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自由主義在中國
——兼論“新左派”與新自由主義之爭
自由主義最早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對國教權威的對抗思想武器,經(jīng)過幾百年以來的演變和發(fā)展,不管你是否贊同其思想內(nèi)核,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自由主義發(fā)展到今天確實已經(jīng)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思潮。自上世紀80年末90年代初以來,自由主義的思潮攜改革開放之風就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逐步形成了中國式的自由主義,簡稱“新自由主義”(這里專指中國的自由主義學派,其思想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哈耶克學派的自由主義理論,但卻深受其影響)。那么,自由主義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到底起了什么影響?以及近年來中國思想界崛起的所謂“新左派”與自由主義派爭論的焦點又是什么?我對當前中國自由主義的看法是什么?本文就以上幾點問題嘗試做一個初步的探討。
自由主義真正在中國產(chǎn)生巨大影響,其實是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算起。當時,隨著文革的結束,中共開始提出“對內(nèi)改革,對外開放”,“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口號,正式掀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而有關西方思想的書籍和資料這些在文革時期被視為“毒草”的東西也在當時得到解禁,從而自由主義思想也借改革開放這個“東風”再次登上中國思想界的舞臺。自由主義以“民主、自由”為核心,認為民主、自由、博愛等概念是全人類的普世價值,在經(jīng)濟上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jīng)濟”,政府不應當過多干預;政治上則主張限制政府的權力,維護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等。這些思想在當時對剛剛經(jīng)歷了“文革”的中國知識界,知識分子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自由主義思想在改革開放的政策環(huán)境下,逐漸在知識界成為“向西方學習”的一個重要旗幟,從此自由主義思想在中國迅速傳播起來。到了80年代末,隨著政府官僚主義弊病的凸顯和腐敗問題的日益嚴重,再加上1988年“價格闖關”后出現(xiàn)了通貨膨脹的經(jīng)濟危機,自由主義更是成為89年學生運動的“斗爭武器”。然而,無論人們對于20多年前那場學生運動的評價如何,毫無疑問的是,自由主義對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無論是在政界、思想界、知識界里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左右了中共高層在重大政策方針的決策,如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概念的提出,國企改革,醫(y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等。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走過的路線,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由主義思想確實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留下了烙印。無論是經(jīng)濟領域里一開始的“轉權讓利”,建立市場經(jīng)濟,改革國有企業(yè),政治領域里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各種嘗試(尤其是80年代末以胡耀邦和趙紫陽為代表黨內(nèi)“改革派”所推崇的民主社會主義理念),還是近年來的“醫(yī)療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的思路,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由主義的影子。可以說,自由主義思想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各個領域改革的進程。因此,自由主似乎更像是一個幽靈,徘徊在馬克思主義中國的上空,神不知鬼不覺地主宰著改革的進程。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由此而引起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也引起了一部分學者對自由主義的質(zhì)疑。這些學者認為,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自由主義思潮在中國的泛濫,導致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方向出現(xiàn)了偏差。他們認為,自由主義學者主張的“自由放任,理性經(jīng)濟人假設”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私有制理論的盛行,導致改革開放偏離了原來鄧小平為改革設定的路線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從而導致近年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國家能力不斷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這部分人主張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去對國家經(jīng)濟進行干預,才能保證公民的自由和基本權利不受侵犯。并且反對國有企業(yè)私有化,認為國有企業(yè)是國家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改革國企不應當成為圖利少部分人的工具。這批人被自由主義學者稱為“新左派”,并且在20世紀末開始掀起了所謂的“左右之爭”。其中新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汪暉,王紹光,左大培,甘陽等,而右派即新自由主義學派則是以秦暉,胡星斗,丁學良,陳志武,吳敬璉等為代表。
