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老師策劃、開展“采訪身邊老人,了解真實民國”活動以來,在微博上整理、搜集、發表了大量親身經歷民國時代的老人談民國的珍貴史料,本網將陸續整理連載,本期連載3月1日-3月26日內容:
@水君女:#身邊老人談民國#舊時代,如果你生在農村,就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的邊緣人,病了等死,受欺凌強忍,世代難翻身,命比草還賤。而比貧苦更可怕的是閉塞,一畝三分地牢牢綁住多數人,上不了學堂的文盲們一輩子去不了幾趟城里,他們的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飽穿暖,其他什么都不敢想。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這是我父親的談話。父親今年85歲。——父親告訴我:“國民黨的兵壞透了,他們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們有電話聯系,知道日本人要來了,連夜就跑光。根本不告訴老百姓。老百姓們要等到自己看到或聽到才去躲避總是來不及。日本人炸死了我們好多的人,也燒了很多的房子”。那時候父親七八歲。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誰最喜歡民國?第一日本人,他們不但可以占領東北、臺灣,還可以在全中國隨意劫掠,隨意殺人。第二,蔣宋孔陳大家族,全國的商機和錢財由他們壟斷,國際救助他們可以拿去存在瑞士銀行。這些照片中的同胞,有一個喜歡民國、詛咒共和國的嗎?
@摩羅空間:昆山縣地主占有土地和公地54.82%。金山縣新江鄉地主占有64.21%的土地。最典型的是太倉縣大眾鄉,占戶口2.42%、占人口2.83%,竟占83.59%的土地,平均每個地主占有土地180余畝。昆山大地主陳士勤出租土地達18000余畝,龔鳴球、錢寅階等五個地主各占10000畝左右土地。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土改前,蘇南地主階級封建剝削主要依靠出租土地,出租土地占其占有土地的83.65%;而雇農佃入土地,占其使用土地的67.64%,貧農佃入土地,占其使用土地的52.84%。因此,廣大農民因為沒有土地,不得不向地主租田耕種,忍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
@摩羅空間:土改前,蘇南租額每畝田一般占正產量的50%。但各地情況不一,根據五個典型鄉的調查,高淳薛城鄉租額占正產量的40%,常熟長壽鄉占41%,江陰浦西鄉占50%,無錫坊前占52%,南匯古鶴鄉占60%。如此重租,縱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矣!
@摩羅空間:土改前,”在太倉,地主組織“評租委員會”,設立“催租局“可指揮警察保衛隊,由大地主陳士勤等人為首,召開全縣地主代表會議,擬訂租額,經反動政府批準,謂之“官租”,評議后,偽縣府出布告,地主開會收租。"還真是地主狂歡,警察開道,好個民國政府!
@摩羅空間:【惡人為所欲為的社會】解放前蘇南地區不少地主備有手銬、腳鐐、鐵錘、棍棒等兇器,動輒扣押吊打農民,逼得無數的農民家破人亡。據常熟大義區11個鄉統計,農民受地主逼害的共有2760人,其中吃租米官司970多人,被逼逃亡350人,坐牢致死47人,被逼死51人,送掉嬰兒和小孩的有1200多人。
@摩羅空間:【民國前的農民】句容縣橋頭鎮地主華錦之的牢房里,五年中關過四百多個農民,有些則被殺死在牢里。溧水板橋鄉地主王明德并且造了堡壘來監禁農民。無錫梅村區地主薛念恩堂逼租時用“滾笆斗”、“吃毛竹筷”、“坐冷方磚”等殘酷刑具,對付欠租農民。
@摩羅空間:【欠租了怎么辦】吳縣光福區地主汪秋生曾用“三比”酷刑對付欠租農民,“三比”是三天一“小比”,五天一“大比”,七天一“血比”。“比”的方法是把欠租的農民,安置在一種特制木架上,掀翻屁股,用鞭子猛打,一直到見血,才叫“血比”。
@摩羅空間:【逼租有方】昆山、常熟兩縣地主對欠租農民采用游街、鎖庭柱、栽田、站籠、人質、戴枷、滾笆斗、拷打、開差船、放水燈等二十四種逼租方法。
@劉眀強: 曹達恭老人是我采訪的。(見集合1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lishi/2015/03/341109.html)長工頭相當于財主家的大管家,管理著所有的長工與短工,負責著財主家所有生產方面的事務。同時長工頭自己也干活。關于長工頭的工資問題我在采訪時也認真向老人核實了。希望大家在看待民國之前的一些問題時能更客觀,24擔稻子是當時最高的工資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這是采訪北京懷柔老人畢文英先生的錄音材料,請多多指正哈!!!
