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問洋蔥:為什么你總是提倡多讀書?
洋蔥想了想:這樣吧,我給你舉個例子。
假如你讀了書,你去買房的時候就知道什么叫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化率,開間,進深,結構,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實用面積,品牌,地段,配套,升值,質量……
在這兩套房子后面駐足良久
你看,這里面的知識點很多,
讀過書的人自然知道這房子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沒有讀書,
你就會說:“臥槽,都是房子,你為啥這么貴?”
在玩我嗎?
其實,一個人蠢的時候,
是很難意識到自己有多蠢的。
就像當年上海房價8000多一平的時候,
洋蔥認為房價是個笑話,
甚至嘲笑督促自己買房的家人目光短淺。
胸有成竹地給別人灌輸房價必跌的言論。
幾年之后終于知道,
自己才是個笑話。
“房子改變人生”!
這句話是一個在地產業內晃悠很久的觀察員對記者所說的,
其神情猶如大師們說出“知識改變命運”時那么莊重。
很多年前覺得他是個Ruo智,
后來才明白他的睿智。
在被社會教育了多少年之后,
我們終于明白,
在現實意義上,
房子遠比知識更有“價值”。
某學校的這尊雕塑被學生們親昵地稱為:讀書頂個球!
曾經有人在知乎上發了個問答:
“載人航天如果要走向深空,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很多人在下面跟帖,講了很多術語,
什么原位資源利用、顆粒輸運、熱核推進、化學萃取、3D打印……
馬斯克和spacex研發的超級火箭
結果有個明白人意味深長地說:
你們說的問題都不是多大難題,
目前載人航天面臨的最基礎問題是:
航天企業院所周圍房價和學校的問題!
看看北京一院(造火箭的)和五院(造航天器的)周圍的房價,
再看看所屬學區的學校質量!
一院的孩子戶口多在大興,
大興高考最高分離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差一截。
五院雖在海淀,但在海淀邊緣,周圍也沒有好學校。
現實就是:新來的員工買不起房,干幾年就走了。
而老員工呢?
心思都在孩子教育上,
什么小生初,幼升小,學區戶口對口之事。
真正全面搞科研還要等到孩子上大學后,
可是這時候已經到了快退休的年齡了。
(p.s:本人就在以上單位,深有體會。)
這個回復讓洋蔥感慨了很久。
(以下省略3萬不宜發表的字)
關于買房,坊間一直流傳一個段子:
98年,小馬哥5人湊了50萬創辦騰訊,沒買房;
史玉柱借了50萬搞腦白金,沒買房;
99年,丁磊用50萬創辦163,沒買房;
陳天橋炒股賺了50萬,創辦盛大,沒買房;
馬云等18人湊了50萬,注冊阿里巴巴,沒買房……
如果當年他們用這50萬買了房,
現在可能貸款都沒還完哪。
泰國房貸公司廣告:小孩聽到爸媽的談話后選擇鉆回媽媽肚子里
這個段子誤導了很多不明就里的年輕人,
現實版本是:
一個男人十年前毅然以60多萬元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去創業,
經過十年努力打拼,
公司走上了正軌,
賺到400萬純利潤。
然后他用全部利潤再加上部分銀行貸款,
把自己當初賣掉的那套房子又買回來了,
畢竟小孩要上學。
如果說這些故事都是編的,
那么我們看看自己和身邊人。
十年前,朋友聚會,
聊得最多的是事業是理想。
十年后,朋友聚會,
聊得最多的是房產。
好凄慘的同學聚會啊!
說回到老王這里,
老王剛畢業那幾年的生活水平,
基本上都是隨著房價在變化。
一開始沒什么收入,跟朋友群租,
幾個人住一套小房子,
被媒體形容為“蝸居”、“蟻族”。
哎,你好歹還有個女朋友
后來房租漲了,
群租被限制了,
隔斷被扒了,
有些人為了省錢只能跑去住地下室,
大家又管他們叫“鼠族”。
跟動輒幾萬每平米的房價相比,
每個月千八百的租金其實還算便宜的。
后來房價又漲了,
房租也跟著嗖嗖漲。
老王有一次交不起房租被房東趕了出來,
在一個廢棄的集裝箱里將就了幾天,
人生又進化了,
成了“柜族”!
簡直神來一筆
隔壁老王打了幾年的工,搬了十幾次家。
每次搬家的時候,都會感嘆:
如果有自己的房子多好!
有一年,
隔壁老王有個關系很好的同事要出國,
說要處理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
打算折價45萬賣給老王。
老王拒絕了。
一來自己窮的跟個傻比一樣,
二來估摸著家里也拿不出這筆巨款。
再說了,
45萬啊!能買多少個肉包子?
你一套破房子就想賣45萬?
坑老子呢!
現在,那套房子已經漲到450萬了。
老王后悔的腸子都黑了,
他無數次在洋蔥面前提起這件事:
“曾經有一套很好的房子擺在我的面前,
但我沒有好好珍惜,
當我失去它的時候,才覺得追悔莫及,
如果上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
我會砸鍋賣鐵賣血賣腎買下它,
如果非要在這價格上打個折的話,
我希望是二五折。”
年輕的時候,
我們從來沒把買房當回事兒。
都是年輕力壯火力旺的人,
在哪兒睡不是睡啊?
只要心懷天下、夢想遠大,
苦點難點齷齪點算個屁!
但是馬上現實就會一巴掌一巴掌地把我們抽醒,
我們很快就要面臨一個無法逾越的難關。
愛情!
只有熱戀中的情侶才能體會到: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有多么重要!
“沒有房子,就沒有媳婦!”
這句話曾經被當做地產商刺激屌絲買房的下流文案,
現在想想,卻是赤裸裸的現實。
據說在相親圈里有一則流傳甚廣的傳言,
丈母娘問男孩子:有房嗎?
男:有。
丈母娘:多大?
男:從主臥走到次臥要幾分鐘吧。
丈母娘:……你們可以去領證了。
一跑道……一跑道……
隔壁老王說:想想工作的這些年,
誰都騙過我,
領導騙過我,
同事騙過我,
朋友騙過我,
娟兒也騙過我——就這狗房產中介沒騙過我!
他們十幾年來一直苦口婆心地騷擾我、讓我買房,說房價一定會漲,
我沒聽!
到老王想買房子的時候,
已經買不起了。
老王:“前年想買房子,算了算成本,差一萬塊錢/每平米,于是決定繼續攢錢。”
洋蔥:“現在怎么樣了?”
老王:“剛算了算,已經差2萬了。”
聽起來像笑話,其實很現實。
買房成為多少年輕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
沒有房就沒有家,
本來“家”是個溫暖的地方,
承載著美好的憧憬,
現在卻變成了一把無形的繩索,
羈絆著我們的腳步。
老王感嘆:真希望哪天走在路上,
遇到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摔倒了,
然后我把他扶起來,
他微笑著給了我一個房產證就走了。
我喊道,老板,你的房本!
然后老板轉過頭,
微笑著對我說:“不,是你的房本。”
很多蔥友希望洋蔥多寫點正能量的東西,
其實洋蔥一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雞湯文的。
雞湯文通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胡編亂造,亂舉例子!
洋蔥有一個美國的朋友,曾經很吃驚的問我:
為什么你們中國人總是喜歡用別人成功的例子來證明自己文章的正確性?
難道失敗者的奮斗就沒有可取之處嗎?
實際上我根本就沒有這個美國朋友……
洋蔥就從來不編故事來騙蔥友,
我上面說的這些,都是真事兒!
尤其是隔壁老王那幾段!
愿每個人都有住房,
每張口都有飽飯,
每顆心都得到溫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