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競爭力全世界第一?
何必
德國《商報》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競爭力居世界第一位。德國《商報》對世界十大經濟體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共有1200名歐洲頂級職業經理人參加了這一調查。調查還顯示,德國和瑞士兩國在競爭力的排名中并列第二位,奧地利和英國則是并列第三位。這項調查活動由德國《商報》聯合3家專業市場機構發起實施,每半年在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和瑞士等6個歐洲國家舉行一次。調查指標包括政治風險、財政、工業、宏觀經濟表現、經濟前景、商業活動環境等。(2008年1月3日國際在線)
剛剛跨入2008年,國內媒體就發現了洋鬼子們對中國事務津津樂道,弄出了各式各樣的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也是今天的消息,也是德國媒體,列舉出來2008年中國的若干件大事,其中,陳良宇審判結果成為被關注焦點。
德國鬼子弄出來的這種玩意兒,讓咱中國人看了,喜不自勝。中國經濟競爭力在全世界獨占鰲頭,名列第一,這是多么值得歡呼雀躍的事情啊。曾幾何時,超英趕美成為咱中國人的夢想,砸鍋賣鐵也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成想,短短幾十年間,這個夢想就變成了現實,經濟總量超過了英國,今年必將超過德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要是這么說,毛澤東遠遠不如鄧小平偉大吧,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在功利主義與機會主義的貓論和摸論指引下,稀里糊涂找不著北地就把中國弄到了經濟上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地位,這當然是能夠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優越性、以及黨國政治合法性的啦。
當然啦,咱們也就不用仔細去分析,一向一根筋的德國鬼子所做出來的這種調查的真實性與科學性究竟如何了,看看其中的內容:政治風險、財政、工業、宏觀經濟表現、經濟前景、商業活動環境……如果將這些因素單列出來分析(其實,我早就分別討論過),得出的結論恐怕與鬼子相去甚遠。
不過,鬼子們對中國情有獨鐘。不光是經濟競爭力,說到經濟總量,美國鬼子也曾經居心叵測地弄出來什么內容,號稱中國已經在全世界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許崢給我發來的材料當中,就有如此這般的內容。
美國中情局報告:按實際購買力中國排名世界第二
美國中情局近日發表報告稱,按實際購買力估算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國排在美國之后,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三的日本,第四的印度,可能很快就能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中情局近日發表了今年的“世界數字”稱,按實際購買力,中國可能很快就能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根據報告中的排名表,中美國民生產總值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中國勢頭強勁,美國雖也略有增長,但在世界版圖的比例下降。中國雖然還沒有超過美國,但2006年一年間美中兩國距離就縮小了近3%,因此,有人認為,中國可能只需要兩年就能超過美國,在2009年內成為經濟第一大國。不過,在經濟增幅方面,中國增長率(10.50%)只排在世界第12位。排在第一的阿塞拜疆2006年增長率高達32.5%。
在美國中情局的人均GDP表中,中國以2006年估計人均7600美元排在第109位,居中游。按勞動力計,中國2006年的勞動力估計數為7.98億,高居第一;印度以5.93億居第二;印度尼西亞1.82億居第三;美國1.514億居第四;巴西9634萬居第五;俄羅斯7388萬居第六。按美國中情局的統計,中國的失業率并不算高。在金磚四國中,是最低的,即以2005年4.2%(官方數字)排在第50位。而俄羅斯以6.6%排在第74位;印度以7.8%排在第91位;巴西以9.6%排在第110位。但中國失業率在東亞偏高。在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比例方面,中國以44.3%的比例高居第二。前面有個阿塞拜疆(44.9%)比中國更高。
中國在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領域的發展是驚人的。在這兩個方面,中國都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固定電話線,全世界共有12.63億條。中國以3.5億條排第一,多于美國(2.68億)和歐盟(2.38億);在移動電話方面,全世界共有21.68億個用戶。歐盟共有4.66億用戶。但按單獨國家排列,中國以4.37億用戶高居首位,比第二位的美國(2.19億)多了一倍。
