25億美元),折合下來的每股收購價為3.80港元。這一收購提議已經獲得了中國國務院以及東方航空董事會的批準。不過它還需在定于今年12月某個時候召開的東方航空股東會議上獲得該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小股東的批準。
新加坡航空拒絕對國泰航空和CNAHC發表的聲明作出評論。而中國國航的管理人士也未回復記者要求其置評的采訪電話。
上述聲明使國泰航空與新加坡航空間一場歷史性決斗暫時得以避免。
相關報導
? 東航H股下跌,國泰入股傳言可能落空
? 國泰航空據傳有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
? 新航入股,東航振翅
澳大利亞咨詢公司亞太航空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首席運營長德雷克?薩杜賓(Derek Sadubin)說,在亞洲還從未有兩家一流航空公司為控制另一家航空公司而展開過面對面的競爭,而上海作為一個被眾多航空公司覬覦的航空樞紐構建地,其重要性足以挑動起這場史無前例的爭奪戰。
國泰航空幾十年來一直渴望在上海建立一個航空樞紐。該公司與其主營中國大陸業務的子公司港龍航空公司(Dragonair)每日開行16個由香港飛往上海市的航班,但它們在上海航空市場所占的份額只有4%。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國航在上海航空市場的占有率為10%。而據薩杜賓說,東方航空在上海航空市場的份額約為35%。
與國泰航空不同,新加坡航空在中國大陸缺少一個重要的立足點。一些分析師認為,鑒于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只能給新加坡航空提供有限的國內市場,該公司除了做大做強中國大陸業務外別無選擇,因為那里正在迅速成為亞洲航空業新的發展重心。新加坡航空擬議中對東方航空的投資將使其得以進入上海的航空市場,從而為其眾多國際航線在中國大陸開辟穩定的客源。
這場入股東方航空的爭奪戰是在中國航空旅客數量強勁增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上半年達到了11.5%的高水平,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具備了乘飛機作商務和休閑旅行的財力。
今年前7個月,中國本土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乘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波音公司(Boeing Co.)上周表示,中國的航空公司未來20年需要3,400架新飛機,這一數量比該公司去年的預測高出了18%。
盡管中國航空市場正在爆炸性增長,但東方航空過去兩年中卻一直在虧損,該公司還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以國際會計標準計算,東方航空2006年和2005年的凈虧損額分別達到了人民幣33.1億元(合4.41億美元)和4.673億元。雖然燃油價格大幅上漲對此應負一定責任,但在分析師們看來,中國航空業2002年上一輪整合所遺留下來的高額成本以及上海航空市場的激烈競爭也難辭其咎。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香港的航空業分析師彼得?希爾頓(Peter Hilton)說,置身于亞洲航空業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繁榮,東方航空卻沒能掙到錢,在一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11%的國家,你會覺得航空公司賺到錢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東方航空是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實力最弱的一家;中國另兩大國有航空公司是中國國航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希爾頓說,中國政府多年來在塑造中國航空業的面貌方面一直扮演著“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結構性角色”,它渴望為東方航空找一個“大哥”作合作伙伴,以提供東方航空所急需的財務和管理支持。
自2006年初以來新加坡航空一直在與東方航空探討投資事宜。薩杜賓說,該公司遲遲未提出購股報價一事表明,中國政府內至少有部分高級官員可能對新加坡航空這筆投資對中國航空業的長期未來究竟意味著感到擔憂。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國內航空公司的競爭力,雖然中國航空業的增長速度快于政府的預期。薩杜賓說,從新加坡航空與國泰航空分別充當了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導師”這件事看,中國的航空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條提高競爭力的道路。
但中國國航卻另有打算,它認為自己應該在中國航空業的整合中起主導作用,由它牽頭將國內幾大航空公司合并成一家超大型航空公司就是一種可能的選擇。那位知曉國泰航空和CNAHC決定停止推進競購東方航空股份一事的知情人士強調說,中國國航在推動這一競購計劃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
薩杜賓說,我們的觀點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人未必希望國內航空市場再度被一家航空公司所主導,就像上世紀80年代初那樣。
Bruce Stanley
(更新完成)
……………………
東航H股下跌,國泰入股傳言可能落空
2007年09月24日18:22大 | 中 | 小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中國東方航空) H股在周一后市掉頭大幅下挫,主要受有關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最終可能無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的猜測影響。
中國東方航空H股跌8.7%,早盤漲幅一度超過8%。
相關報導
? 國泰航空據傳有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
大和證券SMBC株式會社(Daiwa Securities SMBC Co.)駐香港的銷售主管Andrew Sullivan表示,近期東方航空股價受國泰航空或有意入股的傳言推動大幅走高,但目前市場對此傳言略表懷疑。
Sullivan也持有同樣的疑問。他個人認為,國泰航空不會干預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對東方航空的收購;這么做并不符合國泰航空的利益。
新加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同意收購東方航空的少數股權。
廣告
國泰航空股票已于上周五停牌,因該公司即將發布一項對股價影響較大的公告。
國泰航空停牌引發了這樣的媒體猜測,即國泰航空可能正尋求入股東方航空,旨在向新加坡航空與東方航空已達成的股權收購協議發起挑戰。
里昂證券(亞洲)(CLSA)周一早些時候在致客戶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有可能發生上述情況,但國泰航空及其戰略合作伙伴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不大可能聯手阻止新加坡航空入股東方航空。
里昂證券在報告中寫道,此前外界認為國泰航空將以10架總價值100億港元(合12.8億美元)的貨機換取其與中國航空聯手組建的合資空運公司49%的股權,相比之下,這種預期更有可能成真。
中國國航和國泰航空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前者還持有東方航空11%的股份。中國國航H股也在香港股市周一開盤前暫停交易。
V. Phani Kumar
……………………
國泰航空放棄入股東航計劃
2007年09月25日10:53英 | 大 | 中 | 小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及其中國大陸合作伙伴的母公司在聯合入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Ltd., 簡稱:東方航空)一事上打起了退堂鼓,從而避免了與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為爭奪中國有利可圖的上海航空市場而彼此攤牌,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中國蓬勃發展的航空業自此將走上哪條道路?
