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但是我認為他超越了神。因為縱是神也不能創造這樣大的奇跡:率領幾萬萬中華兒女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蔣介石反動集團,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使之雄立于地球東方,接著又打敗了美帝的入侵,打敗了阿三的挑釁,激發了億萬人民的空前建設熱情……這簡直是改天換地!
別笑,我不是搞個人崇拜,只是毛主席的魅力太大了,對我的吸引力也太大了,更多的是深深的敬畏之情。
在蔣委員長的號召下,這時他們這群人的熱情也激發出來了,能運走的一概不留,包括什么黃金、文物,連許多珍貴的專家人士也順便打包帶走了,留下的是幾百萬的特務土匪和一副破破爛爛的攤子。
那時候咱們國家是窮,是落后,但是有志氣,從來不服輸,也不向任何強勢低頭,并且還無私的援助世界上同樣處于水深火熱的國家,從那時起就樹立了一個東方大國形象,那這股子干勁和拼勁是誰給的?無疑,是毛主席那一代老前輩們給的。
一窮二白,從無到有,正是在毛主席他老人家引領下,我們從貧弱的國家走向新輝煌,給我們樹立了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億萬人民的心全都擰成一股繩,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凝聚力。這些都是空前的,這在中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時,可能有人翻出六七十年代年的事說話了,他們也搞“一邊倒”,否定偉人乃至于到了妖魔化的地步,難道那件事真的一無是處嗎?如果真了解那塊歷史,就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參照今天的社會亂象,我仍然認為現在也很有必要再搞一次。一向標榜無黨派主義的李敖先生說過“誰誹謗毛主席,誰就不了解中國歷史,誰就是背叛!”這夸張么?一點兒也不夸張。
諸位知道嗎?毛主席早已走出了國門。如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這些老牌歐美資產階級國家,對毛主席的研究早已形成了龐大的學派,成立研究所、研究院,比我們的專家學者還要專業,還要深入!
而像烏克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也是非常的癡迷,就是在周邊鄰國也不乏追捧者,如日本、韓國、朝鮮,還有緬甸、泰國、老撾、巴基斯坦,尼波爾甚至形成了毛主義黨!
另外,如拉美國家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阿根廷、巴西,都是推崇倍加,卡斯特羅的游擊戰很多都是學得毛主席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甚至向國民免費發放《毛選》,還有無產階級戰士領袖切.格瓦拉(就是頭像被印到襯衫上的那位)最崇拜的人就是咱們的毛主席了。
還有伊朗、徐利亞、巴勒斯坦,一直延伸到到蘇丹、坦桑尼亞等整個非州大陸,那里的領導人和普通老百姓都對毛主席及其思想抱以敬愛之情,甚至有的人還以為毛主席活著,那些干瘦的小黑伢子們用不標準的中國話喊著“毛爺爺,毛爺爺”,因為這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力量,帶來了信心!
國外的某些領導人和許多老外們,乃至像美英法這樣的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引上幾段毛主席語錄,并以之感到自豪。反顧國內,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們,我們祖國的花朵們,是真正的了解毛主席嗎?還是僅停留在教課書里和別人的言語口傳里?也不知他們為什么那么的叛逆,那么的戲噱,那么的冷嘲,那么的放肆,也跟在走資派的屁股后面貶斥我們的偉人。
那些不屑一顧的,請你們拿出談戀愛、學英語、嗑瓜子、閑扯胡拉、讀網絡小說等十分之一的時間來讀上幾本關于毛主席的傳記,那怕一本也可以,讀讀《毛選》,也引用幾句毛主席語錄。這絕不是誤導大家,更不是開倒車往回跑,這是真理。
別說內容枯燥,別說不合時宜,別說什么另類,別說沒這個工夫,別說什么看不懂,也別說讀不下去,打開書盡管看就是了,中國字總該是認識的吧?看完了,就知道為什么毛.澤.東是毛.澤.東了,什么是偉人了。那時,可能有的人就會偷偷的豎起大拇指,并贊肯地點一下頭,然后紅著臉害羞的把書揣在懷里。
試想,如果將來的某天,有老外們組成的專家團隊拿著關于毛主席的研究成果,乘著飛機或是跨過海洋來到中國內地作學術報告、召開新聞發布會,而臺下坐著的是我們中國人,聽得我們是一張口一瞪眼“呀呀的,怎么比我們知道還多哩?我們的專家這些年都干嘛了?”當一連串疑問的板磚拋向我們專家時,我們的專家們卻拿不出新成果來或者還是原來的那一套本本。那時,我們情何以堪?心里該是嘛滋味呢?又將作何感想呢?如果毛主席在天有靈,他老人家又是怎么看待得呢?