http://www.tudou.com/v/W--KhFs1fcs/&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身邊老人談民國#當時受欺負,滿洲國的警察抓團員,不去不成,去了挨打受氣。警察和小日本都欺負老百姓,隔三差五來老百姓家里,把家里的能吃的吃了,能拿的拿了,拍拍屁股就走。當時青年人練團員,誰要是不聽話、練不對就挨打,老百姓被打的趴炕上幾個月的有的是。
#身邊老人談民國# 當時生病了,挎挎、打打、捏捏,使點土辦法。再不行,上山采點草藥,吃吃試試。那陣子根本沒大夫,離這里好遠有個土大夫,離這里大概十五里地,也只能使用點土辦法治點輕微的小病,嚴重的他也治不了。命大的,能多活兩年,否則死了也就死了。
#身邊老人談民國#給地主種地,交租子。收成好點就有點吃的,收成不好就都交給地主了。當時吃棒子面都很稀少。家里好不容易有點吃的,也基本被土匪搶去了。家里要是沒有,沒能讓土匪吃上,還挨揍。
#身邊老人談民國#解放前穿的非常差,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夏天光著屁股。有些過得稍微好點的,家里養頭山羊做個破皮襖,大冬天里上身穿個破皮襖,下身穿滿是窟窿的褲子,就這一身就得湊合穿好幾年。因為衣服少,冬天基本不出門,弄個大火盆,蜷在家里。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 舊社會當官的作風就是打罵作風。我小時候見過,有個鄰村的羊販子,販羊的路上羊屎拉地上了,被當官的看見,捆在書上一頓打,打得都走不了路了。當官的打罵百姓就是家常便飯。
http://www.tudou.com/v/BFDOxdPXtXU/&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AC文革余孽侯東漸:#身邊老人談民國#
1、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吃飯穿衣水平如何?
自己吃得基本飽,沒有肉吃。過年過節,拜山時才有肉吃。地主官僚才能兩頓吃飯。富農也是吃粥多。毛時代,農民吃得比民國好。現在比以前好。
有錢人穿棉,再有錢穿絲綢。沒錢人自己織布。貧下中農都是麻。天冷也只有一條褲。冷就烘火。改革開放之后才有兩條褲穿。中農也只有兩三件衣服。解放后比民國好。毛澤東大躍進時差點,但都比民國好。
你記得解放前最多四件衣服,三條褲,一家人的衣服也只有一箱。天冷就全穿上了。天稍微熱點就要脫點衣服洗換。
只有一兩雙鞋。
農民勞動時都是脫鞋。
穿就穿布鞋,有錢的穿涼鞋。
現在和民國是天和地的區別。
認識的人都是解放后比解放前好得多。解放后不用愁吃的。
中農都是吃粥,耕田相互幫忙。
2、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勞動強度和收入水平是不是相稱?
肯定解放后好,是真的。以前農民一年辛苦都只能吃粥。解放后比民國好很多。
3、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受教育權利如何?上學讀書很普遍嗎?
鎮最多到四年級。很少有夠一個班,都是有錢人才能讀書。
抗日戰爭,廣雅中學搬過來。
深山的地方讀書不容易,受教育的很少。
小學畢業的很少。
全縣才幾間中學。
白石有中學,大成沒有。
很少讀書的人。
讀高中要出到縣城或者懷鄉。
我離縣城近才能讀中學,而且我們陸姓一路有辦小學。
解放后各鄉都有小學,鎮都有中學,最起碼有初中。
地主能讀小學都好了(有些地方沒有小學)
4、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醫療條件如何?到哪里看病?遠嗎?貴嗎?
沒有什么醫療,信宜縣才一間醫院,在縣城鎮隆,而且是很差的,沒有現在好。
一般老百姓生生死死都不會醫院,農村醫生能醫好醫好,沒醫好久沒了。
5、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壽命如何?大致平均數是多少?你家里的前輩都是多大年紀去世。
以前人生70古來稀,60都少,解放后好很多了。
6、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嬰兒成長條件如何?死亡率有多高?殺嬰現象嚴重嗎?
不知道,我們村沒聽說過殺嬰。
7、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維權 條件如何?遭遇欺凌和冤屈時如何打官司?打官司成本如何?
那時候我十幾歲都不知道這些事。
8、民國時期基層群眾的參與保甲公共事務的權利如何?
我十幾歲不清楚,保甲長都是指定的,沒有民主,現在可以選了。
9、民國時期基層群眾和基層官員關系如何?官員打罵群眾的情況如何?比較普遍嗎?
我才十幾歲,不清楚,就知道保長征兵征糧,不交就抓人。鄉兵有幾個。
10、民國時期基層官員的工作作風如何?征糧征兵采取何種方式?
保長來征地主的,不收農民的,農民交很少的,叫年谷。收不到就叫兵來。
規定是兩兄弟要征一個,但我看有錢人都不用征,只抓窮人官員的,只有一個也抓。不認識字的不會跑回家,有識字的懂得自己跑回來,還作為一種生意,替別人去當兵,又跑回來。
我們家我和哥哥,哥哥是自愿去的。大的去。
11、民國時期基層官員的收入情況如何,比群眾高出多少。
我接觸的人不多,鄉長都是一個月3擔谷,比群眾好很多,小學校長都是一擔多谷。
12、民國時期的社會治安情況如何?土匪多嗎?盜賊多嗎?