國泰航空在周一晚間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不會繼續推進與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 簡稱:CNAHC)共同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CNAHC是東方航空的競爭對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的母公司。中國國航在一份單獨的聲明中表示,CNAHC通知該公司,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目前及未來三個月中將不會繼續推進。在這段時間結束后,國泰航空與CNAHC在入股東方航空一事上可能會有新的舉措。
國泰航空及中國國航均請求香港證交所允許各自的股票周二復牌交易。兩家公司的股票此前一直停牌。
廣告
據一位知情人士說,國泰航空和CNAHC在周一的某個時候作出決定,將不再繼續推進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該人士稱這一計劃是由CNAHC和中國國航積極推動的,而國泰航空在其中只是個配角。國泰航空與中國國航各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國泰航空以及作為其母公司代言人的中國國航都未對停止推進入股東方航空一事作出解釋。這一入股東方航空的計劃旨在壓倒新加坡航空與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早些時候所提收購東方航空股份的計劃。
新加坡航空本月早些時候與總部位于上海的東方航空達成協議,將收購后者15.7%的股份,以便在中國巨大的航空市場上取得一個立足點。淡馬錫控股同時也達成了收購東方航空8.3%股份的計劃。兩公司合計的購股報價為72億港元(合9.25億美元),折合下來的每股收購價為3.80港元。這一收購提議已經獲得了中國國務院以及東方航空董事會的批準。不過它還需在定于今年12月某個時候召開的東方航空股東會議上獲得該公司三分之二以上小股東的批準。
新加坡航空拒絕對國泰航空和CNAHC發表的聲明作出評論。而中國國航的管理人士也未回復記者要求其置評的采訪電話。
上述聲明使國泰航空與新加坡航空間一場歷史性決斗暫時得以避免。
相關報導
? 東航H股下跌,國泰入股傳言可能落空
? 國泰航空據傳有意入股中國東方航空
? 新航入股,東航振翅
澳大利亞咨詢公司亞太航空中心(Centre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的首席運營長德雷克?薩杜賓(Derek Sadubin)說,在亞洲還從未有兩家一流航空公司為控制另一家航空公司而展開過面對面的競爭,而上海作為一個被眾多航空公司覬覦的航空樞紐構建地,其重要性足以挑動起這場史無前例的爭奪戰。
國泰航空幾十年來一直渴望在上海建立一個航空樞紐。該公司與其主營中國大陸業務的子公司港龍航空公司(Dragonair)每日開行16個由香港飛往上海市的航班,但它們在上海航空市場所占的份額只有4%。
總部位于北京的中國國航在上海航空市場的占有率為10%。而據薩杜賓說,東方航空在上海航空市場的份額約為35%。
與國泰航空不同,新加坡航空在中國大陸缺少一個重要的立足點。一些分析師認為,鑒于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只能給新加坡航空提供有限的國內市場,該公司除了做大做強中國大陸業務外別無選擇,因為那里正在迅速成為亞洲航空業新的發展重心。新加坡航空擬議中對東方航空的投資將使其得以進入上海的航空市場,從而為其眾多國際航線在中國大陸開辟穩定的客源。
這場入股東方航空的爭奪戰是在中國航空旅客數量強勁增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上半年達到了11.5%的高水平,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具備了乘飛機作商務和休閑旅行的財力。
今年前7個月,中國本土航空公司的國內航班乘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波音公司(Boeing Co.)上周表示,中國的航空公司未來20年需要3,400架新飛機,這一數量比該公司去年的預測高出了18%。
盡管中國航空市場正在爆炸性增長,但東方航空過去兩年中卻一直在虧損,該公司還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以國際會計標準計算,東方航空2006年和2005年的凈虧損額分別達到了人民幣33.1億元(合4.41億美元)和4.673億元。雖然燃油價格大幅上漲對此應負一定責任,但在分析師們看來,中國航空業2002年上一輪整合所遺留下來的高額成本以及上海航空市場的激烈競爭也難辭其咎。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駐香港的航空業分析師彼得?希爾頓(Peter Hilton)說,置身于亞洲航空業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繁榮,東方航空卻沒能掙到錢,在一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11%的國家,你會覺得航空公司賺到錢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東方航空是中國三大國有航空公司中實力最弱的一家;中國另兩大國有航空公司是中國國航和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希爾頓說,中國政府多年來在塑造中國航空業的面貌方面一直扮演著“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結構性角色”,它渴望為東方航空找一個“大哥”作合作伙伴,以提供東方航空所急需的財務和管理支持。
自2006年初以來新加坡航空一直在與東方航空探討投資事宜。薩杜賓說,該公司遲遲未提出購股報價一事表明,中國政府內至少有部分高級官員可能對新加坡航空這筆投資對中國航空業的長期未來究竟意味著感到擔憂。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國內航空公司的競爭力,雖然中國航空業的增長速度快于政府的預期。薩杜賓說,從新加坡航空與國泰航空分別充當了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導師”這件事看,中國的航空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條提高競爭力的道路。
