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張耀祠將軍逝世
張仕文 金鐵華 供稿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兼總參謀部警衛局副局長,中央警衛團團長,中央候補委員張耀祠將軍,于2010年10月30日在江西南昌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95歲。
11月4日上午9時,張耀祠將軍的追悼會在解放軍305醫院隆重舉行,前來參加悼念活動的有數千人。在送別隊伍的東側,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們,他們大多是張耀祠將軍生前的戰友;在隊伍的最西側,身著軍裝的解放軍官兵隊列整齊;在告別大廳,正中央上方擺放著張耀祠將軍的照片;在正前方,鮮紅的黨旗覆蓋著將軍的骨灰盒。整個悼念大廳擺滿了花圈和挽聯。在長長的隊伍中,人們表情凝重,心情沉痛,淚水難忍。
張耀祠將軍,1916年出生于江西于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八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國家保衛局偵察科科員。參加了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副官、招待所主任,延安中央教導大隊第三中隊隊長、組織干事,延安中央警備團政治處保衛干事、參謀、組織股副股長、供給處副主任,營政治教導員。抗日戰爭勝利后,任中央警備團政治處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央縱隊第二師副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央公安警衛師副政委,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局副局長兼中央警衛團團長。1976年10月,奉黨中央之命參與了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斗爭。197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79年任成都軍區副參謀長。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著有《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回憶毛澤東》、《張耀祠回憶錄——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等。
記者2010年9月27日,在北京張耀祠家中采訪時,他還動情地講到,我1933年參加紅軍,在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警衛連成立后的第一天,也就是當兵以來的第一班崗就站在了毛主席門口。他站在那里,手持著槍,感到既緊張又激動。下哨后,他興奮地對全班戰友講:“今天,我見到毛主席啦!”從此以后,他一生幾乎沒有離開過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工作崗位。
1953年4月,他調中南海,先后任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副局長、中央警衛團團長、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等職。他的職責是保衛毛主席,保衛中共中央,負責安排毛主席的衣、食、住、行。他就住在毛主席臥室咫尺之遙的更衣室,與毛主席朝夕相處。多年來,一直掌管著中南海的安全保衛工作,對這里的每處環境、每個哨位,他都了如指掌。
1971年“九.一三”事件前夕,林彪策劃武裝政變,陰謀殺害毛主席。這年8月中旬到9月12日,毛主席去南方巡視,向沿途各地黨政軍負責人“吹風”,透露“有人急于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于奪權”。在劍拔弩張的形勢下,毛主席在南方巡視。一路上氣氛十分緊張,林彪反黨集團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毛主席專列安全回到北京后,他才松了一口氣。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毛主席因病與世長辭。他同毛主席朝夕相處四十多年,其悲痛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張耀祠將軍無論是在白色恐怖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今天;無論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反黨集團,還是在抓捕“四人幫”的斗爭中;無論是在如火如荼的國際風云突變的環境中,還是在國內右派勢力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甚囂塵上的歷史背景下,他在同反腐敗、反漢奸、反投降、反賣國活動的悲劣行徑中,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他撰寫了大量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捍衛黨、捍衛社會主義、捍衛毛澤東思想,批判資本主義、批判修正主義的大量文稿。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動員干部群眾、組織宣傳群眾、教育培養青年一代。他心胸坦蕩、無私無畏、忠誠于黨的事業,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把畢生的精力貢獻于革命事業。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的逝世,是我們繼續革命、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巨大損失。
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張耀祠將軍不畏強權、大膽抵制各種形形色色的右派勢力,努力學習、勇敢捍衛、堅定執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崇高風范,學習他堅持真理,不畏國外西方反華勢力所屈服的愛國熱情,把他未競的共產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