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樣走出彷徨?
所謂教育產業化,是旨在搜刮老百姓的大學擴招,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群體。這些人帶著個人奮斗的美夢,來到城市,希望通過所學的知識找到一個比較稱心的職業,希望掙錢還清上學花費的借款,進而改變自身和家庭的生活狀況。教育界的資改精英們,正是利用了學而優則仕的舊的觀念誘導學生上鉤的。幾千年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說法,使人們深信不疑。尤其貧困地區的人,他們對于發財已經沒有什么指望,于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上學身上。他們傾盡全家之產,東借西借,供孩子上大學。這是可以理解的。毛澤東時代,大學生上學免費,連生活費都不用花家里的錢。學生畢業后就意味著有了鐵飯碗,從此家里不用擔心了。而打著教改旗號的資改精英們,也是利用了廣大群眾的這一觀念,才搞了教育大躍進。他們不顧學校的教學實施不足、師資不具備的現實情況而大量擴招。結果大量學生涌入大學,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那些一心發財的教師,并不能很好地教給學生多少知識,反而將西方的什么普世價值那一套灌輸給學生。
除了少數有家庭背景和官場背景的學生可以較為順利地找到工作(有的在考學之前,家長就利用權力或者金錢收買的關系將孩子安排好了),進入上流社會,絕大多數畢業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畢業即失業,就是這批大學生的命運。他們不違背家長的期望,在城里里轉來轉去,觍顏來到資本家面前,要求接受他們。然而他們受到的卻是資本家的冷眼。資本家看到了這一龐大的勞動力市場,便擺起了臭架子,從成千上萬的求職人員中挑幾個他們認為可以的人進來,絕大多數人卻被堵在門外。為了生存,大學生們只好像乞丐一樣到處打工,干一天算一天,掙個千兒八百,三百五百,用來糊口。城市里高樓林立,滿目繁華,但是跟這些大學生無緣。于是蟻族出現了,蝸居現象出現了。大學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這個群體的生活甚至還不如農民。農民還有土地,還可以在自己沒有被掠奪干凈的幾塊土地上耕種獲得口糧,以茍延殘喘。但是這些大學生呢,他們就像舊社會失去土地的雇農,只好給人打短工,以維持生計。可以說,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出現的這個大學生弱勢群體,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沒有的現象。古代下層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進身上流社會,唐代科舉是最成功的,好多平民家庭出身的青年利用此制度改變了自己的下層人的地位。也從未聽說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大學生有如此悲慘的命運。統治者懂得知識的重要,所以特別重視教育,注重大學生的使用。但是惟獨中國的資改精英們,擴大大學招生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科技,而是為了賺錢,就像當今的房地產開發,不是為了改變人民的居住狀況,而是為了搜刮人民的土地資源,為了獲得超額利潤一樣;也像醫療產業化,不是為了改善廣大人民的醫療條件,而是為了借助醫改搜刮人民的血汗,將醫院變成抽血機,將老百姓的血汗抽干。教育產業化實際就是把學校這一教書育人的神圣殿堂變成窮人的地獄,變成少數精英為了發財的商場。廣大人民在他們所謂知識改變命運的忽悠下上當了。他們的孩子不上學還可能在社會上掙錢吃飯,上學賠了血本,卻落得這樣悲慘的結果。
參考消息說,08年的畢業生仍有100萬未就業,而09年的畢業生達到了610萬。大學畢業生嚴重過剩,導致現在碩士,博士也象青菜一樣便宜。最讓人寒心的是這些學生除了讀了一堆并不太適用實用的教科書以外并沒有太多實際技能甚至生活技能。
由于年年擴招,年年都有大學生畢業,粥少僧多,大學生找工作就更難了。盡管國家采取了從大學生中招收公務員、讓一小部分大學生當村官等措施,但這對于大量出身下層的平民子女來說,只是一個夢。公務員考試,只是一個幌子,據了解,好多地方的公務員考試已經變質了。好多平民子女筆試分數高高,但面試名落孫山。其間的奧妙就是有權有勢的官員和有錢有人的資本家的子女早就在考試前就被內定了。考試不過是做做樣子,忽悠老百姓的孩子而已。筆者樓下的一個鄰居,其女兒大學本科畢業后,先是在本地一家玩具廠干臨時工,月工資500元,不管吃住,后來又在某局幫忙,每月還是500元。后來參加了本地公務員考試,已經考了兩年,筆試都是前幾名,但面試都下來了。女孩子年紀已經二十八九歲,因為沒有工作,婚姻問題無人問津。至今閉門不出,陷入極度苦悶。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后到海南打工,輾轉三年,其間經常向家長要錢,終于沒有找到工作,只好回家。父親勸他在家養豬,他還不死心,要考公務員。打聽到考公務員也沒有下層人的份兒,便陷入苦悶憂郁,在家吃父母的那點工資。相反,一個校長,將自己大學畢業的孩子托人送到國家某部,另一位官員,干脆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央機關。這些人不但有了體面的工作,也有了房子。