但中國國航卻另有打算,它認為自己應該在中國航空業的整合中起主導作用,由它牽頭將國內幾大航空公司合并成一家超大型航空公司就是一種可能的選擇。那位知曉國泰航空和CNAHC決定停止推進競購東方航空股份一事的知情人士強調說,中國國航在推動這一競購計劃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
薩杜賓說,我們的觀點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人未必希望國內航空市場再度被一家航空公司所主導,就像上世紀80年代初那樣。
Bruce Stanley
(更新完成)
……………………
新航、淡馬錫與東方航空協議獲準
2007年11月10日10:30大 | 中 | 小
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周五稱,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向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出售24%股權的協議已經獲得批準。
相關報導
? 中國東方航空A股停牌
? 中國東方航空1-9月凈利潤人民幣10.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1億
? 中國東方航空9月份客運量增長13%
? 新航或將很快和東方航空達成入股協議
此次簽訂的正式合同中的條款與上述公司9月份達成的協議內容相一致,包括東方航空發行新股的每股價格、以及授權新加坡航空在中國政府放開所有權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增持東方航空股份。
中國國務院(State Council)和東方航空董事會都通過了相關協議內容,但該協議尚待或將于今年12月或明年1月舉行的東方航空全體股東大會討論通過。
新加坡航空今年9月份的時候曾同意出資47億港元收購東方航空12.4億股股份,占東方航空總股本的15.7%。同時,新加坡航空的母公司淡馬錫控股同意出資25億港元收購東方航空6.49億股股份,在東方航空中持股8.3%。
新加坡航空與淡馬錫共同持有東方航空24%的股份,這個比例剛好低于外國投資者在一家中國航空公司中共同持股25%的比例上限。
東方航空母公司東方航空集團(CEA Holding)將以每股3.80港元的價格購買11億股東方航空股份,以將其持股比例維持在51%。
公告中稱,上述三方已經簽署了4份協議,批準了股份收購條款以及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相關條款。
新加坡航空主席李慶言(Stephen Lee Ching Yen)和首席執行長周俊成(Chew Choon Seng)將出任東方航空14人董事會董事。
東方航空還將成立一個包括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代表在內的新委員會,以對關鍵財務問題提出建議。
新加坡航空可以在東方航空旗下數家關鍵子公司的董事會當中各自任命一位董事,同時,該公司還計劃向東方航空的銷售、營銷、財務、規劃、產品和服務、以及工程部門派遣更多員工。
東方航空已于周一在A股市場停牌,并稱,將于協議簽訂之后復牌交易。
……………………
國泰航空會考慮中國國航的任何收購提議
大 | 中 | 小2007年11月22日07:43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 簡稱: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湯彥麟(Tony Tyler)周三表示,如果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計劃收購其他中國航空公司股權,并要求國泰航空支持收購計劃,國泰航空會樂于考慮此類方案。
湯彥麟在一個航空業午餐會上表示,如果中國國航提出要求,國泰航空將會仔細考慮該收購方案;但若中國國航無此提議,國泰航空對當前的安排也很滿意。
國泰航空目前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戰略是與持股17.5%的中國國航聯手,進一步開發香港航空樞紐和北京航空樞紐;國泰航空全資所有的港龍航空有限公司(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td., 簡稱:港龍航空)則會運營飛往中國大陸20多個城市的航線。
湯彥麟拒絕透露中國國航或其母公司是否曾為阻止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參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簡稱:東方航空)一事而與國泰航空接洽??偛课挥谏虾5臇|方航空的股東將于12月或明年1月審議參股協議。
國泰航空和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 9月份放棄了收購東方航空股份的努力。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監管部門的阻撓是當時國泰航空和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放棄該參股計劃的主要原因。
這名知情人士稱,該計劃由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主推,國泰航空只在其中起很小一部分作用。
廣告
如果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和國泰航空的計劃實現,新加坡航空公司與東方航空達成的協議將被迫擱淺。
湯彥麟另外還表示,油價上漲之后增收的燃油附加費并未影響航運需求。
他說,在現有市場格局之下,航空公司是有定價權的,所以才能在燃油成本飛漲的情況下保持鎮靜。
湯彥麟稱,2007年年初國泰航空的航油采購價格為每加侖70美元,11月初已經漲到110美元左右,漲幅接近60%。
湯彥麟表示,雖然國泰航空已對預算用油量的40%進行了對沖保值,但燃油附加費也只能抵消50%的成本增量。
……………………
中國航空集團增持東方航空股份
大 | 中 | 小2007年12月05日10:10
