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期望月薪“落”千元
隨著創紀錄的699萬高校畢業生走向就業市場,今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今天上午,記者從直屬團市委的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2013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發布,就業壓力出現強勢反彈,成為近4年來壓力最大的一年。
調查顯示,大學生期望月薪今年降到3683.6元,降幅近千元。
壓力有多大?壓力強勢反彈 達近4年最高
在連續五年的就業壓力調查中,2012年的壓力得分最低,今年即出現非常大的反彈,比2010、2011、2012年都高,達近4年最高。僅低于因金融危機帶來的高就業壓力的2009年。
●出路:專家表示,盡管各級政府已出臺實施一系列緩解就業壓力政策、就業指導機構采取幫大學生提高就業能力的措施等,卻仍出現了強勢反彈,可見今年就業壓力之大。
在此提醒大學生求職者,消極的壓力應對方式不僅不能緩解就業壓力,還會增加壓力體驗,形成惡性循環。因而求職者要采取發揮優勢、提前準備、尋求支持等方式,提升抗壓能力。
幸福感哪來?提早進職場實踐 提高幸福感
從今年調查情況看,總體幸福感處于中等略微偏下水平。同時調查顯示,每年的被調查人群在校期間的兼職比例及擔任各類學生干部的比例都在一半左右。
想賺多少錢?月薪期望值 三年下降近千元
報告顯示,今年參與調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范圍內。
從連續5年的調查數據看,2011年的期望月薪最高,平均達5537.5元,而2012年降到4592.5元,今年進一步降到3683.6元,降幅近千元。
從學歷上看,博士生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6000元,其降幅也是最大的,降幅為1160元。
●出路:盡管物價上漲,職場的總體工資也在上漲,但期望月薪卻沒有“水漲船高”。
在2011年畢業生期望月薪出現不現實的虛高后,連續兩年出現了走低趨勢。2012年的期望月薪下降是在虛高后走向合理,而今年的期望月薪在2012年基礎上再降近千元,就不是正常現象了。這種過低的期望月薪,正反映出今年求職者感覺就業難,就業形勢更嚴峻。對待月薪,學生應將心態放平,不好高騖遠的同時要重視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想在哪落腳? 半數人希望“退守”二線城市
此次調查中,近半學生表示希望在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工作,其次是地級城市。從連續三年的調查結果看,二線城市成為求職者的首選,直轄市已淪為第三選擇。同時,期望在二線城市工作的求職者,壓力的情緒體驗顯著低于其他類別。
●出路:一線城市的高房價、競爭激烈、生活環境日趨惡劣等讓人壓抑的環境,幾年前就讓求職者產生了逃離的想法與行動。客觀地說,與多年前畢業生一窩蜂擠向一線城市相比,這種往二線城市分流的就業趨勢不僅有效緩解了一線城市的就業壓力,同時也大大緩解了大學生求職者本身的就業壓力。
同時,各級政府應制定相應政策,因勢利導這一就業潮流,吸引更多大學生走向三線城市乃至基層單位,形成就業良性循環。
畢業咋選擇?想考研的大降 想創業的上升
面臨畢業選擇,多數被調查者選擇直接就業。對比去年的數據,畢業選擇直接就業的依然為主體人群,就業與創業的比例都較前一年度有明顯上升。而選擇考研的人群比例卻較去年有明顯下降,降幅近半。
●出路:調查中有兩種現象引人注目。一是“被考研”現象,今年實際考研人數多得創紀錄,而意愿與現實相距甚遠,換句話說,考研大軍中真想考研的人還不到一半。原因即是跟風,或是為回避暫時的就業壓力而被動考研;二是“心創業”現象:多年調查發現,選擇創業的與實際創業的相差十倍之多。探究原因,有一時的熱情,還有一些現實條件不具備因素所致。
專家表示,大學生在考研或就業前,應加強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適合干什么等,這樣才能避免因盲目考研而產生壓力。在創業方面,政府應為有創業熱情的畢業生們提供更多的扶持、指導甚至獎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