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
習近平指出: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
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就談不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
人民網-時政頻道 2010年10月25日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在今天發表的《學習時報》上刊登了習近平的講話《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天,我們在浦東干部學院召開座談會,主要是學習貫徹《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研究如何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如何加強浦東、井岡山、延安三所干部學院自身建設。聽了大家的發言很受啟發,講一些意見同與會同志交流。
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要突出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和黨性教育,著力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
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的看家本領,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根本法寶。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領導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領導干部。領導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階段主要是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干部教育培訓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內容,重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要充分體現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培訓內容、教學布局、教材建設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重點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經典著作的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利于從源頭上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解和運用。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就談不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要求,黨內要有相當多的干部每人讀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馬列的書。新中國成立后,他多次強調學馬列。鄧小平同志說,讀馬列要精,這個“精”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導師們的經典著作。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也都強調老祖宗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去年底,出版了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這兩部文集,是黨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所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全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是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權威性教材。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都應當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課程,專門講授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目,指導學員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結合起來,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建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三所干部學院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在教學計劃中加以安排。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黨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國共產黨是經歷革命、建設、改革長期考驗,在異常復雜環境中團結帶領我國各族人民創造了偉大奇跡的黨。我們黨在近90年的奮斗歷程和60多年的執政實踐中,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包括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浦東敢闖敢試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獲得人民群眾支持、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寶,也是對干部進行教育培訓的寶貴資源。在干部教育培訓中,要把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作為一門必修課,教育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永做人民公仆,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精神和銳意進取的激情,始終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堅定,盡職盡責干好工作,經受住各種風浪和誘惑的考驗。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擁有引領和團結群眾奮勇前進的道德力量,是一個政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七大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就要求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不僅要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中為群眾作表率,而且要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眾,在道德操守方面也為群眾作表率。現在,在干部隊伍中存在著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現象,特別是極少數黨員干部暴露出的人格扭曲、道德敗壞、腐化墮落等問題,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強道德品行教育的任務突出地提上干部教育培訓日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在教學布局和課程設置上,要加大這方面分量和力度,堅持用共產黨人的道德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干部,引導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始終保持道德品行的純潔性。
實踐的歷練對干部健康成長必不可少,實踐也是干部教育培訓最好的課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2年,這場關系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前途命運的偉大實踐,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我們要更好地運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個實踐大課堂,要把實踐中好的經驗好的做法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鮮活教材,要組織學員到這一偉大實踐的第一線去學習,到處于這一偉大實踐的最基層去學習,到作為這一偉大實踐主力軍的廣大群眾中去學習。從歷史的比較和現實的教育中,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增強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才干是干出來的,是磨出來的,是逼出來的。經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最近將選派中央和國家機關60多名中青年干部到省區市交流任職。這項舉措,體現了在實踐中培養、鍛煉、交流、選拔干部的導向。這也進一步昭示我們,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進一步強化實踐培訓的分量。這些年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安排一些班次的學員到地方到基層,圍繞改革發展穩定中一些重要問題進行調研考察,開展現場教學,以開闊思路、增長見識、提高本領,效果是好的,要堅持并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這項工作。
我們強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要突出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決不意味著知識教育、領導能力教育不重要了,更不能把理論教育、黨性教育與知識教育、領導能力教育對立起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到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發展,不斷地更新和增加干部的知識、提高他們的業務本領已成為干部隊伍建設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對干部的知識教育、領導能力教育也不能放松。我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重點抓好干部六個方面的知識培訓,著眼點就是幫助干部掌握過硬的業務本領、不斷提高領導能力。
做好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既要堅持運用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又要通過改革創造新的方法,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并在長期實踐中創造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堅持對重要干部進行組織調訓、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作培訓教員、理論培訓與實踐鍛煉緊密結合、課堂教學與調查研究緊密結合,等等。這些成功做法,要結合新的實際長期堅持。同時,要適應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積極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以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生機活力。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提出的聯系實際創新路、加強培訓求實效的要求,不斷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改革創新,取得明顯進展。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中央制定印發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對今后十年干部教育培訓的改革和發展作了整體規劃,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緊緊圍繞增強針對性實效性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
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要在搞好分類培訓和按需培訓上下功夫。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干部,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干部教育培訓不能“一鍋煮”,必須區分對象,針對干部全面成長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分層分類地組織培訓,也就是說要按需培訓。現在有些同志認為,按需培訓就是按照干部的興趣愛好開展培訓,這是不全面的。按需培訓的“需”,首先是國家需求、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就是黨的事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履職盡責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經驗說明,一個干部真正所缺的東西和他自己認為缺的東西,不一定就一致。這種情況經常會碰到。比如,有的干部自己認為最缺的是新知識,但事實上他最缺的是理想信念、黨性修養等。現在在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中,相當一部分人最需要解決好的是理想信念問題,最缺乏的是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各級組織部門和各個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要準確把握干部隊伍現狀,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趨勢,緊密結合學員的思想、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實際,建立培訓內容的更新機制,把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鮮經驗、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地轉化為培訓內容,及時地進課堂、進教材、進學員頭腦。
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還要在創新培訓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堅持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專題和不同內容,采取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強培訓的互動性、實踐性和實效性。在改進課堂講授的同時,可采取現場教學、行為體驗等方法和掛職培訓、社會調研等方式,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些干部教育培訓機構開設專題講座、學員論壇等,效果不錯,可以推廣。在注意內外有別的前提下,還可以編制、播放一些內部教學參考片,多給學員增加有益的教學內容。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旨在確立和影響干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態度,不同于一般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更需要講究科學方法。要通過潛移默化的傳輸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使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成為干部的自覺行動。近年來,浦東、井岡山、延安三所干部學院采取課堂講授與現場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用長三角改革開放的實踐成果印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強大生命力,用井岡山、延安的紅色資源回溯和重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有力地推動了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更有成效地進入干部頭腦。這些經驗做法值得總結推廣。
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還要注意處理好組織調訓與自主選學的關系。組織調訓是干部參加培訓的主要方式,自主選學是對組織調訓的必要補充。近年來,對干部的政治理論培訓、黨性教育、黨和國家重大部署等重點內容的培訓堅持實行組織調訓,抽調干部到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學習,并對主要領導干部、重點崗位干部等實行點名調訓,效果很好,要長期堅持。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和干部隊伍文化層次的提高,干部學習培訓積極性普遍高漲。在堅持和完善組織調訓制度的同時,對新知識、新技能、新信息的培訓開展自主選學,滿足干部多樣化學習需求,是必要的。要不斷規范和完善選學的機構、內容、方式、管理等,確保這項工作健康有效地開展。
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的考核評估,也是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需要進一步解決好的問題。考核評估是激發干部學習內生動力和培訓機構辦學活力的有效手段。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重要依據的要求,加強對干部學習培訓情況的考核評價,研究建立干部教育培訓與干部培養使用密切結合的機制和辦法。要研究制定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和指標體系,定期開展評估工作,推動各類培訓機構和有關單位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此文系習近平同志2010年9月27日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一、第二部分,發表時作了個別文字處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