國有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周一晚間稱,已將所持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 H股比例從11.79%提高至12.07%。
相關報導
? 中國東方航空A股停牌
? 東方航空股東將就股權出售進行投票
? 新航、淡馬錫與東方航空協議獲批
而在中國航空集團此次增持股份之后的一個月,東方航空少數股權股東將就東方航空向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出售24%股份的計劃進行投票,這使得中國航空集團的意圖令人生疑。
分析師表示,增持股份后,中國航空集團與新加坡航空公司之間爆發東方航空收購戰的可能性加大。近3個月東方航空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100%。
中國航空集團上周四以平均每股7.585港元的價格買入了428萬股東方航空H股,總價3,240萬港元。中國航空集團是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的母公司。
中國航空集團上一次披露增持東方航空股份是在9月初,當時其將持股比例從10.07%提高至11.02%。
在9月下旬,中國航空集團與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考慮聯手競購東方航空的股份,但后來放棄了這一計劃。一位知情人士稱,當時中國監管機構阻止了這一計劃的進行。不過,中國國航董事長李家祥10月份表示,中國國航退出收購是因為東方航空股價過高。
廣告
李家祥說,是否再次試圖收購東方航空股份將取決于資本市場狀況。
中國航空集團9月份稱,在接下來3個月中不會再試圖向東方航空提出收購,直至12月18日。
新加坡航空公司發言人Stephen Forshaw表示,新加坡航空公司參股東方航空將有助于東方航空迎接未來的挑戰,新加坡航空公司希望與東方航空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Forshaw向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新加坡航空公司已經制訂了一套幫助東方航空發展的整體計劃,使之能夠更好地應對中國航空市場上的競爭與挑戰。該計劃是以長期的戰略投資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與東方航空之間全面的管理合作為基礎的。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分析師Ally Ma周二在分析報告中表示,如果收購報價上調,東方航空股價料將升至11.42港元。東方航空周二漲3.1%,收于7.73港元。
但Ally Ma表示,收購戰是否會爆發尚不確定,因為中國監管部門還沒有明確表態。
中國民航監管部門表示,希望繼續維持三大航空公司鼎足而立的局面,說明國有大型航空公司之間近期不太可能出現進一步整合。
東方航空香港和上海上市股票的持有者將在1月8日同時在上海就向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出售股份的提議進行投票,這可能是完成該交易的最后一個步驟。
東方航空需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股東中分別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數才能通過上述售股提議。東方航空及其母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China Eastern Air Holdings Co.)不得進行投票。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航空集團只要再增持東方航空21%的已發行H股就可讓新加坡航空公司入股東方航空的交易落空。
盡管如此,高盛認為中國政府希望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的航空市場,所以政府可能更傾向于讓新加坡航空公司收購東方航空股份。
高盛表示,國際成功經驗的移植是提高東方航空經營水平的最佳途徑。
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參股將使東方航空成為中國國航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 Ltd.)更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和南方航空是中國三大航空公司。
……………………
新加坡航空或領航東方航空
英 | 大 | 中 | 小2007年12月17日12:26
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的管理人員可能在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的運營整頓中擁有相當的決定權,前提是下個月東方航空的股東批準新加坡航空公司對這家搖搖欲墜的企業進行戰略投資。
東方航空董事長李豐華稱,根據擬議中合作意向,公司將長期任用10名新航管理人員,直接汲取新航的管理經驗;同時,東方航空將選派20名經理人到新加坡向新航的同行們“取經”,為期六個月。
李豐華預計東方航空將與新航締結戰略伙伴關系,上述合作正是這種伙伴關系中一個重要部分。李豐華上周五接受采訪時透露了包括人員交換在內的其他細節,力圖獲得香港股東對這一重大投資的支持。東方航空在中國航空公司中排名靠后,它與新航的結盟不僅將為其增強實力,而且如能獲得成功,還將重塑中國航空業的競爭格局。
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已同意斥資71.6億港元 (合9.182億美元)共同收購東方航空24%的股份。這將是中國國有航空公司獲得的最大一筆外資投入;唯一能與之相提并論的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與北京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 Ltd.)互相持股17.5%的交易。
東方航空的股東將在1月8日就這項交易投票。李豐華表示中國政府支持新加坡方面的投資,這給人們對國有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或將宣布參與競購的猜測潑上了一盆冷水。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是中國國航的母公司。
