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準備去便利店或者咖啡廳打工,畢竟要交房租、交社保,還有日常消費等。”劉洋洋哭訴道,離上一份正式工作辭職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她一直沒有得到一個合適的Offer,正值資本寒冬,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人多坑少”是當前招聘的普遍現狀。“今年,無論是企業主還是應聘者,大家的選擇都尤為謹慎。資本寒冬,時不時就有大型的互聯網企業被曝裁員,“裁員風波”也逐漸彌漫至金融、區塊鏈等行業。
“裁員”已經成為當前大事。國務院近期發文稱,自2019年1月1日起,不裁員或是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將獲得上年度50%的失業保險費返還。此外,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將就業見習補貼范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人社部相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但經濟運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做好穩就業工作十分重要。
在資本寒冬里,高校畢業生到底有什么路可以走?
2019年注定將是不平淡的一年,尤其是對于這一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
2019考研,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52萬,增幅21%,總規模290萬人,創歷史新高!
2019國考,招錄人數幾乎直接減少一半,比2018年下降49%,僅招錄14537個名額,創近五年新低!
2019年,面臨著貿易戰的外界影響和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陣痛,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對新時代的中國大學生們而言,拿一個曾經所謂的“鐵飯碗”似乎正在成為一種奢求……
2019考研人數激增至290萬
2018年11月22日,在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上,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透露,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全國考試規模達到290萬人,比去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21%。有不少媒體在報道2019年考研的時候,都用“暴增”來形容。
而全國所有高校,每年本科招生才35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如今每年的考研人數,已經是每年本科畢業生數量的80%!
可以說,在經濟寒冬就業壓力增大的今天,中國考研大軍規模不斷壯大,“考研熱”升溫趨勢正穩步提升。
也就是說,“考研”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12月20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碩士研究生招生的每年增長率僅維持在4%左右,遠遠趕不上報考人數的激增趨勢。
據教育部數據,2019年的考研預計錄取人數大約63~68萬,錄取率約24%,低于2018年!大部分985高校的真實錄取率都在10%以下,甚至有些名校的錄取率在1%左右,競爭何其慘烈~
2019國考招錄人數暴減49%
“國考”這項由中組部、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組織實施的,為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錄用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考試歷來是同學們關注的焦點。甚至被公認為是“鐵飯碗”“進體制內的最好渠道”。
然而當萬眾期待的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及職位表正式發布,卻引起一片嘩然!
從上圖近五年國考的招考計劃可以看出,2019國考總體的招考形勢十分嚴峻,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共招錄14537人,在近五年之中的招考人數為最低。同2018年招錄人數28533人相比,同比招錄人數幾乎直接減少一半,下降了49%。
“省考”減招趨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機構改革+經濟寒冬的今天,大量民企裁員,為了緩解高校的就業壓力,各省拿出了大量的公務員編制招錄應屆畢業生,因此往屆畢業生想通過省考上岸的難道也大大增加了。
研究生學歷漸成“公考”主流
在“國考”的崗位需求中,對于考生學歷要求十分嚴格。熱門崗位要求碩士學歷居多,研究生學歷逐漸成為國考主流。
由于數據過于龐大,以下僅統計“2019國考”招考職位表中“中央黨群機關”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本級)”兩類高級別職位的招考學歷要求情況進行了簡單分析:
正如上圖所示,雖然本科生還是國考招考的主體對象,但是毫無疑問,碩士研究生可以選擇的崗位更多,而且競爭力也更強。比如對于考生的學歷要求最低為本科,僅限本科的崗位卻寥寥無幾;很多標注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崗位還是有著大量的研究生報考,而且在實際面試中比本科生無疑更加具有著優勢。
選擇考研的背后,也許更多是無奈
為什么考研?難道是為了做科研,我想對于那些擺脫了生存壓力的人可以考慮,其實對于絕大多數考研者來說,是想追求更加有保障的生活,也就是說,本科畢業可能面臨的就是失業,或者說從事簡單而重復的“搬運工”。
單從國考門檻來看,選擇考研背后的原因就很令人無奈,國考門檻提高了,很多職位都需要研究生學歷,哪怕想進體制內,也得先考研。
其次是各大公司的“裁員潮”,2018年6月開始,互金領域出現大規模裁員潮。于是乎,在經濟壓力下,心儀的工作不好找,不得不去考研來提升學歷。
參加國考的考錄比是60:1,參加考研的考錄比是4:1,一些名校的錄取比例可能達到國考的激烈程度,但是相對國考,考研的逆襲率還是高一些的。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考研有千萬種理由,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熬過寒冬,屌絲逆襲,順利上岸。
在這里,我對那些希望靠考試改變命運的青年說一點,對于國考和考研,努力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要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努力,因為有時候運氣更重要!如果錄取比例是千里挑一,1000個人報名,很有可能你的努力就是別人晉級的炮灰,因為不管大家怎么努力,最后就只能錄取1個人,這個時候就有點買彩票的意思了。
一般而言,10:1的考試對于普通人而言通過努力還是可以翻身的,因此,如果你有機會面對大于這個概率的考試,就一定要抓住。如果概率小于這個數,諸如百里挑一,那即使靠極其艱苦的努力+長時間煎熬也不一定能成功,因為成功真的不僅僅靠努力,還有競爭考錄比、家庭背景、競爭對手等等,而運氣這個東西太虛無縹緲。
未來的路在哪里?
根據麥可思公布的近幾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畢業大學生在國內外讀研的比例在上升,而相應的,受雇于全職工作的大學生比例在下降。
在就業類型上,福利待遇較好的國企、外企因為招聘放緩,大學生的就業比例也明顯下降,只有更多的涌入民營企業。
此外,「斜杠青年」的概念也越來越火,即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擁有著多重職業和身份,比如你既是白領,也是優步司機;既是公務員,也是兼職快遞員;既是程序員,還是美團跑腿;既是教師,也是新媒體創作者。
有人說,「斜杠青年」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中,不需要這么多勞動力,必然產生大量的產業后備軍,導致勞動者競爭加劇,社會壓力暴增,當你做一份全職工作不能滿足自己和家庭生活所需的時候,你只能再去做一份,有些時候,它也許并不是一份自愿和自由。
新時代的大學生們,也許就將面臨著這樣的生活與選擇。
未來的路長著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