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腐敗型和剝削性貧困不應被忽視
----勞動分配不公也是當前我國社會貧困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軍
2006年1月7日
當前,中國社會貧困的問題是出現了貧困向城市轉移的現象,城市貧困人口的比例相對比農村貧困人口更多。這一動態和跡象值得關注。具體分析起來,城市貧困不過是由這樣幾個原因造成的,一是資源性貧困,礦竭城衰,二是改制性貧困,減員增效,擠出一批失業人員,三是農民工沖擊,民營企業的競爭與崛起,四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城市資源轉移,五是腐敗性和剝削性貧困,政府占有了太多的本該用到社會保障方面的資源,某些企業主過度地剝削工人。
剛才丁四保先生著重分析了資源性貧困和體制改革性貧困。我這里從另外幾個視角做一補充。中國城市的貧困有地區性的不同,但我相信任何地區都共同存在著改制不合理和政治腐敗導致的城市貧困問題。如果一個地區的經濟一直呈增長態勢,而社會人口卻出現了貧富分化,并且一部分人落入貧困境地,那么一定是這個城市地區的收入分配或社會保障出現了問題。
首先我想闡明幾個創造性的新名詞,即政治性貧困、腐敗性貧困和剝削性貧困這幾個新概念。我國的社會貧困決不僅僅是由于資源枯竭、城鄉分割、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還要看到政府腐敗和企業主過度剝削造成的社會貧困。
一、改制性和剝削性貧困的表現
我想用幾個事例來說明改制性和政治性貧困是怎樣產生的。我們觀察研究中心是個民營研究機構,最近卻連連收到許多社會來信,反映企業改制過程中的不公平問題和腐敗問題。譬如,武漢五交通信電子有限公司一些職工最近來信反映,此公司是由原武漢五金交電公司改制過來的股份制企業,擁有1個多億的資產,但董事長在企業無主管單位、無制約機制的狀況下,一手遮天,不擇手段地瘋狂謀“股”,妄圖把企業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經過三年的運做使總股本縮水,職工股東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并且此人凌駕于董事會、持股會和股東大會之上,集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于一身,打擊驅趕不同意見的干部和員工,2004年部分職工聯名給董事長寫了一個合理化意見書,結果這些人不是免職就是下崗,最后被全部逼出公司。
這個董事長私欲膨脹,橫行霸道,奢侈腐敗,已經給公司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如果放任他繼續下去,公司現在一個多億的資產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他占有和揮霍。這就是當前很多城市里普遍發生的現象:少數人剝奪多數人,造成一批人貧困的原因。我把這種貧困叫做改制性貧困或政治性貧困。而這種貧困將是我國今后的主要貧困原因,如果中國的改革不注重平等和公平的話。盡管誰都不愿意講這些得罪人的事情,不敢挑明了這層窗戶紙,但為了廣大勞動者的利益,我們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必須正視這個現實:剝削和不正當的占有是造成社會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例如,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鄭易生教授最近主編的《科學發展觀和江河開發》一書揭露,位于三峽庫區的云陽縣原來有一家曲軸廠,由于廠長轉移集體資產,企業凈資產由1個多億已縮小到8.7萬元,導致許多工人下崗而陷入貧困。此書中說道:“目前,全國各地在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制中普遍存在著資產流失的問題,三峽庫區也不例外,如集體所有制企業云陽縣曲軸廠原來一直是該縣的龍頭企業,擁有1億多元的資產,其生產的摩托車產品配件在全國供不應求,經濟效益非常可觀,但廠長劉步云近年在廠區內創辦了一個前任縣長等參股的私營企業森華公司。該公司一無技術人員,二無先進設備,三無銷售渠道,卻盈利40%。曲軸廠則開始年年虧損,到2002年10月,劉步云委托一個并無適當評估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評估,評估出曲軸廠凈資產居然為8.7萬元。曲軸廠一直被云陽縣作為‘工業小巨人’在扶持,2001年剛剛完成技術改造和搬遷,新征地120畝,而現在轉眼就被宣布破產。這加劇了庫區既有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我們要正視這些由于腐敗貪污和剝削造成的新的社會貧困,要好好總結這些年來的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因為城市貧困主要與國企改革有關。城市是國有企業人員的集中地,國企和集體企業搞不好,就會出現城市貧困。我認為,中國的國企改革應該樹立起旗幟鮮明的共同富裕思想,中國的企業改革目標必須是集體富裕,而不是少數人富裕,多數人犧牲。如果中國的效率和效益是建立在為少數人服務的基礎上,那么這樣的改革必定要遭到廣大人民的否定。
