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要求公務員及其他從業人員會說英語
(2012.2.16)
主持人:還有3年時間,西安市的公務員、民警、出租車司機乃至銀行、郵政、醫院等各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就要都會用英語對話。這是剛剛通過的西安市《加強西安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的。那孔老師怎么看西安以后公務員、從業人員用英語對話?
孔慶東:這就是符合武俠小說里講的那句話:“欲練神功,引刀自宮!”這就是分明“引刀自宮”嘛。西安是文化古都,你知道吧?所有老外到中國來,最喜歡去的城市就是西安。(主持人:我也想去。)孔老師呢,無數次地率領外國友人奔赴西安,我去過多少次了,西安我去得都不想去了。(主持人:您可以當導游了。)完全可以當導游,我到西安當導游,超一流的。(主持人:真的?)那是,我可以西安從古代到現代,給你講個底兒掉。西安是怎么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這個文化古都的,是靠英語嗎?不對吧,完全不是靠英語。人家到西安去,是去聽英語的嗎?(主持人:不。)到西安去,不但不要聽英語,還要聽西安話才對。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我認為,西安,要穩固你這個國際都市的地位,第一,我希望,每個西安人要講一口地道的西安話,要講陜西話,要講地道的陜西話才對;其次,要講好普通話。什么叫國際化啊?漢語是聯合國指定用語啊,我們漢語怎么就不國際化了呢?漢語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所說的語言,又是聯合國指定語言,當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所以,難道你把漢語摒除在國際之外?什么叫國際化啊?第二個,說點英語,有好處,我覺得這個事情可以號召,可以開展一些活動,比如英語比賽啊、英語競賽、英語演講啊,可以開展一些活動,但是,決不能“一刀切”。再說這個出租車司機,他也不是公務員啊,你憑什么強迫人家出租司機說英語啊?(主持人:非得用英語對話。)他念英語的時間,他那個運營損失了,你給出錢啊?是不是啊?你得給出錢才行啊。你如果把這個司機都組織起來,到牛津大學進修三個月,那我贊成——國家花錢,西安市花錢,那我贊成。你又不能做到這個,讓人自己買書、買光盤在家里念,“嘚啵嘚,嘚啵嘚”,說那么幾句話,這有啥用啊?啥用沒有!再說一點,是不是那些著名的國際化都市,這些人都說英語嗎?恰恰相反!你到歐洲去看看,歐洲很多國家——有骨氣、有志氣的國家——拒絕說英語。比如我們到了德國,打一出租車,這中國人賤啊,以為見了老外就得說英語呢,“嘚啵嘚,嘚啵嘚”說兩句英語,那個司機,“啪”,臉就沉下來了。你以為司機不會說英語,司機會說英語,就是不說。司機就跟你說德語,你不懂,不懂司機他有方法教你,給你指著外邊的東西,然后給你指著里邊,反復地教你幾個簡單的詞。人家英語不比你差,甚至可能比你好,為什么不說英語?人家說“憑什么要說英語啊,這是德國,難道德國不如英國嗎?”是吧?那我們回過頭來想想,難道中國不如英國,不如美國嗎?憑什么要說呢?可以會說,但是,只要一強迫,好事就變成壞事。我們能不能把說英語看待成說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那么平常?說英語跟說法語是一樣的,說英語跟說山東話、說廣東話是一樣的,不要以此來盛氣凌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以把中國話說好為榮。每個中國人,應該會兩種語言:一個是自己的母語,一個是普通話。跟自己的老鄉在一起,說母語;跟其它地方的人在一起,說普通話,這才叫文明。說著一口很差的“洋涇浜”英語,這恰恰是讓人笑話,讓人覺得你這個地方,不夠國際化。我們看到什么地方才那么做呢?都是殖民地的地方。一個破小島,為了發展旅游,然后才強迫它的人民都說英語,說的一口還都是不標準的英語,真正讓他用英語寫篇文章,誰都不會。所以,就西安這個地方來說,我是特別佩服西安的,西安滿地都是文化。咱老覺得北京有文化,其實北京跟西安比,算沒文化的。你北京不就從元大都開始嗎,是吧?元大都那以后的事,在西安那都不值錢,西安一弄都是唐朝以前的,人家西安動不動就從“半坡”給你講起,從“半坡”一直講到唐。咱是從元朝才開始講,跟西安比,差多啦。所以我說,西安馬路上隨便找一個人,不是副教授,就是書法家,這才叫文化,這才叫國際都市化。所以我覺得,如果真要對西安公務員“一刀切”的話,我出個主意,西安的公務員必須都會寫文言文,這才是有文化的表現。如果西安公務員見人就“哈羅哈羅”,那說明文化墮落啦。
主持人:孔老師你有沒有經歷過,比如說,在咱們中國的咖啡廳,然后呢,旁邊有兩個中國人用英語在交流著。你說,看他倆的時候,你覺得很奇怪?