我們不要等到失去了,等到外人拿著我們的東西來教育我們時,才懂得去珍惜去關注去挖掘。這些年來,我們丟失掉的傳統的東西還少嗎?全讓人家給拾去搞研究了,并且反過來還要賺我們的錢,來啟迪教育我們!我看得毛傳有好幾本是外國人寫得,而且比我們本土作家所寫的更耐讀更深刻。
我們看到,有些人不僅不珍惜它,還排斥它、破壞它,陰著臉站在一邊鄙視這個,鄙視那個,而且一副很不屑的樣子,這真是讓人沒話說了。那可都是流傳下來的活寶貝,關系到個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改革建設和人類世界未來的發展。
話題扯得有點兒遠了,不是吹,不是夸大,不是放大炮,目的是要強調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
不妨看看《毛選》,真的很經典,別看壓縮版的,最好看原作,你會發現其中的語言平實近人、內容通俗易懂,也不乏風趣幽默和耐人尋味的俚語,十分地耐讀,尤其是那些建國后的發表的篇章著述,里面說得講得似乎全是今日之弊事,無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讀著讀著可能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是一直活在偉人的眼皮子低下的!
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但他超越了神,因為我認為神是不能有如此大手筆的,這就是我這個鄉野小子給出的評價。
再次強調,我不是搞個人英雄主義,也不是神化,毛主席就是我的偶象,我力挺!
毛主席給我們力量;
毛主席為我們開路;
毛主席引領我們前進;
毛主席偉大思想萬歲;
毛主席是為人民服務的踐行者;
毛主席必將永遠的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最后,我選了幾個普通外國人對毛主席的評價:
1現代社會的國家領導人并不體現一種哲學思想,他們只是解決一些問題,諸如經濟、社會、軍事等等,法國人卻認為毛.澤.東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并且努力地把它付諸行動。這正是我們對政治的認識。我們在1789年進行的大革命,正是為了一種哲學思想,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毛.澤.東思想也正是使中國走向一種哲學,即給予中國人民最大的權力和最高的地位。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
2毛.澤.東.的排列略高于華盛頓,因為毛給國家帶來的變化,比華盛頓使國內發生的變化更為重要,毛的排名比拿破侖、亞歷山大等人要高不少,因為他對將來的影響可能比這些人要大得多。
——美國學者 邁克爾·H·哈特
3像毛.澤.東那樣的人物,在一個世紀,也許一千年里只能產生一位,他們占領了舞臺,以天才的靈感寫下了歷史的篇章,毫無疑問,毛.澤.東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歷史顯得渺小,他的強有力的影響在全世界億萬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記。毛.澤.東是革命的兒子,是革命的精髓,是革命的旋律和傳奇,是震動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締造者。
毛.澤.東沒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將繼續指導各國人民和各民族的命運,一直到太陽永遠不再升起。如果僅僅是從中國的范圍來衡量他的劃時代的功績,那將有損于對這位非凡人物的紀念。當然他為中國及其八億人民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毛.澤.東也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領袖,他對當代局勢發展的貢獻是沒有人可以比擬的。
——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
4毛的一生也許超過所有其他人,已經使全世界的窮人產生了強烈的和日益增長的革命要求,他發動了全球性的斗爭。
——尼克松之女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爾
5中國.共.產.黨的其他領袖人物,每一個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會歷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論,但無人能夠比得上毛.澤.東。