廣告
東方航空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的美國存托憑證(ADR)在紐約證交所交易。
根據投資計劃,東方航空董事會將從11人擴展至14人,新航將指派其董事長李慶言和首席執行長周俊成加入東方航空董事會。李豐華說,淡馬錫控股將得到東方航空董事會的第三個新席位,不過該公司還沒有提出人選。
作為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之一,新航還將向東方航空灌輸運營方面的管理經驗。李豐華表示,新加坡航空將指派來自各個部門的10名管理人士與東方航空員工并肩工作,主要是在產品開發、銷售和營銷以及財務管理方面;合作將是長期的;他們實際上是長期借調到了東方航空。
雖然這樣的安排談不上聞所未聞,但東方航空和新航的合作確實達到了非比尋常的高度,特別是對于一家中國公司而言。2006年國泰航空與中國國航達成互相持股協議后,國泰管理人員只是短暫訪問了北京,與中國國航的同儕分享了信息。國泰航空發言人說,兩家公司也有工程、電腦支持和其他業務方面的合作項目,但這種人員互換并非長期借調。
李豐華還表示,董事會將設計一個系統、一種工作方式,以確保借調人員有足夠的權力來推行他們認為必要的變革。李豐華表示,作為董事長,他將保證計劃的履行;新航的管理人士到東方航空不光是提出建議的,否則公司只要請一些顧問就夠了。
被派往新加坡的20名東航管理人員將會在六個月后作為一個整體團隊回到東航,將新航開展業務的方法教給同事。
李豐華表示,東方航空希望這樣的安排能加強整個管理體系,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東方航空尤其希望從新航經營國際線路以及吸引高利潤率的頭等艙/商務艙客戶的經驗中獲益。東方航空稱,過去五年中國航空業的客運量平均每年增長17%,但李豐華承認公司的財務業績卻沒跟上。在上海這個中國的商業中心競爭尤其激烈,總部就設在上海的東方航空稱自己在當地占有36%的市場份額。
過去兩年中東方航空一直在虧損,并背負著巨額債務。按照國際會計準則,該公司2006年凈虧損人民幣33.1億元(合4.491億美元),2005年凈虧損人民幣4.673億元。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東方航空可能扭轉了局面:公司實現凈利潤人民幣5,82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了人民幣13.4億元。
新加坡航空的投資計劃將為東方航空帶來人民幣113億元的新股本。借此注資,李豐華想首先增強東方航空的國內業務,這部分業務收入略多于公司總收入的二分之一。隨后東方航空將重點加強國際業務。李豐華說,他的目標是將東方航空的利潤提高到優秀航空公司的水平,并舉出中國國航、國泰航空和法國航空公司(Air France)等為基準。
李豐華說,東方航空和新加坡航空的一大運營優勢在于它們的重合線路很少;而相比之下,中國國航與國泰航空就有很多相同線路。國泰航空發言人說公司在中國大陸與中國國航只有四條線路相同。
Bruce Stanley
……………………
新加坡航空入股東方航空再添變數
大 | 中 | 小2007年12月29日11:24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董事長李家祥已經被任命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局長。對此分析師周五表示,這一人事變動為擬議中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收購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股權的交易增添了新的變數。
中國國航已對上述兩家航空公司的交易表達了反對意見,中國國航的母公司將于明年1月8日作為東方航空的少數股東之一就該交易進行投票。
中國國航稱,李家祥將接替楊元元出任民航總局局長。民航總局的一位官員拒絕對此置評。目前尚不清楚李家祥是否將在東方航空的少數股東就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間的交易投票表決前履新。
中國國航表示,李家祥將不再擔任中國國航董事長以及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總經理的職務。
海通證券(Haitong Securities)分析師馬嬰指出,李家祥被任命為民航總局局長為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之間的交易增加了不確定性,同時還加大了中國國航母公司對該交易投反對票的可能性。
東方航空計劃以72億港元的價格向新加坡航空及其母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合計出售24%的股權。
中國國航稱,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可能將對上述交易投反對票。中國航空集團持有東方航空12.07%的H股。
如果新加坡航空真的入股東方航空,則將構成一大競爭威脅,同時也將阻礙中國航空集團實現雄據上海市場的愿望。作為中國蓬勃發展的金融中心,上海是東方航空的總部所在地。中國國航的運營主要集中在北京。
馬嬰還說,很難預測這筆交易是否會在東方航空少數股東下月初投票時獲得通過。
中國國航發言人饒昕瑜周五表示,對李家祥的任命將很快生效,但拒絕詳細說明。她稱,一旦確定李家祥的繼任者,將發布正式公告。
此前一位知情人士向道瓊斯透露,民航總局已經向中國國航的管理層提出了有關李家祥的任命意見。
這位知情人士稱,尚不清楚即將離任的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將被調往何處。
盡管在一些分析師看來,對李家祥的任命可能與東方航空的交易有關,但其他分析師認為,這兩個事件可能毫不相關。
國信證券(Guosen Securities)分析師李樹榮說,作出如此高級別的任命決定絕非一日之事。
他談到,盡管楊元元放寬了對中國民航市場的管治并推行了改革,但李家祥可能更傾向于保護國內的航空企業,中國的航空公司已對相關領域開放過快而導致競爭過于激烈頗有怨言。
李家祥此前曾表示,他的愿望是中國的國有航空公司合并成一家超大型航空企業,以便有實力與管理水平較高的國際航空公司競爭。
今年9月,為阻止上述東方航空出售股權的交易,中國航空集團曾試圖通過計劃與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聯合競購來取代新加坡航空的收購。
