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咋“忘恩負義”?
誰是中國最大的“忘恩負義”之人?要依我說,非毛主席莫屬!不信?大家不妨看看如下事實:
毛主席一家,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犧牲了多少親人?據(jù)相關(guān)資料介紹,除了楊開慧、毛澤覃、毛澤建、毛楚雄、毛澤民、毛岸英等6位外,還包括毛澤覃之妻趙先桂、毛澤建丈夫陳芬、毛主席表侄王德恒、內(nèi)弟楊開明、向鈞、內(nèi)侄女楊展等6位,共計12位之多!
不唯如此,毛主席的其他親屬如外祖父家、舅舅家等,都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毛主席的表兄文運昌,是毛主席八舅文玉欽的次子,比毛主席年長9歲,與毛主席感情極好。他不僅極力幫助毛主席走出風氣閉塞的韶山?jīng)_到湘鄉(xiāng)東山學校就讀新學,而且多方尋找各種新書報供毛主席閱讀學習,用新知識開闊毛主席的眼界。1925年曾以“養(yǎng)病”為名,回韶山發(fā)動組織農(nóng)民運動,與文運昌在一次聚會時險遭被捕,反動軍閥派兵來抓毛主席,文運昌長得有些像毛主席,結(jié)果他為掩護毛主席脫險,不幸被捕,經(jīng)多方營救才獲保釋。 毛主席 夫人楊開慧家的保姆陳玉英,雖然與毛主席沒有親戚關(guān)系,但毛主席始終把她當作親人般看待。她與楊開慧同時入獄,遭到了國民黨的殘酷迫害,可她仍然堅貞不屈。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容我不一一陳述。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呢?
建國初期,韶山不少親友寫信給毛主席,要求幫助調(diào)入北京安排工作,或者要求解決求學、入黨等問題,毛主席說,我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鄉(xiāng)親友要勤耕守法,好自為之。凡會見來北京的親友,他總要講他的三條交往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循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
建國之初,一位親戚想請毛主席批準留京或介紹回湖南工作,毛主席說:“成千上萬的先烈為革命事業(yè)犧牲了他們的寶貴生命,我們活下來的人想事、辦事,都要對得起他們才是。”毛主席在給石城鄉(xiāng)黨委、鄉(xiāng)政府的信中說:“因為我愛他們,我就希望他們進步,勤耕守法……努力和眾人一樣,不應有任何特殊。”
在韶山毛主席同志紀念館里,收錄了毛主席寫給韶山親友的書信95封,其中建國后88封,有19封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回答家鄉(xiāng)親友提出要解決工作的問題。
1950年4、5月間,他在給毛宇居的復信中指出:“鄒普勛(亨二)如十分困難,病情又重時,如兄手中寬裕時,請酌為接濟若干,容后由弟歸還。”
1950年5月12日 ,他在給表兄文南松的信中指出:“運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薦,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的表現(xiàn),取得信任,便有機會參加工作。”
1950年8月23日 ,他在給原配羅氏的堂兄羅石泉的信中指出:“在地方上做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較為適宜。”
1953年9月8日 ,他在給表兄文澗泉的回信中指出:“趙某求學事,我不便介紹。”
1956年12月13日 ,他在給族姑毛春秀的回信中指出:“調(diào)你兒子做財經(jīng)工作一事我不能辦,要在當?shù)厮鶎贆C關(guān)自己申請。”
毛主席 夫人楊開慧的胞兄楊開智曾致信毛主席,流露出想到北平,并希望得到較為理想工作安排的念頭,毛主席回信指出:“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規(guī)矩辦理,不要市政府為難。”
楊開慧的朋友、柳直荀烈士的遺孀李淑一曾托人找毛主席,想去國家文史館當研究員。毛主席明確指出:“文史館資格頗嚴”,“未便再薦”。
陳玉英的女兒 孫佩 君在初中畢業(yè)時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要求幫助她解決升學問題。毛主席馬上回信告訴她:“升學的事,我不宜于向?qū)W校寫信,能否錄取,聽憑學校。”
毛主席少年時的同學毛森品就曾要求幫助介紹工作,毛主席回信說:“吾兄出任工作極為贊成,其步驟似宜就群眾利益方面有所贊助表現(xiàn),為人所重,自然而然地參加進去,不宜由弟推薦,反而有累清德,不知以為然否?”
