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于1951年的5月,毛澤東的兩位表兄文運昌與文澗泉在北京住了些日子。兩位表兄對毛澤東說,住也住了,該去看的地方也去看了,連機場的飛機都看了,想跟你合一張照拿回去給老鄉(xiāng)看看,證明我到了你這里,行么?毛澤東笑道:“不照相就表示你沒在毛澤東家里住過么?” 毛澤東立即叫來了江青,說:“表兄們說住也住了,看也看了,說還要有照片為證哩。我一個人恐怕還證明不了,還得你這個居家的堂客(湖南土話,指妻子)在場才行哩!” 江青立即走了過來,準備合影。到了相機跟前,江青又往里間跑,穿上了她那一身自己很喜歡的外套。 于是留下了這張合影。(資料圖)
“我非常感謝我的表兄”
文運昌是毛澤東外婆家的大表兄。他生于1884年,家住湖南省湘鄉(xiāng)縣唐家托。在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唐家托成了他的樂園,這里不僅有外公外婆和舅父等長輩的疼愛,而且?guī)孜槐硇值芘c他意氣相投,感情甚篤,尤其是比他年長9歲的大表兄文運昌對他更是特別關愛。文運昌經常借家里的藏書給毛澤東閱讀,還向他介紹湘鄉(xiāng)縣東山高等學堂。
在文運昌的鼓勵以及舅父和同族、塾師的幫助下,毛澤東終于沖破了父親要他輟學到米店當學徒的阻力,來到東山學堂讀書。文運昌為他辦好了入學手續(xù),而且主動做他的入學擔保人。
毛澤東好學上進,除了埋頭學習課本外,更希望找到一些新書新報閱讀。文運昌知道后,想方設法為他尋找,推薦進步有益的書報,許多令毛澤東愛不釋手的書,例如鄭觀應的《盛世危言》、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等,均是文運昌推薦的。這些進步書刊從內容到文體都十分新鮮,令毛澤東耳目一新,對他接受新思想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可以說,文運昌對毛澤東的幫助,確確實實是幫在點子上。1936年在陜北的窯洞中,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采訪毛澤東時,毛澤東這樣說:我進了東山學堂,在這個學堂里有了不少的進步,但是我無心讀古文,當時我正在讀表兄給我的兩本書,一本講的是康有為的變法運動,一本是梁啟超編的《新民叢報》,這兩本書我讀了又讀,直到可以背出來,我崇拜康有為和梁啟超,也非常感謝我的表兄。
“我不能給親友介紹工作”
1951年4月,毛澤東邀請文運昌進京做客,文運昌十分高興,他除了思念的表弟外,還懷著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仰仗毛澤東的職權給自己安排個職務。
其實,新中國成立之初,文運昌就給毛澤東辦公廳主任田家英寫了封信,并隨信開了一張14人的名單,都是文家老少,有的是毛澤東的表兄弟,有的是表侄和表嫂娘家的親戚,要求照顧安排工作、職務或保送升學。這份名單不久被周恩來轉到毛澤東手里。 少年毛澤東在外婆家生活時,與比他大3歲的表兄文南松玩得最好,毛澤東沒有忘記。1961年12月11日文運昌帶著遺憾去世,他不能理解,毛澤東作為國家主席,貴為“天子”,為什么這么忘恩負義、不近人情。
毛澤東看后,不悅地說:“我不管其他領導是不是有這樣為親人做安排找位置的事,這種事,我毛澤東是不會答應的,共產黨不同國民黨,是因為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的,而不是為自己的私利去奮斗。”于是毛澤東大筆一揮,在文運昌的名單上批示:“我不能給親友介紹工作。”
毛岸英回韶山時,遵父命到唐家圫看望文家兄弟,文運昌叫弟弟文南松出面,要求毛岸英回去給父親說說,解決文運昌的安排問題,毛岸英只有請求伯伯們諒解,因為他知道,共和國成立以來,親友中不少人向父親提出類似的要求,父親總是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fā),盡力說明,一一婉謝。無奈,文南松只有親自寫信,托毛岸英帶給毛澤東。
表兄至死不能理解毛澤東
少年毛澤東在外婆家生活時,與比他大3歲的表兄文南松玩得最好,毛澤東沒有忘記。然而在文運昌工作安排這事上,毛澤東卻沒有敬重文南松,他回信道:“運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現,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這讓文運昌大失所望。
文運昌工作問題沒有結果,這使他極為不滿。直到1953年毛澤東出于多方面考慮,同意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意見,安排文運昌為湖南省文史館員,但文運昌仍然覺得毛澤東沒有給他多少好處。
最使文運昌不能理解的是,毛澤東作為國家主席,貴為“天子”,為什么這么忘恩負義、不近人情。他帶著這個遺憾于1961年12月11日去世。
(《黨史文苑》2013年第7期 梁賢之 劉小梅)
附:截止發(fā)稿時,網友評論如下:
( http://comment5.news.sina.com.cn/comment/skin/default.html?channel=qm&newsid=1488-1-75553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