毫無疑問,新左派的崛起,是對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的一個強有力的挑戰(zhàn),新左派更強調(diào)改革開放應該是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進行,不能讓一部分富起來,卻讓大部分人窮下去。而自由主義學派則認為改革開放之所以產(chǎn)生如此多的不足,正是由于中央政府的權力過于強大,對市場經(jīng)濟和公民權利干預太多,認為“改革出現(xiàn)的問題要靠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解決”。兩者的爭論一直持續(xù)到今天,但是在我看來,今天中國所謂的“新自由主義”,已經(jīng)完全不是最初在歐洲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那個自由主義。當時的自由主義主張人生來自由平等,主張人民要勇于去爭取自己屬于自己的自由和權利,這是在當時宗教勢力統(tǒng)治歐洲,壓制人民思想所誕生的產(chǎn)物。其之所以流行,更多的是得益于法國大革命的傳播,因此自由主義在當時是作為人民向神權和專制王權挑戰(zhàn)的一種政治思想武器,而不單純是一種思潮。而對于現(xiàn)今中國面臨的問題,是指改革開放所帶來的一系列經(jīng)濟政治上的問題:貧富差距加劇,資本權貴的崛起,工農(nóng)地位的急劇衰落,貪污腐敗盛行等。這些問題對于一個自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首先難以回避的就是工農(nóng)利益的流失,改革開放之所以有今天之成就,我認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解放了這些原本在農(nóng)村的勞動力,但是當這些勞動力大量涌進城市,為城市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后,這些人的權利和財富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無論是全國人大還是地方人大,我們都很少見到有工農(nóng)代表的影子,更多的是當今社會上的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和文體明星等這些先富起來的人,這批人可以說是壟斷了當今中國社會大部分的資源,包括主流媒體話語權,而工農(nóng)大眾的呼聲卻并沒有得到很好地表達。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自由主義強調(diào)的無差別的具有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對于這些基本權利和地位得不到保障和尊重的工農(nóng)大眾來說,是否有很實在的意義呢?當政府的主要平臺都被主流精英所占領之時,自由主義提出的理念能否真正落實到弱勢群體的頭上呢?因為無法回避的是,自由主義所倡導的“自由競爭”的理念無疑會使這些原本處于弱勢的團體更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于邊緣的地位,而對于占有大部分資源的精英利益集團來說,毫無疑問將是最大的贏家。
再者,由自由主義學者所主導的“股改、教改、房改、醫(yī)改”等一系列改革,如今似乎已經(jīng)成為自由主義理論在中國失敗的“證據(jù)”。盲目照搬西方概念,盲目將中國的東西完全推向市場,最終造成的后果就如當今網(wǎng)絡上流行的段子所說的那樣“醫(yī)改看不起病,房改住不起房,教改上不起學”。
針對以上這兩大軟肋,我認為目前中國的自由主義學者在推動中國改革進程的時候過多地關注了市場競爭,甚至有部分學者膚淺地套用照搬自由主義倡導的民主自由理念,但卻忽略了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對公平的關注。毫無疑問,目前自由主義在中國確實遭到了“新左派”為代表的觀點的“強力狙擊”,這是過去三十年來所完全沒有出現(xiàn)過的。如果中國的自由主義還是單純地從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傳播自由主義,那么未來自由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將會更加舉步維艱。畢竟,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都認為公平是一切制度改革的起點,公平之上談效率這是當今世界無論是姓“社”還是姓“資”的國家都在強調(diào)的觀點。這也是自19世紀以來工人運動在世界范圍內(nèi)開展以來西方國家的經(jīng)驗之談。即使是美國這個所謂“自由世界”的老大哥,也從19世紀以來開始不斷通過立法來限制資本家的掠奪,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的公平(當然這個公平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國家緩和勞資關系的一大妥協(xié)和讓步),而之所以美國的福利制度和工人的權利保障能較為完善,我認為,這主要歸功于馬克思主義沖擊資本主義體系一百多年的結果。因為正是馬克思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和“階級斗爭”這兩個偉大的理論,才使得西方的資本家明白,如果還是一味地強調(diào)自由競爭的理念,強調(diào)個人主義至上,強調(diào)“剝削有理”,那么馬克思在《資本論》里的預言將會成為現(xiàn)實:共產(chǎn)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因此,從19世紀西方三大工人運動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就一直對自由主義發(fā)展理念進行不斷的修正,當然我認為自由主義終將不會被拋棄,因為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國家建國的基礎,是資本主義的結晶之一。
總之,公平和平等,將成為改革開放后三十年不得不重視的兩個基本價值觀,如果中國占絕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和工人連這兩個最基本的權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新自由主義學派所崇尚的西式民主和自由,無疑都將是水中月,鏡中花,對于解決中國具體實際問題沒有實質(zhì)的幫助。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新左派,還是新自由主義學派,都應當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總結反思改革開放以來的得失成敗,甚至對西方自由主義思潮開展系統(tǒng)的總結和反思,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民情,只有解決了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和工人的發(fā)展方向和利益保障的問題,才能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更為穩(wěn)步健康地向前發(fā)展。畢竟,公平,自由,民主不單是專屬自由主義學派,或是新左派的價值觀,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追求!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