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專家駁斥“勞動合同法搞垮中國經濟”觀點》等文
2008年2月2日《檢察日報》發表《專家駁斥“勞動合同法搞垮中國經濟”觀點》,反駁外界普遍認為“《勞動合同法》是‘鐵飯碗’的回歸”及張五常關于“新勞動法將搞垮中國經濟”的言論,集中在“新勞動法增加了用工成本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讓‘鐵飯碗’回歸了嗎?”兩個問題上。基本是一種辯護,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討好。
勞動合同法立法專家組組長常凱批評張五常“對勞動關系基本沒研究”,他質疑“工資總量兩萬億元,占GDP比例不到1(?10%),這種成本對經濟發展有多大的負面影響?(低工資)實際上對經濟發展作出了多少貢獻?這種貢獻是勞動者犧牲了自己的合理利益還是合法權益?”是積極的,只是說理不充分。
2008年01月29日人民網>>中國工會新聞發表的《勞動合同法決非“善良的惡法”》,標題表示了它是辯護書。
我認為,如果勞動法真正偏重于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那必然就會減少或限制資方的權益,這個問題無須否認。否認這個問題,使自己處于回避事實的狡辯地位,不僅不能服人,反而使事實和道理在對方,國家則顯得理不直,氣不壯,氣短,有跪著造反的態勢。
問題不在于《勞動合同法》會不會增加用工成本,而是現在的用工成本合不合理,用精英們的時髦說法,是合不合乎人性,“與國際接軌”了嗎?
《勞動合同法》解決的是勞資關系,與對勞動關系有沒有研究關系不大。資本家及其喉舌張五常提出“新勞動法增加了用工成本”,應該說是對勞資關系很了解,作為資本家的一方,不可能不了解他們和另一方的勞動者的關系。任何一個資本家都知道,他們必須盡量壓低勞動者的工資,縮短工人的勞動壽命,從而增加他們的利潤。這種了解可以說是本能。不完全了解勞資關系的,倒是勞動者這一方,他們只知道資本家在剝削他們,但是如何地剝削,剝削了多少,根本不清楚。
“工資總量兩萬億元,占GDP比例不到10%”,即勞動者的工資不到他們創造的產值的10%。這就是說,勞動者勞動生產的價值的絕大部分被資本家剝削去了(這里不分析他們內部的分配)!這合理嗎?是“以人為本”嗎,合乎人性嗎?
我國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憲法上是這樣寫的,所有在中國投資辦企業的資本家事前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什么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勞動者當家作主的國家。勞動者當家作主的國家的工人工資才占總收入的不到10%,而資本主義國家的工資占到60%以上,再“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也不至于“特色”到遠不如資本主義國家嘛!提出“與國際接軌”論的精英們,你們對此如何說呢?
張五常所謂“新勞動法將搞垮中國經濟”的言論,根本不值一駁,枉自是個經濟學家,而且還在美國生活了許多年,他對于資本主義發展史好像沒有了解,對于美國的勞資關系也沒有了解。象中國這樣對勞動者的剝削到如此殘酷的情況,只發生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現在所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比現在中國要更為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它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存活。如果中國現在的勞資關系問題發生在美國,就不會有一個總統能坐的穩。張五常先生們,你們難道不知道國外對中國血汗工廠問題的頻頻指責?張五常先生至少應該曉得,香港學生去年對中國血汗工廠已經公開表示抵制。
外界普遍認為的“《勞動合同法》是‘鐵飯碗’的回歸”,既有對《勞動合同法》里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文的故意曲解,迫使官方自動承認決不反對資方解除對老職工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削弱《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保護作用;又是咎由自取,只怪鄧小平給了資本家壓榨勞動者的理論根據。
我認為,這個“鐵飯碗”,實際是砸不爛的。每個人都有一個“鐵飯碗”,除了判死刑的人。企業不給工人工作,砸了他們的飯碗,那社會就得給飯吃,把他們養起來,砸了“鐵飯碗”,便吃“大鍋飯”,這是逼迫人們吃飯不干活的制造“懶漢”的制度。
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十分注意兩個經濟問題:就業和物價,這都是關系勞動者吃飯的問題,資本主義國家積幾百年之經驗,深知欲穩定資本主義制度,必須要讓勞動者吃飽,但是不能吃好。鄧小平既不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對于資本主義也實際不了解,可能聽了幾個人的瞎說,就出個“大鍋飯鐵飯碗養懶漢”理論,給現在的領導人制造了麻煩的社會問題,給了資本家壓榨勞動者的口實。中國眾多的是普通勞動力的人,中國制造需要的也大多是普通工人個勞動力,所以富士康每天都有幾百上千的工人進出,以保持工人都是年青力壯的。沒有特殊技能的4、50歲的工人就業難,現在這個問題還不很突出,但是很快就要成為突出問題,那時的中國領導人怎么辦?
資產階級反對勞動者權益是它的本性。社會主義國家要理直氣壯地站在勞動者的立場是講話,做社會主義該做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