這就是現實。
大學生懷著人生的夢想考入大學,也拿到畢業證書。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當他們畢業的時候,也就是淪為弱勢群體的時候。他們在競爭中失敗了。他們的失敗,有一些是個人的責任,但是主要的責任卻在社會。由于家庭條件的巨大差異,造成他們競爭的起點不同。記得有一位偉人說過,人一出生,命運就決定了一半。這里所出生的家庭條件是很重要的。一個世世代代當農民的家庭,跟一個高干家庭,當然是有巨大差別的。這樣,受教育的條件和就業的機會就決然不同。改開之后的事實已經證明,那些高干子女可以一步登天,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而平民子女即使允許上大學,也很難上升到那樣的位置。當今大學畢業生,面臨的也是這樣的問題。他們有的是從偏遠貧窮的的地方來的,父母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有的父母都是國家干部,有的父輩是改開以后發展起來的暴發戶式的資本家,腰纏萬貫。干部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職權為子女找到一個好職業,資本家們可以用金錢給自己的子女買一個體面的職業。惟獨既無錢又無權的老百姓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在社會上闖蕩。所以他們的家庭條件早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當然,這種情況在毛時代,由于國家對資產階級法權的限制的限制,情況要好一些。但是在當今的社會,私有化已經形成,官僚特權階級已經形成,官學商鐵三角已經形成,那么,出身下層的人要想進身上流社會那是相當艱難的。
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精英們的名言“知識改變命運”只是一句騙人的鬼話。
因為整個社會都腐敗了,一切都是為官僚特權階級和資本家階級服務的,為富人服務的,所以窮人的孩子的命運可想而知。縱然他們有知識,也是沒有用處的。他們在就業中成為劣敗者,是很自然的事情。
平民出身的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楊元元自殺前的一句話:“知識改變不了命運”,最近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跳樓自殺前的滿含血淚的遺書,還有每年大量的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自殺的大學生,說明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的大學生分配制度已經走進了一個黑暗的泥坑。不管教育改革的精英們說得多么好聽,都是欺騙和忽悠。今天已經有好多大學生看透了他們的伎倆了。
大學生在就業失意后,陷入精神上的彷徨苦悶。彷徨的結果,往往是自殺。正如那位自殺的北京郵電大學生說的:“北京郵電大“這個世界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我在這里再怎么折騰也激不起半點漣漪。所有的努力都會被既得利益集團踩在腳下,所有的奮斗都面臨著舉步維艱。”這位博士生還說::“現在知識太沒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錢和權勢,有用的只是關系和背景。現在要憑正直的才華去出人頭地,太難太難了。我也曾試著找過工作,但是沒有人用我。我對這個世界徹底地絕望了。”他的心境是有典型性的,他的遺書就是每年近二十萬人自殺者中大學畢業生的心聲,是對資改精英的有力控訴。
大學生就業無望,購房無望,能忍受的就茍且偷生,不能忍受的就自殺。因為法律已經限制了他們的其他斗爭手段,他們只能如此。強大的維穩措施使這些脆弱的青年不可能鋌而走險,除極少數走上的犯罪道路之外,大多數人還是處在消極的彷徨苦悶中。但是這不是長久的。魯迅說:“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淤積在心里的烈火早晚有一天要燃燒起來的。
黨和政府也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其嚴重程度是不可忽視的。這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問題。看看近現代史上學生在歷次革命運動中的先鋒作用,就明白了。不能認為xx風波被壓下來了,學生就永遠不敢再鬧事了。還要看國家的政策是不是給這些大學生以真正的的合乎人道的出路。
所以我建議黨和國家制定政策解決這些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但是今天我說的還不是這個問題,我說的是作為大學生本身應該怎樣從彷徨中走出,走向光明。