據知情人士當時透露,此后中國航空集團因迫于監管部門的壓力而取消了聯合競購的計劃。
中國航空集團今年9月稱,在未來三個月內不打算再度提出入股東方航空。所承諾的期限在本周初已到期。
不過中國航空集團尚未就入股東方航空提出新的收購報價。一些分析師指出,有更高層的政府主管部門正在阻止該公司采取進一步行動。
東方航空的A股和H股股東將于明年1月8日在上海就交易進行表決。
這一交易若要獲得通過,尚需三分之二的A股和H股少數股東投贊成票。
……………………
中國國航反對新航入股東航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01月02日11:36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在最后一刻出面攪局,試圖阻止其競爭對手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與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實現戰略合作。此舉為中國國航和東方航空這兩家國有控股航空公司之間最新一輪角力,或許也反映出中國政府內部對民航業發展戰略的不同觀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航的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mpany)計劃投票反對東方航空9月份與新航和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達成的股份出售協議。根據該協議,新航和淡馬錫將以72億港元(合9.238億美元)的價格聯合收購東方航空24%的股份。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持有東方航空的少數股份。
為了應對在繁榮發展的中國民航市場上來自外國航空公司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正在推動其國有航空公司進行整合,國航的管理層希望能夠引領中國民航業的整合,并曾于今年早些時候計劃聯合競購東方航空的股份,不過之后又取消了該計劃。而東方航空的管理層則希望東航能利用新航的經驗來更快地增強自身實力,擺脫多年來的虧損局面,并保持住公司的獨立性。中國國航的總部位于北京,是中國民航業的領頭羊。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簡述了反對新航入股東方航空的意見?!度A爾街日報》記者已看過該聲明的復印件。聲明指出,股份的出售沒有反映出東方航空的公允價值,并表示協議的反攤薄權條款和非競爭條款等內容對東方航空的其他股東有失公平。
新加坡投資者同意以每股3.80港元的價格收購東方航空股份。自該交易宣布之后,東方航空的股價大幅上漲,周一收于7.71港元,漲6.2%。周二為新年假期,股市休市。
中國國航這樣的國有公司公開反對已獲國務院批準的外國投資,這在中國實屬罕見。國航之所以敢于再度嘗試破壞東航與新航的合作,可能是中國一些政府部門對這樁合作交易的益處產生了懷疑。上周六國航董事長李家祥被任命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局長。
在反對聲明中,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暗示可能會考慮發起對東方航空控股權的競購。聲明說,中國國航將保留提出其他更有利于全體股東利益之提議的權力。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目前是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的交易顧問。
新航發言人史蒂文?弗薩(Stephen Forshaw)說,收購價格反映了公允價值,獲得了各相關方的同意,并且是基于業務基本面確定的最高價格。他還表示,股份收購將使東方航空得以迅速增加資本金,新航是東航的長期伙伴,而不是短期投資者。他表示,這一收購將開啟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從而提高東方航空的競爭地位。
這樣,新航和東方航空繼續與中國國航爭奪東方航空少數股東的選票。在擬于周二舉行的股東大會上,至少需要東方航空已發行H股的三分之二股東和東方航空已發行A股的三分之二股東投贊成票,該交易才能通過。東方航空及其母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China Eastern Air Holding Co.)沒有對該交易進行投票的權利。
在此之前中國國航已引入一家外國戰略合作伙伴。中國國航和國泰航空有限公司(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互相持有對方17.5%的股份。
Rick Carew
……………………
中國國航愿每股5港元增持東航
2008年01月04日10:25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 Ltd.)的母公司對同屬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之列的東方航空(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的公開爭奪已進入白熱化,國航希望東航不至最終落入已與東航達成協議的新加坡航空公司(Singapore Airlines Ltd.)的懷抱。
中國國航是中國的掛旗航空運營商。知情人士稱,該公司如能在下周二的股東大會上說服東航股東對已獲中國政府批準的東航-新航結盟計劃投下反對票,則將有可能以每股5港元(合64美分)的價格增持其在東航的少數股份。
此前,中國國航的母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本周已決定,以其手中12.07%的東航H股股份投票反對東航與新航的交易。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不持有東航在上海掛牌的股票,它在東航總股本中持有3.89%的股份。
2007年9月,東方航空同意以每股3.80港元的價格向新加坡航空以及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同時也是新航母公司的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Ltd.)出讓24%的股權,總計72億港元(合9.217億美元)。