二、政治性和腐敗性貧困的表現
如果說制度性或改制性貧困是因為企業主剝奪了多數人財富,那么,政治性和腐敗性貧困便是政府和官員過多地占用了公共資源,由此造成社保資金的短缺,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現在許多地區群眾生活十分拮據,但政府開支卻十分龐大,甚至奢侈。由于奢侈和腐敗揮霍了多少公共資源?估計全國每年要高達3000億元。這些年里,中國出現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政府大蓋豪華辦公樓,大造行政中心。譬如山東泰安市的政府大樓和周圍的一系列政府辦公大樓,耗資數億,其規模比人民大會堂還要宏偉和雄偉(請看下面照片)。請問:這么一個地級市政府用得著搞這么大的排場嗎?如此奢侈的政府又有什么人舉報和批評過?
富麗堂皇的泰安市政府大樓(攝于2004年8月)
由于這些建設耗費了大量的財政經費,所以,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就難以建立,社保資金就永遠處于短缺狀態。這么多年里,把政府腐敗奢侈的開支拿出哪怕是一點點,就足夠解決一些貧困社會群體的問題了。
這些年里,社會上廣泛流傳著許多形象的描寫,如“官員屁股下坐著一座山”,在一些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溫飽問題還沒解決,政府官員卻坐著寶馬轎車,競相奢華。至于說某些政府官員的吃喝浪費,足可以達到富人一席飯窮人半年糧的程度。
電視上曾報道過甘肅地區一個城市的故事,一位靠撿垃圾生活的老人,卻撫養了十幾個孤兒,而當地的民政救濟部門沒有任何行動,只是養了一批人每月領工資。這叫什么政府?
去年我給一個北方地區市的干部講課,我以為這個地區比較貧困就少要了許多講課費。但就在我講完課的幾小小時之后,這一批官員便乘飛機去云南進行10日游了。對此,我感慨萬千,心中涌出一陣被騙的感覺:這叫什么貧困地區?真是后悔降低自己的講課費。現在全國各地的政府到處都是這種風氣,這么一個龐大的政府,要靠多少人來養活?!
因此,政府奢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保資金短缺?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摸查。這些年里發生過多少這種事情:救濟款和扶貧款還沒發到下邊,便被截留一空!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講,歷來社會的貧困都是政治性的貧困,中國的專家學者們一定抓住問題的實質,不要在那些次要的環節上做文章。中國歷史表明:打土豪分田地是解決社會貧困的最好辦法。難道今天在座的眾多專家學者們都忘記了這一基本事實?
三、不注重公平的改革實質是保護少數權貴的改革
這些年里,我們一直在疑惑:為什么中國的改革走上一條效率至上的道路?為什么中國的改革不注重公平和平等?現在我們搞清楚了,那就是如果注重公平,那么一少數腐敗分子和貪婪分子便難以聚斂公共財產,少數強權便難以暴富,權貴利益便要受到損害。這就是“效率優先”式改革的實質。
然而,這種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受到人民大眾的質疑,國內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表明這種發展方式難以持續下去。不強調和重視公平和民主的經濟改革,發展到最后很可能演變成掠奪。鑒于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的國家要對此給予應有的重視。
另外,根據中國目前的人口與資源狀況,效率型改革肯定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靠提高效率帶來的增量GDP不足于解決因收入分配不均導致的社會貧困,因此,中國發展的目標只有著眼于均衡發展,而反腐敗和反剝削必然是中國社會未來改革的重要內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