孔慶東:也沒事,就是這個呢,是人家自由。(主持人:那倒是。)我們對它可以有一個審美評價,但不進行道德評價和法律評價,是吧?我們有一個審美評價,說“這倆哥們挺逗的”。(主持人:他倆在練口語。)不是練口語,這是人家自由。但是,作為政府,決不能要求“這個人得說英語,那人也得說英語”,那就錯啦。
網友:在法國,發音不標準,都被法國人罵,這才是人家的自豪感。在看看西安出這個主意的,你只配一個字形容你,賤!按孔老師脾氣說,就該拉出去槍斃了。
教育部調查美文憑工廠,九成不合格學生來自中國
(2012.2.17)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中午好,這里是第一視頻新聞網為大家直播的《孔慶東有話說》,我是石菲,孔老師中午好。
孔慶東:中午好,各位網友。今天是2月17日,2月17日是個什么日子呢?33年前,1979年的2月17日,中國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33年前打了這么一仗。對越自衛反擊戰主要的戰役只打了一個月,用一個月的時間,中國占領了越南的三個省會,嚴懲了當時地區霸權主義者越南。今天這么多年過去了呢,政治局勢又發生了非常復雜的變化,但不管怎么變化,我們希望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夠保衛中國人民的安全,保衛中國的領土完整。
主持人:好的,我們來看一下今天的主要內容。針對有媒體報道的美國北達科他州迪克森州立大學違規招收外國學生和發放文憑一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部已要求我駐美使館教育處核查有關情況。孔老師,視頻短片很給力,到底是有多少中國的鳳凰成了外國的野雞?
孔慶東:不是成了“野雞”,是來自于“野雞”;表面上是“鳳凰”,其實是“野雞”。我覺得這個新聞,好像比《孔慶東有話說》還要犀利,我們都沒啥可說的了!他就直接說了,“鳳凰”就是“野雞”嘛——中國的“鳳凰”,就是“野雞”;中國的“鳳凰網”就是“野雞網”,“鳳凰衛視”就是“野雞衛視”。這可不是孔和尚說的吧?這是人家這新聞里講的,是不是啊?我覺得好像問題還沒有那么嚴重,我們還不能說全盤否定“鳳凰”,就是“野雞”,可能有時候有點“野雞”行為,大家罵它,但你要說這“鳳凰”百分之百都是“野雞”,人家“鳳凰”還不干了呢。但是它指出這個現象呢,我覺得是特別嚴重。這個事情,我們要挖掘進去的話,這個事情里邊有太多太多的層面,可評可點可議。那么首先呢,我們國家的教育部呢,現在是去批判美國,說:“你看你美國,你害我們,你辦了這么多‘野雞大學’,培養了這么多‘野雞’,派回來禍害我們,禍國殃民啊!”因為什么呢,剛才你念的,是這兩個州的州立大學,那美國的“野雞大學”,只是這兩個州嗎?(主持人:還有很多。)多了!這只是被人揭露出來,它活不下去了——院長自殺了,是吧?我覺得院長還不錯,挺有廉恥的。他在中國,他絕對不自殺。在中國自殺什么啊?過兩天搖身一變,在另外一個省又辦一“野雞大學”——中國絕對是這樣的!所以這點呢,我覺得咱還不能夠往死了去批判美國,我今天想批判咱們中國,就是你這些人,為什么跑到外國去這個“野雞大學”要洋文憑?我覺得是我們中國用人體制,出了問題。(主持人:咱們覺得這“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哎,你說得太對了。迷信文憑,其次是迷信洋文憑。