自從文革被否定之后,自從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被邊緣化之后,中國其實已經喪失了治國的主導思想。不信,你問問當今的領導同志們,他們有幾個還在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所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過是忽悠人民的一句空話,恐怕他們自己絕不相信。不說別的,拿出堅持毛澤東思想一項就說明他們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假的。毛澤東思想包括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的思想,前后又統一的。而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中產生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的理論,是“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偉大發現。他們不堅持,自有不堅持的道理。因為這一思想對于官僚資產階級來說是最要命的。要是這種思想泛濫起來,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以及找不到工作大學生就會打起這一旗號,革黨內官僚資產階級的命,而這樣的結果也就是他們說的“浩劫”“動亂”開始了。這些侵吞國有資產,剝奪工人階級生存權的走資派就會面臨滅頂之災。鑒于文革的教訓,資改精英千方百計將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邊緣化,進行歪曲和否定。他們在淡化政治的借口下,在學校教育上,在宣傳上,慢慢地不再提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了。然而,三十年來,資改派及其崇洋媚外的教育精英和學術精英們卻把西方那一套生硬地搬了進來。他們用人性論代替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用博愛平等之類好聽的詞語掩蓋了由于推行自由化改革造成的階級矛盾,他們用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和諧相處的理論代替了階級斗爭。他們取消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他們用各種卑鄙的手法掩蓋了文革的真實面貌,讓青年們至今對文革蒙在鼓里。他們的動機在于搬掉毛澤東這座思想的大山,從而讓中國人民在意識形態方面陷入混亂。果然他們的目的達到了。三十年的教育,使大量青年人陷入了他們的圈套。青年們對馬克思主義生疏了,沒有人在看那大厚本的馬列著作,更無人拿出時間來閱讀毛澤東的書。在精英們的欺騙下,那些指導全世界工人階級革命和中國革命的科學理論都是謬論,唯有他們販賣的抽象的人性論和各種披著華麗外衣的荒謬理論才是絕對真理。精英們對中國青年使用了迷魂藥。相當多的青年受到迷魂。這個迷魂藥就是資產階級的人性論,是所謂普世價值,是所謂個人奮斗,是所謂享樂腐化的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按照精英們的指導,少數人依靠有權勢的父母或者其他條件攀上了上流社會、精英階層,但是絕大多數青年的個人奮斗失敗了。現實跟自己夢想發生了矛盾沖突。青年們唱著愛的頌歌,飄飄然踏上了個人奮斗之路,但是當發現那不過是一個達不到的虛幻境界的時候,便開始彷徨了。他們對權貴集團不滿,他們對自己的處境不滿,他們看著那些財大氣粗的精英們坐著高級轎車出入星級飯店,看著那些明星們在影視屏幕上瘋狂地表演著那些刺激性的節目的時候,看著那些所謂專家教授在電視上講什么玄學的時候,他們便產生了一種極端不平的心情。他們發出疑問,為什么這些人能夠出人頭地?為什么他們可以做人上人,而我們只能做弱勢群體呢?難道精英們說的個人奮斗是錯的嗎?他們解不開個中道理,說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別。原因是他們不懂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的確,改開以來,由于主流精英對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妖魔化,使這些青年人根本就不相信那是科學。主流精英們利用他們掌管的媒體,利用他們的講壇,放肆地攻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但是他們舉不出多少理由來駁倒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所以他們也不過是一種情緒煽動罷了。而我們的幼稚的青年們也就從感情上很難接受馬克思主義了。
例如一位四十來歲的教師說:“馬克思主義主張暴力革命。毛也這么主張。我最反對暴力了。所以我不相信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這就是精英教育的結果。但是他不知道革命的暴力是怎么發生的,難道革命者天生嗜殺?是的,暴力當然不如博愛好,暴力當然不如明星演唱的那些歌頌不分階級不分性別的和諧之愛那么叫人舒服。但是如果稍微動一動腦子,便可以悟出一個道理:革命從來都是被逼出來的。梁山好漢并不是天生都是殺人的暴徒,是那個貪官橫行人民無路的社會逼出來的。
