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前經濟形勢的評價
沈思瑋
2007-09-17
1. 對目前經濟形勢的評價
問:目前經濟增長率超過11%,是否有過熱之嫌?
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經濟增長目標是8%,當然是大大超過了,由于統計數據的不準確,可能經濟增長率更高。
但中國經濟增長的空間仍然很大,經濟增長即使快點也沒有太大的問題,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通過:一、跨國公司投資形成的出口能力+中資企業(yè)的出口也比較強勁;二、城市化運動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相關需求;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很快;四、財富導向的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的空間:一、勞動力價格是拉美國家的1/3,東南亞國家的2/3,美國的1/30,日本的1/20,二、中國電力價格是國際平均的1/2,鋼鐵價格是2/3,三、規(guī)模優(yōu)勢;四、擴張的宏觀經濟政策;五、資源的大量開采;六、生產力的快速提升;七、勤勞、節(jié)儉、和平、合作的儒家文化;八、戰(zhàn)略的政府;九、美國影響力的衰落。
但經濟增長的代價過大,資源消耗與污染
2. 緊縮政策的效果
問:政策性加息、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等,緊縮性政策是否有所見效?
答:
外匯儲備13326億美元
不太起作用。因為沒有實現外匯占款全對沖,m2的增長率接近20%,超過15%的穩(wěn)健貨幣政策目標。大致上,GDP增長率11%,m2的增長率在15%比較合適。
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資產貨幣化過程需要貨幣投入。
在間接融資仍然占80%融資的情況下,利率不會對經濟調控產生影響。貨幣政策的價格工具基本不起作用,起作用的仍然是數量工具
央行貨幣政策正在轉向外匯占款全對沖,以表明抵抗游資流入的堅決態(tài)度。
3. 投資過剩
問:現在存在投資過熱的領域有哪些?是否成為問題?
答:
城市化太快,似乎看不到抑制的勢頭
資源消耗增長過快,2006年煤炭22億噸,原油3億噸,進口原油急劇增長。
鋼鐵上半年2.4億噸,導致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和諧世界的訴求不會不考慮其他國家的意見
采取出口關稅,可能會出臺出口配額政策
4. 匯率制度
問:現在人民幣匯率持續(xù)緩慢走高,是否政府原先所預期?今后走勢如何?資本移動自由化等避免人民幣升值的政策會有哪些?熱錢流入來自哪里?
答:
人民幣匯率改革初期對于熱錢流入研究不足
人民幣匯率走高,帶來熱錢流入,進一步強化外匯升值預期,困擾政府
人民升值速度超過政府的預期
今后主要的任務是化解人民幣升值預期,資本項目部分開放,比如居民可以直接投資香港H股,中央匯金公司通過發(fā)行國債籌集資金,從央行購買外匯投資海外,第一批2000億美元。
避免熱錢流入是很難的,現在采取打擊地下流入等方式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有大量的跨國公司可以通過轉移定價進來
治本的方法是采取實名制等
熱錢一部分來自于海外華人,一部分來自中國過去外逃資本,一部分來自于跨國公司
5. 外匯儲備資產運作公司
問:是否已有具體方案?此次投資黑石后,今后會投資什么領域?
答:
匯金公司沒有好的投資方案,主要的方向應該是資源領域
在二級市場買入債券是低效率,甚至帶來風險,比如美國次級貸問題
雖然匯金公司希望借鑒新加坡淡馬錫模式,但很困難,恐怕會導致美國的恐慌,中國不會不顧及美國的感受,這和日本是一樣的。
最好的方式是投資于發(fā)展中國家,從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過程中獲益,這一點與日本1985年以后的情況相似。
6. 2010年前的經濟周期
問:是否會一直保持目前的增長率?GDP分項中,那些分項拉動GDP走高?
答:
中國會一直保留目前的經濟增長率甚至更長時間。
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于把自身的資源轉化為制成品帶來的乘數效應。
資源、城市化、人力資源的進步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主要因素
從人力資源看,2005年在校大學生2300萬
7. 從長期觀點看存在的問題
問:從長期觀點看,將會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答:
資源不足
環(huán)境污染
兩極分化導致金融動蕩
金融市場轉型困難
城市化過快與就業(yè)機會不足的矛盾,城市化規(guī)劃不好,能耗高,效率低,長期來看導致成本高企
解決方法:提高產品附加值
兩大威脅:人民幣升值過快、資本項目自由化,過快是指像日本那樣在5年里升值到4,資本自由化是資本項目的全面開放。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