現在有那么多的家長,瘋狂地要把孩子送到外國去上學,有時候你攔都攔不住。有時候我要說外國大學不好,人家還跟我急,說“別以為你們北大怎么怎么樣,你們北大、清華在世界上是三流大學!人家外國什么什么大學多么多么好”。你面對這些愚昧的家伙,你無話可講,就是你想救他,你都沒法救,他自己就要把孩子往火坑里推。他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外國干的啥,吃喝嫖賭,有的就當“站街女郎”,當父母都不知道,還以為孩子在外邊讀大學呢!你們讀一讀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好不好?看看方鴻漸是啥人,方鴻漸還是一個好人哪,但是他文憑是買的。雖然我們不說買文憑的人就一定是壞人,但是文憑是假的這件事,這是解放前就有的。那么近年來在崇洋媚外的這種風氣之下呢,又越來越多。我們看剛才那個數據里顯示,中國最多,其次是俄羅斯,這很說明問題吧?都是由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去屈膝投降的,崇洋媚外的這樣一個國度,就到美國去買假文憑。美國正好利用你們這個心理,遍地都是“野雞大學”。只是這兩個里邊,我們發現中國占了七百多個,放眼中國,我想,七萬個可能都不止,就是現在人家撒回來的“野雞”,七萬個都不止。所以我很理解剛才那個新聞里面那個評論員的這種冷嘲熱諷,說“遍地都是‘野雞’了”。雖然說占全民的比例不大,但是絕對數字是很龐大的。由于這十多年來,我們迷信洋文憑,所以很多人只要拿著一紙美國大學畢業證書回來之后,就能夠找到好工作,而且升遷特快。這些人說不定現在都擔任了某些地方的領導,這就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你說你石菲只拿著中國某個省一個大學的文憑,人家拿一個“野雞大學”的文憑,他就是你的領導,是吧?比如在大學里邊,他可能就是系主任,你是一普通老師,他還可以指揮你,其實他啥都沒學著,他啥都不會!成千上萬這樣的“海歸”,現在在禍害著我們的學術界、文化界,所以問題是如此地嚴重。這里我就不想去批評美國了,我要批評我們中國:中國什么時候,能夠不再重視表面的文憑?咱們不是說不重視洋文憑,又改成重視本土文憑了,我沒有那個意思,本土文憑咱能不能也不那么重視?看本事啊,本事怎么檢驗?不是通過考試檢驗,實踐檢驗。比如你是學工程的一個大學生、研究生,畢業了之后你到工廠去,由工人師傅,由工廠里的所有領導、工人,來檢驗你,你到底是不是人才。你要是不是人才,啥也不會干,你北大、清華畢業有啥用啊?文憑只是一個參考,文憑不是說完全沒用,文憑是參考——哦,說這小伙子,北大畢業的,可能有本事吧。“可能有本事”,得這么判斷,不是說“絕對有本事”。你說北大中文系畢業的,寫文章就寫得棒?那不見得,有很多人就不會寫文章。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不重文憑——你不重文憑了,它“野雞大學”不就辦不下去了嗎?你今天揭露出兩個“野雞大學”來,但是由于你文憑市場還這么火爆,利益趨使,肯定還有人辦別的“野雞大學”。那么這一次敗露了,人家想辦法辦得技術更高,更有欺騙性、偽裝性,人家直接就掛上哈佛、牛津的牌子,不一樣唬人嗎?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更需要檢討的,不是美國,是咱們中國。
網友:以“打假”著稱的方舟子先生,有沒有在這條新聞之前關注這個事件?
