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國內學者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研究,主要分八個方面:研究概況、形成的起始時間、發展的歷史階段、是否成體系、主要內容、基本特點、地位作用、意義。毛澤東廉政思想內容十分豐富,對當今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廉政思想是毛澤東思想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內學者對毛澤東廉政思想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本文從八個方面對學者們的研究進行了綜述,以期對當今中國的廉政建設有所啟示。
一、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研究概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者們對毛澤東廉政思想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據對中國期刊網的檢索,1991年-2011年,標題中含有“毛澤東廉政”字樣的文章有176篇。碩士論文有6篇:西南大學宋訓龍2011年的碩士論文《毛澤東廉政思想及其現實指導意義》,河北大學王悅平2011年的碩士論文《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劉超2006年的碩士論文《毛澤東廉政思想淺論》,東北大學劉群2005年的碩士論文《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田靜姝2002年的碩士論文《試論毛澤東的廉政思想》,西南師范大學王戎2002年的碩士論文《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
據對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檢索,書目中含有“毛澤東廉政”字樣的書籍有2種:《毛澤東廉政風范》、《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
二、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的起始時間
毛澤東廉政思想從何時形成,學者們的看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在1924年1月就開始了對廉政問題的思考。
袁長青在文中提出,1924年1月毛澤東作為中共代表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聆聽孫中山“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民權思想,開始了對廉政問題關于權力的思考。[1]
第二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于紅色政權時期。
唐洪英認為,1929年12月毛澤東撰寫的《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一文,標志著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的萌芽。[2]
林雄輝和宋歌認為,在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時,毛澤東就敏銳地認識到,要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保證紅色政權的性質,就必須抓好廉政建設。[3]
勒士信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萌芽于1931年瑞金時期,標志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并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毛澤東擔任臨時中央政府主席。[4]
凌群和劉麗麗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初步形成于中共蘇區時期。標志就是當時毛澤東開展的反腐實踐。在1931年-1934年之間,毛澤東針對當時中共蘇區存在的腐敗現象,開展了一場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5]
第三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于1945年。
張俊國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于1945年。標志是毛澤東回答黃炎培提出的中共能否跳出我國歷史王朝興衰成敗的周期率。[6]
第4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形成于新中國誕生的前夜。
張秋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始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初露勝利曙光之時。標志是在這一時期毛澤東著手探索如何防止中國共產黨革命勝利后可能出現的驕傲和腐敗現象,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敲響了自覺抵制和克服資產階級的腐蝕,保持廉政為民本色的警鐘,為廉政建設奠定了思想基礎。[7]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廉政即廉潔的政治,前提是擁有公共權力,是對公共權力執行者的要求和制約。因此,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形成應該始于中國共產黨擁有公共權力的那一時期,即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在此之前毛澤東的一些思想應該屬于黨的建設的范疇,而不應該屬于廉政的范疇。
三、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的歷史階段
學者們對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的歷史階段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提出了很多賦有啟示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分為兩個階段,即在革命時期的廉政思想和建國后的廉政思想。
袁長青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革命時期的廉政思想。主要內容是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在江西建立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他親自簽發了《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訓令。抗日戰爭時期,他提出:“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隨著革命勝利的日益接近,他還提醒黨員干部不要被糖衣炮彈打倒。第二個階段是建國后毛澤東的廉政思想。主要內容是毛澤東的《關于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于此同時,開展“三反五反”運動,對違法亂紀、貪污蛻變、官僚主義的腐敗現象嚴懲不貸。[1]
第二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不同學者對三個階段的具體時間劃分又有所不同。
郝遙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的三個階段是1926年、延安時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第一階段是萌芽階段,主要內容是1926年發出《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反對腐敗、倡導廉政。第二階段是發展階段,在延安時期,主要內容是毛澤東逐步探索建立廉政制度,形成一整套比較完備的民主和監督制度。第三階段是完善階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取得最后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全國執政黨,主要內容是毛澤東提出了反腐防變的思想,使他的廉政思想得到了成熟與發展。[8]