當然精英們宣傳反馬克思主義的超階級之愛是有目的的。就是我們可以剝削你們,壓迫你們,可以騎在你頭上拉屎,但不準你們反抗,更不準用暴力來反抗。青年們就是這樣被忽悠的,也就是這樣才不相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
青年們的彷徨是現實和理想的矛盾造成的。現實是他們沒有生存之路,理想是精英們灌輸的女子、房子、車子,這是個人奮斗的結果。此二者發生了極大的矛盾,而他們又解不開其中的秘密,于是只剩下彷徨。彷徨之后,有的消沉了,有的自殺了,有的鋌而走險,向法律挑戰。但是很少有愿意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里面找答案的,他們很難從精英們原來教給他們的那一套中解脫出來。
所以,我勸這些大學生們從資產積極精英們的忽悠中解脫出來,從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里面找一找你們淪為弱勢群體的根源,將你們的命運跟工農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考慮。明白《共產黨宣言》為什么宣布要“消滅私有化”的道理,明白為什么中國由原來的蒸蒸日上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今天這樣兩極尖銳對立的社會。說得簡單一些,農業私有化,國有資產自由化,教育產業化,醫療產業化,這一切才是中國人民苦難的根子,私有化是萬惡之源。如果青年們能夠學到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常識,并用來解釋當今的一些社會現象,那就是很大的進步了。然而這要有決心轉變思維方式,不要老是在普世價值的圈子里轉來轉去,那樣是沒有結果的。
我們發現,一些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思想的人,反對階級斗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人,他們其實根本就不看馬列的原著,根本不看毛澤東的著作,只不過從極右派精英編著的小冊子里面,從小書攤上那些污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讀物里面了解一星半點,憑感情跟著極右派們喊著那些不合邏輯的反毛非毛、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言論。這是很可悲的。正確的做法就是,拒絕極右派精英們的言論,到馬列毛的著作里面看一看,是否如極右派精英們說的那樣。
總之,當代大學生要從彷徨中走出,必須學習毛澤東的讀書精神,帶著問題閱讀馬列毛的原著。如果你們讀進去了,就會豁然開朗,當今社會的各種亂象就會得到解釋,你們淪為弱勢群體的原因也就很容易找到了。
當代大學生要從彷徨中走出,還必須從個人奮斗中解脫出來,將自己的命運跟國家、民族和工農大眾的命運聯系起來。
一九三九年,毛主席為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發表的《五四運動》和《青年運動的方向》兩篇具有光輝歷史意義的著作。毛主席指出:“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份。”“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
這不是毛主席時代,因此這個問題很可能讓大學生們接受不了。那時候,可以上山下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造農村。的確,上山下鄉運動鍛煉了一大批人。但是今天不同了。由于三十年來精英們的忽悠,好多人相信了所謂普世價值,相信了個人奮斗。他們雖然身處社會的下層,但是其內心深處還是向往著精英階層,而看不起工農階級。這就是他們的悲劇。孔乙己受科舉毒害,本來已經淪落為衣食無著的社會的最下層,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是讀書人,還要賣弄他在私塾里學的那點無用的知識顯示自己的清高。論地位連短衣幫都不如了,還要穿著長衫喝酒,以區別于那些短衣幫。孔乙己死于饑寒交迫。我們設想,孔乙己若不是受科舉毒害那么深重,而意識到自己已經淪落為弱勢群體,那么他就會跟短衣幫們一起去打工,將自己的感情跟那些受壓迫受剝削的窮苦人融合在一起,也就不至于死的那么悲慘。遺憾的是,孔乙己的悲劇至今在一些大學生中重演。如果說,孔乙己的悲劇是社會給他造成的,是科舉制度給他造成的,那么今天這些大學生的悲劇也是現行教育制度給他們造成的。現行教育制度已經將他們逼到社會的最下層,連起碼的居住條件都沒有,成為所謂蟻族。但是他們中的好多人腦子里還是精英們灌輸的那一套,他們總覺得自己比一般勞動者要優越一點,因此他們的感情很難跟工農群眾融合在一起。他們有的還在做著進身上流社會的美夢。而一旦夢想破滅,他們就走向消極,或者沉浸在網吧,或者鋌而走險,加入黑社會。他們大多數開始麻木了,打麻將、泡網吧。他們消極頹廢,甚至有的走向自殺之路。
