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個地市近六成地下水質差
據新華網消息國土資源部20日公布《2012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中國198個地市級行政區4929個監測點,近六成地下水水質為“差”,其中16.8%監測點水質呈極差級。
依據《地下水質量標準》,綜合評價結果為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為580個,占全部監測點的11.8%;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為1348個,占27.3%;水質呈較好級的監測點為176個,占3.6%。
德國《世界報》4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受污染的耕地達70%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為其快速的經濟增長付出高昂代價。一項政府調查顯示,中國的耕地有很大部分遭受嚴重污染。
過去30年來,中國農業掀起一場革命,糧食生產增加近一倍。中國依賴高產作物。為更多收獲,農田使用過量化肥,且高達65%的化肥使用不當,河流和農田因此受污染,有毒物質留在土里。
土壤污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健康隱患之一。科學家在土壤樣品中發現了有毒重金屬和禁止使用的除草劑。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耕地總面積的70%已受到污染。(青木譯)
香港《南華早報》4月11日文章,原題:污染破壞農村地區并危及農田
內地高層環保官員昨日表示,污水處理不當和農用化學品高投入正危及農田。中國農村已為長達數十年的糧食增產付出高昂的生態代價。
在中國社科院和國家統計局編制的《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2~2013)》出版發布暨研討會上,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莊國泰說,化肥、農藥和畜禽垃圾,以及政府對污水處理的忽視,令全國至關重要的農田面臨威脅。
莊表示,中國農村現在每年產生90億噸的污水、2.8億噸的垃圾,絕大部分都沒處理。由于中國60萬個行政村普遍缺乏相關設備,有個形象說法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該報告批評說,中國每公頃農田使用318公斤化肥,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
報告還指出,中國糧食人均產量低于發達國家水平:2010年中國每公頃農田產量為5.5噸,較英法德美等國的產量普遍低20%。
大多數中國農田施用化肥后只有35%有效,65%是將污染物留在環境中。莊敦促應特別關注土壤污染問題,因為這是緩慢積累的結果且將長期揮之不去。他說,比如上世紀80年代初就禁用被稱為“六六六”的農藥,可如今在有些土壤中仍能檢測到。(作者曼迪·左,王會聰譯)
【竭池而漁】院士稱中國耕地不到世界10%卻耗掉全球1/3化肥
過去幾十年,盡管糧食一直在增收,但農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照中國現在的農業生產環境,幾乎沒有可能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有機食品。【詳細】
中國耕地總面積18.26億畝,其中中低產田13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耕地質量問題日益凸顯,區域性耕地退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萬連步指出,耕地質量下滑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土壤酸化程度加劇。【詳細】
空氣污染的數據可以即時公開,水污染的數據可以即時公開,食品、藥品等安全信息可以即時公開,為什么土壤污染狀況的信息作為"國家機密"不能公開呢?此事引發公眾和媒體的質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