勒士信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的三個階段是瑞金時期、延安時期和建國前后。第一階段毛澤東廉政思想的萌芽階段是瑞金時期,主要標志是毛澤東擔任中央政府主席,開始思考和探索如何遏制和懲處貪污腐敗、建立廉潔政府。第二階段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形成階段是延安時期,主要標志是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政府集中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進程中的一些問題,他的廉政思想也逐步得以形成。第三個階段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成熟與發展階段是在建國前后,主要標志是面臨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的嚴峻考驗,毛澤東對廉政問題進行了深刻思考,理論上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論述,他的廉政思想得到了成熟與發展。[4]
馬寒梅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的三個階段是長征勝利之前、長征勝利至新中國成立、建國后。第一個階段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初創階段,在1935年10月以前,即在取得長征勝利,黨中央和毛澤東到達陜北之前。主要標志是毛澤東把能否保持黨內純潔看成是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之一,在1929年古田會議上提出了廉政建設的重大課題,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時,他把廉政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完善監督以促進廉政。第二階段是毛澤東廉政思想重要的發展階段,從1935年10月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主要標志是毛澤東公布了《關于懲治貪污浪費的行為》的第26號訓令,重申了開展反貪污浪費與反官僚斗爭的重要性,在陜甘寧邊區政府把反對貪污,杜絕浪費,保證政府人員的廉潔、清正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還制定了《懲治貪污條例》,把反對腐敗、促進廉政納入到法制軌道。第三階段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成熟階段,建國后以“三反五反”運動為標志。這一階段毛澤東堅持和黨內腐敗現象作斗爭,清除了革命隊伍中的腐敗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純潔了黨的肌體。[9]
第三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
林雄輝和宋歌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分為四個階段,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后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第一個階段是形成階段,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主要標志是毛澤東提出了加強教育的思想。第二階段是成熟階段,在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標志是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第三階段是鞏固和完善階段,在全國解放后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期,主要標志是提出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方針。第四階段是豐富和發展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主要標志是提出靠法制、靠教育進行廉政建設的思想。[3]
陸劍云和陳忙耕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四個階段是從國共合作到土地革命、從抗日戰爭到全國解放、從建國初期至黨的八大、八屆十中全會后至“文化大革命”。第一階段是雛形階段,從國共合作到土地革命,主要標志是毛澤東把保持廉潔、反對腐敗作為保存革命政權和治黨治軍的重要舉措。第二階段是初呈框架階段,從抗日戰爭到全國解放,主要標志是毛澤東一方面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遏制黨內腐敗。第三階段是進一步發展階段,從建國初期至黨的八大,主要標志是毛澤東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采取一系列方針和開展一系列運動,防止黨內貪污腐化、蛻化變質和官僚主義作風。第四階段是受到嚴重干擾時期,八屆十中全會后至“文化大革命”,主要標志是毛澤東對國內階級斗爭狀況作出了錯誤的分析,反對腐敗問題上存在“左”的傾向,腐未治而動亂生。[10〗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毛澤東廉政思想發展階段的探討,主要是以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時期、瑞金時期、延安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前后廉政建設實踐取得突出成績作為劃分標準。在這些時期,毛澤東始終認為必須堅決與腐敗現象作斗爭,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
四、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是否成體系
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是否成體系的研究,學者們觀點不一。
第一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沈承平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是相當嚴整的思想體系,其中包括思想淵源、實踐基礎、內部防范、民主監督和領導垂范等方面。理論淵源:毛澤東廉政思想產生的三大依據,客觀條件是當代革命建設實踐的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是歷朝興衰存亡教訓的深刻啟示、思想淵源是馬列主義廉政思想的繼承發展。實踐基礎:毛澤東廉政思想實踐的三大特點,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內部防范:毛澤東廉政思想施行的三大機制,加強思想教育、注意制度建設、嚴格懲治腐敗。民主監督:毛澤東廉政思想實現的三大保障,人民群眾監督、民主黨派監督、新聞輿論監督。領導垂范:毛澤東廉政思想價值的無窮魅力,嚴守一生潔白干凈、嚴防親朋故舊越界、嚴管身邊人員謀私。[11〗
時運生在總結毛澤東的論述過程中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在以下主要著作當中:《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聯合政府》、《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為人民服務》、《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論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致雷經天的信》以及其它有關廉政建設的講話、通信之中。對這些文章加以縱的、橫的、綜合的分析,那么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整體結構就會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12〗
陳勝華認為,毛澤東“以德養廉”、“以法治廉”、“民主督廉”的廉政思想的三個方面,已經形成了互相聯接互為制約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13〗
第二種觀點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科學的廉政體系。
董本建認為,毛澤東始終把反腐敗斗爭作為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來抓,為樹立新中國廉政的黨風、政風和民風,他進行了不懈地努力。然而,由于建國初期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毛澤東的廉政實踐在取得了巨大成績的同時,又存在著一些失誤和不足,使他終究沒有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現代廉政體制。建國后毛澤東的廉政實踐帶有濃厚的民族性和戰爭年代的種種特征。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初階段,進行社會主義廉政建設,不可能超越現有的歷史條件,揭示出現代社會的廉政規律,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廉政體系。因為毛澤東的廉政思想扎根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沒有正確處理好精神與物質、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只重人治而輕法治,發動群眾進行大民主治腐導致階級斗爭擴大化。[14〗
