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的愛國熱情令西方震驚
(摘自2008年4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4月12日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原文標題《西方施壓激發(fā)中國青年愛國情》)
中國年輕人“是你能遇見的最愛國的人群之一”
在很多有同情心的西方人看來,中國就如同進入衰落期的蘇聯(lián):老一輩強硬派支持的高壓政府逐漸失去控制,受到良好教育、有自由傾向的現(xiàn)代派即將掌握權力。這種展望天真幼稚。受過教育的中國年輕人不僅不對政府的人權記錄感到不安或煩惱,反而是你能遇見的最愛國、最支持政府的人群之一。
多數(shù)中國年輕人堅決支持政府鎮(zhèn)壓西藏動亂,對此,在這里生活的人都很清楚。一位有歐洲大學學歷的中國朋友對我說,這場沖突是“商業(yè)世界和古老土著社會之間的沖突”。
“年輕人的憤怒可以通過潮水般的網(wǎng)上帖子一目了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天說,擾亂奧運火炬接力傳遞的抗議活動在全球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并未達到他們對中國年輕人的影響效果。
抗議活動在中國年輕人中激起了強烈的反外情緒,他們覺得受到了侮辱,所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泄憤怒。
數(shù)以千計的中國人在網(wǎng)上簽名請愿,表示要“捍衛(wèi)”奧運圣火,而且有人呼吁抵制法國貨,如歐萊雅和路易威登。
一位駐京項目經理代表很多人說:“對我們來說,奧運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的歷史事件。這些破壞火炬接力的人就是為了要擊倒中國。”
這位在網(wǎng)上張貼憤怒的帖子的先生說:“即使通常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普通中國人現(xiàn)在也要問:‘中國為何遭此對待?’”
在新加坡,李顯龍說奧運會是中國“表現(xiàn)自己的盛會”,希望以此展示中國的進展,并向世界開放。
李說抗議活動不會對中國的政策產生影響。他在倫敦經濟學院的亞洲論壇上說:“任何一國政府都不可能在這種公開脅迫之下在任何核心問題上讓步,不論這種論點有何理由。”
但是,事實是:現(xiàn)在中國人民認為示威者意在最大限度地羞辱整個國家及其人民,而不僅是中國政府。
他說:“中國爆發(fā)的憤怒,尤其是年輕人的憤怒,可以通過潮水般的網(wǎng)上帖子一目了然。可惜的是,帖子是用晦澀難懂的漢字寫的,如果用的是英語,那么美國和歐洲的年輕人將認識到這種蔑視中國和中國事務的行為將在奧運之后產生永久影響。”
西方的強硬要求“會遇到中國麻煩的反制措施”
德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說,正當中國領導人拒不讓步的時候,圍繞奧運會的抗議給西方國家制造了道德難題。
他說:“中國經濟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強大實力,我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會遇到麻煩的反制措施。奧運會對中國人而言意義重大,但不及‘西藏問題’。主權和安定永遠高于公共關系。”
中國強烈的自豪感也掩飾了一種更深的戒備心理,即中國的崛起使它成為一個受傷的西方——尤其是美歐——宣泄所謂憤怒的對象。西方仇視這樣一個成功的,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影響力方面的新對手。
這種反應表明,如果抗議和抵制繼續(xù)升級,執(zhí)政的共產黨很有可能作出回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預測說:如果任何國家采取傷害中國人民尊嚴的行動,中國將不得不采取行動。他預測說,北京在與歐洲伙伴的貿易談判中可能更強硬,尤其是對法國。他說,中國人民對法國總統(tǒng)相當不滿。
(《環(huán)球視野》摘自2008年4月13日美國《紐約時報》、4月12日新加坡《海峽時報》等)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