中情局的計算方法科學嗎?目前,世界有兩種統計方法——名義匯率法和購買力平價計算法,世界銀行同時采用這兩種。統計方法不同,中國排名差異非常大。按照名義匯率法計算,2003年中國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七;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居世界第二。美國中情局使用的方法是后者。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蓋保德說,購買力平價估值一般是基于1987年的數據,這使得它過高估計了中國的醫療服務和機械制造水平,因此,不要在購買力平價數據的基礎上相信中國的生活標準將很快達到世界一流。保守估計,2050年以前中國不會達到美國現在的生活標準。
……………………
嘿嘿。
美國鬼子的這個結論,居然是中央情報局搞出來的。這讓人想到了什么?里根時代,也是這個中央情報局,針對冷戰當中美國和蘇聯的力量對比,弄出來個星球大戰計劃,將蘇聯拖入了軍備競賽當中,用美國的經濟實力最終拖垮了蘇聯,讓彼得大帝的后代們分崩離析,淪為俄羅斯現總統普京所謂世界二流乃至三流國家。
而且,中情局所依賴的數據,其漏洞是顯而易見的。比如,依靠中國官方的失業數據,這簡直是讓人笑掉大牙的胡作非為。眾所周知,中國的統計造假比比皆是,官方數據實際上等同于胡說八道;具體到數據采集樣板技術來說,中國官方口徑當中,沒有真實的失業率,而是在其前面加上了兩個前綴,一個是“城鎮”,一個是“登記”,也就是說,如果不在城鎮,或者在城鎮而沒有進行登記,就不算失業率統計范圍之內。
因此,中情局的這種結論,說其居心叵測,恐怕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世界老二,這很是讓人匪夷所思。
可是,去年年底另外一份與中國經濟總量相關的研究報告的結論,就讓我們中國人很是憋屈。友人給我發來相關內容。
世行新版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縮水四成
2007年12月18日09:33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公布的新版全球經濟統計報告,中國經濟至少從統計角度而言縮水了大約40%。
為了對各國經濟實力和貧富狀況作出更準確的評價,世界銀行在全球146個國家進行了物價采樣。因為各國使用不同的貨幣,加之各國商品的定價不同,因此對全球各國經濟進行橫向比較難度很大。恐怕不少旅客就知道,一罐可口可樂在歐洲的售價要比美國貴。
而這一次世界銀行試圖采用覆蓋全球的統計數據來修訂2005年的報告。當采用美元現行匯率計算美國的經濟產出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為28%。但若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的另一種更好的標準來衡量,也就是用不同國家的商品及服務成本來衡量的話,美國GDP所占比重僅有23%。
這份由“國際比較項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編寫的報告解釋稱,如果一份巨無霸漢堡在美國賣4美元,而在法國賣4.8歐元,那無論官方匯率如何,1美元就相當于1.2歐元。換句話說,在法國用1歐元能買到的巨無霸(至少在法國如此),在美國只用花83美分就可以買到。
而國際對比項目所統計的商品可遠遠不止漢堡包。為了將各國貨幣按照“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換算成美元,這個項目統計了全球100個國家超過1,000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而中國經濟在這次修訂中受到的影響尤其大,原因在于此乃首次在中國進行嚴格的物價采樣。而據世界銀行稱,過去一直是根據1986年時的中美物價對比來推算中國的購買力平價,而且自打那時起就從來沒有將物價變化考慮在內。
按照舊的計算方式,中國的GDP有8.8萬億美元,占全球59萬億美元GDP的15%。而按照新版計算方式,中國經濟銳減四成,只剩下5.3萬億美元,占重新計算后55萬億美元全球GDP的大約10%。
這份報告對中國經濟的計算是以中國提交的11座城市物價統計為基礎,廣大農村地區的物價并未包括在內,因此可能仍然不夠準確。而報告稱,相信對中國GDP的估算偏差不會超過5%。
在新版報告中,印度和俄羅斯經濟占全球比重分別為4%和3%,均高于較按照市場匯率計算的數值。而富裕的工業化國家的情況往往相反。
國際對比項目還用購買力平價來對各國的貧富進行排隊。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依次是盧森堡、卡塔爾、挪威、文萊和科威特,而這些國家都是些小國。若以人均消費來計算的排名就有些不同了,位列首位的仍是盧森堡,隨后是美國、冰島、英國和挪威。
人均GDP最低的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利比亞、布隆迪、津巴布韋和幾內亞比紹緊隨其后。
這里要給所有出國旅行者提供一個信息:按照新版報告,全球物價最便宜的國家是塔吉克斯坦,然后是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吉爾吉斯共和國和玻利維亞。而物價最高的國家是冰島,隨后是丹麥、瑞士、挪威和愛爾蘭。
BOB DAVIS
……………………
經濟總量縮水四成,這恐怕讓咱中國人怒不可遏了吧。如果這份報告不是鬼子搞出來的,而是中國人自己弄出來的,那么制造者恐怕早就被洶涌的唾沫淹死啦。
如果解讀世行這份報告的涵義,我們還可以看到什么?
