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說,從初中開始,在班級里或周邊同學口中常為提及的當代青年作家及其作品,非H和G莫屬了。個人并不喜歡HG風格,盡管同學們中頗多其粉絲。不乏瘋狂者。近來,無意中見關于H一文,標題給人以好奇乃讀之。讀罷,頓感其分析不無道理,即使結論十分驚悚,甚至讓人眼鏡大跌。但也只做一時故事罷。而后于微博陸續接連看到相關,直至近日論戰水生火熱,媒體沸揚。乃百度之。觀察H文章數篇,佩服其著實博聞而廣才。字里行間不失智慧。但不夠瀟灑,有點小氣呵。當然,個人只是略讀幾篇文字,結論只當兒戲調侃。也只是從文字本身看來。而令人不解的是,若要觀察于H的視頻說話,則果斷發現其思維言語較之于其書面文字二者相差可以丈量。不過,也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文字工作者紙上功夫老練,而開口說話則白而無趣無甚高處。業余人等,嘰里呱啦口若懸河而提筆木然。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即思維。思維一定是要符合的。
對于H事件,首先讓我想到的是H的文章是值得肯定的,不管是否皆為H真實的所作。
近日,于網上見鮑鵬山老師一篇關于蘇軾的文章,說的是《“天才”蘇軾原是“代筆”“代考”》并列出了若干資料,理論之。之后于網上又見一篇文章,聲稱《毛主席語錄》并非皆為毛主席所言,更有甚者說《沁園春 雪》不是毛澤東所作!見之,我不免大失顏色。試想二者,一個是開創豪放派之先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位,詩垂千古的東坡居士。一個是建立新中國,筆力千鈞,指點江山文字激揚的偉人毛澤東。于是乎,只好將此當做娛樂之八卦,聳人聽聞之謠言罷!
對于文學,無論是創作者,或工作者,我始終認為應該保持一種屬于文學本身的形式。即創作真實。因為一個智慧的文學家知道,一切假的東西始終是不屬于自己的。自欺欺人的代價一定是要承受內心深處永遠的慚愧與無比的痛苦。而心靈的折磨,是難以想象的。一個文學家若真這么做了,只有兩個原因。一其充其量算的上是個偽文學家。二迫于某種效益。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或是文化效益,社會效應。當然,就其本身看來,作假實在是不對的,無論什么苦衷。但時代,社會的局限,這樣的情況一定是會發生并存在下去的。
H事件,若撇開H人等,最重要的莫過于網絡這一平臺。新時代科技的發展,提供了網絡這一先進的信息傳播平臺。不論財富,沒有等級,只要掌握網絡技術,便可平等自由的享受網絡資源。有人稱之為網絡時代。而社會民主法制的進步,人們擁有了相對的輿論自由。公民有權發表個人言論,觀點及想法。于是,網絡成了一部分人輿論的陣營。而網民則成為新時期社會一股不容小覷的強勁力量。并在許多社會事件中發揮巨大重要作用。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并仍保持以平均每年6個百分點的比率增長。足可見中國網民浪潮之浩浩蕩蕩。而問題就在于如此巨大的網民浪潮中,知識文化素養參差不齊,人云亦云跟風吃醋者居多,獨立思考自主判斷者甚少。這是極不利于良好的網絡社會文明發展的。并極有可能被邪惡反動黑暗勢力所利用,使之無意識中成為其輿論宣傳的爪牙。
如何規范網絡文明,網絡民主與法制的和諧是每一個互聯網工作者,社會及公民應該思考并有待解決的問題。
撇開H事件,及H人等,試討論文學發展現狀是否存在過度商業化之問題?
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幾十年來,中國國民素質總的有了明顯提高。有這樣一個比較可愛的比喻。即夸張而言之,拿一掃帚行至大街,橫一掃,稱自己為作家文學家的滿大街可都是。且不說其他行業亦存在此狀,譬如總經理的普及或者說泛濫。就看文化界。
試問什么是作家?何為文學家?寫幾篇文章撰若干部小說?出版幾本雜志?創辦若干個報刊?沒那么簡單。一個作家可以是文學家,文學家可以不是作家。但若作為文字工作者,無論作家、文學家,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人民,此三者,責任所在也。亦只有書寫社會、自然、人民之作可以長久,能夠永存。
據統計中國圖書報刊雜志等讀物年總印刷發行量高達******(目前于各搜索引擎中尚無法查明,或尚無人統計),我相信如有具體統計數據,其數目之大一定是讓人瞠目結舌的。而關鍵在于其中有多少是空話白話假話廢話?有多少經得住時間或甚至說是值得收藏重讀再讀?或簡而言之有多少是真正需要存在?有多少是真正有其價值?
經濟尤其是商業貿易的發展,物欲膨脹,人們追求盡可能富足。物質享受,無可厚非。但個人固執的認為文學家本來就是清貧的。也只有保持清貧之心,如此作家堪稱文人。只有在平凡窮苦中走過的人,當他稍富足了或依然貧瘠,他才能寫出真純的文字。它們個個閃耀著真與善與美的光芒,世界再也找不到比此更美的篇章。
有人說,時代不同了,現在的作家和以前哪可比?一簞食,一瓢飲,誰干這行?這樣的作家,這樣的文學家,你自個找去吧!
帶著些許憂傷,我深吸進一腔清澈的空氣,眺望遠方。
02/10/2012
相關鏈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cc8850100zbt8.html
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xwzx/szkx/201201/20120100359808.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