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經濟改革負面問題
----決非危言聳聽的危機因素
本人在《從戈爾巴喬夫和蘇聯解體看列寧的失誤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中對中國和前蘇聯都進行的兩種不同的經濟改革卻產生相同的負面效應的現象有過這樣的說法:
戈爾巴喬夫進行的經濟改革使“國家在經濟建設和提高國家經濟實力方面沒有取得什么成就,反而帶來了幾個難以克服的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歸結為:
1. 在黨和政府產生嚴重的腐敗現象,產生了一大批的腐敗份子。
2. 培育出一批新生的資產階級就是新的資本家群體。
3. 而且在意識形態里對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進攻采取鴕鳥政策,放棄了在意識形態里對資產階級民主派的必要的階級斗爭,使資產階級民主派活動猖獗及其資產階級民主思潮泛濫。”
其實戈爾巴喬夫本身就是一個資產階級民主派人,“最后成為了蘇共和人民政權的掘墓人。”〈請看我的主頁http://www.blog.163.com/ta-450/ 中《從戈爾巴喬夫和蘇聯解體看列寧的失誤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再來看看我國當前的情況吧,我國的經濟改革據說一致認為是成功的。當初鄧小平同志根據我國改革開放的新的實踐經驗,在1992年對社會主義本質作了如下的論斷:“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然而在他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下逐步展開的中國經濟改革,到現在不但發展了生產力,同時卻扶助了剝削,擴大了兩極分化,而離共同富裕這個目標明顯還很遙遠,和鄧小平同志當時領導經濟改革時的初衷,可以說相去甚遠。不難看出中國和當時的蘇聯一樣,同樣出現上述三個嚴重的問題,尤其是那個怎么樣來對待新生的資產階級的問題?將是一個世紀難題。”〈同上〉
“我只能這么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沒有貫徹政治先行的傳統原則,不經過政治體制改革、及時的建立民主政治構架作為保證而先行的經濟改革,無論是取得了成功還是失敗,它都有三個極其嚴重的負面結果產生。”
我上述的說法主要是從政治的角度去看待“經濟改革”,但當我把眼光放到經濟角度來看時真的讓人出冷汗了。
經濟改革的一大成績就是引進外國資本,當初的本意可能是國家要發展需要資金的投入,所以尋求外國資金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很有必要。但請注意了,資金和資本是兩個概念。在國家引進外國資金時,蒙蒙撞撞的闖入了國際資本金融市場這個不該貿然進入的地方,過早的把國家經濟牽入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后果十分的嚴重,要知道西方世界資本運作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而共產黨國家因為理論上的缺陷,把社會主義社會定位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采取扼殺政策,沒有充分的利用政權的制約能力有效的利用有用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來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關文章請到我的主頁http://www.blog.163.com/ta-450/),所以對資本運作很生疏,對國際資本市場更是毫無經驗可言。當我們走出家門面對世界時,那情形要比進大觀圓的劉姥姥糟糕了不知多少倍,因為劉姥姥是去作客的,雖然鬧了不少的笑話,但主人還是沒什么惡意。但一向閉關自守的中國忽然出現在國際資本市場,其情形如同十四、五歲的孩子被人帶上拳套哄上了拳擊臺,面對如狼似虎的對手能會有什么好的結果?目前還不會被打死的,當一頭青腫的孩子爬下拳臺和哄他上臺的經紀點他的出臺費時,我們的心情是很沉重和憤怒的,因為我們現在把這經紀稱為買辦漢奸。
我這里有這樣一份統計,銀行業因為貿然的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僅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交通銀行四家損失就超過7500億元。
1,中國工商銀行
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 1.16元。上市
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
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
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
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
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
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中國建設銀行
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6億美元購買建行
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約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
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
幣。
4,中國交通銀行
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僅2006年一年銀行股賤買損失就超過6千億元,整個銀行金融領域能統計到的損失就超過萬億。我們并沒有發生戰爭,更沒有戰敗要進行賠款,可是上述損失如同戰敗賠款那樣讓國人痛心。關鍵倒不光是錢的問題。我們還把自己的經濟命脈也交到了國際資本的手里。
對任何國家來說如果你國家的命脈被他人控制,那對國家的政治和政權都是很危險的。就算我們不把國際資本當作N國聯軍,但一旦世界經濟出現動蕩,對于老牌資本主義來說,依仗他們的經驗和回旋余地是不會走到崩潰的地步,但對于社會主義的中國來說就很難預料了。
問題就這么嚴重,選擇的余地已經不多了,即便亡羊補牢也很難辦,但辦法總是會找到的,只要敢于正視還來得及。 2007.10.3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