雖然,世行報告當中也很“國際慣例”地來不來就“人均GDP”,這種路數放到現如今的中國,完全是當局欺世盜名的勾當。我一直對中國各個委府所謂人均GDP、人均收入等說辭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當局故意抹殺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的一種花言巧語,別有用心地用年收入億萬元者與年收入幾百元來平均,這種平均沒有任何社會意義,即使換成了中位數算法,也比人均要強,更接近事實。
不過,鬼子并不理會這一套。畢竟,人均算法是國際上流行的,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會像中國這樣,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就發生了全人類貧富差距擴大速度最快的景象。對此,也是這個世界銀行,早在1999年就發布報告稱,中國是有資料國家中貧富差距拉開檔次最快的。而此后,這種勢頭有增無減,愈演愈烈。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景況是,委府就是神槍手,采取群體性擊斃的方式,用新三座大山將越來越多的國民擊落到了貧困人口之中,使得中國所謂的中產階級轉瞬之間銷聲匿跡。但這只不過是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世界銀行并不止是中國一個客戶,其他國家并沒有出現中國這等千古奇觀,因此,人均算法依然如故,也被全世界樂此不疲。
而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思忖的地方,那就是以消費品比價來對付那個狗娘養的人均GDP,也就是說,人均收入的真實水平,在消費品比價當中得以顯示。盡管說,購買力平價未必能夠體現名義收入與實際收入之間全部的差距,但畢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比較路徑。
如果我們拋開中國人勤儉節約的傳統(這種傳統在1989年之后當局權力合法性面臨很大困境之際,以經濟建設和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聲色犬馬而得到了徹頭徹尾的顛覆),而將居民高儲蓄率當作是對社會保障殘缺不全的自我補充的話,那么在消費品比價當中,就能夠部分地表現中國與國外在人均收入方面的真實距離。
其實,上個周末我與在挪威結識的朋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徐月賓等一起喝酒時,就涉及到了如此話題。去年9月份我在挪威時,曾經通過SKYPE與上海王煉利大姐就此討論過,也涉及過“福利指數”的概念。而世行按照購買力平價的算法,其實也是破解如此題目的一個有效方法。
當然啦,咱們的官方媒體總是會拿著洋鬼子說咱中國美不勝收的內容來喋喋不休,卻全然不提別的內容,比如,在美國的記者保護組織的報告稱,中國是全世界關押記者人數第一的國家;比如說,國際人權組織稱,中國的人權狀況正在迅速地惡化,其速度也是世界第一;比如說,中國是全世界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每年被執行死刑者,相對于全世界其他國家執行死刑人數的總和,這個數字,當然也是全世界第一啦……
所以嘛,面對官方媒體恬不知恥地搜羅來的中國形形色色的世界第一,咱們還是別忙著喜形于色,還是環顧四周日益慘淡的生存條件捫心自問,這種第一與咱們何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