——美國作家史沫特萊
6毛主席和列寧一樣,改變了世界的歷史,而且正在創造著歷史,是2O世紀最偉大的人物。表面上看來,他非常溫和豪放,然而其中貫穿著激烈的解放斗爭中鍛煉出來的不屈不撓的斗志和敏銳高深的智慧,這樣的人恐怕就是舉世無雙的巨人吧。
——日本國會議員岡田春夫
7幾乎像毛.澤.東本人支配著他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一樣,毛.澤.東的幽靈也還支配著新時代的政治意識。
——美國學者莫里斯·邁斯納
8 我很佩服《論持久戰》,日本被中國打敗是當然的,這樣非常好的戰略著作在日本是沒有的,日本特資方面和科學技術方面都優于中國,武器優越于中國,但沒有這樣的以哲學為基礎的宏遠戰略眼光。日本的軍隊是速決戰,中國的戰略是持久戰,結果日本被中國的持久戰打敗了。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近藤邦康
9我們是在他的書房里會見的,那是一間陳設簡樸的房間,周圍擺滿了書和他伏案批閱的文件。 我之所以提到他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因為,而且毫無疑問,億萬中國人感到他同他們過著同樣的日常生活。
——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
10毛的棕色皮鞋已經需要擦油了,一雙紗襪松松地掉到了腳踝上。他的“享受”大致相當于長島一個事業順利的保險公司推銷員在較好的牧場式平房里享受到的東西。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11陳毅曾經這樣說項英“你不信潤之,只能說明你沒水平” 他作為革命領袖,對于中國的前途如同列寧對蘇聯所具有的類似歷史意義。
——德國政治家、經濟學家赫爾穆特·施密特
12毛.澤.東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的巨大作用的見證,沒有任何外在的裝飾物可以解釋毛.澤.東所煥發的力量感。我的孩子們談到流行唱片藝術家身上的一種“顫流”,我得承認自己對此完全感覺不到,但是毛.澤.東卻的確發出力量、權力和意志的顫流。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13毛.澤.東通過他一生的偉大教導,不僅給中國人民,而且給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遺產。
——墨西哥前總統埃米略·希爾
14毛.澤.東的著作給人類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確實是我們時代的一位杰出人物。
———美國總統福特
15由于毛.澤.東的逝世,人類思想的一座燈塔熄滅了。
———法國總統德斯坦
16無論人們對毛有怎樣的看法,誰也否認不了他是一位戰斗到最后一息的戰士。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17在毛.澤.東身后的時代里,對毛.澤.東時代的歷史記錄的污點吹毛求疵,而緘口不提當時的成就已然成為一種風尚——深恐提及便會被視為對毛.澤.東時代的辯護。
——美國學者莫里斯·邁斯納
同類推薦:孫中山、青年孫中山、孫中山大傳 、周.恩.來傳、周.恩.來自評、周.恩.來的外交藝術、拿破侖傳、華盛頓傳、林肯傳、富蘭克林傳
今天我看了一本好書,兩段十分珍貴的視頻,書是《周恩來的精神風范》,視頻分別是《走近毛澤東》、《想念周恩來》。
看視頻時,我掉眼淚了,叭嗒叭嗒的滾燙的淚珠,止也不休,但請不要笑恥我,因為這里是崇敬、是愛戴、是挽嘆、是想念,是一個青年學子對偉人的感情的最好表達。我想說說此時的心事。
我覺得,現在我的生活中或者思想里已經離不開毛主席了,離不開周總理了,也離不開共產主義了!他們高尚的品行深深地感染了我,是我最大的榜樣。可以這樣說,當我沒有精力,沒有動力,沒有進取心,變得消極懶散,發現有壞習慣的時候,一旦腦子里閃起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一幅幅言行神態的畫面,我就立刻覺得我身上有了力量,有了讓我堅持下去的勁兒,有了讓我自覺地去檢省自己的理由。不知為何,如果不這樣去做,我就覺得很不心安,或許這就榜樣的力量吧。
我可以得瑟的說,在這一年半里我所讀得七八十本書里,有十來本是關于毛主席的,是對我產生影響最大的書,也是我讀得最好的書,以至于當我手里沒有毛澤東時,周圍的朋友笑著說:“呀!這是你嗎?不是你風格啊!”我從書里看到的不僅是那些傳奇故事,更多的是毛主席和周總理他們為了一個夢想----為中華之崛起,為了不再讓這個古老的國家受到欺辱,為了讓千千萬萬受罪的老百姓過上安全幸福的生活,他們操勞付出了自己的一生。這便是他們的個人成長史、奮斗史,在歷史的大書上寫下了重重一筆!