我聽說的就很少,我們那里有個保,巡邏,打更。
有窮人偷地主,被抓了說送去縣城,但路上下雨時,被鄉兵直接殺了,是地主指使的,誣告說是逃跑。只聽說這么一件事。
13、民國時期的非正常死亡多么?殺人案多嗎?政府對殺人案重視程度如何?盡量破案嗎?
不清楚。
14、你遭遇過民國時期的戰爭嗎?對國民黨的軍隊有印象嗎?
沒遭遇過。當時不知道什么國民黨軍隊。
解放軍路過的時候,有錢人就走了,我們沒田的不走。
15、你更共產黨的解放軍有接觸嗎?印象如何?
解放后招人,招學生,我就參加了解放軍。之前沒有接觸過。
16、土改時期你再干什么?當時對涂改什么態度?現在怎么看?
當時我在部隊,沒參加,擁護啊,農民分地主的田,我們都能分到田,分到兩畝田,三個人的。土改好,每田的分到田了。
17.綜合對比國民黨和共產黨、民國時期和共和國時期,你的看法如何?
肯定共產黨好,國民黨拉丁,共產黨自愿參軍,國民黨是劃到你就要你去,派10個的,抓12個,2個可以賣錢。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當這些苦難人民呼救時,蔡元培沒聽見,胡適、徐志摩、林徽因、張伯駒、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都沒聽見。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聽見了。他們豎起一桿大旗,召集苦難人民,一起行動起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要是丟掉這面旗,我們就不是中國人】。
@摩羅空間:#身邊老人談民國#《劍橋中華民國史》上冊180頁:在所有中外條約中,都找不到讓外國人設立郵政局的依據,西方列強仍強行在中國設立了獨立的郵政局。在實際的運營中,列強勢力在中國獲得的權益,比條約的規定多出很多。關稅和鹽稅提交債款和賠款后的余款,必須經過西方銀行的批準,中國政府才能使用。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782頁:美國人魏德邁對蔣介石說:國民政府不可能消滅共產黨,政府要想生存安全,必須進行果斷的政治和經濟改革。蔣介石輕蔑地回絕了魏德邁的建議。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164頁:蔣介石集團嚴重脫離民眾,農民的貧窮無人過問,他們有時像畜牲一樣沒有出路。他們越來越認識到這些苦難與不公并非不可避免。即使沒有中日戰爭,共產黨對農村地區的掌握與動員也是題中之義。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156頁:“從1912到1936年整個時期,工業生產通常以一個不變的速度增長,這一事實也讓人認為南京國民政府的政策不可能顯著地促進工業的增長。”——也就是說,所謂黃金十年,只是果粉和右派學者虛構的一個謊言。
《劍橋中華民國史》指出:民國時期中國經濟有一定的發展,上流社會頗有歌舞升平氣象,但是農村地區的貧窮依然達于極致,很多農民像牲畜一樣悲慘。這個完全脫離底層人民的政府,即使沒有共產黨組織起來造反,也是很難維持的。這張照片,就是民國時期“像牲畜”一樣悲慘的農民命運的符號。
《劍橋中華民國史》136頁:除各通商口岸的租界之外,西方列強還強行占有五處“租借地”,作為在中國控制更多地盤、謀求更多利益的支點。德國人強占膠州灣租借地552平方公里,俄國人占有遼東半島,法國人占有廣州灣,英國人占有香港附近新界和山東威海衛。
《劍橋中華民國史》143頁:20世紀二十年代,除滿洲大量日本人外,西方列強在華人員如下:在中國政府任職者2000人,傳教士9100人,軍事分遣隊和警察2.6萬人,外交人員500人。工商業者不計其數。【顯然不是一個有主權的國家】
馮玉祥告訴美國外交官:蔣軍從四川運送2000名新兵到湖南,竟要1000名士兵沿途押送。這2000名新兵沿途逃跑500名,死了500名,到達時生病500名。只交了500名能夠入伍的兵。押送者回到四川時,1000名變成了750名。(張憲文等《中華民國史》3卷220頁)
@林治波:陳丹青們頌揚的民國,基本上是官僚權貴的民國、土豪劣紳的民國、軍閥強盜的民國、交際花黑社會的民國,甚至是日寇漢奸的民國。看看在這個被陳丹青們譽為“黃金時代”的歲月里,老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啊?
@林治波:蔣粉、國粉、民國粉不服,那就再發一組照片,看看那時的老百姓是個什么狀況。有人說,那時戰亂,不能責怪國民黨,這個道理對嗎?不對!家里的內斗你止不住,外面的侵略你擋不住,堂堂國民政府值得欽佩嗎?正是共產黨和新中國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消滅軍閥、擋住外敵、發展經濟、穩定社會,誰堪比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