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剛剛去過俄羅斯,和俄羅斯大使館的那些同志有很多的接觸,他們我講了很多小故事。現在已經是我們的公使了,孫公使,當時蘇聯解體的時候他就在那,包括龔大使也講過,中國的首席翻譯,給鄧小平、戈爾巴喬夫做翻譯的。
他們說當時每天有一個任務,就是把各種蘇聯領導人的講話,重要文件翻譯成中文,要發往國內寫報告,他們給我講得特別清楚:每個 報紙上的第一版,文章的前幾頁不要看了,完全一樣,他們當時都覺得特困惑,蘇聯能到這種程度,所有人都照抄照搬到這種地步,這也是文化的一個表現。整個陷 入了一個僵化的教條主義,不用思考,一切都完了,歷史都終結了,是這么一種狀態,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世界在變蘇聯正在落后。
蘇聯意識形態僵化與知識分子發生沖突
這樣的狀況在人民群眾中自然會造成不滿,首先就是和知識分子發生沖突,因為知識分子第一比較活躍,第二比較了解國外。
寫《讓歷史來審判》麥德維杰夫,寫《古拉格群島》的索爾仁尼琴,“蘇聯氫彈之父”薩哈羅夫,他們都是是高級知識分子,了解世界,知道蘇聯不行了,落伍了,所以對蘇聯有意見。剛開始就是有意見,蘇聯當局就壓制他們,那不就崩了嗎,那不就對立了嗎?
現在又反過來了,包括麥德維杰夫的弟弟,現在都說如果再選擇,就選擇蘇聯,這多悲劇啊。當時由于蘇聯整體的意識形態僵局,這種僵化與了解外國、思想活躍而又比較追求個性的知識分子發生了沖突。蘇聯當局又采取了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鎮壓,為什么有《日瓦戈醫生》?為什么有《古拉格群島》?這些蘇聯文學反抗,包括剛死的哈維爾這些,東歐國家也差不多,像裴多菲俱樂部,我們都可以理解。
知識分子不滿意,當局壓制他們,矛盾就產生了,所以知識分子首先變成了反叛力量(但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出現這種傾向。實際上現在證 明知識分子并不是反蘇的而是愛國的,他們和蘇聯共產黨發生了矛盾。在西方的支持下,在倡導“公開性”的戈爾巴喬夫時代,這一切都爆發了,他們站到了批判者 的角度上。
知識分子擊中蘇聯弊端 倒下的卻是祖國
當然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非常遺憾的是,知識分子擊中的蘇聯那些弊端,都是有道理的,《古拉格群島》、《日瓦戈醫生》,我們看都很震撼,我們也很同情。他們揭露的是弊端,鞭撻的是罪惡,有沒有罪惡?有,斯大林是有罪的,鎮壓了那么多無辜的人。圖哈切夫斯基怎么死的?也有說是中了德國人的反間計,斯大林是有錯誤的,蘇聯有嚴重問題和弊端。知識分子揭露的是弊端,但倒下的是蘇聯,這是蘇聯知識分子做的。知識分子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但我相信蘇聯解體也是多數媒體和知識分子不愿意看到的。
我也想多說一句,今天中國有很多年輕的媒體從業者,他們其實是有正義感的,他們希望批評出一個新中國,但愿不要重蹈蘇聯媒體的覆轍,批評的是弊 端,倒下的卻是自己的祖國。中國需要批評,但中國從根本上來講是建設出來的,不是批評出來的,所以批評希望具有建設性,具有責任感,希望他能夠理解他所批 評的那種現象,能真正的理解,具有一個科學理性的頭腦,而且這種批評應該適度,要有底線的,不能無限上綱,無限擴大,不能夠無限的片面。你說的這一件事可 能對,但是如果媒體上說的只是這種事情,那什么叫做真實?媒體講什么叫真實,它是一個具體的真實,還是一個整體的真實,這些我覺得都是中國媒體和青年一代 知識分子要考慮到的問題。
我覺得當時蘇聯很多媒體和知識分子是好的,而且是愛國的,但他們打中的是弊端,倒下的卻是他們的祖國,我覺得這個教訓發人深省。
這是總結經驗,俄羅斯人今天也體會到了,當然俄羅斯今天又出現了一些分歧,但是我相信俄羅斯人明白他們的利益在哪,應該怎樣去認識自己,怎樣生 活得更好的。善良的人們要警惕,善良的人容易被愚弄,所以特別要警惕,不能一廂情愿,要考慮到事物的復雜性,要考慮到怎樣才能真正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