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情況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在進入大學之初都對這方土地充滿了很多美好的遐想和期待,我們期待著清新自然的學習生活,期待著與良師益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多么想有這樣一種感覺——聽過某一堂課,就象看到了雨后的天空,天高云淡、賞心悅目,就象看到眼前又出現了那么廣闊的世界---由此,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會更充盈、我們的生活應更多彩。我上學的時候也是滿懷期待,雖然現實讓我們有些失望,但隨著自己不斷的努力,層次的不斷提升,我們總會有所發現的。相信自己能成為優秀的人,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向生活妥協了、或自己迷失了方向。
很高興你的信任,我們可以經常聯系,不必客氣,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堅信這一點。
隨信發去一附件,是我和同學電郵交流時所談的一些生活感觸,其中主要是談理想的,但實際是為了理想,我們會付出太多、太多。
附——
生活感悟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我想,無論到什么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應該堅持的品質與追求!
沒有理想與信念的生活是空洞的,令人厭倦的!在某種情況下工作只是謀生的手段,不是實現理想與完成人生述求的唯一途徑。
隨著年華逐漸老去,有些人心也在衰老。可青春是一種特質,不是年齡上數字的變化。如果擁有她,我們的生命就會永遠洋溢著迷人的光采。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我們的身上愈發閃現出智慧的光芒,我想我們的路沒有白走!無悔人生的實質就在于此吧?
沒有理想的明燈指路,我們就會迷失在謀生的苦旅中。紅顏凋落的時候,我們是多了一點對宇宙人生感悟的欣欣然呢?還是老眼昏聵,依舊執著于自己的斤斤兩兩呢?
也許人們會認為這是空想,不切合實際。可是,我們每時每刻不都在生活嗎?我們的身心難道不應該有片刻的抽離,站在高處俯瞰一下我們曾經或正在走的路嗎?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境界,只不過有高下雅俗之分罷了。
或許生活的冗雜遮蔽了我們智慧的火花,俗化了我們優雅的旨趣。我們的心靈才少有了片刻的寧靜與沉思---人啊!可要想好,我們到底要什么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