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28日電(記者 夏毅 實習生 尉燕芳)浙江杭州連日來持續高溫,頗受社會關注。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一位70多歲的環衛工人猝死。70多歲仍做環衛工人,是否違反《勞動法》?誰又為老人的死去埋單?
近日,記者就此事進行了調查。杭州江干區彭埠鎮的城管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到記者電話后,稱“我們不想再提這件事了。”便直接掛了電話。
但記者另從彭埠鎮政府獲悉,該鎮的保潔采取的是市場化運作,由一級村社接項目后外包給保潔公司,而整個杭州市基本上都是這樣操作。
24日下午,杭州市火車東站皋塘村東一區附近,一位74歲的環衛工人昏倒,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據媒體報道,該工人姓董,今年74歲,老家在江蘇泗陽,為補貼家用才從事道路清掃工作。醫生稱,送來的時候呼吸、心跳驟停,初步判斷是猝死,但尚不清楚是否因高溫天氣導致。
那么74歲環衛工人的猝死該由誰來負責?記者展開了調查。
為了解相關情況,事發后記者聯系到江干區城管局相關人員,被告知此事由彭埠鎮城管負責,之后彭埠鎮城管又表示該事件是彭埠鎮環衛站在處理。但當記者聯系上彭埠鎮環衛站的相關人員時,其以“不愿再提及此事”而拒絕接受采訪。
幾經周折,記者聯系上當地彭埠鎮政府,其黨政辦一工作人員稱,該鎮的保潔采取的是市場化運作,由一級村社接項目后外包給保潔公司,并表示該名環衛工人就是保潔公司返聘的工作人員,“這一項(保潔外包)整個杭州市基本上都是這樣操作的。”
記者在整理資料時發現,由于氣候原因,近幾年夏季炎熱高溫的日子增多,各地也頻出環衛工人猝死事件,其中2010年7月某天下午2時許,河南省開封市55歲的環衛工人孟慶和因高溫天氣在街頭死亡。
盡管杭州市針對環衛工人的工作性質,已有相關規定,即35℃以上高溫的情況下,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都是屬于環衛工人的休息時間。可是在下午3點以后,杭州的馬路上仍然是一片火熱。而這位74歲的老人就倒在了5點多這個時間段。
該事件除高溫頗受社會質疑外,環衛工人74歲的高齡也讓人意外。那聘用74歲的老人從事高溫下的道路清掃工作,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著名律師郝俊波和浙江吳山律師事務所律師鄭關軍。
他們均表示,返聘74歲的老人從事清掃工作,從法律角度來說沒有問題,但從保護老年人權益的角度來說,這種雇傭顯然不恰當。
鄭律師表示,雖然返聘員工不屬于勞動部門管理,不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但是返聘工作人員和企業之間還是存在著雇傭關系。
對于外包形式的保潔公司的合法性,兩位律師也表示這種外包形式符合法律規定。但當環衛工人發生意外時,主要由和工人簽署勞動合同或雇傭合同,即建立雇傭關系的一方負責。
如果在該案例中,老人的雇傭關系是和保潔公司建立的,沒有和村社、城管部門或者當地政府簽署勞動或雇傭合同,那后者就不需要負法律上的責任。
郝律師表示,根據這層關系,猝死老人的權益仍能得到保障,老人的家屬可以向保潔公司申請醫藥費、死亡賠償金以及家屬撫恤金等賠償。(完)
下午四點半收工,一小時后 74歲掃地大伯倒在回家路上
作者:吳崇遠 來源:錢江晚報
本報訊 昨天下午五點多,讀者蔣女士撥打96068熱線報料:“火車東站皋塘村東一區附近,有個環衛工人過馬路的時候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117醫院機場路院區搶救室門口,圍著許多人。里面剛剛傳來消息,突然倒地的工人沒能醒過來。
突然離世的工人姓董,今年74歲,老家在江蘇泗陽。“送來的時候呼吸、心跳驟停,初步判斷是猝死,但尚不清楚是不是因為高溫天氣導致的。”醫生說。
“下午五點多的時候,我在外面接到了村里小店打來的電話,說我公公突然倒在地上,可能不行了,讓我們快去醫院,結果就那么沒了……”董大伯的兒媳張大姐說,他們一家都住在皋塘村附近,她平時送牛奶,丈夫做保安。四年前,他們把公婆從江蘇泗陽接到杭州來,幫忙帶孫女。
“公公也是為家里著想,覺得身體還行,經過老鄉介紹,就去一家清潔服務公司做保潔。他負責的是皋塘村東一區的一條小馬路,每天掃掃地。”張大姐說,公公每天早晨四點多起床出門掃地,一直到上午七點多;中午從十二點開始到下午五點下班,每個月1550元的工資。公公平時看上去身體健康,沒啥大問題,今年夏天,公公所在的公司給他們每個人都發了降暑藥品。
昨晚,記者輾轉聯系上董大伯所在的杭州來發清潔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負責人姓湯,他說自己正在外面,得知董大伯突然去世的消息心里也難過。“他都70多歲了,我們也是看在他想找工作補貼家用,并且有老鄉的介紹下才返聘他來上班的。”
湯先生說,為了照顧董大伯,特地安排他清掃離自己家相對較近的小馬路,這樣能稍微輕松一點。“夏天我們也發了草帽、反光背心和降暑藥品,并且跟家屬說老人還是在家里多休息的好,后來高溫天來了,我們也設置了彈性工作時間,原來下午五點下班,現在一般都能提前到四點半就下班了。”
湯先生說,根據巡查員的記錄,昨天董大伯大約下午三點出門上班掃地,下午四點半左右就收工回家了。而事發時,董大伯已經下班。“出了這樣的事情誰都很難過,我們已經讓兩名員工代表先借錢去墊付董大伯的醫藥費,后面的事情希望和家屬坐下來好好商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