五、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主要內容
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來源、依據和成因、核心和精髓、內涵和外延、建設途徑及目標。
1.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來源、依據和成因的研究
張云云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來源是馬列主義廉政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吸收。[15〗李良明和熊經谷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歷史根據是中國廉政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現實根據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生動實踐。[16〗
馬寒梅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成因是從中國歷史中吸取了教訓、黨建思想的必然要求、嚴于律己的必然結果。[9〗
2.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的研究裴育萍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既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實現廉政的關鍵和前提,又是檢驗廉政的根本尺度。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17〗
張曦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之精髓是民主反腐:“兩個務必”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公仆理論,民主反腐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監督思想,“民主集中制”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民主監督思想。[18〗
李俊彪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精髓是著重從思想認識上深挖滋生腐敗的根源,重視法制建設的作用。以整風運動和大民主為方式,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途徑,重視樹立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19〗
3.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涵和外延的研究
鐘義凡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涵是:廉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廉政的內在要求是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廉政的主要途徑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廉政的重要方法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廉政的根本保障是加強法制建設。[20〗
鄭潔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拒腐防變的根本指導思想;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是拒腐防變的堅實組織基礎;實行民主與監督是拒腐防變的重要途徑。[21〗
劉仁和張俊東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涵是:以德養廉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基礎;以法治廉是毛澤東廉政思想的重要內容;民主保廉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22〗
張寶光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外延是:必須走民主治腐和從嚴治黨之路。廉潔奉公是共產黨人的本色,黨和國家中的消極腐敗現象系舊社會遺留下的“污毒”和“殘余”,必須堅決懲處黨和國家中的消極腐敗現象。[23〗
4.關于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的研究
吳克偉和王健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主要路徑是:“以德促廉”是基礎、“民主督廉”是關鍵、“依法治廉”是保障。[24〗
霍芳霞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之一是:加強對黨員干部進行廉潔自律教育,不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防腐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艱苦奮斗防止腐蝕。[25〗
郭秀芳和李廣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之一是:徹底揭露和嚴厲懲治腐敗,整黨整風從嚴治黨的思想。倡導廉潔奉公,端正黨風,嚴明黨的紀律,堅決懲治腐敗。
鄒水才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之一是:加強法制和監督機制的建設,建立健全反腐敗的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民主監督機制。
李榮江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之一是:按照德才兼備標準選拔和任用干部,走任人唯賢和德才兼備的用人路線。
張俊國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路徑之一是:黨的各級干部在反腐倡廉中要為全黨作出表率。[6〗
5.關于毛澤東廉政建設目標的研究
李征和李曉芳認為,毛澤東廉政建設目標是: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政權建設成為沒有以權謀私、任人唯親、貪污腐化、官僚主義,能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和政權,其核心是反腐敗和為人民。[26〗
六、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基本特點的研究王紅梅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具有獨特而突出的特點,因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思想源泉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是毛澤東自身的哲學觀點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產物。[27〗
李義凡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突出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從思想意識方面剖析黨內錯誤和腐敗現象的根源;主要表現為正確的原則性結論和要求;帶有濃郁的道德勸誡的色彩。[28〗劉軍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蘊:從傳統的“民本思想”到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升華;從傳統的“勤儉養廉”思想到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方針——艱苦奮斗、勤儉建國思想的嬗變;從傳統“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到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根本途徑——共產主義人生價值觀的演進。[29〗
七、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種觀點是從所取得的成績的角度來評價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與作用。
周曉光認為,毛澤東一貫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在他的廉政思想指導下,建國后的前十七年曾一度成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清廉時期。[30〗
