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由當年修建紅旗渠的特等勞模、除險隊長;修建紅旗渠的特等勞模、鐵姑娘隊長;當時林縣縣委第一副書記;紅旗渠工地黨委副書記、當時林縣縣委組織部長;紅旗渠研究者紅哨、修建紅旗渠的英烈子弟等人組成的紅旗渠精神宣講團在隊長毛澤東時代勞動模范袁同志的帶領下來到烏有之鄉,為大家講述了紅旗渠的歷史與現狀。五十年前,英雄的林縣人民為解決缺水的難題,劈開太行山,誓把林縣河山重安排,宣講團成員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題材,帶著濃濃的林縣口音講述了修建紅旗渠的艱辛以及艱辛背后那永垂千古的紅旗渠精神。宣講團成員動情的講述,感染了在場所有的人,仿佛當年修建紅旗渠的那一幕幕場景就展現在眼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文革結束后,林縣縣委和紅旗渠勞模被污蔑為追隨林彪、四人幫的三種人,遭到殘酷的迫害,至今沉冤未洗。
紅旗渠于正值三年自然災害的1960年2月動工,總投資6865.64萬元,基本上為自籌資金。紅旗渠以山西省平順縣內的漳河為源,修建總干渠、干渠、分干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2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共計1525.6公里。沿渠用長藤結瓜法修建水庫48座,塘堰346座,提灌站45座。還修建了小型水電發電站45座。徹底解決了林縣的生產生活用水。
林縣自然條件惡劣,土薄石厚,每天都要有上萬人力到遠處取水,嚴重制約著林縣的發展??h委書記楊貴走遍林縣周邊,最終決定開鑿紅旗渠引漳河水來林縣。林縣人民沒有等、靠、要,所需的一切物資都靠自己解決,用自己制造的最簡單的工具,憑血肉之軀修成了紅旗渠。
紅旗渠工地上干部和群眾同甘共苦,吃住一起,一心為人民服務。整個紅旗渠工程最高的知識分子學歷只有中專,紅旗渠工程雖然沒有現代化的建筑材料,但是用土辦法修建的紅旗渠至今依然牢不可破。充分證明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限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人民群眾不怕任何困難。紅旗渠宣講團回想起當年修建紅旗渠的艱辛,情緒激動,語帶梗塞,現場聽眾無不動容。
紅旗渠是在懸崖峭壁上修建的,需要進行爆破,但是爆破產生的碎石成了修建紅旗渠的巨大威脅,一次塌方犧牲了九個年輕的生命,縣委書記楊貴召開會議討論解決辦法,決定成立除險隊。除險隊通過總結,解決了綁繩索時換氣呼吸的難題,發明了利用腳蹬崖壁保持平衡的辦法。這就是大家在《紅旗渠》電影中看到的那個經典鏡頭,嘆為觀止。
婦女同志從舊觀念中解放出來,和男同志一樣參加勞動,承擔相當的工作,甚至學會了爆破。毛主席說,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紅旗渠鍛煉了林縣的廣大群眾,特別是女同志從舊觀念中徹底解放出來,成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生產者。紅旗渠上許多工程是用女同志的名字命名的,總干渠上有一座橋就是用紅旗渠特等勞模,婦女營營長李改云命名的。
紅旗渠是毛澤東時代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制度創造的奇跡,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成果,是新中國前30年光輝成就的有力見證。
四人幫打到后,“馬列主義領導班子”的林縣縣委,被打成“四人幫”的幫派體系,修建紅旗渠的英模們也成了被打到的三種人,至今還有多人未平反。
原縣委17個常委,14人被打成“楊貴幫派體系”后,有8人已含冤去世。
修建紅旗渠的林縣縣委和英模們在清查四人幫運動中被打成三種人后境遇悲慘,催人淚下,尤其是英模常根虎那十元未交出的黨費,那份對黨至誠的期盼之情感天動地。由于條件所限,網友們難以看到現場眾人輕輕拭淚的場景,但是從現場的沉寂,以及沉寂后爆發出的經久熱烈的掌聲略可感知一二。
現在,紅旗渠由于年久失修,有很多地方損壞了,國家撥款3600萬修復。但是紅旗渠修復技改工程卻成了豆腐渣。工程是招投標嚴重違規,施工方嚴重違反合同,而修建紅旗渠的英模們的監督舉報卻遭到抵制。紅旗渠修復技改的豆腐渣工程說明,只有在社會主義集體經濟下才能修成紅旗渠,只有毛澤東思想才能成為修建紅旗渠的精神支柱。
紅旗渠研究者紅哨總結道:
紅旗渠是人民當家作主為自己而修的渠,其意義遠重于七大奇跡。只有在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制度下,以毛澤東思想為精神支柱,在黨的領導下才能修建成紅旗渠。
紅旗渠精神還包括:1自主精神、2自立精神、3集體主義精神、4無私奉獻精神、5黨群一體的精神、6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精神、7勤儉節約精神、8創造精神、9團結協作精神,全國一盤棋。
肖衍慶老師最后做了點評:
1聽紅旗渠宣講團的講述是上了一節繼續革命的課。
2通過紅旗渠的歷史和現實的變遷,更加明白兩條路線兩重天。
3只有毛主席繼續革命的理論才能夠救中國。(烏有之鄉通訊員 青蛙)
參考資料
紅旗渠維修加固工程為何成了“豆腐渣”?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1006/155950.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