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國家安監總局30日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日前對江蘇昆山市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別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調查報告作出批復,認定這是一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涉嫌犯罪的18名責任人已移送司法機關采取措施,其他35名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江蘇省副省長史和平被記過處分。
事故直接經濟損失3.51億元
2014年8月2日7時34分,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拋光二車間發生特別重大鋁粉塵爆炸事故,當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傷。依照《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的事故發生后30日報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傷(事故報告期后,經全力搶救醫治無效陸續死亡49人,尚有95名傷員在醫院治療,病情基本穩定),直接經濟損失3.51億元。
35名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分別被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對江蘇省政府予以通報批評,并責成其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
中榮公司被取締 董事長被移送司法
對中榮公司董事長吳基滔、總經理林伯昌、經理吳升憲,昆山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安委會主任陳藝,昆山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兼安委會副主任黃惠林等18人采取司法措施。
依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由江蘇省政府責成江蘇省安全監管局對中榮公司處以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并由相關部門依法對中榮公司予以取締;由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安全監管和環境保護部門對江蘇省淮安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南京工業大學、江蘇萊博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昆山菱正機電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和有關人員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處罰,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將全文公布事故調查報告。
■ 探因
鋁粉塵爆炸造成群死群傷
根據事故報告,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車間除塵系統較長時間未按規定清理,鋁粉塵集聚。除塵系統風機開啟后,打磨過程產生的高溫顆粒在集塵桶上方形成粉塵云。
1號除塵器集塵桶銹蝕破損,桶內鋁粉受潮,發生氧化放熱反應,達到粉塵云的引燃溫度,引發除塵系統及車間的系列爆炸。
因沒有泄爆裝置,爆炸產生的高溫氣體和燃燒物瞬間經除塵管道從各吸塵口噴出,導致全車間所有工位操作人員直接受到爆炸沖擊,造成群死群傷。
而事故的管理原因是:中榮公司無視國家法律,違法違規組織項目建設和生產;蘇州市、昆山市和昆山開發區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安全監管責任不落實,對中榮公司違反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長期存在安全隱患治理不力等問題失察;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的有關部門未認真履行職責,審批把關不嚴、監督檢查不到位、專項治理工作不深入、不落實;江蘇省淮安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南京工業大學、江蘇萊博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和昆山菱正機電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違法違規進行建筑設計、安全評價、粉塵檢測、除塵系統改造。 據國家安監總局網站
部分受處理官員名單
江蘇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史和平 記過
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乃翔 記過
江蘇省安全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向明 記過
蘇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盛蕾 記大過
蘇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徐美健 記大過
蘇州市安全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華仁杰 記大過
昆山市市委書記、昆山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愛國 黨內嚴重警告、免職
昆山市市長、昆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路軍 撤銷黨內職務、撤職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林 撤銷黨內職務、撤職
昆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黨建兵 撤銷黨內職務、撤職
昆山市安全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峻 撤銷黨內職務、撤職
對此事件的產生,網友們也有各自的觀點:
在郝貴生:昆山爆炸案更深層次根源究竟是什么?一文中,他說道:造成昆山爆炸事件的原因固然有企業安全責任和政府監管不力,也確實有昆山地方政府扭曲的招商觀念和政策。但最根本的原因是30多年來扭曲錯誤的轉型接軌理論、路線和政策造成的。毛澤東思想指導的是正確的改革開放路線,但我們30多年的轉型接軌過程實際實行的是扭曲、錯誤的理論、路線和政策。而在衡岳山人的眼中(八月昆山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資本主義),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昆山政府早已變成為資本服務的政府。他認為——為資本服務在很多官員及公職人員那里早就不是什么禁忌的話題了,甚至全國各地大小衙門幾乎已經發展到了“唯資本馬首是瞻”的地步。為了資本他們可以大搞“圈地運動”、為了資本他們可以強征強拆、為了資本他們可以犧牲環境,為了資本他們可以漠視人的健康與生命,為了資本,某些人喊出了“誰讓我一時不舒服,我就會讓他一輩子不舒服”。總而言之,為了資本“一切好商量”,只要能讓資本“安心、開心、舒心”,他們什么都可以做,一切可以為資本讓路。在資本面前他們可以笑臉相迎、可以奴顏婢膝,而面對老百姓卻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冷言冷語冷板凳”。
相關閱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