孔慶東:這個事情啊,靠方舟子這樣的人不行。方舟子他一個人,能有多大力量,他能打多少假,他一人能打幾個?打的只能是那個冰山的一角。當然,打假我是支持的,但是這種事情個人解決不了,不能夠逞個人英雄主義。這是國家的問題,我們國家教育部門要好好想想。咱就不說別的吧,咱就說教育部,有沒有冒牌“海歸”?你教育部難道沒有?我就不信。我們北大都有,你哪兒沒有?“海歸”回來多少年之后,七、八年,人家發現這家伙是個笨蛋、是個窩囊廢,啥也不會,可這時候他已經當官了,已經造成很大危害了。
網友:重文憑而不重實力的政策造就的這一切,該笑誰呢?還是該為誰悲哀呢?
孔慶東:所以我們今天要好好檢討,從改革開放以來,伴之而產生的這種崇洋媚外習氣。
網友:假冒偽劣美國更厲害!崇洋媚外的受害最甚!
孔慶東:因為崇洋媚外,就迷信人家美國什么都是好的,美國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大學,到我們中國,都是“超一流”大學。還有美國及其控制下的媒體,年年偽造大學排行榜,然后在這個排行榜上,把我們中國的大學排得相對比較靠后。所以這個一定要提高警惕,這都是通過輿論造聲勢,貶低你的成就。其實我們中國的優秀大學,在世界上排名是非常靠前的。
網友:到那里學習,還要求這么高干嘛!只要求中國學生會說英語就行了嘛!
孔慶東:那我們還派留學生干嘛,花那么多錢,美國人所有的人都會英語,把美國所有下崗的清潔工啊、垃圾工啊都招來,不就完了嗎?都當校長、副校長,英語倍兒好。
網友:中國有些大學,對應聘的老師,最低要求是有個海外博士頭銜。
孔慶東:這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的文化和教育事業。
網友:中國有吃不完的美食,玩不完的奇山異石,山川秀麗,不勝枚數,五千年悠久文化浩如煙海,還向鬼子學垃圾文憑,拿著愚昧當時尚,白癡啊!
孔慶東:外國當然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好好到外國學一些中國比較落后的專業,人家有哪個專業比咱們強,咱是學真才實學,拿著真文憑回來,這才是真人才嘛。我們不能一概否定這些“海歸”,“海歸”里面有人才,而且一百多年來,“海歸”給中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現在是“海歸”里面摻了非常大比例的“假海歸”,變成“海帶”了,我們如何把“海帶”從“海歸”里區分出來。
網友:孔老師今天能評一下浙江吳英案嗎?從這個案子那點還是捏造,可笑的證據上,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拖這長時間,別說正義了,真是暗無天日,昏暗到極點了,人們公仆都是這樣的貨色,沒有道德和良知,這中國還有希望嗎,為什么那些給國家造成特大損失的貪官,重大的經濟案件,也沒判幾個無期的,非要她要她死的背后,有什么不可見人的勾當,好心正直正義的人能否把這請求轉給孔教授一下,謝謝。
孔慶東:這位朋友的意見,意思是不希望吳英死了,那你不希望她死,你有什么證據呢?你有什么理由呢?你有什么法律上的依據呢?我建議大家看一看法學家吳法天先生,看看他對有關問題的論述。現在這個案子,實際上已經上升到尖銳的政治斗爭和階級斗爭,有一大批漢奸賣國賊,就是不讓這個人判死刑。所以我不知道這個朋友自己的立場是什么,你小心別被別人賣了,還幫著別人數錢。經濟犯罪,為什么不能判死刑?經濟犯罪不判死刑,代表的是誰的利益?也就是說,將來只有窮人才能判死刑,勞動人民才能判死刑,只要有錢有勢的人,都不能判死刑,是嗎?不讓這個人判死刑的勢力,他們要把中國引向何方?還有,談論這個問題,你要看當時具體的庭審材料,她到底犯了哪些罪,根據現在的法律,應不應該判死刑,這才是一個客觀的理性的態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