為此,我也時常和周圍的人講起主席和總理的故事,還有他們坦蕩的大胸懷和廖深的大視野。每當見到我的同學那種點頭贊許和敬佩的眼神的時候,我心里就有種說不出的暢快和滿足。
當然,有時也發生些爭論,這多是有的戲謔、污蔑偉人的時候,他們認為我個人迷信、思想守舊等等,或許我真有點兒表達上的偏激,但看到他們對偉人的那種笑諷、不屑的樣子,我真的很生氣,可是我不再想說什么。
或許是受我的影響,有的同學也拿起毛.澤.東來讀了,并進行會心的交流,這也是對我的鼓勵啊。但我想知道的是,那些“時髦者們”,他們真正了解毛主席嗎?還是為了獲取口舌勝利什么的才故意那樣做呢?抑或抓住一根小辮子(過錯)不放呢?我真得不懂了。
一旦合上偉人的書典,再聯想到今天的社會風氣,前后一琢磨,我就想:我們是進步了呢?還是倒退了呢?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我有很多的疑問。這些常常使我苦惱,陷入思考之中,也常使我保持頭腦的活躍。每當有了一點小感悟,我就情不自喜。就比如說吧,前天我通過QQ尋問了二十來個友人關于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事情,結果很符合我預先的猜測,大學里很缺乏愛國主義教育,這是個問題,而且很嚴重!我問他們有沒有定期的升國旗儀式啊,教育宣傳影片啊,或者是關鍵紀念日里的相關活動啊啥的,差不多都回答沒有。
通過此事,我想,雖然我們大了,懂得什么是愛國了,就不再需要這樣的灌輸了,也許校方掌事者也這樣認為,可是我們真的不再需要了嗎?不再需要教育、宣傳、動員了嗎?我很懷疑,懷疑現在學校的教育。因為學校培養出來的一批批的青年都要走向社會,走向未來的中國,青年人的身上是有責任的,他們是要承擔民族延續發展的使命的!由此帶來的人心渙散,個人主義盛行,團結互相、親如一家的和氣的精神就少了,向著叢林竟爭、優勝劣汰的方向極端發展,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那一套套,各種社會矛盾就被激化出來了等等。
從偉人們的著作里,我看到了他們的這種預見和顧慮,這時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們一直是活在偉人的眼皮子底下的,他們看的太遠了!他們早把道路鋪好了,也早預料到了可能出現的障礙,并提供了相應的解決之法。時隔四五十年了,仍能從他們那里找到源頭和答案。因此,很有必要把忽視了的好東西趕緊拾起來!
從一個青年角度來說,我多么希望那些領導們、當官的下大力氣學習效法毛主席那一代人的寶貴經驗,我多么希望我周圍的同輩們拿出些時間來讀讀關于他們的書籍和偉人的著作,并進行大力的宣傳和繼承發揚,教育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團結統一起來!
這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我只是想說,我們的國家現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要承認這些。但不能因此放棄了對明天的希望,更不能拋掉過去,要相信社會主義道路,相信堅強有為的黨,不能消極泄怠。
也正是這樣,我們要更加從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偉大領袖那里汲取更多的營養物質來補充體能。
我想,這種懷念不僅僅是一種懷念,更非單純的回憶。總之,我們這群青年銳進學子要抗好社會主義大旗,守護好我們的傳家寶,用偉人高尚的風范來鞭策自己,求真、求善、求美,中華兒女都要立下大志向,時刻保持旺盛新鮮的生命活力,朝氣向上,揚眉天空,蓬蓬勃勃,為生民立命,為先人繼承事業。
我們能行;
我們有力量。
我們正在前進!
我們要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夢想!
同時代的青年們,同胞們,奮斗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