中國國航的母公司周四表示,如果東航股東拒絕新航和淡馬錫每股3.80港元的出價,國航將出價競購,但它未就可能采取何種形式的出價透露更多細節。
東航爭奪戰的結果對中國航空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意義重大。如果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的合作順利進行,中國航空業的基本結構就會保持現狀:包括中國南方航空(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的三家大型運營商,總部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個中國核心城市。近年持續虧損的東方航空也將得以借鑒新加坡航空高標準的服務和效率,發揮其位于中國商業中心城市的優勢實現盈利。
而如果中國國航成功阻止了這樁交易,就可以鞏固自己作為國內最有實力的、也是唯一擁有海外合作伙伴的航空公司的地位。其合作伙伴是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 Ltd.)。除此而外,國航還想更進一步,利用自己作為中國掛旗運營商的地位,為自己在國際市場的勃勃雄心增添助力,并在大本營北京之外擴大地盤,尤其是打入上海市場。
在中國,有關方面對國有企業的相互對立的立場之爭被公諸于眾的情況并不多見。有關企業并購的決策通常都是由政府官員們關起門來研究決定的。
而考慮到新加坡投資東方航空的交易已獲得國務院的批準,這種局面就更讓人驚訝了。許多觀察人士都認為,國務院的批準應能使國航母公司放棄對抗。
政府對這樁交易還沒有最后明確表態,不過國航母公司周四表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尚未就其應如何投票作指示。記者未能聯絡到國資委人士發表評論。
要讓東航與新航的交易獲得通過,下周二的東航股東大會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已發行H股股東和三分之二的A股股東投票同意。東方航空的母公司將不得參加投票,因為它在這樁交易中也會買進股票,以保持其在東方航空的多數股權。
香港花旗投資研究(Citi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師Ally Ma在一則評論中說,新加坡航空的出價在1月8日被否決的機率越來越大了。她還說,中國國航與東方航空在節省成本、線路構成等方面的協同效應要大過新加坡航空。
東方航空周四重申將堅持與新加坡航空的合作計劃,并表示中國國航的舉動不代表東航大多數小投資者的利益。
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控股曾在公開聲明中堅定地表示,無意提高對東方航空的出價。知情人士稱,兩者的這一立場并無變化。
頗具影響力的RiskMetrics Group在一份12月21日完成的報告中指出,投資者應該支持這樁交易,(東航)與有廣泛國際網絡和技術的世界級航空運營商進行戰略合作能帶來的效益將非常明顯。
中國國航董事長李家祥最近被任命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局長,此舉讓人更難捉摸政府的態度了。中國國航周四宣布,李家祥已辭去在國航的職務,在選出新一任董事長之前,副董事長孔棟將任代理董事長。
Rick Carew
……………………
呵呵。
怎么樣?花枝招展、曲徑通幽吧。
其中,牽扯到了太多的關系、及其利益。
也因此,隨著1月8日這個重要日子的來臨,國內外都對這個表決結果給予了非同尋常的重視。清華崔之元發來的郵件當中,也有與此相關的內容。
Cui Zhiyuan
2008年1月7日 9:35
Fw: 1月8日:決定東航命運的時刻
1月8日:決定東航命運的時刻
改編自1月7日出版的《財經》雜志《財經》雜志 [2008-01-06]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投票日期臨近,勝利的天平正在向國航一方傾斜
隨著2008年1月8日東航類別股東會的迫近,中國東方航空公司股份有限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小股東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據1月7日出版的2008年第1期《財經》雜志報道,在1月8日舉行的類別股東大會上,小股東們將就東航引入新航作為戰略投資者進行投票。東航要確保獲得三分之二的小股東支持,推動引資進程。而國航方面已經透過中航有限持有東航12.07%的股票,眼下需要進一步聯合其他小股東投出反對票,將東航引資方案推倒重來。而《財經》記者在一周之內遍訪了東航、國航核心人士及其中介機構,亦透過不同渠道探知國務院國資委的態度。種種跡象顯示,隨著投票日期臨近,勝利的天平正在向國航一方傾斜。
《財經》獲悉,國航除了在H股市場做投資者工作,還將爭取小股東的工作范圍擴大至國內A股的機構投資人,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持,以達成在兩個市場同時阻擊的效果。
幫助國航進行游說工作的證券業內人士日前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已獲得A股前幾位的機構投資者的支持,“工作進展順利”。
據悉,國航已明確傳達了將會否決東新方案并提出新的競購計劃的信息,但競購方案何時提出、出價多少、詳細內容如何以及方案會否得到監管層的祝福,尚不明確。
中金公司分析師陶薇在分析報告中列舉了1月8日投票的幾種可能結果。首先是股東大會投票通過,則東航闖關成功。一旦國航反對導致現有引資方案被否決,則引資方案重新啟動,又會出現三種可能性:一是東航新航維持原有方案,再與股東進行溝通;二是東航與新航重新談判提高價格;三是東航接受國航方案。
“無論是哪種,我們認為都有利于東航投資者。即使最終出現的是少數股東不愿意看見的結果,即合作按原定方案繼續進行,東航及其股東仍將獲益,因為東航的資產負債狀況以及運營效率將得到改善。若最終的結果是提高報價,當然更為有利。”陶薇在分析報告中寫道。
“我們現在考慮的是1月8日以后的事情,下一步還是想合作。”一位接近中航集團的高層人士對《財經》記者說,一旦東新方案被否,國航會繼續與東航接觸,推銷國航的合作方案,并且“要盡量爭得東航管理層的理解與合作”。
據《財經》記者了解,國航的競價方案會在“一聯一合一交換”的大框架之上再進行補充?!皷|航是不是接受國航報價,也不是東航說了算。國資委的態度很關鍵,但這個沒法判斷。國資委以前更多地偏向東航,現在在往中間走?!币晃皇袌鋈耸空f。