第二種觀點是從所涉及的內容的角度來評價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與作用。
王然冀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容十分廣博,涉及到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毛澤東無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非常重視黨、政府、軍隊和企事業單位干部的廉政思想建設。毛澤東廉政思想在革命戰爭、經濟建設和國家政權建設中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起來。
第三種觀點是從所處的地位的角度來評價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與作用。
張恒立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是毛澤東思想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毛澤東建黨思想和政權建設思想的重要內容,對于現在加強廉政建設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31〗
對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評價,有的學者過于夸大了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作用,有的學者又過于片面的認識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筆者認為,應該客觀、辯證地評價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來確保理論研究的嚴謹性和對廉政建設實踐的指導性。
八、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意義
關于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意義學者們意見較為統一,都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對現代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鐘義凡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對當今廉政建設的啟示是:加強黨的宗旨學習;時刻牢記“兩個務必”;加強法制建設;健全民主監督。[20〗
鄭潔認為,毛澤東的廉政思想的現實啟示是:把拒腐防變作為執政黨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黨的領導干部要成為拒腐防變的楷模。[21]
李俊彪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啟示是:思想和作風建設是根本;制度建設是重要保證等思想。[19]郭波認為,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現實啟示是:必須高度重視廉政建設,辯證分析腐敗現象的成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廉政建設不能沖擊這個中心;要依靠群眾的力量,但不能以大規模發動群眾政治運動的方式進行廉政建設;要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更要重視民主法制。[32〗
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為廉政進行了畢生的奮斗和探索。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內容十分豐富,其廉政思想及其實踐活動是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在當今,認真研究并加以繼承,對廉政建設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袁長青.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發展軌跡[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1,(2).
[2]唐洪英.論毛澤東的廉政思想與實踐[J].重慶社會科學,1994,(1).
[3]林雄輝,宋歌.論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形成與發展[J].哈爾濱師專學報,1996,(3).
[4]勒士信.毛澤東的廉政思想的內涵及其形成和發展[J].寧夏社會科學,1994,(1).
[5]凌群,劉麗麗.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廉政建設及其廉政建設思想的初步形成[J].黨史文苑(學術版),2007,(4).
[6]張俊國.略論毛澤東關于執政黨廉政建設的思想[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3,(3)
[7]張秋霞.試論建國前后毛澤東的廉政思想[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2).
[8]郝遙.淺析毛澤東廉政思想[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1,(4).
[9]馬寒梅.毛澤東廉政思想淺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6).
[10]陸劍云,陳忙耕.毛澤東廉政思想探析[J].社會科學,1991,(9).
[11]沈承平.毛澤東廉政思想體系初探[J].清江論壇,2011,(3).
[12]時運生.論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整體結構[J].毛澤東思想論壇,1994,(1).
[13]陳勝華.毛澤東井岡山廉政建設思想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3,(8).
[14]董本建.建國后毛澤東廉政實踐初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3).
[15]張云云.毛澤東的廉政觀初探[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2,(4).
[16]李良明,熊經谷.論毛澤東廉政思想的來源與內涵[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1).
[17]裴育萍.毛澤東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3).
[18]張曦.毛澤東廉政思想研究[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19]李俊彪.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及其啟示[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20]鐘義凡.論毛澤東廉政思想對當前廉政建設的啟示[J].湖湘論壇,2008,(6).
[21]鄭潔.毛澤東的拒腐防變思想及現實啟示[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
[22]劉仁,張俊東.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體系的內涵[J].大慶社會科學,1998,(6).
[23]張寶光.毛澤東廉政思想初探[J].勝利論壇,1998,(3).
[24]吳克偉,王健.建國前毛澤東廉政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9,(11).
[25]霍芳霞.毛澤東廉政思想探析[J].理論導報,2010,(8).
[26]李征,李曉芳.毛澤東廉政思想探析[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27]王紅梅.試論毛澤東廉政觀的特點及其成因[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5).
[28]李義凡.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突出特點[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6).
[29〗劉軍.毛澤東廉政建設思想的民族文化意蘊[J].太原大學學報,2004,(6).
[30〗周曉光.毛澤東的廉政思想[J].理論學習與探索,1996,(1).
[31]張恒立.毛澤東廉政思想的光輝[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1,(4).
[32]郭波.毛澤東廉政思想的現實啟示[J].世紀橋,2006,(12).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512期,摘自2012年第3期《湖湘論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