毛主席在文運昌要求幫助解決工作問題的信的頁眉上明確批示:“許多人介紹工作,不能辦,人們會說話的。”
……
按說,毛主席就是利用自己的職權(quán)和巨大影響力,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完全可以算是對他們?yōu)橹袊锩龀鼍薮筘暙I的一種補償,這原本無可非議,也是可以理解與通融的。你不妨看看現(xiàn)在,有多少人并未作出什么突出貢獻,卻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的人依靠老子的政治資源,不勞而獲地成為巨富;有的人甚至甚至依仗老子的權(quán)勢,耀武揚威,胡作非為,好事沒干一件,壞事卻已做盡。對于這類人,這類事,老百姓能非議什么?又能改變什么?而毛主席硬是置親人簡單的工作要求于不顧,以“人們會說話的”為由,一口回絕,這不是“忘恩負義”又是什么?
可我又不得不為毛主席這種“忘恩負義”而震撼,而感動,而深思,而慨嘆。毛主席實在是一位劃時代的巨人,一位無與倫比的偉人啊!他有著自己獨特而深邃的“恩義”觀,其核心就是“人們會說話的”。6個字,非常平凡,也十分質(zhì)樸。但這看似很普通的6個字,卻蘊涵著他對人民的深切敬畏與尊重。如果硬要說他“忘恩負義”,他忘的是因為掌權(quán)可以輕松獲得巨大私利之“恩”,負的是幫助親戚朋友同鄉(xiāng)同事做官發(fā)財之“義”。
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曾對毛主席的這種“恩義”觀作了十分精辟的闡述。他說:“反動派常罵共產(chǎn)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而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xiāng)同事做官發(fā)財?shù)脑挘敲次覀児伯a(chǎn)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人情。共產(chǎn)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nèi)。當然,對于自己的近親戚,對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一種與血統(tǒng)、家族有關(guān)的人的深厚感情的。這種特別的感情共產(chǎn)黨不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并努力于倡導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途徑。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圍并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共產(chǎn)黨是堅決站在后者方面的,即‘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
毛主席是始終堅持這種“恩義”觀的偉大典范,他在處理同親戚朋友的關(guān)系方面,既堅持了黨的原則和政策,又繼承了中華民族尊重親情友誼的傳統(tǒng)美德,絕不把回報親人恩義凌駕于黨的原則和人民根本利益之上。
而中國共產(chǎn)黨也正是靠著這樣的“恩義”觀,才得到了人民最廣泛的支持和最赤誠的擁戴,人民才心甘情愿地凝聚在共產(chǎn)黨的旗幟下,沿著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奮然前行。
如果時下的每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員都能達到這個“恩義”觀的境界,中國何愁不強盛?民族何愁不復興?腐敗何愁不根除?人民何愁不舒暢?社會何愁不和諧?發(fā)展何愁不科學?
您來到這里,不妨多瀏覽幾篇文章:
【轉(zhuǎn)帖】毛主席歷史真相專題導讀
【原創(chuàng)】寧要腐敗不要毛澤東?
【原創(chuàng)】毛主席千古絕唱“60最”
【原創(chuàng)】毛主席要誰不“唬人”?
【原創(chuàng)】毛主席為誰“以公濟私”?
【原創(chuàng)】毛主席無力拿起啥?
【原創(chuàng)】毛主席的魅力何以天長地久?
【轉(zhuǎn)帖】毛主席早年的文化自信
【轉(zhuǎn)帖】如何回擊對毛主席的誣蔑?
【轉(zhuǎn)帖】從“共同貧窮”到“0.4先富”
【轉(zhuǎn)帖】恐怖式改革不得人心
【轉(zhuǎn)帖】國家為農(nóng)民工“討薪”累不累?
【轉(zhuǎn)帖】世界第二強國養(yǎng)老金指數(shù)全球倒數(shù)第一?
【轉(zhuǎn)帖】改革開放,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嗎?
【轉(zhuǎn)帖】美國科學家“畏罪自殺”震驚世界
【轉(zhuǎn)帖】“入世”十年,中國出現(xiàn)了最悲摧的三個群體
【轉(zhuǎn)帖】國內(nèi)十大缺德行業(yè)排名出爐
【轉(zhuǎn)帖】雞能比鷹飛得高嗎?
【轉(zhuǎn)帖】是否中國底層的人經(jīng)常互相傷害?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