截至目前,國資委并未公開出面明確表態。對國航方面而言,現階段不表態就是最好的表態,意味著他們可以繼續以市場手段——投反對票以及拉小股東一起投反對票來阻擊新航,并進一步爭取國航與東航聯姻的結果。
2008年1月4日下午,《財經》記者從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處獲悉,國資委內部認為應尊重資本市場規則。“資本市場的這些事對政府來說也是全新的,以前都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但只要是合法合規的,就應該算數。”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則告訴《財經》記者,此事最后恐怕還得國務院定。”■
……………………
國航阻擊東航與新航的聯姻,這種動向很值得回味。
近幾年來,中國民航業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飛行員出身的楊元元入主民航總局后,加強了對飛行安全的管理,使得中國民航業的安全質量得以本質性的提升,從在飛行安全事故頻發到居于全世界民航業飛行安全上游水平,獲得了不俗的進步。
但是,在中國的官僚體系當中,成功意味著升官發財,而不是在最適合的位置上繼續鞠躬盡瘁。隨著楊元元獲任中央委員,他的升遷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民航總局局座的位子自然留出了空缺。
這時,在所謂國內三大民航巨頭當中一股獨大的國航的看門人李家祥取而代之,坐上局長的寶座,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所謂的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不過是胡說八道而已。國有企業董事長搖身一變成為行政管理部門一把手,這也讓人體會到,為什么任命機制(而不是選舉機制)曠日持久的制度性因素所在。
在委府高調祭出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幌子下,國資委李榮融的末位淘汰制度的推出,實際上加強了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使得改革開放的市場化進程被嚴重阻隔。成王敗寇的功利主義傾向,讓憑借著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的國航一騎絕塵,也使得李家祥入主民航總局成為不二選擇。
2004年,針對日益凸顯的民航班機晚點現象、以及在權利意識逐漸覺醒的大背景下,乘客頻繁采用霸機甚至與飛機機組人員拳腳相加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的情況,民航總局先是表態,航班延誤不予賠償或者補償是國際慣例,此言一出,媒體大呼小叫,把民航總局罵得狗血噴頭,并逼迫其對于航班延誤給出明確的態度。不得以,民航總局呼吁航空公司對被延誤的乘客給予適當的補償。
到現在,也只有深圳航空和海南航空這樣的小型航空公司給出了明確的航班延誤補償標準,而三大航空公司對此皆無動于衷。
在民航總局做出這種呼吁后的兩個月,國航不去做航班延誤補償標準的制定工作,而是推出了空中大餐,也就是乘客可以在航班上像在飯館里那樣點菜,借此來混淆視聽,以如此花拳繡腿來惹人耳目。人們對李家祥之下的國航議論紛紛,認為對乘客損失的不管不顧,實際上體現出國航連起碼的尊重消費者權利都做不到,遑論國航對外喋喋不休的什么企業的社會責任了。
更大的背景是,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空域管制最嚴格的地方。能夠對民航開放的天空,只不過也就是全部空域的不到三成。這也使得中國民航業的發展受到了極權制度的剛性制約。與即使在首都北京的道路交通管制的隨意性一樣,空中交通管制也是為所欲為,只要有個什么稍微帶有點子特權級別的貪官污吏升空,就得讓其他民航班機避讓,使得航班延誤成為常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部讓航空公司對航班延誤后果進行補償,恐怕也勉為其難。
而且,中國民航的飛行事故賠償標準實行國內外雙軌制,在國際航線上,與蒙特利爾公約接軌,而在國內航線,卻沿用民航總局的標準,二者相差十幾倍,讓人們看到,昭示于周恩來的外事無小事的殖民心態,在民航領域也活生生地演繹著。我就此曾經寫過,如果考慮到這點,飛赴山東一定繞道韓國,趕往廣西必定繞道越南……
這樣,東航希望與新加坡航空以及淡馬錫合作,也就能夠讓咱們知道其利害如何了。
何況,上海人是最為崇洋媚外的?,F如今流行一句話,就是在上海,無論有沒有外國人,只有在場的一群人當中有一個說英語,那么大家都會說洋鬼子的話;而在北京,無論有沒有中國人,在場者之中只要有一個說中文,全體就都會說中文。所以,人家東航死乞白賴要與新航結盟,也不無道理。
但是,國航眼看著東航與新航翻云覆雨進入粉腿肉林的歡快狀態,咬牙切齒怒不可遏。屢屢制造麻煩,試圖阻止這場合資。
李家祥搖身一變成為民航總局局長,給國航阻擊新航入主東航帶來了巨大的變數,顯現出權力對于市場的干預到底會是什么樣的景象。
而已經被國務院批準了的新航與東航的合作,最終讓國航攪局成功,也凸顯出國務院失靈的尷尬狀況。
在此事上,國資委在態度上的朝秦暮楚,則表現出公權力威信掃地言行不一的德行樣。
東航作為國有企業,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被指為國有資產外流,這也是事實。
于是,我們看到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困境,那就是國航憑借著權力阻擊東航與國際先進管理的航空公司合作,但國航自身(當然,國內航空公司莫不如此)又是處于對消費者權益置若罔聞的境地。如果引進國外投資者,會擔負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而如果在國內進行資產重組,則只能在管理上原地踏步,甚至出現坊間稱之為的“再封建化”,逆改革開放潮流而動,發生制度倒退,讓李榮融們在把持供給方面的高度壟斷上無法無天。
其實,這種狀況遠遠不止是一個東航引資案例,在諸多領域,我們都能夠看到這種態勢。這表明,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一個怪圈,不管是委府,還是企業,能夠輾轉騰挪的空間日益逼仄,或者說,改革開放的空間已經所剩無幾,當局所能夠選擇的路徑幾乎蕩然無存。
對此,咱們也就只能跟著進入死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