毛澤東時代,學校教育首先是政治教育,那時候培養學生,首先是要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也就是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叫人們正確對待人生,對待挫折,要樹立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所以自殺的,消極頹廢的極少。當今的教育,表面上是淡化了政治,實際上是強化了資產積極思想的灌輸。教授們教給他們的無非就是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精英們本身看不起老百姓,所以他們對學生的影響可想而知。大學生的榜樣是什么比爾蓋茨之類個人奮斗成功的人。大學教授說,比爾蓋茨之所以獲得成功,跟美國的民主制度有關。大學生們便深信不疑,于是一旦個人奮斗的路子受挫折,便恨自己生在中國,彷徨不知歸路。
聯系五四以來的青年們的道路來看當代大學生的誤區。那時候,多少青年也是遭受著失業的痛苦,低下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接近了廣大苦難的工農大眾。軍閥官僚的專制統治,壓制了他們的才能,使他們報國無門。五四運動興起了,廣大青年先是獨立地掀起反帝反封建的熱潮,后來工人階級響應,他們便跟工農結合起來,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從此,多少在個人奮斗的泥淖里掙扎而失敗的青年覺醒了,他們意識到,在黑暗的社會制度下,個人奮斗的路子走不通。只有讓自己融入工農革命的洪流中去個人才能有所作為。于是,有志青年開始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從馬克思主義里面尋找救國救民的道理。這些人好多成了中國共產黨的精英人物,當然也有的成了國民黨的精英人物。
當今資改派已經開始了私有化改革的攻堅,在一定時期內,中國的徹底私有化已經不可避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工農階級的苦難命運不可避免。大學生們應該自覺地跟他們結合起來,不要兩眼老師是盯著精英階層們的位置了,那樣的地位既然跟自己無緣,就不應該再做那樣的夢想。好多大學生為了生存,現在已經進入到那些資本家壓榨最殘酷的行業。這樣的選擇不是自愿的,是社會的逼迫。但是這恰恰是大學生們跟工農結合的好機會。在這種情況下,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就將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感情轉移到工農勞動大眾這方面來。這也是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好機會。因為這不是在課堂上的空談,是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學習。
關鍵是找到自己的信仰,轉變自己的立場。學生們接受的資產階級精英們的那一套,也只有在同工農的結合中清除掉。什么普世價值個人奮斗,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好多大學生的苦悶,是因為沒有真正的信仰。所謂普世價值這樣的價值觀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礎上的,只有共產主義的價值觀,是建立在為公的基礎上的。當一個人只是為了自己的享樂而奮斗的時候,那是很痛苦的事情;但如果你為了全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那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了。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他們的一生就是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的。馬克思為了揭示資本主義的的規律,為了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階級的秘密,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來調查研究,寫出了巻軼浩繁的《資本論》,毛主席為了人民的解放,一生戎馬倥傯,還創作了指導中國革命的大量著作。列寧選集幾十卷,都是其刻苦學習努力實踐的結果,是跟工農結合的結果。今天,我們必須向那些無產階級的偉人學習,再也不能為了自己可憐的“小康生活”而進行“個人奮斗”了,深入工農群眾,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跟自己的實踐結合起來,去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揭露官僚買辦階級的賣國行徑,學習毛主席的“資產階級就在黨內”的偉大指示,實踐毛主席的理論,這就是當代大學生的使命。
2010-3-2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